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土壤质地和结构
土壤学土壤质地和结构,土壤机械组成( soil mechanical composition ) , 土壤中各级土粒的百分含量,又称土壤颗粒组成( soil particle composition )
自然地理学二 大气降水和气压,气压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力有水汽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摩擦力。
自然地理学,笔记 考研,自然地理学的分类: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信息系统。
环境毒理学,突变是自发突变(物种进化)和诱发突变(新品种的培育),突变类型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土壤质地和结构思维导图
土壤质地
矿物质土粒
土粒:矿物质土粒和有机质土粒两种
■土壤固体物质大小和形态各异,称为矿物质土粒或矿质土粒,简称土粒。土粒,常 矿质土粒
■单粒和复粒
大小 ■石砾:> lmm ■砂粒:1-0.05mm ■粉粒:0.05-0.002mm ■黏粒:<0.002mm
土壤机械组成( soil mechanical composition )
土壤中各级土粒的百分含量,又称土壤颗粒组成( soil particle composition )
土壤质地概念
土壤颗粒组成进行分类,将颗粒组成相近而土壤性质相似的土壤划分为一类并给予一定名称,称为土壤质地( Soil texture )。
土壤质地是在土壤机械组成基础上的进一步归类
土壤质地分类及命名
分级标准
■国际制:三级
国际制 根据粉粒( silt )含量: 凡粉粒含量大于45%的,在质地名称前冠“粉质 根据砂粒 含量 凡砂粒含量大于55%的,在质地名称前冠“砂质 大于85%时,则为砂土
■美国制:三级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边分别表示砂粒、粉粒、黏粒的含量。根据土壤中砂粒、粉粒、黏粒的含量,在图中查出其点位再分别平行线,三条平行线的定点即为该土壤的质地
■卡庆斯制(俄制):二级
①根据物理性黏粒 含量将土壤分为三大质地类型九种质地 ②根据砂粒(砂质)、粗粉粒(粗粉质)、中细粉粒(粉质)、黏粒含量(黏质 ,进一步划分质地,确定质地详细名称:
第二优势粒级十第一优势粒级十质地名称 物理性砂粒:1-0.01mm 物理性黏粒:<0.01m
■中国制:三级
a .卡庆斯基制粒级制修改版 b .来用国际三元制(三个粒级),而非卡庆斯基制二元制原则 c .三元制原射中粗砂粒代替圆际制等的粉粒含量(我国粗粉质土壤分布广) d .设计从国情出发,实际发退中存在一些同题,需进一步完善
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点和利用改良
砂质土壤主要特性:
砂粒大于50% 通气透 养分少,不保水肥 易耕 温度变化快,暖性土 发小苗不发老苗
黏质土壤主要特性:
粘高于30% 通气透水不良 保水保肥 养分含量高 升温慢,冷性土 耕性差,发老苗不发小苗,·适合于禾谷类作物
壤质土壤主要特点
粉粒大于30% 北方称为二合土 性质介于黏土与砂土之间
利用和改良
1、各种作物对土壤质地的要求
2、土壤质改良 ①客土法地改良 ②深耕、深翻、人造塥 土壤质地主要是继承母质的性质,很难改变。但是,质地不是决定土壤肥力的唯一因素 ③施用有机肥
土壤三相
土壤密度
概念 单位容积固体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质量
影响土壤密度的因素
矿物组成 有机质含量 土壤质地 常用土壤密度值:2.65/cm3
土壤容重
单位容积原状土壤(包括孔隙》的干质量。土壤容重值多介于1.0-1.5克/厘米3范围内, 夯实的土壤容重则可高达1.8 2.0克/厘米3
■土壤容重的用处 ①计算土壤孔隙度根据实测土壤的容重与密度,按下式计算: 孔隙度=1-容重/密度
■土壤容重的用处 ·②计算工程土方量 ③估算各种土壤成分储量 ④计算土壤储水量及灌水(或排水)定额
3影响容重值的因素 ■质地、结构、有机质含量以及各种自然因素和人工管理措施
土壤三相比
气相率
气相率=孔隙度一容积含水率
土壤三相比=固相率:容积含水率;气相率 适宜的土壤三相比为:»固相率50%左右,》容积含水率25-30%,»气相率15-25%
土壤孔隙度(孔度) 指单位土壤容积内孔隙所占的百分数
孔隙度=1一固相率=液相率十气相率 孔隙度=1容重/密度
一般沙土孔度30-45%,壤土40-50%,粘土45-60%。 孔隙比=孔隙容积/土粒容积
土壤孔性和结构性
当量孔径
■当量孔径
D =3/h(根据茹林公式计算可得) 相当于一定的土壤水吸力的孔径,单位为毫米。土壤的真实孔径往往无法实际测定
类型
非活性孔隙<0.002mm 毛管孔隙0.06-0.002mm 通气孔隙>0.06mm
常见概念
非活性孔隙
当量孔径<0.002 mm 的孔隙,根毛和微生物不能进入此孔隙
毛管孔隙
当量孔径为0.06~0.002 mm 的孔隙,植物细根、原生动物和真菌不能进入毛管孔隙中,但根毛和细菌可在其中生活。
通气孔隙
当量孔径>0.06 mm 的孔隙,其中>0.2 mm 的粗孔植物的细根可伸入其中;0.20.06 mm 的中孔是原生动物、真菌和根毛的栖身地。
适宜的空隙状况
耕层土壤(0~15cm)的总孔隙度为50~60%,其中通气孔隙度为15~20%,底层土壤(15~30cm)分别为50%(总)和10%(气)
土体结构体
(一)土壤结构的概念
土壤结构是土粒(单粒和复粒)的排列、组合形式。这个定义,包含着两重含义 结构体和结构性。通常所说的土壤结构多 构性土壤结构体或称结构单位,它是土粒(单粒和复粒)互相排列和团聚成为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土块或土团
不良结构体
块状、核状、柱状、棱柱状和片状结构体总孔隙度小,主要是小的非活性孔隙,结构体之间大的通气孔隙,往往成为漏水漏肥的通道。植物根系很难穿扎 干裂时常扯断根系
良好结构体
团粒结构体不仅总孔隙度大,而且内部有多级大量的大小孔隙,团粒之间排列疏松,大孔隙较多,兼有蓄水和通气的双重 用
结构体的稳定性
机械稳定 水稳定 生物稳定
土壤结构体形成机制
胶体的凝胶作用水分结冰时体积膨胀增大约 g %,对周围的土体产生压力而使土壤崩裂。 孔径愈小,其中水分冰点愈低。造成膨压的差异使土体产生裂痕,一旦融化,土壤就会沿裂痕酥散。
水膜的黏结作用
冻融作用
耕作措施
生物作业
a 、植物根系的穿插挤压,可使土体破碎形成结构
b 、土壤中的蚯蚓、昆虫、蚁类等,对土壤结构形成均有一定作用。
干湿交替
蒙脱石类的膨胀收缩性强,而水云母类和高岭石类的膨胀收缩性则较弱
土块越干,骤然灌水湿润,这种作用愈明显,有如“爆破”一样。促使土体破碎形成结构 胶结作用
良好的团粒结构体
大小 多级孔隙;稳定性(水稳性、机械稳性和生物稳定性)
土壤结构改良剂:
能够将土壤颗粒粘结在一起形成团聚体的物质, 包括天然物质和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物质
结构图示
21环科2 王占花 21082503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