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环境政策何以影响环境质量?——基于升级面板数据的证(郑石明)
环境政策何以影响环境质量?——基于升级面板数据的证(郑石明)《中国软科学》2019年第2期
编辑于2019-11-21 08:50:00环境政策何以影响环境质量(郑石明)
问题的提出
背景
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
环境议题成为重要的公共管理议题
污染防治攻坚战成为三大战役之一
十三五规划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十大目标”
密集出台了政策、法规
习近平总书记 的总要讲话、论述、批示指示
顶层设计图:《意见》和《方案》
现状
以经济增长为主要考核指标的地方政府官员升迁机制使得环境政策效果被大大削弱
问题
中央政府制定的不同类型的环境政策工具,在与地方政府官员的博弈中,对环境污染控制和环境治理改善具体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不同的环境政策工具对改善环境治理有什么差异
在定量识别环境政策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前提下,如何针对环境污染类型和污染源选择合适、有效的环境政策
研究方法
定量方法研究
可能学术贡献
辩证看待不同类型环境政策对改善环境质量的作用,基于结果导向来判断,研究视角不同于已有研究
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不同类型环境政策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差异性和不同地区所表现出的异质性等结论
提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环境政策的有效性
文献综述
概念
环境政策是为了实现环境质量改善而出台实施的一揽子防治、控制和协调等环境措施的综合(夏光《环境政策创新》)
分类
三大类(OECD)
四大类(世界银行)
环境污染的重要研究视角
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关系
倒U型关系(EKC)
贸易、政治关系
污染避难所(陈刚)
污染天堂(游伟民)
财政、税收角度
骑跷跷板策略(崔亚飞、刘小川)
负外部性、趋劣竞争(刘洁、李文)
财政分权与碳排放存在正相关关系
建立理论框架分析经济开放的环境效应
贸易与环境质量的关系(Copeland,Talor)
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Antweiler)
加速污染转移(林伯强、邹楚沅)
环境污染与地方官员动机的关系
政企合谋是导致环境污染难以治理的主要原因(梁平汉、高楠)
环境污染与政治周期之间有很强的内在联系(郑石明)
环境绩效考核制度与地方官员的晋升概率具有一定的正向作用
决定污染治理成效的关键因素(郑思齐)
环境政策相关研究
针对环境政策的不足、环境政策实施的利益相关方
傅伯杰、马克明(1998):重新设计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
Liu等(2015):运动式治理政策对环境污染影响的理论模型与路径
环境政策或环境规制对企业产生的作业(波特假说)
Lanjouw、Mody(1996)、Bedsworth等(2013)利用美国、日本、德国进行研究
张成等(2011):中国东中部地区环境规制强度和企业生产技术进步之间呈“U”型关系
环境政策与产业结构关系
原毅军、谢荣辉(2014):正式环境规则能有效驱动产业结构调整
Zhao X.等(2014):省级和市级政府在实施节能政策和协助企业实现节能目标具有关键作用
环境政策与环境质量
Macho-Stadler(2008):污染税是环境治理效率最高的一种制度
郑石明等(2015):运用政策执行综合模型对排污费征收政策执行力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
曾冰等(2016):分析各类环境政策对抑制不同类别环境污染所起作用的大小
其他研究
李永友、沈坤荣(2008):实证分析了污染收费制度对减少污染排放的显著效果
Zhao、Sun(2016):实证研究了环境政策对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双重效应
祁玲玲等(2013)研究了环境信访制度对企业环境污染产生的影响
郑思齐等(2013)研究了公众诉求对城市环境治理的推动机制
小结
环境政策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定量研究并不多
已有文献存在特征
针对性强,主要分析某类特定的环境政策工具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达标性不足,仅选取单一指标表示环境质量或环境污染
匹配性不足,少有研究环境政策对不同环境污染控制的差异性和环境政策不同地区的效果是否一致
创新点
选取7中环境污染物表示环境质量
选取宗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以及“三同时”制度等多种环境政策制度工具
理论分析
利益相关者视角
中央政府制定环境政策控制污染
地方政府实施环境政策大打折扣
公众环境保护权益意识上升
企业淘汰落后产能
发挥作用的主体性与政策工具的强弱性
直接管制型
优点:直接作用于环境污染物,有效
缺点:成本高,可持续性查
举例:三同时制度
市场型
优点:可持续性
缺点:效果有限
举例:排污费制度
非正式型
包括:环境信息公开、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环境信访制度
小结
环境政策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并不是一个确定的线性函数,收多种内外因素影响。有必要从实证角度量化环境政策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不同环境污染的来源存在差异
废气:能源、煤炭
废水:制造业
工业固体废物:采选业
有必要考虑不同类型的环境政策对不同类别的环境污染的影响
环境政策工具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机制、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均存在密切关系
模型建立与变量分析
模型构建
选取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代表宗的环境政策,通过7个环境污染指标构建环境质量综合得分
环境质量得分计算
张赞(2006)利用主成分方法将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废排放量降维加权构造了环境质量指标
刘艳军等(2013)则采取专家赋权的方法计算环境质量指标
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环境质量(总的环境污染水平)
实证分析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研究对象:2005-2014年30个省份地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环境统计年鉴
实证分析(GMM矩估计方法)
基本模型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三同时制度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排污费制度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公众信访制度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分地区的环境政策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结论与启示
实证检验了通过不同的环境政策工具,环境政策有效第提高了环境质量
不同类型的环境政策工具在控制环境污染中的作用存在差异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效率有待改善
三同时制度效果明显;排污费制度没有发挥出预期作用;公众环境信访制度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环境污染水平
不同类型的环境政策工具对不同类型的环境污染作用力度存在差异
控制大气污染: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三同时制度效果良好,排污非制度、环境信访制度效果不明显
控制水污染: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规模、三同时制度效果良好,排污费制度、环境信访制度作用较差
控制固废污染:四中方式效果良好
不同地区环境政策工具效果存在明显差异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东部效果显著,中西部不显著
三同时制度:均有显著抑制作用
排污费制度:中西部效果明显
公众环境信访制度:东部地区效果明显
小结
环境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完全通过市场化政策工具很难提高环境质量
政策建议
三同时制度
优点:及时性、到位性,效果明显
缺点:与其他环境保护制度衔接配合不够,收费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监督困难
建议:进一步对配套法规与相关法规进行完善与协调,加强环境执法的硬件设施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水平,提高企业环境保护意识
排污费征收制度
缺点:效果具有一定的区域性
建议:严格落实《排污费征收管理使用条例》,合法、全面、足额、按时征收,加大执法力度与行政处罚力度,扩大申报面与申报类型,全面覆盖
环境信访制度
优点:作用积极
建议:充分发挥其提高环境质量的示范作用,提高工作环境保护权益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