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外科-骨与关节结核
本篇主要介绍了骨与关节结核的相关内容,包括脊柱结核、髋关节结核、膝关节结核在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标准、鉴别诊断,以及相关治疗方法等内容。 可用于专业复习参考,如有相关疾病请速去正规医院寻求帮助!本篇不提供治疗意见!
编辑于2023-10-31 17:38:30本篇详细介绍了免疫功能在抗感染方面的作用机制、各类感染所引起的免疫防御机制及感染的不同结局,适用于临床医学研究生免疫课程的学习,与本科的医学免疫学内容有所交叉。
从免疫的角度看肿瘤治疗,本篇包括了肿瘤免疫的概念介绍、肿瘤的免疫基础、肿瘤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等内容,部分参考了医学研究生第二版教材,适用于对免疫学科感兴趣的人群.
本篇根据2024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编写,主要包括了小儿泌尿系统发育特点、急性肾小球肾炎及肾病综合征的内容。详细介绍了肾小球肾炎及肾病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等内容。 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复习参考。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本篇详细介绍了免疫功能在抗感染方面的作用机制、各类感染所引起的免疫防御机制及感染的不同结局,适用于临床医学研究生免疫课程的学习,与本科的医学免疫学内容有所交叉。
从免疫的角度看肿瘤治疗,本篇包括了肿瘤免疫的概念介绍、肿瘤的免疫基础、肿瘤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等内容,部分参考了医学研究生第二版教材,适用于对免疫学科感兴趣的人群.
本篇根据2024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编写,主要包括了小儿泌尿系统发育特点、急性肾小球肾炎及肾病综合征的内容。详细介绍了肾小球肾炎及肾病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等内容。 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复习参考。
骨与关节结核
膝关节结核( tuberculosis of knee joint )
概述
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的第二位;儿童和青少年病人多见;多位于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单纯滑膜结核较单纯骨结核常见
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有低热、乏力、疲倦、食欲缺乏、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血沉增高;儿童有夜啼表现
关节持续积液和失用性肌萎缩,使膝部呈梭形肿胀;由于疼痛,膝关节呈半屈曲状,日久即发生屈曲挛缩;至后期寒性脓肿形成,溃破后成慢性窦道
影像学检查
X 线平片
病程较长者可见到进行性关节间隙变窄和边缘性骨侵蚀
至后期,骨质破坏加重,关节间隙消失,严重时出现胫骨向后半脱位
无混合感染时骨质疏松十分严重;窦道形成出现混合感染时则表现为骨硬化
MRI 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关节镜检查
对早期诊断膝关节滑膜结核具独特价值,既可作关节液培养和组织活检,也可行镜下滑膜的切除术
治疗
全身治疗
在结核病灶活动期和手术前、后规范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关节腔穿刺注药
先进行抽吸关节积液,再将抗结核药物直接注入关节腔内
关节制动
限制病人活动量,注意休息,作下肢牵引或石膏固定
窦道换药
通畅引流治疗混合感染
非手术治疗
经过局部药物治疗后,如果不见好转,滑膜肿胀肥厚,再考虑施行滑膜切除术
髋关节结核(coxo tuberculosis)
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有低热、乏力、倦怠、纳差、消瘦及贫血等全身症状
多为单发性,早期症状为疼痛。初时疼痛不剧烈,休息后可好转;在小儿可表现为夜啼,儿童患者常诉膝部疼痛,随疼痛加重可出现跛行,易误诊
病程后期腹股沟内侧与臀部可出现寒性脓肿,破溃后形成慢性窦道;股骨头破坏明显时会形成病理性脱位(后脱位常见)
愈合后会遗留各种畸形,以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畸形、髋关节强直与下肢不等长最为常见
一些检查试验
“4”字试验
病人平卧于检查床上,患肢屈曲,将外踝置于健侧髌骨上方,检查者用手下压 其病侧膝部,若患髋出现疼痛而使膝部不能接触桌面即为阳性
髋关节过伸试验
可用来检查儿童早期髋关节结核
Thomas征
病人平卧于检查床上,检查者将其健侧髋、膝关节完全屈曲,使膝部贴住或尽可 能贴近前胸,此时腰椎前凸完全消失而腰背平贴于床面,若下肢不能伸直平放于 床面即为阳性
影像学检查
X线
对诊断髋关节结核十分重要,必须两侧对比
早期可见局限性骨质疏松及肿胀的关节囊,进行性关节间隙狭窄及边缘性骨破坏病灶为早期 X 线征象
以后逐渐出现空洞和死骨,严重者股骨头可几乎消失,后期病理性后脱位
当骨轮廓边缘转为清晰时提示经治疗后病变趋于静止
CT与MRI
可获得早期诊断,能清楚显示髋关节内积液量,揭示普通X线片不能显示的微小骨破坏病灶
MRI 更能早期显示骨内的炎性浸润
鉴别诊断
一过性髋关节滑膜炎
动轻度受限,病儿发病前一般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卧床休息及患肢皮肤牵引数周后即愈
儿童股骨头骨软骨病
典型 X 线特征:股骨头致密扁平,关节间隙增宽,以后可出现股骨头破碎、坏死及囊性变,股骨颈粗而短;临床检查髋关节活动很少受限,血沉正常
类风湿关节炎
本病的特征为多发性和对称性,典型的晨僵, X 线平片可见髂关节破坏,经过短期观察不难区别
化脓性关节炎
发病急骤,有高热;急性期有脓毒症表现,血液和关节液中可检出化脓性致病菌
X 线表现破坏迅速,并有增生性改变,后期会发生骨性强直
强直性脊柱炎
本病多见于男性青壮年,病人双侧骶髂关节及腰椎有疼痛,活动受限,常为两侧发病
治疗
全身支持治疗
改善全身情况,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药物治疗
在结核病灶活动期和手术前、后,规范应用抗结核药物
牵引
有髋部剧烈疼痛及肌肉痉挛或屈曲畸形者应作皮肤牵引或骨牵引以缓解疼痛、矫正畸形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无效者,根据病变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
脊柱结核( tuberculosis of spine )
概述
椎体以松质骨为主,它的滋养动脉为终末动脉,结核杆菌容易停留在椎体部位
腰椎结核发生率最高,其次是胸椎、颈椎。儿童、成人均可发生
分类
中心型椎体结核
多见于己于10岁以下儿童,好发于胸椎
边缘型椎体结核
多见于成人,好发于腰椎(椎间盘破坏)
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有低热、疲倦、消瘦、盗汗、食欲不振与贫血等全身症状;儿童常有夜啼,呆滞或性情急躁等
疼痛是最先出现的症状,休息后减轻,劳累后加重
病变部位有压痛及叩痛
活动受限和畸形,腰椎病变,由于肌痉挛,腰部保持僵直,生理前凸消失,可有拾物试验阳性
寒性脓肿是少数病人就医的最早体征,后期病人有腰大肌脓肿形成
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
X线
可见:脊柱生理弧度消失;后凸畸形;椎体溶骨性改变;死骨;椎间隙改变(多变窄及消失);脊柱旁软组织的改变;椎旁寒性脓肿
CT
CT 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病灶部位,骨质破坏的程度,有无空洞和死骨形成
MRI
在结核炎浸润阶段即可显示异常信号,能清楚显示脊柱结核椎体骨炎,椎间盘破坏,椎旁脓肿及脊髓神经有无受压和变性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典型病例诊断不难
鉴别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
多数有骶髂关节炎症,症状以后背疼痛为主;X 线检查无骨破坏与死骨,胸椎受累后会出现胸廓扩张受限等临床表现,血清 HLA -B27多数为阳性
化脓性脊椎炎
发病急,有高热及明显疼痛,进展很快,早期血培养可检出致病菌
腰椎间盘突出症
无全身症状,有下肢神经根受压症状,血沉不快;X 线片上无骨质破坏, CT、MRI检查可发现突出髓核
脊柱肿瘤
多见于老人,疼痛逐日加重, X 线片可见骨破坏累及椎弓根,椎间隙高度正常,一般无椎旁软组织块影
嗜酸性肉芽肿
多见于胸椎,以12岁以下儿童多见;整个椎体均匀性压扁成线条状,上下椎间隙正常,无发热等全身症状
退行性脊椎骨关节病
为老年性疾病,椎间隙变窄,邻近的上下关节突增生,硬化,没有骨质破坏与全身症状
治疗
全身治疗
支持治疗;抗结核药物治疗
局部治疗
矫形治疗;脓肿穿刺或引流;窦道换药;手术治疗
概论
概述
骨与关节结核好发于儿童与青少年,是一种继发性结核病,原发病灶为肺结核或消化道结核
骨与关节结核的好发部位是脊柱,其次是膝关节、髋关节与肘关节;好发部位都是一些负重大,活动多,易于发生损伤的部位
发病的高危人群包括:既往感染过结核者、高发区移民、糖尿病或慢性肾功不全者、营养不良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
艾滋病( AIDS )病人也易同时感染骨关节结核
临床表现
病人常有肺结核病史或家庭结核病史
起病缓慢,有低热、乏力、盗汗、消瘦、食欲不振及贫血等症状;可有起病急骤,有高热及毒血症状,一般多见于儿童病人
关节病变大多为单发性,少数为多发性,但对称性十分罕见;青少年病人起病前往往有关节外伤病史
病变部位起初有疼痛,活动后加剧;儿童病人常有"夜啼";部分病人因病灶内脓液破入关节腔而产生急性症状,此时疼痛剧烈,由于髋关节与膝关节的神经支配有重叠现象,所以髋关节结核病人也可主诉膝关节疼痛
浅表关节有肿胀与积液,并有压痛,关节常处于半屈曲状态,以缓解疼痛;晚期可见病人肌肉萎缩,关节呈梭形肿胀
全关节结核发展的结果是在病灶部位积聚了多量脓液、结核性肉芽组织、死骨和干酪样坏死组织,由于无红、热等急性炎性反应,称之为"冷脓肿"或"寒性脓肿",脓肿可向体表溃破形成窦道
冷脓肿溃破后必然会有混合性感染,引流不畅时会有高热,局部急性炎症反应也加重,重度混合感染的结果是慢性消耗、贫血、中毒症状明显,甚至因肝、肾衰竭而致死
脊柱结核的冷脓肿会压迫脊髓而产生肢体瘫痪
病理性脱位与病理性骨折不少见
晚期病变静止后可有各种后遗症, 例:①关节腔粘连导致关节功能障碍;②畸形,如关节屈曲挛缩畸形、脊柱后凸畸形;③小儿骨骺破坏产生的肢体不等长
病人常有肺结核病史或家庭结核病史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可有轻度贫血,血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有混合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增高
血沉( ESR )在病变活动期明显增快,静止期一般正常,是用来检测病变是否静止和有无复发的重要指标
C 反应蛋白( CRP )的高低与疾病的炎症反应程度关系密切,用于诊断结核活动性及临床治疗疗效的判定
结核菌素试验( PPD )对儿童特别是1岁以下儿童可作为结核诊断的依据
病理检查
病变部位穿刺活检以及手术后病理组织学和微生物学检查是确诊的重要方法
影像学检查
X线
起病6~8周后 X 线平片改变,不能早期诊断
其特征性为区域性骨质疏松和周围少量钙化的骨质破坏病灶,周围可见软组织肿胀影
随病变发展,可出现边界清楚的囊性变,并伴明显硬化反应和骨膜反应,可出现死骨和病理性骨折
CT
清晰地确定病灶的位置、死骨的情况、软组织病变的程度,特别是对显示病灶周围的寒性脓肿有独特的优点;还可在 CT 导引下穿刺抽脓和活检
MRI
可在结核炎症浸润阶段即显示异常信号,比其他检查方法更为敏感,有助于早期诊断
还可观察脊柱结核有无脊髓受压和变性,对与脊柱肿瘤、骨折、退变等疾病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超声
可以探查深部寒性脓肿的位置和大小,可定位下穿刺抽脓进行涂片和细菌培养
关节镜检查
检查关节镜检查及滑膜活检对诊断滑膜结核很有价值
治疗
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包括休息、疗养、营养卫生疗法、标准化疗药物和手术治疗等;抗结核药物在治疗中占主导地位
全身治疗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合理加强营养,每日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有贫血者应纠正贫血
抗结核药物治疗
治疗原则
①早期;②联合;③适量;④规律;⑤全程
按规定的疗程用药是确保疗效的前提
常用的一线抗结核药物
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吡嗪酰胺(PZA)、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B)
局部治疗
局部制动有石膏固定、支具固定与牵引等
局部注射局部注射抗结核药物具有药量小,局部药物浓度高和全身反应小的优点;最适用于早期单纯性滑膜结核病例
手术治疗
脓肿切开引流术;病灶清除术;其他手术
治愈标准
全身情况好,体温正常,食欲正常;局部症状消失,无疼痛,窦道闭合;血沉连续3次正常;影像学表现脓肿缩小、消失,无死骨,边缘清晰;起床活动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