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相约星期二》摘抄与读后感
《相约星期二》摘抄
余秋雨写的序里面
“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相爱,或者死亡。没有了爱,我们便成了折断翅膀的小鸟。”
“米奇,如果你想对社会的上层炫耀自己,那就打消这个念头,他们照样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对社会底层炫耀自己,也请打消这个念头,他们只会忌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无所适从,唯有一颗坦诚的心方能使你悠悠然地面对整个社会。”
请原谅他把最后的课程延宕到如此危急的时分,他的有些感受,是刚刚才获得的。譬如他此刻又流泪了,是为自己没有原谅一位老友而后悔。老友曾让自己伤心,但现在他死了,死前曾多次要求和解,均遭自己拒绝。现在莫里一回想,无声地哭泣起来,泪水流过面颊,淌到了嘴唇。但他立即又意识到,应该原谅别人,也应该原谅自己,至少在今天,不能让自己在后悔中不可自拔。人生,应该沉得进去,拔得出来。
点名
“许多人过着没有意义的生活。即使当他们在忙于一些自以为重要的事情时,他们也显得昏昏庸庸的。这是因为他们在追求一种错误的东西。你要使生活有意义,你就得献身于爱,献身于你周围的群体,去创造一种能给你目标和意义的价值观。”
第二个星期二——谈论自怜
...当他的头需要挪动或要“上马桶”(这是他的提法)时,他会摇一下铃,然后康尼、托尼、伯莎或艾美一他的家庭助手服务队一就 会进来。摇铃也不是一一件轻而 易举的事,当他没能把铃摇响的时候他会感到沮丧。 我问莫里他是否自哀自怜。 “有时候会的,在早上,”他说。“那是我悲哀的时刻。我触摸自己的身体,移动手和手 指一一切还能动弹的部位一 然后为自己失去的感到悲哀。我悲哀这种缓慢、不知不觉的死法。但随后我便停止了哀叹。” 这么快? “需要的时候我就大哭一场。但随后我就去想生活中仍很美好的东西,想那些要来看我的 人,想就要听到的趣事,还想你一如 果是星期二的话。因为我们是星期二人。” 我笑了。星期二人。 “米奇,我不让自己有更多的自哀自怜。每天早上就一小会儿,掉几滴眼泪,就完了。”
我想到有许多人早上醒来后会花上很多的时间自怨自艾。要是稍加限制的话会有好处的。就 几分钟的伤心,然后开始一天的生活。 如果莫里这种身患绝症的人能够做到的话,那么..... “只有当你觉得它可怕时,它才可怕,”莫里说。“看着自己的躯体慢慢地菱谢的确很可怕, 但它也有幸运的一面, 因为我可以有时间跟人说再见。” 他笑笑说,“不是每个人都这么幸运的。”
“你瞧,”他对那个女孩说,“你闭上了眼睛,那就是区别。有时候你不能只相信你所看见的,你还得相信你所感觉的。如果你想让别人信任你。你首先应该感到你也能信任他一即使你是在黑暗中。即使你是在向后倒去。”
第四个星期二——谈论死亡
体味那扇窗? “是的。我每大都从窗口看外面的世界,我注意到了树上的变化、风的大小。我似乎能看见时间在窗台上流逝。这是因为我的时间已经到头了,自然界对我的吸引力就像我第次看见它时那样强烈。” 他停住了。我们俩一齐望着窗外。 我想看见他看得见的东西。我想看见时间和季节、看见我的人生慢慢地在流逝。莫里微微低下头、扭向肩膀。 “是今天吗、小鸟?”他问, “是今天吗?”
第五个星期二——谈论家庭
会有人来探望的,朋友,同事。但他们和不会离去的家人是不一样的。这跟有一个始终关心着你、和你形影不离的人不是一回事。 “这就是家庭的部分涵义,不仅仅是爱,而且还告诉别人有人守护着你。这是我母亲去世时 我最想得到的一我称它为 ‘心理安全’知道有一个家在守护着你。只有家庭能给予你这种感觉。金钱办不到。名望办不到。” 他看了我一眼。 “工作也办不到,”他又加了一句。
“如果你想体验怎样对另一个人承担责任,想学会如何全身心地去爱的话,那么你就应该有孩子。”
第六个星期二——谈论感情
“你知道佛教是这么说的?别庸人自扰,一切皆是空。”
莫里的态度截然相反:打开水龙头,用感情来冲洗。它不会伤害你。它只会帮助你。如果你不拒绝恐惧的进入,如果你把它当作一件常穿的衬衫穿上,那么你就能对自己说,“好吧,这仅仅是恐惧,我不必受它的支配。我能直面它。”对孤独也一一样:体会它的感受,让泪水流淌 下来,细细地品味一 但最后要能说,“好吧,这是我的孤独一刻,我不怕感到孤独,现在我要 把它弃之旁, 因为世界上还有 其他的感情让我去体验。”
教授,第二部分
比如说,在北美的北极地带有 个部落,他们相信世界上的一切生灵 都存在着灵魂。它是一种缩小了的依附在躯体内的原我一一因此,鹿的体内还有一头小鹿,人的体内也有一个小人。当大的躯体死去时,小的原我依然活着。它会投胎到诞生在附近的某某生物里,或者 去天空的暂憩处- -伟大 女神的肚子里,等待月亮把它送回地球。 有时候,他们说,月亮因忙于新的灵魂的降世,于是便从天空中消失了。所以有的夜晚没有月光。但最终,月亮是要回来的,就像我们每个人一样。 这就是他们的信仰。
第七个星期二——谈论对衰老
莫里以一种更独特的视角来看待年龄问题。“那是因为人们过于强调了年轻的价值一 我不接受这种价值观,”他说。“ 我知道年轻也会是一种苦恼,所以别向我炫耀年轻的魅力。那些来找我的孩子都有他们的烦恼:矛盾、迷惘、不成熟、活着感到累,有的甚至想自杀..... “而且,年轻人还不够明智。他们对生活的 理解很有限。如果你对生活无所知的话, 你还愿意一天天过下去吗?当人们在影响你,对你说使用这种香水可以变得漂亮,或穿这条牛仔裤可以变得性感时,你往往就相信了。其实那都是胡扯。” 你从来没有害怕过变老?我问。 “米奇,我乐于接受老。” 乐于接受? “这很简单。随着年龄的增加,你的阅历也更加丰富。如果你停留在二十二岁的年龄阶段,你就永远是二十二岁的那般浅薄。要知道,衰老并不就是衰败。它是成熟。接近死亡并不-定是坏事,当你意识到这个事实后,它也有十分积极的一面,你会因此而活得更好。” 是啊,我说,可如果变老是那么有价值的 话,为什么人们总说,“啊, 但愿我变得年轻。”你从来没有听人这么说过,“但愿我已经六十五岁了。” 他笑了。“你知道这反映了什么?生活的不满足,生活的不充实,生活的无意义。因为你一旦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你就不会想回到从前去。
“实际上,我分属于不同的年龄阶段。我是个三岁的孩子,也是个五岁的孩子:我是个三十七岁的中年人,也是个五十岁的中年人。这些年龄阶段我都经历过,我知道它们是什么样的。当我应该是个孩子时,我乐于做个孩子:当我应该是个聪明的老头时,我也乐于做个聪明的老头。我乐于接受自然赋予我的一切权力。我属于任何一个年龄,直到现在的我。你能理解吗?” 我点点头。 “我不会羡慕你的人生阶段一因为我也有过这个人生阶段。”
结尾
我知道我是无法这么做的。我们没有一个人能擦掉生活过的痕迹,同样也不能重新再生活次。然而,如果说莫里·施瓦茨教授教会了我什么的话,那便是:生活中没有“来不及”这个词。他直到说再见的那一天还在改变着自己。
第十三个星期二——谈论完美的一天
可莫里现在老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越接近生命的终结,他越把自己的身体当作是个壳,仅仅是一具装有灵魂的外壳。它渐渐地枯萎成一堆毫无用处的皮肤和骨头,然后便可毫不费力地化去。
“死是很自然的,”他说。“我们之所以对死亡大惊小怪,是因为我们没有把自己视作自然的 一部分。 我们觉得既然是人就得高于自然。”
“只要我们彼此相爱,并把它珍藏在心里,我们即使死了也不会真正地消亡。你创造的爱依然存在着。所有的记忆依然存在着。你仍然活 着一活 在每一个你触摸过爱抚过的人的心中。”
“死亡终结了生命,但没有终结感情的联系。”
“在商业 上,人们通过谈判去获胜。他们通过谈判去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但爱却不同。爱是让你像关心自己一样去关心别人。 “你有过和弟弟在一起的美好时 光,但你不再拥有这份感情了。你想把它要回来。你从未想让它结束。可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结束,重新开始,结束,重新开始。”
第十二个星期二——谈论原谅
“我哀叹时间在无情地逝去,但我又庆幸它仍给了我弥补的机会。”
视听教学——第三部分
在采访即将结束时,摄像机的镜头拉出了莫 里的特写一甚 至连科佩尔也不在镜头内,只传 出他的画外音一一主持 人问我的老教授还有没有话要对成千上万被他感动的观众说。我不禁想到了死囚临刑前人们也会这么问,当然,科佩尔并没有联想到这个。 “要有同情心,”莫里声音微弱地说。“要有责任感。只要我们学会了这两点,这个世界就会美好得多。” 他吸了口气,然后加上了他的祷文:“相爱或者死亡。”
第十一个星期二——谈论我们的文化
“人只有在受到威胁时才变坏,”他那天对我说,“而这一威胁正是来自我们的文明社会,来自我们的经济制度。即使有工作的人也会受到威胁,因为他会担心失去它。当你受到威胁时,你就会只为自己的利益考虑,你就会视金钱为上帝。这就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
“这就是我说的你应该建立一个自己的小文化,”莫里说,“我并不是让你去忽视这个社会的每一条准则。比方说,我不会光着身子去外面转悠;我也不会去闯红灯。在这类小事情上我能遵 纪守法。但在大问题上一如何思想, 如何评判一你必须自己选择。你不能让任何一个 人一一或任何一个社会一 来 替你作出决定。“就拿我来说吧。我似乎该为许多事而感到 害臊一不 能行走,不能擦洗屁股,有时早上醒来想哭一其实生来就没有理由要为这些事情感到羞耻。 “女人拼命想苗条,男人拼命想富有,也是同样的道理。这都是我们的文化要你相信的。别去相信它”
第十个星期二——谈论婚姻
“不过,”他说,“爱情和婚姻还是有章可循的:如果你不尊重对方,你们的关系就会有麻烦;如果你不懂怎样妥协,你们的关系就会有麻烦;如果你们彼此不能开诚布公地交流,你们的关系就会有麻烦;如果你们没有共同的价值观,你们同样会有麻烦。你们必须有相同的价值观。“而这一价值观里最重要的,米奇。” 是什么? “你们对婚姻的重要性的信念。 他擤了一下鼻子,然后闭上了眼睛。 “我个人认为,”他叹了口气说,“婚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果你没去尝试,你就会失去很多很多。” 他用一句诗来结束了这个话题:“相爱或者死亡。”他十分虔诚地相信这句箴言。
第九个星期二——谈论爱的永恒
我喜欢上了进门时莫里迎向我的笑脸。我知道,他对其他人都这样。可他能使每个来访者都感觉到他迎向你的笑是很独特的。 “哈哈,我的老朋友来了,”他一看见我就会用含混、尖细的声音招呼我。可这仅仅是个开头。当莫里和你在一起时,他会全身心地陪伴你。他注视着你的眼睛,倾听你的说话,那专心致志的神态就仿佛你是世界上唯一的人。要是人们每天的第一次见面都能像遇见莫里那样一而不是来自女招待、司机或老板的漫不经心的咕哝声,那生活一定会美好得多。
“我在和你说话。我想的只有你。
结尾的一段话 也可以是作为序言
你一生中遇到过一个好老师吗?他把你视作 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 他会用智慧把你打磨得璀璨发亮。如果你幸运地找到了一条通向他们的途径,那么你在生活中就不会迷失了方向。有时这条途径只在你的脑子里;有时这条途径就在他们的病榻边。 我的老教授一生中的最后一门课每星期上一次,授课的地点在他家里,就在书房的窗前,他在那儿可以看到淡红色树叶从一棵小木槿上掉落下来。课在每个星期二上。课堂上不需要书本。课的内容是讨论生活的意义。是用他的亲身经历来教授的。
我的读后感
陆陆续续看了一个星期,终于把这本并不长的书看完了。其中语言的细腻,对个人、社会、感情、死亡的深思,都让我感觉仿佛身在莫里的面前,也正与他对话,吸取这位终生的老师身上的精华。 下午我坐在车的副驾驶座上,中午吃的速冻帕尼尼和今天一整天只喝了咖啡让我觉得有点不舒服,我打开窗头轻轻地伏在右边的安全带上,吹着风...我想我也会想像莫里期望的那样——安静的死去。我突然觉得附着在我皮肤上的所有物质让我喘不过气——不管是胃里没消化完的牛肉帕尼尼,还是脸上刚涂的防晒霜和散粉...还有我脑袋里存在的想法(此刻我摆着臭脸,正在开车的姨夫不经意看到的话会对我有什么看法... 我希望我也能安静地死去。穿着最舒适合身的纯棉面料的衣服,躺在刚换过还存留着太阳的味道的床单被套里,在我死前我一定要再闻一闻下雨后草地里散发出的清新,还有树木茂盛的森林里富有氧气想让人大吸一口的空气,让我再次感受大自然——因为我要回到那儿去。让我心无旁念,到那时脑海里再没有“别人会怎么看我的”这样的想法,我会像莫里一样,内心平静地,充满爱地,等待着我再次和自然说,你好。
本书简介
《相约星期二》是美国作家米奇·阿尔博姆创作的自传式长篇纪实小说。该故事真实地讲述了作者的恩师莫里·施瓦茨教授在辞世前的14个星期的每个星期二给米奇所讲授的最后一门人生哲理课。年逾七旬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莫里在1994年罹患肌萎缩性侧索硬化(ALS),已时日无多。作为莫里早年的得意门生,米奇每周二都上门与教授相伴,聆听老人最后的教诲,并在他死后将莫里·施瓦茨教授的醒世箴言缀珠成链,冠名《相约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