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通史第72集
萨迦寺,在元朝,这里不仅是后藏的中心,甚至是整个西藏的中心,因为萨迦寺诞生了一位法王,这位法王,不仅影响了萨迦寺的历史,更改变了西藏的历史,完成了历史上真正的西藏与祖国的统一,这位法王就是洛追坚赞,大元帝师八思巴。
编辑于2023-10-20 14:37:02053年,辽朝皇帝跟大宋提出,想要一张宋仁宗的画像来看看。但大宋根本没接这个茬。往后几年,辽朝皇帝三番五次想要仁宗的画像,但大宋却推三阻四,犹犹豫豫。你会不会觉得有点奇怪?不就是一张画像的事儿吗?在我们今天的人看来,人家找你要一张画像,这就像粉丝找明星要一张签名照片,这不是联系感情的好办法吗?宋仁宗为什么就是不给呢?
中华文明有一个很神奇的特质:容纳力非常强,能一点点地把边疆变成腹地,最后能滚动发展成一个疆域庞大的国家,比如四川、福建都曾经是边陲地区,宋朝才彻底融入中国。那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边缘地区是怎么融入的呢?
《文明之旅》第52期带你探索技术如何推动文明进步。罗振宇从统一度量衡谈起,揭示其背后的技术复杂性和对官僚体系的重要性。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不仅是技术成就,更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技术不仅掀开了压制文明的天花板,还为人类善念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宋朝人口大爆炸的背后,正是技术的力量。技术不仅是秩序的保障,更是善与恶的分界线。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053年,辽朝皇帝跟大宋提出,想要一张宋仁宗的画像来看看。但大宋根本没接这个茬。往后几年,辽朝皇帝三番五次想要仁宗的画像,但大宋却推三阻四,犹犹豫豫。你会不会觉得有点奇怪?不就是一张画像的事儿吗?在我们今天的人看来,人家找你要一张画像,这就像粉丝找明星要一张签名照片,这不是联系感情的好办法吗?宋仁宗为什么就是不给呢?
中华文明有一个很神奇的特质:容纳力非常强,能一点点地把边疆变成腹地,最后能滚动发展成一个疆域庞大的国家,比如四川、福建都曾经是边陲地区,宋朝才彻底融入中国。那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边缘地区是怎么融入的呢?
《文明之旅》第52期带你探索技术如何推动文明进步。罗振宇从统一度量衡谈起,揭示其背后的技术复杂性和对官僚体系的重要性。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不仅是技术成就,更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技术不仅掀开了压制文明的天花板,还为人类善念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宋朝人口大爆炸的背后,正是技术的力量。技术不仅是秩序的保障,更是善与恶的分界线。
大
元
帝
师
八
思
巴
八思巴
经历
公元 1235 年 3 月 6 日,八思巴出生在今西藏日喀则市萨迦县的昆氏贵族家庭,原名洛追坚赞
藏传佛教萨迦派正是由昆氏家族创立的,萨迦派首领是他的伯父贡嘎坚赞,被人们尊称为萨迦班智达
八思巴3岁就能口诵吐莲花修法,7岁,诵经数十万言,能约通其大义,13 岁,参与了初步确定将西藏纳入中国版图的凉州会谈,17 岁,继承了藏传佛教萨迦派领袖地位,19 岁被忽必烈遵奉为上师,26 岁被封为国师,36 岁又被尊为帝师,46 岁圆寂
凉州会谈
风云时代
公元 1229 年,窝阔台即位,他把河西走廊,分封给自己的儿子阔端
阔端负责经营吐蕃地区,在凉州建立自己的官邸
1234 年,蒙古灭金,蒙军所向披靡,威名大振
1239 年,阔端摧毁两座反归顺的藏传佛教寺院
阔端意识到,以骑兵为主的蒙古军队,直接进军地势崎岖的青藏高原,招降和治理吐蕃必须依靠当地的僧俗领袖
凉州会谈
公元 1244 年 8 月,阔端正式向萨迦派首领,也就是八思巴的伯父萨迦班智达发出邀请
公元 1244 年,年逾六旬的萨迦班智达带领两个年幼的侄子前往凉州。
路上,八思巴正式出家
1246年,抵达凉州,入住阔端修建的白塔寺。
公元 1247 年,阔端代表中央政权,萨班代表西藏地方,达成了吐蕃归附蒙古政权的协议。
议定降附纳贡,户口登记,征收税赋,维持原地方首领职权等
会盟之后
萨迦班智达被阔端尊为上师,留在凉州白塔寺
八思巴被萨迦班智达指定为继承人,开始学习蒙语和汉语
弟弟恰那多吉奉命取阔端之女,穿蒙古服装,习蒙古语言
奉为上师
新领袖
公元 1251 年,阔端于凉州去世,同年,萨迦班智达也在白塔寺圆寂
八思巴成为萨迦派的新领袖,萨迦五祖的第五祖
六盘山 会晤
蒙哥即位后,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军国事务,独掌军政大权
公元 1252 年,忽必烈率军进攻大理,次年,忽必烈抵达六盘山一带,准备南下穿过藏区
八思巴受到邀请,为忽必烈和王妃传授金刚灌顶
忽必烈与八思巴正式确立了弟子与上师的关系
巩固地位
1254 年,八思巴统领所有僧众,僧人不可违背上师之法旨,萨迦派在藏区的领袖地位得以确立
随着佛教越来越得到蒙古政权的信任,引起以全真道为核心的道教势力的不满
1258 年,忽必烈专门组织了一次佛道大辩论
八思巴展示了其博学多闻与雄辩口才,令人瞩目
佛道大辩论,最终以佛教一方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佛教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信仰
内容来源|纪录片《中国通史》第72集 工具|Mindmaster 制作|絮起
成为国师
大元国师
1260 年忽必烈即位, 26 岁的八思巴被封为国师
授以玉印,任中原法主,统领天下释教
支持忽必烈统一中国的事业,反对蒙军滥杀无辜
1264 年,忽必烈夺得蒙古政权的最高统治权。同年,忽必烈设立总制院,由国师八思巴兼领
返回萨迦
1265年,八思巴返回萨迦,重组西藏行政体制
在西藏地区进行户口清查,划分民户,征收赋税,设立驿站,驻军戍守,铨选官员,派官没治
将西藏地区重新编组为万户,确立了乌思藏十三万户体制
建立起以萨迦派为核心的西藏地方政权,即萨迦政权
萨迦政权
朵甘思宣慰司
乌思藏宣慰司
兼萨迦政权的首席行政长官
朵思麻宣慰司
八思巴文
创造文字
忽必烈即位后,迫切想制造一种文字,以使元朝境内各种语言文字的书写规范化、统一化。
1269 年,重返大都向忽必烈进呈了蒙古新字
蒙古新字,是一套方形拼音文字,以藏文字母为基础,结合的藏语、蒙古语、汉语维、吾尔语的读音和拼写特点,共有 1000 多个字。
忽必烈确定为国家法定使用文字,在全国推广
八思巴字可以直接转写藏语,也可以准确的拼写汉语,开创了用拼写记写汉字的历史,同时也可以译写各民族语言
成为帝师
帝师
公元 1270 年,八思巴再一次给忽必烈传授神圣灌顶,忽必烈晋封其为帝师,颁赐六棱玉印。
忽必烈与八思巴议定,吐蕃之事,悉听上师之教,不与上师商量不下诏书。
帝师职责
为元朝宫廷讲授佛法
代替皇帝,统领全国佛教与吐蕃地区事务方面
帝师制度成为元朝中央政府,有效管理西藏的切实可行的制度
最后时光
返回萨迦
公元 1271 年,八思巴请求返回萨迦,忽必烈派皇太子真金率军护送八思巴入藏。
公元 1276 年底,八思巴回到萨迦。
举办了一次由西藏各地僧人参加的大法会,为期 14 天,总人数达十多万。
甘珠尔
八思巴组织了大量僧众,将他多年搜集的大量梵文,藏文、汉文佛教典籍整理翻译出来,然后用金汁书写
这项浩大的工程持续了数年,最后书写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最完整的藏文大藏经《甘珠尔》
圆寂
公元 1280 年 11 月 22 日,一代法王众生怙主大元帝师八思巴在萨迦南寺圆寂,享年 46 岁。
公元 1282年,忽必烈下令,在大都为八思巴建造规模宏大的真身舍利塔。
1320 年,元英宗在全国建帝师殿,供奉八思巴
特别规定,帝师殿的规格要比祭祀孔子的宣圣庙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