导图社区 泌尿系统知识导图
泌尿系统知识导图,知识点包括解剖学、组胚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泌尿系统等,有需要的朋友赶快收藏下图吧!
编辑于2021-10-26 22:53:52泌尿系统
解剖学
概况
由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其主要功能是排出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和多余的水,保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肾
位置
在腹膜后隙内,左肾在第11胸椎椎体下缘至第2-3腰椎椎间盘之间,右肾则在第12胸椎椎体上缘至第三腰椎椎体上缘之间。
左肾与胃,胰,结肠左曲相邻,右肾与肝,十二指肠降部,结肠右曲相邻。
结构
肾实质分为肾皮质和肾髓质,肾皮质由肾小管和肾小体构成,肾髓质内有肾椎体,肾乳头,肾小盏。
子主题
形态及异常:正常形似蚕豆,发育过程中偶有畸形如马蹄肾,多囊肾。
肾的被膜
纤维囊
若剥离困难为病理现象。
脂肪囊
肾床,穿刺的位置。
肾筋膜
固定肾脏的功能,肾积脓或肾周围炎症时,肾积脓或肾周围炎症时,脓液可沿肾筋膜向下蔓延,达髂窝或大腿根部。
输尿管
上缘起自肾盂末端,终于膀胱
输尿管腹部
输尿管盆部
输尿管内部
三个狭窄(输尿管结石易镶嵌的部位)
上狭窄:肾盂输尿管移行处
中狭窄:小骨盆上口,输尿管跨过髂血管处
下狭窄:输尿管的壁内部
膀胱
形态
空虚的膀胱呈三棱椎体形,分尖,体,底和颈四部。
内面结构
膀胱三角
在膀胱底内面,位于左,右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之间,此处膀胱黏膜与肌层紧密连接,缺少黏膜下层组织,无论膀胱收缩或扩张,始终保持平滑
输尿管间襞
两个输尿管口之间的皱襞,膀胱镜下为一苍白带,是临床寻找输尿管口的标志
位置与眦邻
男性有耻骨前列韧带,女性有耻骨膀胱韧带
男性两侧输精管壶腹之间的区域
充盈时膀胱腹膜折返线可上移至耻骨联合上方,此时,可在耻骨联合上方施行穿刺术,不会伤及腹膜和污染腹膜腔。
尿道
男性尿道有排尿和排精的功能,起自膀胱的尿道内口,止于阴茎头的尿道外口。重点:三个狭窄(尿道内口,尿道膜部,尿道外口),三个膨大(前列腺部,尿道球部,舟状窝),两个弯曲(耻骨下弯,耻骨前弯)。
前列腺部
膜部
海绵体部
女性尿道短,宽,直,尿道外口位于阴道口的前方,容易造成逆行感染,在尿道下端有尿道旁腺,其发生感染时可造成囊肿,并可压迫尿道,导致尿路不畅。
组胚学
肾(kidney)
被膜
实质
肾单位
肾小体
血管球(皮质迷路、肾柱)
肾小囊
肾小管
近端小管(重吸收主要部位)
近曲小管
近直小管
细段
远端小管(离子交换)
远直小管
远曲小管(皮质迷路、)
集合管
弓形集合管(皮质迷路)
直集合管(髓放线、肾锥体)
乳头管(肾乳头)
球旁复合体
球旁细胞(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发达,有较多分泌颗粒,内含肾素)
致密斑(离子感受器)
球外系膜细胞(信息传递)
间质
少量结缔组织、血管和神经等
间质细胞(分泌前列腺素、促红细胞生成素)
输尿管(ureter)
黏膜(变移上皮和固有结缔组织)
肌层(上2/3,下1/3)
外膜((疏松结缔组织)
膀胱(bladder)
黏膜
变移上皮及盖细胞
固有层(含较多弹性纤维)
肌层(内纵中环外纵)
外膜(膀胱顶部为浆膜,其余多位疏松结缔组织)
病理生理学
基本发病环节
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的改变
肾小管功能障碍
近曲小管功能障碍
髓袢功能障碍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功能障碍
肾脏内分泌功能障碍
肾素分泌增多
肾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功能障碍
PG合成不足
EPO合成减少
1,25-二羟基维生素D3减少(1α-羟化酶)
ARF(acute renal failure)
分类和病因
发病机制(中心环节为GRF降低)
肾血管及血流动力学异常
肾灌注压降低
肾血管收缩
肾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
肾血管内凝血
肾小管损伤
肾小管阻塞
原尿返漏
管-球反馈机制失调
肾小球滤过系数(Kf)降低
发病过程及功能代谢变化
少尿型急性肾衰竭
少尿期
移行期
多尿期
恢复期
非少尿性急性肾衰竭
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积极治疗原发病或控制致病因素
纠正内环境紊乱
抗感染和支持营养
针对发生机制用药
CRF(chronic renal failure)
病因
发病过程
肾脏损伤、GFR正常或上升
肾脏损伤、GFR轻度下降
肾功能不全、GFR中度下降
肾衰竭、GFR严重下降
肾衰竭、ESRD
发病机制
原发病的作用
继发性进行性肾小球硬化
肾小管间质损伤
功能代谢变化
尿的变化(尿量、尿渗透压、尿成分)
氮质血症(血浆尿素氮、肌酐、尿酸氮)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肾性营养不良
肾性高血压
出血倾向
肾性贫血
尿毒症(uremia)
发病机制
尿毒症毒素蓄积
甲状旁腺激素、胍类化合物、尿素、多胺、中分子量物质
机体内环境严重紊乱
功能代谢变化
神经系统
尿毒症性脑病
消化系统
足部发麻、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心血管系统
早期厌食,以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呕吐、口腔黏膜溃疡、以及出现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呼吸系统
呼吸加深加快、氨味、肺水肿、纤维素性胸膜炎、肺钙化
免疫系统
细胞免疫明显受到抑制、体液免疫正常或稍减弱
皮肤变化
皮肤瘙痒、干燥、脱屑、色素沉着
物质代谢紊乱
慢性肾衰竭和尿毒症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治疗原发病
消除加重肾损伤的因素
饮食控制与营养疗法
透析治疗
血液透析疗法、腹膜透析
肾移植
泌尿系统——病理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病因及发病机制
1、主要发病原因:抗原抗体反应。抗原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大类。 2、内源性抗原:(1)肾小球性抗原: 肾小球基膜抗原、足细胞、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的细胞膜抗原等;(2)非肾小球性抗原:DNA 、核抗原、免疫球蛋白、肿瘤抗原和甲状腺球蛋白等。 3、外源性抗原: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和螺旋体等生物性病原体的成分和药物、外源性凝集素、异种血清等。
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
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
1、机制:非肾小球性或外源性抗原和抗体在血液中生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并沉积在肾小球滤过膜。 2、沉积部位:(1)系膜区(2)内皮细胞与基膜之间,构成内皮下沉积物(3)基膜与足细胞之间,构成上皮下沉积物 3、沉积因素:(1)所带电荷:大分子复合物常被血液中的吞噬细胞清除, 小分子复合物易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均不易在肾小球内沉积, 中分子复合物易沉积在肾小球内。(2)复合物大小:含阳离子沉积于上皮下; 含阴离子沉积于内皮下; 电荷中性易沉积于系膜区。 4、免疫荧光染色,示不连续的颗粒状荧光。
原位免疫复合物沉积
1、机制:肾小球本身的成分经血循环植入肾小球彤成原位免疫复合物 2、类型: (1)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 1)机制:基底膜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基底膜损伤(大分子蛋白涌出)2)免疫荧光染色,示特征性的线性荧光。(2)Heymann肾炎 1)机制:以近曲小管刷状缘成分作为抗原——Heymann抗原(细胞膜的膜蛋白)2)足细胞膜侧小凹上具有同种Ag 3)易形成典型的上皮下颗粒状沉积物, 损伤底膜 4)免疫荧光染色示不连续颗粒状荧光 5)电镜下可见基底膜与足细胞间有许多小块状电子致密物 6)是研究膜性(基底膜)肾小球肾炎的经典动物模型
肾小球损伤及疾病
在肾小球内形成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或产生致敏T淋巴细胞后,需要有多种炎症介质的参与才能引起肾小球损伤和各种类型肾小球疾病 (1) 补体-白细胞介导的机制:补体激活后产生C5a 等趋化因子, 引起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中性粒细胞释放蛋白酶、氧自由基和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等介质发挥作用。蛋白酶使肾小球基膜降解, 氧自由基引起细胞损伤, 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由补体C5 ~ C9 构成的膜攻击复合物可引起上皮细胞剥脱, 刺激系膜细胞和上皮细胞分泌损伤性化学介质。膜攻击复合物还可上调上皮细胞表面的转化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 使细胞化基质合成过度、肾小球基膜增厚。许多肾炎病变中炎细胞数量很少, 病变可能由不依赖白细胞的补体依赖性机制所引起。 (2) 抗肾小球细胞抗体的作用:抗体可直接与肾小球细胞的抗原成分反应, 通过抗体依赖的细胞毒反应等机制诱发病变 (3)介质的作用:其他引起肾小球损伤的介质包括: 1) 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 通过抗体或细胞介导的反应浸润至肾小球,被激活时释放大量生物活性物质, 加剧肾小球损伤。2 )血小板:释放二十烷类花生酸衍生物和生长因子等, 促进肾小球的炎性改变。3)肾小球固有细胞:包括系膜细胞、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 肾小球免疫损伤中生成的多种细胞因子、系膜基质和GBM 降解产物可作用于细胞表面相应的受体, 使之激活, 并释放多种介质。系膜细胞受炎症刺激时可释放活性氧、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花生酸衍生物、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等介质可引起肾小球病变 4)纤维素及其产物: 可引起白细胞浸润和肾小球细胞增生
基本病理变化
1、肾小球细胞数目↑→肾小球体积↑ (1)细胞增生:系膜细胞、内皮细胞、上皮细胞(2)炎细胞浸润: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 2、基底膜增厚 (1)基底膜本身增厚(2)内皮下、上皮下或墓底膜本身的蛋白性物质沉积(3)结果:1)通透性增高, 代谢转换率变慢 2)血管袢或肾小球硬化 3、炎性渗出 (1)嗜中性粒细胞、纤维素 (2)坏死:纤维素样坏死,可伴血栓生成 4、玻璃样变和硬化 (1)肾小球玻璃样变 1)指镜下肾小球内出现均质的嗜酸物质堆积 2)成分:沉积的血浆蛋白、增厚的底膜、增多的系膜基质(2)硬化:毛细血管袢塌陷, 管腔闭塞, 胶原纤维增生 5、肾小管和间质改变 (1)管型 1)蛋白管型:肾小管内蛋白质 2)颗粒管型:细胞细胞碎片(2)部分小管萎缩、坏死(3)肾间质充血水肿, 并伴有炎细胞浸润 6、分类 (1)根据肾小球病变数量比例 1)弥漫性:病变肾小球>50% 2)局灶性:病变肾小球<50%(2)根据肾小球病变受累毛细血管袢的范围 1)球性:球性病变累及肾小球全部或大部毛细血管袢 2)节段性:节段性病变仅累及肾小球的部分毛细血管袢( 不超过肾小球切面的50 % )。
临床与病理联系
1、尿液 (1)尿量:无尿<100ml/24h、少尿<400ml/24h、正常1000~2000ml/24h、多尿>2500ml/24h (2)性状 1)血尿 血尿分为肉眼血尿和显微镜下血尿 2) 蛋白尿 尿蛋白含量>150mg/d 为蛋白尿,尿蛋白含量>3.5g/d则为大量蛋白尿。 3)管型尿 蛋白质、细胞或细胞碎片在肾小管凝集形成, 尿中出现大量管型则为管型尿 2、急性肾炎综合症 (1)起病急, 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少尿、水肿、高血压 (2)主要见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3、急进性肾炎综合症 (1)起病急, 进展快(2)迅速出现少尿或无尿, 伴氮质血症→急性肾衰(3)主要见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4、肾病综合症 (1)大量蛋白尿, 尿蛋白≥3.5g/d(2)低白蛋白血症<30g /L(2)肝脏合成脂蛋白↑→高脂血症和脂尿。(3)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间液↑→明显水肿(4)多种类型的肾小球肾炎均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5、无症状性血尿或蛋白尿 (1)持续或反复发作的镜下或肉眼血尿,或轻度蛋白尿,也可两者同时发生(2)主要见于IgA 肾病 6、慢性肾炎综合症 (1)多尿, 夜尿, 低比重尿, 高血压, 贫血, 氮质血症, 尿毒症等(2)见于各种肾炎的终末阶段
类型与病理特点
1、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1)发病机制:免疫复合物, 循环或植入的抗原(2)光镜:弥漫性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增生(3)电镜:上皮下驼峰状沉积物(4)免疫荧光:GBM 和系膜区颗粒状IgG 和C3 沉积(5)临床表现:急性肾炎综合征 2、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 (1)发病机制:1)抗GBM 型 2)免疫复合物型 3)免疫反应缺乏型(2)光镜:新月体形成(3)电镜:1)抗GBM 型无沉积物 2)免疫复合物型有沉积物 3)免疫反应缺乏型无沉积物(4)免疫荧光::1)抗GBM 型为线性1gG 和C3 2)免疫复合物型为颗粒状 3)免疫反应缺乏型为阴性或极弱(5)临床表现:急进性肾炎综合征 3、膜性肾小球病 (1)发病机制:自身抗体与抗原反应(2)光镜:弥漫性GMB增厚,钉突形成 (3)电镜:上皮下沉积物,GMB增厚(4)免疫荧光:基底膜颗粒状1gG 和C3(5)临床表现:肾病综合征 4、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1)发病机制:1)Ⅰ 型 免疫复合物 2)Ⅱ型 自身抗体, 补体替代途径激活(2)光镜:系膜细胞增生、插人, 基膜增厚、双轨状(3)电镜:1)I 型内皮下沉积物 2)II 型基膜致密沉积物(4)免疫荧光:1) Ⅰ 型IgG+C3 ;C1q+C4 2)Ⅱ型C3,无IgG、C1q+C4(5)临床表现:肾病综合征或血尿、蛋白尿或慢性肾衰 5、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1)发病机制:免疫复合物沉积(2)光镜: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增多(3)电镜:系膜区有沉积物(4)免疫荧光:系膜区IgG 、IgM和C3 沉积(5)临床表现:蛋白尿、血尿或肾病综合征 6、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1)发病机制:不清, 循环性通透性增高因子作用? 足细胞损伤(2)光镜:局灶性节段性玻璃样变和硬化(3)电镜:上皮细胞足突消失、上皮细胞剥脱(4)免疫荧光:局灶性, IgM和C3(5)临床表现:肾病综合征或蛋白尿 7、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 (1)发病机制:不清, 肾小球阴离子丧失, 足细胞损伤(2)光镜:肾小球正常, 肾小管脂质沉积(3)电镜:上皮细胞足突消失, 无沉积物(4)免疫荧光:阴性(5)临床表现:肾病综合征 8、IgA 肾病 (1)发病机制:免疫复合物, 免疫调节异常(2)光镜:局灶性节段性增生或弥漫性系膜增宽(3)电镜:系膜区沉积物(4)免疫荧光:系膜区IgA 沉积, 可有C3 、IgG和IgM(5)临床表现:血尿或蛋白尿 9、慢性肾小球肾炎 (1)发病机制:具有原疾病类型特点(2)光镜:肾小球玻璃样变、硬化(3)电镜:因原疾病类型而异(4)免疫荧光:因原疾病类型而异(5)临床表现:慢性肾炎综合征、慢性肾衰竭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肾盂肾炎
概述:1、肾盂、肾小管和肾间质的炎症性疾病 2、女性多见, 分急性慢性 3、主要表现发热、腰部疼痛、血尿、脓尿及膀胱刺激症
病因:1、主要由大肠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引起, 其他细菌和真菌也可致病 2、感染途径 (1)血源性感染 少见, 葡萄球菌 (2)上行性感染 多见, 大肠肝菌
发病机制:1、上行性感染(1)泌尿道结石,前列腺肥大, 妊娠子宫等造成尿路完全/ 不完全阻塞, 尿流不畅并潴流 (2)导尿,膀胱镜检查, 其他尿道手术造成尿道粘膜受损→感染 (3)下泌尿道梗阻, 尿道炎, 膀胱炎造成膀胱输尿管返流 2、发生败血症或感染性心内膜炎,细菌经血液进入肾脏,引起炎症
1、好发人群:女 2、原因:(1)尿道短(2)妊娠子宫压迫输尿管引起不全梗阻(3)黄体酮使输尿管张力下降, 蠕动减弱(4)男性前列腺液的抗菌作用
急性肾盂肾炎 1、肾盂、肾间质和肾小管的化脓性炎 2、上行性多为单侧, 血源性多为双侧 3、肉眼:(1)肾肿大, 充血, 表面散在小脓肿(2)肾盂粘膜表面化脓, 切面肾髓质见黄色条纹 4、光镜:间质性化脓性炎症、脓肿形成伴肾小管坏死, 肾小球很少受累 5、临床病理:全身症状, 膀胱刺激症状 6、尿液检查:脓尿、蛋白尿、菌尿、血承, 白细胞管型有诊断意义 7、临床表现:(1)全身 :发热、寒战,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2)局部:1)腰痛、肾区扣打痛 2)尿频、急、尿痛 3)脓尿、菌尿、蛋白尿、管型尿、血尿(3)并发症:急性坏死性乳头炎、肾盂积脓、肾周围脓肿 8、结局:大多数可治愈, 但易复发→慢性
慢性肾盂肾炎 1、大体:肾盂肾炎性固缩肾 双肾病变不对称、体积变小、质地变硬、表面变形, 不规则凹陷性疤痕 2、切面:皮质变薄、肾乳头萎缩、肾盂肾盏变形、肾盂黏膜粗糙颗粒状 3、病理改变:(1)病变呈不规则灶状分布, 肾间质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 纤维组织增生(2)部分区肾小管萎缩、进而坏死、消失(3)部分区肾小管扩张, 官腔内充满红染的胶样管型, 形似甲状腺滤泡, 又称甲状腺样变(4)肾盂肾盏粘膜及粘膜下组织出现慢性炎细胞浸润和纤维化(5)细动脉和小动脉发生玻璃样变而硬化(6)肾小球囊周围纤维化, 晚期部分肾小球发生玻变和纤维化(7)急性发作时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脓肿 4、光镜:(1)肾盂粘膜、肾间质慢性化脓性炎症(2)肾小管萎缩、坏死有管型(3)肾球囊周围纤维化, 最终肾小球硬化(4)小动脉玻变及硬化 5、临床病理:(1)常急性发作(2)肾小管功能受损→多尿、夜尿, 电解质紊乱(3)X 线肾盂静脉造影→肾盂肾盏变形, 肾脏体积缩小(4)肾性高血压(5)晚期出现肾衰
肾和膀胱常见肿瘤
肾细胞癌
1、概述 (1)简称肾( 腺) 癌, 小管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2)好发年龄:>40岁,男多于女(3)致癌因素:吸烟、肥胖( 特别是女性)、高血压、石棉、石油产品和重金属等。吸烟影响最大。 2、大体 (1)多见于肾脏上下两级,上级更为常见(2)灰白或浅黄(3)灶性出血、坏死、钙化, 呈多彩外观(4)肿瘤常有假包膜, 有时伴囊性变(5)可蔓延至肾盏、肾盂、输尿管并常侵犯静脉 3、镜下 (1)透明细胞癌(70 一80 %)1)癌细胞呈圆形或多角彤; 片状、梁状或管状排列 2)胞浆丰富含脂质和糖原而呈透明状, 核小深染于中央 3)间质少, 常出血坏死(2)肉头状癌(10 ~15 %)(3)嫌色细胞癌(5%) 4、临床病理 (1)早期不明显, 发热乏力体重减轻(2)肿瘤增大时出现典型症状 1)血尿:主要为无痛性血尿(瘤细胞破坏肾盂血管), 间歇性, 早期可为镜下血尿 2)腰部疼痛 3)肾区肿块:肿瘤本身或合并肾盂积水所致(3)预后:除直接蔓延外, 因含血管丰富, 早期血道转移, 预后差
肾母细胞瘤
1、概述 (1)起源于后肾胚基组织, (2)多发生于儿童,偶见于成人 2、大体 (1)多表现为单个实性肿物,体积较大,边界清楚,可有假包膜形成。 (2)少数病例为双侧和多灶性。肿瘤质软,切面呈鱼肉状,灰白或灰红色,可有灶状出血、坏死或囊性变。 3、镜下 (1)具有肾脏不同发育阶段的组织学结构,(2) 细胞成分:间叶组织的细胞、上皮样细胞和胚基幼稚细胞。 4、临床病理 (1)主要症状是腹部肿块。(2)部分病例可出现血尿、腹痛、肠梗阻和高血压等症状。(3)肿瘤可侵及肾周脂肪组织或肾静脉, 可出现肺等脏器的转移
尿路与膀胱上皮肿瘤
1、概述 (1)尿路上皮肿瘤可发生于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但以膀胱最为常见(2)多起源于膀胱黏膜上皮(3)年龄:50 ~70 之间, 男性多见(4)危险因素:吸烟、接触芳香胺、埃及血吸虫感染、辐射和膀胱黏膜的慢性刺激等。吸烟影响最大。 2、大体 (1)部位:膀胱三角区或膀胱壁侧近输尿管开口处(2)形状 1)单发或多发, 呈乳头或息肉状或扁平或溃疡状 2)分化好者多为乳头状, 有蒂与黏膜相连, 差者扁平状,基底宽,无蒂向壁内浸 3、镜下 90%为乳头状癌(1)Ⅰ型 1)典型乳头结构, 间质为纤维血管轴心 2)与正常移行上皮相似, 层次增多(5 ~7 层),无极向紊乱,无核分裂(2)Ⅱ型 1)仍具移行上皮特征, 但多形性明显, 层次超10 层 2)排列紊乱, 极性消失, 核分裂象多(3)Ⅲ型 1)癌细胞分化差, 失去移行上皮特征, 呈不规则实性巢状排列 2)异型性明显, 核分裂很多并有病理性核分裂 4、临床病理 (1)无痛性血尿:乳头断裂、肿瘤坏死渍疡引起 (2)尿路刺激征:肿瘤刺激膀胱黏膜引起(3)肾盂积水和肾盂肾炎:如肿瘤阻塞输尿管开口(4)预后:1)不管分化程度如何, 术后均易复发 2)预后与组织类型和浸润深度明显相关,Ⅰ型10 生成季可达10 % 3)淋巴道转移, 晚期血道转移
生理学
肾血流量
特点
94%供应肾皮质
6%供应肾髓质
调节机制
自身调节机制
肌源学说
灌注压升高 血管紧张性升高 Ca内流 平滑肌收缩 阻力增大 血流 量减少而趋于稳定
反之亦然
管球反馈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NaCl降低 致密斑将信息反馈给肾小管 静水压升高 肾小球滤过率升高
反之亦然
体液调节
神经调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肾小球滤过作用
肾小球滤过率
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
滤过分数
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EFP =肾小球静水压-(血浆胶渗压+囊内压)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系数
单位有效滤过压的驱动下,单位时间内通过滤过膜的滤液量
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囊内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肾血浆流量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
各种物质的重吸收与分泌
Na+ Cl-和水的重吸收
近端小管
前半段,2/3 跨细胞途径为主
Na+-G、AA 同向转运体入细胞
Na+-H+交换体 Na+与 H+逆向转运
Cl-不被重吸收,小管液中浓度升高
后半段,1/3 细胞旁途径为主
Na+ -H+ 交换体
Cl--HCO3- 交换体
Cl- 顺浓度梯度
Na+ 顺电位梯度
髓袢
髓袢降支细段
促进水的重吸收,对Na+不通透
髓袢升支细段
对水不通透,对Na+和Cl-通透
髓袢升支粗段
对Na+,K+和Cl-具有主动重吸收作用,对水不通透
远曲小管与集合管
远曲小管
Na+-Cl-同向转运体(主动重吸收)
对水不通透
集合管
主细胞: 重吸收NaCl和水,泌K+
闰细胞:泌H+,重吸收K+
HCO3-的重吸收与分泌H+
近端小管
以CO2的方式重吸收80%的HCO3-
泌H+
髓袢
升支粗段重吸收HCO3-,机制与近端小管相同
远曲小管
Na+-H+ 交换
集合管
氢泵, H+-K+交换体
NH3和NH4+的分泌与H+和HCO3-的转运关系
部位:近端小管、髓袢升支粗段和远端小管
来源:谷胺酰胺
方式
Na+-H+( NH4+ 代替H+ )交换(近端小管)
NH3(近端小管、集合管)
意义:NH3的分泌与H+的分泌密切相关调节酸碱平衡的重要机制
K+的重吸收和分泌
近端小管:重吸收近65%-70%
髓袢:重吸收近25%-30%
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可重吸收,可分泌
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
在近曲小管:继发于Na+的主动重吸收
钙的重吸收
近端小管
80% 细胞旁途径(溶剂拖曳)
20% 跨细胞途径
髓袢
降支细段和升支细段:Ca2+不通透
升支粗段:重吸收Ca2+
远端小管和集合管
小管液为负电位,跨细胞途径
尿素的重吸收与排泄
近端小管
吸收40%-50%过滤量
肾内尿素再循环
(1)肾小管尿素重吸收
(2)直小血管对尿素渗透梯度的影响
影响重吸收和分泌的因素
小管液中的溶质的浓度
球管平衡
尿液的浓缩与稀释
尿液的浓缩机制
肾髓质间质渗透浓度梯度的形成
逆流倍增机制
髓袢和集合管的排列结构
各段对水和溶质的通透性和重吸收不同
直小血管的逆流交换机制
ADH促进集合管水的重吸收,浓缩尿液
尿液的稀释机制
血浆晶体渗透压↓ ADH分泌↓,尿液被稀释
影响尿液的浓缩和稀释的因素
肾髓质的高渗环境
髓袢长度
Na和Cl含量
尿素含量
髓袢组织结构
直小血管血流量与血流速度
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
抗利尿激素
尿液生成的调节
神经调节
肾交感神经
通过肾脏血管平滑肌的α受体,引起肾血管收缩而减少肾血流量,小动脉收缩→EFP ↓ → GFR ↓
通过激活β受体,使球旁细胞释放肾素
直接刺激近端小管和髓袢(主要是近端小管) 对Na+、Cl-和水的重吸收
体液调节
抗利尿激素
来源: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分泌
受体:V1分布于血管平滑肌 V2分布在集合管主细胞基底侧膜
作用机制:ADH+V2→ G蛋白及AC激活→cAMP↑→蛋白激酶激活→蛋白质磷酸化→AQP2与管腔膜融合→水的通透性↑
分泌的调节
1.血浆晶体渗透压
2. 循环血量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肾素分泌的调节
肾内机制
当肾动脉灌注压降低时,入球小动脉壁受牵拉的程度减小,可刺激肾素释放
当流经致密斑的小管液中Na+量减少时,肾素释放增加
神经机制
肾交感神经兴奋时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近球细胞的β受体,刺激肾素释放
体液机制
儿茶酚胺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PGE2和PGI2,均可刺激近球细胞释放肾素
AngⅡ、血管升压素、心房钠尿肽、内皮素和NO则可抑制肾素的释放。
血管紧张素Ⅱ调节尿生成的功能
在生理浓度下,对重吸收的影响
促进Na+的重吸收
收缩出球小动脉,增加滤过,近端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血压降低而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促进重吸收
对GFR的影响
肾小动脉收缩,肾血流量↓
低浓度时,收缩出球小动脉,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毛细血管压↑,GFR变化不明显
高浓度时,入球小动脉强烈收缩,GFR↓
负反馈调节
入球小动脉血管平滑肌生成PGI2和NO,抑制缩血管作用
醛固酮的功能
作用:促进远曲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重吸收Na+排出K+(保Na+排K+保H2O)
作用机制:醛固酮+胞浆受体→进入细胞核→调节特异性mRNA的转录→合成多种醛固酮诱导蛋白( Na+通道、 Na+泵、ATP合成酶)→ Na+主动重吸收↑、K+分泌↑
心房钠尿肽
血管平滑肌舒张和促进NaCl和水的排出
清除率
两肾在1分钟内能将一定毫升血浆中所含的某种物质完全清除出去,这个被完全清除了这种物质的血浆毫升数,就称为该物质的清除率
尿的排放
尿量
正常 1000~1500ml/24h
多尿 尿量长期保持在2500ml/24h以上
少尿 100~500ml/24h
无尿 少于100ml/24h
尿的理化性质
比重
➢正常尿≈1.012~1.025
➢稀释尿<1.003
➢浓缩尿>1.025,可高达1.035
➢等渗尿≈1.007左右
pH
➢正常pH在5.0-7.0,呈弱酸性,最大变动范围为4.5-8.0。
➢尿的pH主要取决于食物的成分。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尿呈酸性,摄入富含水果、蔬菜的食物尿呈弱碱性。
排尿反射
排尿异常
遗尿
尿频
尿潴留
尿失禁
氮质血症
高钾血症
代谢性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