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心悸病人的评价
心悸的原因和频率及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以及诱发因素等特征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心悸的性质。此外,心悸是否突发、是否规律、是否持续以及是否会在休息后缓解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要指标。
心电图各波的命名大纲包括P、Q、R、S、T和U波。P波代表心房收缩,Q波代表心室收缩前的心电活动,R波代表心室收缩,S波紧随R波表示心室的充盈状态,T波代表心室的复极化,U波代表心室舒张的后继反应。
心电图特征包括P波特征、QRS波形、ST段变化、T波异常、PR间期、RR间期和心跳频率。
心电图描记术主要包括原理、仪器、导联、描记方法、心率计算、波形分析、常见异常、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是进一步学习心电图分析的基础。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心悸病人的评价
生理原因
运动引起的心悸
高效运动导致的心脏负荷增加
运动引起的交感神经兴奋。
其他生理原因
饮食过多引起的胃扩张
消化不良引起的胃内压力增加
荷尔蒙变化引起的心悸。
病理原因
心脏疾病引起的心悸
心房颤动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其他病理原因
贫血导致的心慌
甲亢引起的心悸
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心悸
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心悸。
心悸频率
高频心悸
每分钟超过100次心跳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低频心悸
每分钟少于60次心跳
中频心悸
每分钟60-100次心跳
有时会引起不适感。
心悸程度
轻度心悸
仅感觉心跳加快
无不适感。
中度心悸
感觉心跳加快,有时伴有窒息感
非常不适。
重度心悸
强烈感觉心脏跳动
会引起恐慌情绪。
心悸持续时间
瞬时心悸
持续时间较短,通常在10秒以内
不影响生活质量。
阵发性心悸
持续时间在10秒到数分钟之间
会引起不适感。
持续性心悸
持续时间超过数分钟
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心悸伴随症状
呼吸困难
呼吸急促
气喘。
食欲改变
食欲减弱
食欲增强。
体重变化
体重减轻
体重增加。
头晕
头晕眩晕
昏倒倾向。
心悸诱发因素
运动
高效运动
体力活动。
压力
心理压力
工作压力。
睡眠
入睡过程中的心悸
梦境中的心悸。
心悸是否突发
突发性心悸
心悸发作出现突然
无明显先兆。
非突发性心悸
心悸逐渐加重
有明显先兆。
心悸是否规律
规律性心悸
心悸间隔相等
心悸强度相似。
不规律性心悸
心悸间隔不等
心悸强度不一致。
心悸是否持续
心悸一直存在
无明显间隔。
非持续性心悸
心悸间歇出现
有明显间隔。
心悸是否休息后缓解
休息后缓解
心悸在休息后减轻或消失
一段时间后复发。
休息不缓解
心悸休息后依然存在
持续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