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课外、校外教育与三结合教育
考编教育学,课外、校外教育系统知识点集锦。
编辑于2021-01-15 22:26:45课外、校外教育与三结合教育
课外、校外概述
概念
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施行 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选修课、自习课不属于课外教育。
与课堂教学
课外、校外教育不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不是为完成作业而开辟的领域,它主要是 通过活动的形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外、校外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知识
(2)有利于发展 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3)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4)是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
内容与形式
内容
社会实践活动
学科活动
这类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学校应高度重视,分科组织落实。
科技活动
文学艺术活动
体育活动
社会公益活动
课外阅读活动
形式
群众性活动
群众性活动是一种面向多数或全体学生的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
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
特点
自愿组合、小 型分散、灵活机动
分类
学科小组
劳动技术小组
艺术小组
体育小组
个别活动
个别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课外、校外单独进行的活动
特点与要求
特点
自愿性
自主性
灵活性
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
实践性
广泛性
要求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
(2)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样化,要富有吸引力
(3)注意发挥学生集体和个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并与教师指导相结合
(4)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5)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6)因地、因校制宜
三结合教育
家庭教育
概念
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其子女与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特点
(1)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2)教育方式的情感化
(3)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社会教育
概念
主要是指学校、家庭环境以外的社区、文化团体和组织等给予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
影响途径
社区
各种校外机构
报刊、广播、电影、电视、戏剧等大众传播媒介
教育合力
概念
教育合力是指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力量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沟通,统一教 育方向,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的共同育人的力 量,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以提高教育活动实效。
形态特征
(一)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
(二)家庭、社会和学校三者协调一致,互相配合
(三)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
可以通过与家庭相互访问、建立通讯联系、定时举行家长会、组织家长委员会、 举办家长学校等途径加强与家庭之间的联系。
(四)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
途径
(1)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
(2)学校与校外教育机构建立经常性的联系
(3)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与社会各界保持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