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金融学思维导图
必读,超级详细的金融学思维导图!下图包括货币、信用和利息的金融学基础知识,金融理论,金融体系和国际金融等重要知识点,结构清晰,逻辑严密,值得点赞学习!
编辑于2018-11-11 01:07:42期末复习必备!大学政治经济学相关内容归纳整理思维导图 。政治经济学是经济学科的总名称,广义地说,是研究一个社会生产、资本、流通、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学科。本思维导图包含货币、商品、资本和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资本循环和周转、社会总资本等章节。
金融学学习笔记思维导图,包含了基础知识以及金融体系两大模块,帮助您快速了解货币的含义与发展趋势。信用的概念以及形式等等重点内容,帮助读者记忆和学习。
干货!宏观经济学的内容真的太多了,我将从“基础知识、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这两方面进行梳理,特别是对“国民经济收入理论”进行更加详细的概括。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期末复习必备!大学政治经济学相关内容归纳整理思维导图 。政治经济学是经济学科的总名称,广义地说,是研究一个社会生产、资本、流通、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学科。本思维导图包含货币、商品、资本和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资本循环和周转、社会总资本等章节。
金融学学习笔记思维导图,包含了基础知识以及金融体系两大模块,帮助您快速了解货币的含义与发展趋势。信用的概念以及形式等等重点内容,帮助读者记忆和学习。
干货!宏观经济学的内容真的太多了,我将从“基础知识、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这两方面进行梳理,特别是对“国民经济收入理论”进行更加详细的概括。
金融学
概念:1.资金的融通,由资金融通的工具、机构、市场、制度构成的有机系统 2.研究在不确定条件下人们如何对资源进行跨期的最优配置 p
金融体系
p
金融机构
在借贷双方从事资金融通的中介机构
中央银行
银行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起源
产生
瑞典银行 英格兰银行 联邦储备体系 p
发展
性质
p
地位
p
与政府的关系
作用
1.现代经济发展的推动机 2.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工具 3.社会经济和金融运行的稳定器 4.提高经济、金融运转效率的推进器
职能
宏观调控
金融管理
金融服务
资产负债
货币政策
最终目标
内容
稳定物价
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矛盾
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经济增长
1. 在凯恩斯的非充分就业模式下,二者是协调的,即失业率的下降(经济增长)并不会引起物价上涨; 2. 在凯恩斯学派的充分就业模式下,二者是矛盾的。 3. 在20世纪90年代的新经济时期,二者又是协调统一的,即低通货膨胀率可和低失业率(经济高增长率)并存
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1. 在劳动密集型模式下,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2. 在资本和知识密集型模式下,二者之间存在一 定的矛盾。
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1. 经济增长引起收入增加,会导致进口增加和国际收支逆差; 2. 如果一国经济增长的同时国外物价上涨,会促进出口的增长,有力于平衡国际收支。
协调
1. 统筹兼顾 2. 相机抉择 3. 政策搭配
我国
保持币值 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p
再贴现政策
1.最大的优点在于央行可以利用它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 2.调整贴现率的声明,会导致市场对中央银行的理解混乱。(告示效应) 3.在控制货币供应方面不如公开市场操作有效。中央银行无法强迫银行借款,相对于公开市场操作来说, 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的控制能力较差。相对于公开市场操作而言,贴现率政策不易调整方向。 4.不宜经常调整,否则会引起市场波动
存款准备金政策
1.改变法定准备金率的优点 改变法定准备金率的货币政策,对所有银行的影响都是平等的,且对货币供给产生强有力的影响。 2.改变法定准备金率的缺点 难以对货币供应作小幅调整。 对超额准备金很低的银行来说,提高准备金率可能会立即引起其流动性问题。
公开市场业务
1.由央行主动进行,规模的大小可以被中央银行完全控制。 2.公开市场操作灵活而且精确,公开市场操作规模可以恰到好处的把握。 3.公开市场操作易于对冲,比较容易纠正操作失误。 4.公开市场操作可以迅速执行,不会有行政性延误。当中央银行决定变动基础货币或准备金时,它只要向证券交易商发出购买或出售证券的定单,交易便可以立即执行。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间接信用工具
作用过程是间接的,需通过市场供求变动或资产组合的调整来实现。
优惠利率
证券抵押放款的法定保证金比率
消费信贷管制
预缴进口保证金制度
房地产信贷管制
直接信用工具
央行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直接对商业银行放款或接受存款的数量进行控制。
信贷分配
贷款最高限额
利率最高上限
道义劝导手段
优点:运用灵活方便,使用范围广。 缺点:缺乏法律约束力,其实施效果取决于各金融机构是否合作
中介目标
p
功能
1.中介目标是连接政策工具和最终目标的桥梁。 2.中介目标分为操作指标和效果指标 3.操作指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能够有效实现的政策变量,具有直接性和灵敏性的特点。如准备金、 基础货币等。 4.效果指标是处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和操作指标之间的中介性政策变量。效果指标需要中央银行运用政策工具作用于 操作指标,并经过一定的传导过程才能实现,可控性较弱, 但它与最终目标之间的函数关系较稳定。如市场利率、货 币供应量等。
选择标准
可测性
指中央银行能够迅速获得该指标准确的数据资料并进行定量分析
相关性
该指标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高度相关
可控性
中央银行能够控制和影响
种类
数量型
p
货币供应量
优点: ①相关性密切,货币供应量变动能直接影响经济活动; ②可控性强;央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能力较强; ③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意图联系密切; ④可测性强;货币供应量的各个层次都很直观地反映在 各级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方便测量和计算。 缺点:央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能力不是绝对的; 金融创新、金融放松管制和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降低该指标的有效性。
储备总量
优点: 可测性:通过银行和非金融机构的资产表反映; 可控性:较强 缺点: 相关性:一般,需要通过对货币总量间接影响最终目标
贷款规模
优点: 可测性:通过银行和非金融机构的资产表反映; 可控性:较好,信贷规模限额控制 相关性:较强,尤其在银行信贷占主导地位的融资体系中。 缺点: 在金融市场发达的情况下,相关性弱; 贷款规模控制依靠行政手段,不利于市场机制发挥
质量型
利率
优点:①利率能够反映货币和信用的供求状况,并能表现出货币信用 供求状况的相对变化; ②可控性:中央银行能应用货币政策工具较有效控制 ③可测性:利率数据可以及时获得 ④相关性:与各最终目标的相关性较高 缺点:可控性。中央银行可控制名义利率,对于真正影响投资活动的实际利率,中央银行对其的很难控制; 其次利率对经济活动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事实上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是不确定的, 因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或因不同的经济体制 而有所不同。中央银行仅能影响短期利率,对长期利率中央银行的影响力甚微。
汇率
优点: 可测性:汇率数据可以及时获得 相关性:较强,尤其是与国际收支平衡有直接关系 缺点: 可控性:一般,特别是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
各国比较
NOW :可转让支付命令 S-NOW :超级可转让支付命令 ATS :自动转帐服务帐户 MMDA :货币市场存款帐户 MMMF:货币市场互助基金 这些金融工具都可签发支票,且具有 高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特点 p
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调控的一般形式
p
时滞效应
含义
货币政策时滞是指从需要制定货币政策到货币政策最终影响各经济部门变量,实现政策目标所经过的时间。 ①内部时滞:认识时滞、决策时滞 ②外部时滞:操作时滞、市场时滞 外部时滞是主要的
图示
p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凯恩斯学派
凯恩斯
后凯恩斯
可得假设性
q理论
消费者支出模型
流动性效应理论
汇率渠道
货币主义学派
商业银行
非银行性金融机构
金融市场
金融规则
金融工具
国际金融
国际收支与外汇
金融战略
金融理论
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供给理论
通货膨胀与紧缩理论
金融与经济
基础知识
货币
含义
产生
货币的根源在于商品本身
商品价值形式不断发展的结果
简单偶然的价值形式
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般的价值形式
货币形式
商品交换过程中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
本质
固定的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在商品或劳务的支付中或债务的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
形态与发展
1.易于标准化,人们能很简单地确认其价值; 2.必须被广泛接受; 3.它必须能够被分割,使得找零比较容易; 4.易于携带; 5.不会变质。
足值货币
形态发展
实物货币
p
金属货币
p
基本特征
(1)货币是具有内在价值的商品 (2)可以同一切商品交换 (3)本身含有否定自身的基因
代用货币
代用货币是指足值货币的代表物
银行券
(1)它是可以随时兑换的货币,代替贵金属流通。 (2)它的发行必须由黄金和信用作为保证。 (3)早期各家银行在保证银行券随时兑换金币、银币的前提下都可以发行银行券。
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 基本特征:(1)只是货币符号,不具有内在价值。 (2)是债务货币。 (3)具有强制特征。 (4)国家通过控制和管理货币流通实施货币政策。
纸币
国家发行和强制流通的纸制价值符号 纸币产生于流通手段职能。 最早的纸币是代用货币,可兑换成金属货币。
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是信用货币与电脑、现代通讯技术相 结合的一种新货币形态, 通过计算机运用电 磁信号对信用货币实施储存、转帐、购买和支 付, 比纸币、支票更快速、方便、安全、节约。
职能
流通手段
(一)直接的物物交换 1.偶然的物物交换。 2.物价上涨时,经济主体也倾向于使用直接的物 物交换。 3.直接的物物交换,可以逃避税收。 (二)间接的物物交换 1.一般等价物。 比如,以羊作为交换媒介,充当一般等价物。 2.货币(分割、价值固定、不易磨损) (三)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率 在物物交换的经济中,交易成本很高,因为人们必须满足 “需求的双重巧合”。
价值尺度
价值标准(unit of account) 1.作为比较价值的工具 2.货币作为价值标准的好处 (1)简化了商品的交换比率确定 A.如果没有价值尺度,那么N种商品就N(N-1)/2个交换比率。 B.有了价值尺度,则有N个交换比率就可以表示N种商品之间的交换关系。 (2)简化了簿记,容易看出盈利或亏本
储藏手段
价值贮藏: 一种超越时间的购买力的贮藏。 (一)货币作为财富的贮藏手段,易于变现, 可节约大量的交易成本。 人们储藏财富的目的,是分离取得收入的时间与花费 收入的时间。货币具有很好的流动性,可以很快与其 它商品进行交换。货币作为财富贮藏手段,其流动性 明显好于股票、汽车。 (人们贮藏货币的目的?) 流动性:一种资产转换为交易媒介的难易和快慢的程度。 (二)货币的价值比较固定,从而可固定债务的 价值,对于借钱消费的居民来说,具有一定的确定性。 (三)货币作为贮藏手段的缺陷 1.货币的价值相对于商品和劳务而波动,其购买力无法得到充分保证。恶性通胀的例子 2.某些类型的货币(如通货),利率为零,没有直接的外现收益。
支付手段
货币作为价值运动的独立形态,进行价值 的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支付手段职能是在存在债权债务关系的条 件下发挥作用,加大了发生危机的可能性。 人民币可发挥支付手段职能。
世界货币
当货币走出一国的国界,在世界市场上 发挥作用时,执行世界货币职能。 世界货币可作为国际间的一般购买手段; 一般支付手段;财富的一般转移手段
人民币国际化
货币国际化的三个阶段:结算→投资→储备 人民币国际化不是一蹴而就的 人民币国际化的三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 人民币作为定价和结算货币,早已在周边国家 流通;(港澳台、越、缅、柬、尼泊尔等) 2007年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 2006年12月1日,菲律宾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规避汇率风险,提高定价权 获得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利差收入 获得铸币税 人民币国际化的风险 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加大宏观调控的难度 加大管理和监测难度
计量
划分货币层次
意义
有利于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
标准
流动性
1. 流动性定义:金融资产能迅速转变为现金而对持有人不发生损失的能力。 2. 资产流动性的判断标准 (1)买进或卖出的难易程度。 (2)买卖的交易成本高低。 (3)价格的稳定性和可预计性。
我国
M0 =流通中现金 M1=C流通中现金+Dd商业银行体系的支票存款(又称活期存款) M2 =M1+Ds储蓄存款+Dt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 M3 =M2 +Dn其它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 M4 =M3 +L其它短期流动资产(国库券、商业票据等) 狭义货币反映社会直接购买支付能力。 广义货币储蓄存款不可开支票,不能作为支付手段,但可随时提取,构成潜在购买力。
制度
概念
1.货币制度概念: 货币制度又称“货币本位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 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 2.货币制度形成: 货币制度早是伴随着国家统一铸造铸币开始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成统一的、定型的货币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资本主义信用事业的发展
构成
材料
在金属货币流通下,用何种金属铸造本位币, 就称之为什么本位制度, 如金本位、银本位、 金银复本位。 在信用货币流通下,普遍实行纸币本位制。
名称、单位、价格标准
1.货币名称通常以习惯形成,如“英镑”、 “美元”、“人民币”。 2.货币单位,如中国的元、角、分 。 3.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价格标准是铸造单位货币的法定含金量。 在纸币本位制度下,货币不再规定含金量,货币单位与价格标准融为一体, 货币的价格标准即是货币单位及其划分的等份。
本位币、辅币、流通程序
本位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 在纸币制度下,本位币由国家垄断发行。 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力 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通货,供小额周转使用, 通常用贱金属铸造。 各国货币制度一般规定辅币限制铸造。 辅币只具有有限法偿力
准备金制度
在金本位条件下,准备金制度主要是建立国家的黄金储备。 信用货币制度下,“部分储备制”。
演变
银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
p
劣币驱逐良币
p
优缺点
优点:币材充足,可以满足贸易规模扩大的需求,且金币和银币之间具有互补性。 缺点:破坏了货币的统一性、排他性等特点,不稳定
金本位制
形式
金币本位
纯粹金币本位: 三自原则 – 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输出入国境。
金块本位
:金币不再流通,黄金和纸币不再自由兑换,要达到一定的限额才能兑换。 •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英国和法国实行过这种金本位。这些国家黄 金储备不够,不足以支持自由兑换。
金汇兑本位
不铸造金币,市场 上也不流通金币。 本币不可兑换为黄金; 但以固定汇率兑换成某一实行金币或金块本位 的国家的货币,并在该国兑换黄金。
汇率
决定
铸币平价是金本位时期决定汇率的基础。 铸币平价(Mint Parity)是在金本位制度下, 两国货币的含金量之比。
调整
市场汇率则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围绕铸币平价在黄金输送点的范围内波动。 黄金输送点是指汇率波动而引起黄金从一国输出或输入的界限。 黄金输送点=铸币平价±运费
布雷顿森林体系
p p
实质
美元与黄金挂钩 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货币必须与美元保持固定比 价,即"固定汇率"。 前一个挂钩是后一个挂钩的基础。
纸币本位制
二战后,经济发展和黄金匮乏,各国相继放弃金本位制度,停止以纸币兑换黄金。实行不兑换的纸币制度。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亦称纸币本位制度。 交易双方通过纸币这种价值符号进行交易。 纸币的发行权属于国家,授权中央银行发行。 在纸币本位制度下,黄金不再是确定币值和各国汇率的标准。
特点
1.无限清偿力。依法强制流通; 2.不受金银数量约束,货币发行视经济形势而定; 3.价值和汇率的稳定,均有赖于货币供应体系的有效管 理与调节控制。
优点
1.货币供应,可根据需要作出调节。 2.通过调节货币,可对经济和国际收支进行调节。 3.纸币制作成本低,便于流通和携带。
缺点
1.不稳定 2.往往超量发行纸币,导致纸币贬值。 3.各国货币对外汇率变化波动大,影响到国贸与资本 流动。
我国
1 人民币是唯一合法的通货。 2 人民币的发行坚持集中统一管理,坚持计划发行和经济发行。 3 中央银行对货币流通实行有效的管理。 4 建立必要的金银、外汇储备。
信用
概念
解释
信用是一种体现特定经济关系的借贷行为 以偿还为条件 支付利息
产生
从属于商品经济的范畴,与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相关 社会根源是商品与货币的不均衡分布 现代商品经济就是信用经济
形式
商业信用
1.含义:企业间用赊账和预付方式买卖商品时提供的信用 2.特征:买卖关系和借贷关系的统一; 信用对象是商品资本; 信用载体是商业票据; 3.局限性:商业信用的规模有限; 商业信用运动方向受到限制; 商业票据流通局限在一定范围; 商业信用链条具有不稳定性。
银行信用
1.含义:银行等信用机构以货币形态向社会和个人提供的信用 2.特征:银行信用是间接信用; 信用对象是货币资本; 银行信用的流量、流向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3.优越性:银行信用在规模、范围、期限和使用方向上优于商业信用。 4.信用工具:支票、银行汇票、银行本票
国家信用
1.含义 国家作为债务人,举债筹集资金的行为 2.特征 信用主体是国家,债务凭证流动性高,风险小 3.信用工具 国债、国库券、专项债券
消费信用
1.含义: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消费者提供的信用。 2.消费信用主要形式 赊销 分期付款 消费贷款 信用卡
国际信用
国际信用是国际间的借贷行为,它本质上是资本输出的一种方式。 1.国际商业信用——来料加工、补偿贸易 2.国际银行信用 (1)出口信贷——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 (2)进口信贷 3.政府间信用
工具
演变
口头信用 挂账信用 书面信用
种类
短期
商业票据:商业本票 商业本票 融通票据 银行票据:银行汇票 支票 银行本票 旅行支票 信用证:信用证 商业信用证
长期
股票、债券
不定期
银行券
作用
1.促进资金分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加速资金周转,节约流通费用 3.加快资本集中,推动经济增长 4.调节经济结构
利息
概念
含义
节欲论 时差利息论 流动偏好论 马克思观点:利息是使用借贷资本的报酬
来源
来源于剩余产品或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利息率
计算
利息率=利息额/借贷资金额
含义
利息对本金的比率
现值
用现值计量不同类型信用市场工具的利率
概念
在给定的利率水平下, 未来的资金折现到现在时刻的价值
计算
p
应用
由于今天的1美元能够产生利息,因此若干年后的1美元价值低于今天的1美元。 把所有未来回报的现值相加,就可以计算出单利率为i时某个信用市场工具今天的价值, 并对偿付时间不同的各种信用工具(如贴现债券和 息票债券)的价值进行比较。 说明:运用现值进行比较
到期收益率
含义
属于最精确的利率计量指标。 到期收益率是使从债券工具上获得的回报的现值与其今天的价值相等的利率。 如果投资回报的现值大于今天的现值(价格),则投资者会竟相持有这种债券,使债券的价格(现值)提高,以使投资回报的现值等于今天的现值 (购买的价格)。
单一贷款
p
分类
单利法
S=P(1+r×n)
复利法
p
种类
市场利率、官方利率、公定利率 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一般利率和优惠利率 单利率和复利率
决定因素
1、平均利润率 2、借贷资金供求关系 3、预期通货膨胀率 4、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5、国际收支状况
变动影响
1.利率变动对资金供求的影响 2.利率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3.利率变动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4.利率变动影响经济的渠道
利率理论
古典利率理论
流动性偏好理论
IS-LM模型
我国利率体制改革
体制
利率市场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