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血脂医学课
紧跟医学进展,从专业文献中揭示血脂的本质、代谢等理论,到高血脂怎么诊断,怎么预防,有什么危害,再到高血脂的具体治疗方案。
编辑于2022-09-03 01:26:03 广东
发刊词|让高血脂的定时炸弹,停下来
一
高血脂,你会想到什么?
血脂高一点?
脂肪多一点?
未来才会出现?
高血脂危害
医学结论:危害=数值*时间
后果:心梗&脑梗
长期:5~10年
短期:2~3年
倒计时间
启动倒计时的炸弹
常见误区
高血脂不挑人:男女老少
胖子才会得?胖瘦不是绝对因素
远离高血脂:不吃肉?更加紊乱
三个方向认知高血脂
第一部分:来龙去脉
血脂是从哪里来
到哪里去?
如何进入身体
第二部分:前因后果
哪些因素引起
导致严重的后果
第三部分:全面解决方案
空间&时间
全盘考虑&终局思维
治疗方式
生活方式治疗
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终极治疗
意义:脂质对人类意味着什么?
二
高血脂本质
到底是不是一个病?
血脂代谢紊乱现象
短期:没有直接危害
血脂升高
胆固醇降低
其他:升高
医学理解:血脂异常
脂质
大类“脂类物质”
甘油三酯
胆固醇
特别之处
不在我们遗传体系之内
与身体的基调不相容
发挥非重要功能。
脂质功能总结
1.屏障功能
身体细胞的细胞膜:磷脂
不会互相混
决定结构
意义追溯:生命起源
35亿年前大海形成单细胞生物
关键节点:无机物被脂质物质给包围
形成生命
2.防御保护
“脂肪酸衍生物”
前列腺素
抵抗细菌&病毒
血栓素
破损堵住破口
3.沟通
“类固醇化合物”:胆固醇
稳定细胞骨架
各种激素来源
雌激素
雄激素
肾上腺素
“类固醇激素”
激素:受到外界刺激产生的物质
身体感知到变化,做出反应。
受到惊吓
青春期发育
4.储存能量
脂肪承担:甘油三酯
进化:最经济选择
大部分脂肪储存
没有能量才用脂肪
风险与制衡
发挥功能也造成风险
血栓素防御过度导致血管堵塞
免疫因子:炎症过度造成伤害
脂质之间有平衡机制
肾上腺激素对抗炎症
前列腺素溶解血栓
深海鱼抗凝血抵抗心梗
每个功能不可或缺
机制:脂质如何在身体中代谢?
三
脂质升高理由
第一反应:吃进去油太多
脂肪吃得不少:血脂不高
吃得清淡:血脂居高不下
真相:脂质不能直接进入血液
血脂身体自己合成
脂质一整套过程进入血液
关键节点
血脂从哪儿来
脂质不溶于水
溶于水蛋白质
血脂
分类
内源性血脂
吃进来的脂质
穿肠而过排出体外
被人体消化吸收
外源性血脂
储藏在自身的脂质
外源性血脂不断分解
血脂如何转运
不能统一生产&利用
细胞需求不同
高血脂:内源性血脂
克星: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用不掉的胆固醇收集
再转移回肝脏
变成胆汁酸排出
处理方式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甘油三酯
参考指标
血脂到哪儿去
成为身体需要脂类
在身体里
变成脂肪
肥胖
胆汁酸排出体外
胆汁酸多&吸收的脂质变多
能量燃烧掉
胰岛素
优先拿糖类来供能
糖类
脂肪
转化保存
关键:控制住流通中脂质量
诊断:为什么高血脂诊断那么困难?
四
第一个体检异常指标:血脂
医生反应迟疑
沉默
诊断:复杂任务
12 年:中国血脂紊乱发生率 40.4%
全球最新成果:医生内心盘算
终极目标:低患病风险
指标有不同变化轨迹
其次:当下+干扰因素
划定变量区间
盘算情况
绝对危险
LDL-C:4.9mmol/L 以上
开启医学治疗
绝对安全
已得心脑血管疾病:1.8mmol/L 以下
灰色地带
大多数人:1.8~4.9mmol/L
确定关键变量
第一层次:确定关键变量
最优先变量: 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次要变量:载脂蛋白 Apo-B
体检单内容分类
货:脂质
胆固醇
甘油三酯
血管造成损伤
船:载脂蛋白
Apo-A
不用的脂质运输回肝脏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Apo-B
血脂运输到全身各处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最关键?
医学探索数十年
排除法
Apo-A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甘油三酯
患糖尿病风险
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心脑血管发病高度吻合。
医学新发现:Apo-B比 更精确
Apo-B 研究不多
预测全局风险
血压
血脂
年龄
血糖
吸烟
综合因素
低危&中危人群: 最理想 3.4
高危人群: 2.6 以下
极高危:1.8 以下
分类
医学建议
20 岁之后检查血脂
39 岁之后每年检查&评估风险
影响因素:为什么瘦子也会得高血脂?
五
导致高血脂因素
输入环节
吃的多:身体合成原料变多
脂肪
每天脂肪类:总能量30%
吃什么导致升高
长期吃过量胆固醇
蛋黄
肥肉
动物内脏
黄油
富含胆固醇
每天控制500mg 以下:2个鸡蛋
碳水化合物>60%
甘油三酯升高
能量过剩:吃进去>消耗的能量
转出环节
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蛋白质载体
不饱和脂肪
来源食物
不饱和脂肪
鱼肉
坚果
菜籽油
>总和 17%
合成环节
最重要因素:年龄和性别
自然进程:20 岁~60 岁持续升高
女性:雌激素保护心血管
最高发时间:绝经后消退
男性:>30 岁关注血脂和心血管风险。
吸烟:脂质增加 9.1%
酒精:影响肝脏功能
血脂:甘油三酯升高
少量:加快脂肪代谢
其他代谢疾病
高血压
高血糖
高尿酸
互相影响
挑选食物:注意避开反式脂肪酸
脂肪分布异常
对抗脂肪分布异常
脂肪分布异常:内脏脂肪增加
主要特征
肚子大
上年纪容易胖肚子
两腿细
体重正常也有风险
最危险三高人群
预防方式
每周>150 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重点采取力量训练
腹肌
腰背肌
臀大肌
辅助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危害:从高血脂到心梗,到底有多远?
六
高血脂到心梗的距离
只有短短三步
具体时间因人而异
性别
年龄
压力
因素影响进程
发生:已有数据
少:三年五载
长:十年二十年
大多数疾病走向死亡
高血脂到心梗路径
外来入侵
正常血脂:“自己人”
血脂变成“敌人”
血脂本身变形
关键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胆固醇酯类:1600
磷脂分子: 700
游离的胆固醇分子:600
甘油三酯:185
氨基酸组成的载脂蛋白 B:4536
结构复杂
氧化变形
遇到氧化应激的产物
氧化应激的产物
高油
高热量
压力大
睡眠不足
身体不该承受
血管里堆积增多
血管壁损伤
血管壁就容易损伤
血流改变方向
冲击力变大
高血压
高血糖
血脂变化
血脂容易陷进血管壁的表层
变形血脂聚集
免疫对抗
自我保护:最重要本能之一
免疫系统就启动
吞噬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细胞在血管聚集
掩盖问题
对抗:炎症
自我修复的可能
血脂:被认定“敌人”
问题:血脂不是外来物种
表面之下:不断血脂堆积
炎症爆发
血脂不能消灭
上调级别
炎症爆发
炎症物质:血栓形成
最糟糕:心梗或者脑梗发生
一种后果:血管变狭窄
心绞痛
脑供血不足
如何延缓这个进程
第一个关键:共存
血脂长期存在的
生活方式的改善
注意饮食
运动
适当的休息
保持好状态
减少 80%心血管疾病
第二个关键:及时暂停
一环扣一环
找到关键节点
医学发展:精准找到质变点
方案:高血脂的总体治疗思路
七
全局和终局
全局:空间里综合评估风险
终局:时间上造成影响
事实
40%患者:血脂数值不高
构成极大风险
马上进入治疗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中等程度升高
没有发生心梗
总体治疗
第一步:关键
拉一个远焦镜头
血管病风险大小
评估心脑血管风险
医学上预测方法:系统建模
数学模型:不断迭代
确定风险因素
这些因素中找规律
优化控制
如何建立
效果:平均寿命延长>10年
全球三个最主流的模型
SCORE
应用时间最久
范围也最广
汇集队列风险方程
预测高于SCORE
China-PAR:中国人准确最好
评估建议
20-39 岁: 4-6 年评估
>40 岁:每年评估
第二步:治疗目标是什么
确认所属人群
第一档:极高危人群
LDL-C 目标值:1.8mmol/L 以下
第二档:高危人群
LDL-C 大于4.9mmol/L
总胆固醇大于 7.2mmol/L
40 岁以上&LDL-C 1.8 mmol/L 以上
治疗目标值:2.6 mmol/L 以下
第三档:中低危险人群
目标: LDL-C 小于 3.4mmol/L。
不主张目标定得过于激进
最后一步:开启治疗流程
极高危人群
调整生活方式
药物治疗
后续不会停药
高危人群
生活方式治疗方案
3-6 个月后不达目标
开启药物治疗
可能性大
中低危人群
生活方式治疗
3-6 个月后不达目标
进一步评估和分析
进一步评估
冠状动脉的 CT:
钙化积分> 100:开启药物治疗
钙化积分=0 分:维持现状
心脏冠状动脉增强 CT:
直接了解一下病变情况
最准确:冠状动脉的造影检查
血管真实的情况
生活方式处方:怎么吃,才能有效降血脂?
八
高血脂生活方式处方
正面清单
第一:合理饮食结构
降低血脂:饮食比例的均衡
合理标准
碳水类食物:总能量40%-60%
脂肪类:总能量15%-30%
总能量:每公斤体重 25-30 大卡
过分降低脂肪
后果:血脂紊乱
第二:能量控制
饱和脂肪酸要控制总能量的 7%
来源
全脂牛奶
猪牛羊肉
鸡蛋黄
不饱和脂肪酸比例 15-20%
来源
鱼肉
带鱼
三文鱼
秋刀鱼
坚果
植物油
第三条:增加膳食纤维
20-30g/日:降低 5-10%低密度脂蛋白质
每天吃 1 斤左右蔬菜
秋葵
青菜
谷物方
青稞
全麦
糙米
燕麦
纤维素含量高
辣椒
竹笋
菜花
第四条:管理身材
减肥:减掉自身体重的 5-10%
身材:更重要的指标
脂肪分布异常
腰臀比:增加0.1死亡增加20%
降低内脏脂肪
腰细
臀肥
腿粗
表现
效果
臀围增加 10cm:死亡率下降 10%
大腿围增加 5cm:死亡率下降 18%
规律的有氧运动训练
第五:长期喝茶
普洱
绿茶
一定要做的事情
负面清单
随意清单
负面清单
第一:避免吃任何反式脂肪酸
零食
第二:不要抽烟。
第三:不要大量饮酒
一定不能做的事情
08.非药物治疗:吃点什么,能帮助降血脂?
九
膳食补充剂:有效降血脂
第一类:植物甾醇
植物中的胆固醇
机理
减少胆固醇的吸收
来源
植物油
大豆油
第二类:红曲米
本质:大米发酵工艺
“天然他汀”:全世界公认的降血脂食物
成分提纯:加工胶囊
降低2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红曲米提纯:直接吃药
第三类: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的补充剂:每天补 3-10g
第四类:鱼油
不饱和脂肪酸:神坛级
高纯度鱼油提取的Omega-3:只能降低甘油三酯
膳食补充剂研发方向
大豆
1.大豆含有植物性的雌激素异黄酮,可以改善血脂,
2.替代动物蛋白:脂肪减少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大豆异黄酮提取物:需要验证
黄连素
生物碱
黄连素提取物:
本质:药物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甘油三酯
降低
需要验证
不花钱方法
运动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到 5%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 10%
甘油三酯:10%左右
晚上睡觉
睡眠规律
6-8 小时
午睡:不超过 30 分钟
降低血脂紊乱
09.药物治疗:为什么医生都开同一类降脂药?
十
高血脂药物选择
必选:他汀
他汀:大类药物
降低 25%-50%胆固醇
如何衡量药物的效果
选择药物
利大于弊:追求的原则
第一可靠标准
经过时间的检验
30 多年前研发
实验证明,:效果很好
一方面:他汀减少胆固醇合成
总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Apo-B 载脂蛋白
另一方面:加速血清低密度
7%-30%的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 5%-15%
概要
终局思维:判断药物好坏
本质:最终改善心脑血管疾病
反面例子:维生素 B3
必需的维生素
副作用一点都不少
效果高:下降 22%/1mmol/L 胆固醇
运用时:习惯性的逻辑推理代替
如何对待药物副作用
第一:弊端在可承受范围内
风控第一原则
医学选择保守
他汀副作用
肌肉疼痛
肝功能异常
监测
肌酸激酶
转氨酶
第二:利大于弊
相辅相成的
医学要达到的结果
积累下来的效果:正面
举例:甘油三酯高
贝特类药物
效果:降低 50%左右甘油三酯
副作用
肝脏
肾脏
肌肉损伤
鱼油: Omega-3 脂肪酸
不能带来心脑血管疾病改善
体检单上的甘油三酯数值好看
潜力股选手:PCSK9
替代他汀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
PCSK9
第一:效果好
秒杀降脂药
低密度胆固醇 40%-70%
所有的心脑血管疾病15%-20%
原理
脂蛋白胆固醇不被利用
第二:副作用乐观
原理:大概率只针对一种酶起效
顺序
先用他汀
其次 PCSK9
降脂药常见问题
第一个问题:健康人能不能做保健
不建议
没有很好预防
第二个问题:单用他汀药物
不达标搭配其他药物?
答案:搭配
联合用药第一选择
抑制胆固醇吸收:依折麦布
他汀
风险降低
第三个问题:降脂药终身服用?
需要你的努力
搭配生活方式的改变
10.展望:高血脂的终极解决方案
十一
换血疗法
理由
只能救急
家族性高胆固醇
血脂:只是暂时过滤
根本方法
两个维度可以去探索
更精准的药物
PCSK9 抑制剂
方向:靶向药
酶抑制剂
单克隆抗体
mRNA
找到源头
高血脂的本质
高血脂本质:心脑血管疾病全局问题
最终:心脑血管疾病
恶性循环
不健康生活方式
饮食
压力
药物方案不能起效
高血脂:一种新的平衡
身体:追求平衡的系统
适应性代偿调整
调整目的:达到新平衡
药物
不能彻底解决
要标本兼治
生活方式:未来的方向
探索方向:精准
预见性推测:生活方式的管理方案
第一:定量知道,不健康生活方式造成多大损伤
第二:某个健康方式修复损伤
第三:大数据精确地预警
确认损伤进展
精准地开始用药
正确认知:健康生活
高血脂医学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