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产业经济学第五章 企业策略性行为
本章介绍博弈论和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三个经典博弈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企业策略的主要理论问题 ,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哟。
编辑于2023-10-20 13:44:30本章主要从产业组织角度讨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的三种不同并购形式,企业并购是指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他企业的产权,是这些企业法人资格消失,并获得其掌控权的经济行为。
本章介绍博弈论和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三个经典博弈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企业策略的主要理论问题 ,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哟。
产业经济学第三章,市场集中度综合反映了市场的结构特征,显示了市场的竞争程度。一般集中和市场集中都表示少数大企业占有了较大部分资源的现象,都对市场竞争状态有一定影响。但是二者所描述的范围与意义不同。一般集中度表示在整个国民经济或全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最大的企业所占比重的指标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本章主要从产业组织角度讨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的三种不同并购形式,企业并购是指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他企业的产权,是这些企业法人资格消失,并获得其掌控权的经济行为。
本章介绍博弈论和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三个经典博弈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企业策略的主要理论问题 ,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哟。
产业经济学第三章,市场集中度综合反映了市场的结构特征,显示了市场的竞争程度。一般集中和市场集中都表示少数大企业占有了较大部分资源的现象,都对市场竞争状态有一定影响。但是二者所描述的范围与意义不同。一般集中度表示在整个国民经济或全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最大的企业所占比重的指标
产业经济学第五章 企业策略性行为
博弈论与策略性行为
博弈论
也称作对策论,是使用严格的数学模型研究冲突对抗条件下个体互动决策问题的理论,也是研究竞争的逻辑和规律的数学分支
分类
合作博弈
非合作博弈
博弈的构成要素
参与人
是一个博弈的决策主体,其目标是通过选择行动或策略最大化,参与人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国家及国家集团
行动
信息
策略
支付
结果
均衡
博弈的类型: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先后顺序
静态博弈
动态博弈
信息
完全信息
不完全信息
产业组织理论中的经典博弈模型
古诺模型
目的
探讨同质产品双寡头厂商产量竞争的行为特征及其均衡结果
是一个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假设条件
两个厂商生产通知产品
厂商进行产量竞争
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
厂商生产成本都为0
伯川德模型
目的
探讨同质产品双寡头价格竞争中的经济机制及其均衡结果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假设
同质产品
价格竞争
产量(需求)由价格决定
两个厂商的边际成本相同
特征(均衡结果)
价格=边际成本MC
竞争产生了效率
斯塔克尔伯格模型
数学求解
追随者决策
领导者决策
策略性行为
指一家企业为了提高其利润所采取的旨在影响市场环境的行为的总称
市场环境
顾客
对手的信念
现在和潜在竞争对手的数目
类型
合作策略性行为
指企业旨在协调本行各家企业行动和限制竞争而采取的一些行为,对于合作策略性行为的研究源于卡特尔合谋理论
形式
触发策略
又称冷酷策略,指在重复博弈中,只要所有的参与人都采取合作的策略,那么就一直合作下去,如果有一方背叛了合作,那么合作就永远终止,所有参与人对此行为加以惩罚,大家都提高产量
转售价格维特
指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上下游价格控制关系
价格领导
指行业的价格变化是有一个企业率先做出的,然后这个变化被其他企业所采纳
胡萝卜加大棒策略
非合作策略性行为
分类
限制性定价
牺牲短期利润,适当降低价格,使市场潜在进入人不具备吸引力,从而遏制潜在进入者进入市场
掠夺性定价
即使遭受短期损失,企业也将价格削减到对手平均成本之下,以便将对手驱逐市场,一旦对手离开市场,提高价格以补偿掠夺期损失
实施条件
优势:我也要具备某些竞争优势
规模,资金,成本优势
承诺:企业的威胁/行动是可置信的
米尔格罗姆和罗伯茨模型
将企业列为三种不同类型
一般
疯狂
弱小
模型观点
有限次重复进入:连锁店悖论
博弈次数影响决策选择
一次博弈中,参与人只关心一次性支付
如果博弈重复多次,参与人可能会为长期利益暂时牺牲眼前利益,从而选择不同的策略
市场基础
寡占或垄断市场
研究方法
博弈论
信息经济学理论
复习思考题
简述博弈的构成要素及其含义
答:博弈的构成要素有参与人、行动、信息、策略、支付或收益、结果和均衡。参与人是博弈中的决策主体,参与人的目的是选择行动,实现自身收益最大化。行动是参与人的决策变量或招式。信息是参与人在博弈前和博弈中所能了解和观察到的知识,包括博弈规则和参与人的特征、行动。策略是参与人选择行动的规则(何时,选择何行动); 是完整的相机行动方案。当参与人同时行动时,没有任何人能够获得他人行动的信息,那么,策略选,就变成简单的行动选择。此时,策略与行动相同,无需区分。如果行动有先后顺序,那么参与人的策略与行动将不同。支付或收益是一个特定策略组合下,参与人所得之效用。结果是博弈分析者所要揭示的东西,是分析者从行动、支付和其它变量的取值中所挑选出来的---他所感兴趣的---要素的集合。均衡是参与人互为最优的策略组合。
简述产业组织理论三个经典博弈模型中企业行为的决策性特征
答企业所采取的、影响竞争对手预期从而影响其行动的行为都是策略性的。古诺模型中企业的产量决策具有策略性特征,因为古诺模型虽然是静态博弈,但企业在决策产量计划的过程中是动态化思考的:每家企业都知道自己的产量会影响对手产量,而对手也知道这一点;于是每家企业都利用这一点来调整自己的产量计划,使对手的产量计划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变化。伯川德模型中企业的价格决策也有策略性特征。在企业构思定价计划的动态思考过程中,每家企业都知道自己的定价会影响对手定价,而对手也知道这一点;每家企业都利用这一点来调整自己的定价。斯坦克尔伯格模型中领导者的产量决策具有策略性。领导者知道自己的定产行为会被追随者追随,追随者能观察到领导者的产量并依之进行决策。领导者利用这种先动优势调整自己的产量,使对手的产量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变化。
策略性行为的含义,以及其研究的市场基础与方法分别是什么
答策略性行为是企业旨在通过影响竞争对手对该企业行动的预期,使竞争对手在预期的基础上做出对该企业有利的决策行为,如策略性定价、企业边界调整、研发等。企业影响竞争对手的预期是通过影响它们共同的市场环境实现的。市场环境包括顾客、竞争对手的信念,现存和潜在竞争对手的数目,竞争对手的技术和成本等因素。它包含但比市场结构范畴更宽泛。寡占或垄断市场结构是策略性行为研究的市场基础,博弈论引入使策略性行为研究达到一个新层次。博弈论有助于在动态框架下研究企业策略性行为。
什么是掠夺性定价
答:掠夺性定价是指企业(可以是在位企业,也可以是新进入企业)将价格削减至对手成本之下,以便将对手驱逐出市场,即使蒙受短期损失;一旦对手离开市场,就会提价以弥补掠夺期损失。从性质上看,掠夺性定价是一种不公平的低价行为,是以排挤对手为目的的故意行为,它牺牲了短期利润。
简述科瑞普斯和威尔逊模型的基本思想
答在有限次重复博弈中,掠夺性定价将不是一个可置信的威胁,这就是有限次重复进入下的连锁店悖论。克瑞普斯和威尔逊模型是一个不完全信息下的有限次重复博弈模型。在该模型中,克瑞普斯和威尔逊试图通过引入不完全信息,考察有限次重复进入下掠夺性定价可置信性问题,从而解决有限次重复进入下的连锁店悖论。克瑞普斯和威尔逊模型的基本思想是,若在位企业打击比容纳的收益更大,且进入者对在位企业的收益具有不完全信息,那么,掠夺性定价就成为博弈的均衡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