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四章:正当化事由
2021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分析,2022考研适用,刑法学篇,正当化事由部分的内容,包括正当防卫及紧急避嫌的内容。
2023众合法考柏浪涛刑法精讲第九讲,整理了责任年龄、责任能力、期待可能性的内容,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哟。
2023众合法考柏浪涛刑法精讲第八讲,整理了犯罪故意、罪过形式的区分、事实认识错误的内容,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哟。
2023众合法考柏浪涛刑法精讲第七讲,整理了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的内容,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哟。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正当化事由
概述
概念
行为人的行为虽然形式上符合某些犯罪的客观构成要件,但实际上没有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依法不成立犯罪的情形
种类
正当防卫
紧急避险
依照法律的行为
正当业务行为
执行命令的行为
经权利人承诺的行为
自救行为
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利益或者他人的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实施侵害的人所采取的合理的防卫行为
成立条件
起因条件:有不法行为的发生
时间条件: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进行防卫
对象条件: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
主观条件:防卫必须是基于保护合法权利免受不法侵害的目的
限度条件: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特别防卫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威胁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首先具备五个基础条件,其次具备特定的对象条件,即针对正在进行且严重危机人身安全的暴力
防卫过当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
特征
客观上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害,具有社会危害性;主观上对造成的过分损害存在过失甚至故意,具有罪过性,属于滥用防卫权对不法侵害人造成过分损害的非法行为,应负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
防卫过当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当酌情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
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
起因条件:有危险(足以使合法权益遭受严重损害的危险情况)的发生
时间条件:实际存在的正在发生的危险
对象条件:避险行为针对的是第三人的合法利益,为了保全一方的较大合法利益而不得不损害另一方较小的合法利益
主观条件:为了使合法利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
限制条件: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实施
限度条件: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
特别例外限制
不适用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异同
相同点
目的相同,都是为了保护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或其他合法权利
前提相同,都必须是在合法权益正在遭受紧迫危险时才能实施
责任相同,在合理限度内给某种利益造成的损害可以不负刑事责任,超出法定限度造成损害结果的,都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不同点
危险来源不同
正当防卫的危害来源只能是人的不法侵害
紧急避险的危害来源非常广泛,既可以是人的,亦可以是自然灾害,动物侵袭等
行为损害的对象不同
紧急避险损害的对象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
正当防卫损害的对象只能是不法侵害者
行为的限制条件不同
紧急避险只能在迫不得已时即在没有其他方法可以避免危险的情况下再能实行
正当防卫无此限制
对损害的要求不同
紧急避险损害的合法利益必须小于所保护的合法利益
正当防卫所造成的损害可以大于不法侵害者可能造成的损害
主体的限定不同
正当防卫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
紧急避险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避险过当
避险行为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行为
基本特征
客观上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害
主观上对造成的不应有损害存在过失,应受到责备
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酌情减轻或者免受处罚
刑法21条
刑法2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