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宇宙与地球
上海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包括: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地球的运动、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的伙伴月球。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宇宙与地球
专题③人类对太空的探索
太空探索的历程
太空探索的意义
空间资源
应用:人造卫星
太阳能资源
应用:太阳能发电
矿产资源
应用:铁和镍的小行星
环境资源
特点
微重力
高真空
强辐射
超低温
专题④地球的运动
地球自转
方向
北极上空观察顺时针,南极上空反之(总体上自西向东)
角速度
角速度在两极点为零,地球上每一点都在24小时自转相同的角度360°,所以除极点外,任何地方的角速度都一样,都为15°/h
线速度
赤道处最大,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两极点为零
地方时和区时
地方时
地方时,是指按本地经度测定的时刻。地方时包括地方恒星时、地方视时和地方平时。地理学中所说的地方时通常指的是地方平时。地球表面经度每隔15*,地方时刻相差1小时
区时
是一种按全球统一的时区系统计量的时间,规定在日界线西侧的东十二区在任何时刻,总是比日界线东侧的西十二区早24小时,这样东、西十二区,虽为一个时区钟点相同,但日期总是相差一天,即东十二区任何时候都比西十二区要早一天。所以自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反之,自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为了避免日界线穿过陆地,日界线与180°经线并不完全一致,而是增加了几处曲折。
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赤道处无偏转
纬度越高,偏转程度越大
地球公转
黄赤交角:23°26′
一月初近日点、七月初远日点
季节的形成
黄赤交角的存在
太阳直射点的运动
正午太阳高度角
空间分布
直射点所在纬线最大为90°,向南北两侧递减
时间分布
与直射点纬度相差越大,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
昼夜变化的长短
昼夜的长短,视晨昏圈分割纬线的情况而定。一般情形下,纬线被晨昏圈分割成两部分:位于昼半球的部分叫昼弧;位于夜半球的部分叫夜弧。昼弧和夜弧的弧长,决定该地的昼长和夜长:弧长15°,折合时间1小时各地的昼夜长短,因晨昏圈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变化。
专题②地球的伙伴月球
月球
表面特征
环形山密布
只能看到月球一面的原因
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基本一致
月相
日食和月食
日食
日地月完全成一线,月居中(新月)
月食
日地月完全成一线,地居中(满月)
月球和潮汐
引潮力
月球引潮力大于太阳引潮力
大潮
每当月球移动到和太阳在一条直线上,两天体的引潮力就会作用于同一方向
潮汐的影响
利
潮汐能是一种清洁、不污染环境、不影响生态平衡的可再生能源
滩涂、水产养殖
乘潮进港
弊
加剧海岸侵蚀
顶托河水入海
影响海洋生物分布
专题①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天体系统
基本天体:恒星和星云
河外星系和银河系组成总星系
太阳系
八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
三大特点: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
太阳
自内向外:光球、色球、日冕
活动产物: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
前两者为太阳活动主要标志
对地球影响
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
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
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等。
只有一个地球
有生命存在的原因
内部
相对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 1.太阳的稳定,提供光和热 2.安全的行星际空间——轨道共面同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
外部
1.温度——①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适度 2.生命必需条件:大气——②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大气层 3.生物的作用对大气成份的改造:水——③结晶水汽化 原始的大洋 4.地球环境稳定足够长的时间:原因是地球的宇宙环境比较安全,太阳在漫长的时间比较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