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学会写作》读书笔记三
这是粥左罗老师的《学会写作》笔记精炼三。你可能没有时间看完一整本书,但书中的精华都提炼到这里了。
编辑于2021-02-26 22:52:15《学会写作》读书笔记三
16、好标题的三个核心价值 【tip:记住写文章标题一定要用书名号“《》”】
①好标题是什么?是你的写作主题
写作文一定要先写标题再写内容。为什么呢? 答:因为标题就是你的写作主题,主题都没定好,噼里啪啦写一堆,很容易把文章写成没有价值的碎碎念。主题就是你分享的核心,也是文章的灵魂。
②好标题是什么?是给读者的确定性
好标题就会给读者提供一种确定性,读者看了标题就可以大致判断自己要不要看。确定性强,则决策成本低。
③好标题是什么?是眼球聚集器
如果你是职业的新媒体写作者,你就更应该意识到标题的重要性:标题决定了打开率,决定了文章在朋友圈的点击率,以及二次、三次传播,是读者决定是否转发、分享的重要刺激因素,而且一个好标题可以让更多的账号转载你的文章,给你的公众号导流、吸粉。
17、拟标题的五个核心技巧
什么是好标题? 答:我提炼了一个词——“生理性想看”,让读者产生“生理性想看”冲动的标题就是好标题。
①激发好奇心
激发好奇心是拟标题最常用、最好用的一种技巧,只要你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他不点开看看就难受。 例子: 《豆瓣9.9分,这片我是跪着看完的》——到底是哪部片? 《这个刺激的问题,你敢问男朋友吗》——啥问题,这么刺激? 《成大事者,都有个被忽略的特质:有仇必报》——新观点,一般都会让人好奇。
②激发认同感
如果你的标题能替读者说出他最想说的心里话、表达出他最想表达的观点、展示出他最想展示的态度,就会极大地激发他的认同感。 对于这样的标题,读者在看到的那一瞬间就会觉得很赞同:“太对了”“说得好”“我就是这么想的”“说到我心坎里去了”这就是好标题。
比如下面这样的标题: 《最好的婚姻,是精神上的门当户对》 《我这么努力,就是为了有说“不”的权利》 《认知层次不同的人,是很难沟通的》 《“专业”才是人生最好的逆袭武器》
③激发危机感
对危机敏感,就是为了更好地存活。你看到交通事故、地震、洪水、食品安全、凶杀案件、罪犯越狱等内容,都会忍不住打开看,因为你感受到了威胁。
比如下面这样的标题: 《25岁,名校毕业,年薪30万,猝死》 《大裁员的前夜》 《廉价外卖生产黑幕曝光:年轻人,别再吃这些外卖了》 《一年加班800小时,被裁只用五分钟》
④展示回报值
用户更倾向于看什么内容呢?看跟自己有关的、对自己有用的、有价值的内容,即用户的阅读方式一般为“功利性阅读”。
比如下面这样的标题: 《如何更有策略地选择工作,让自己少奋斗10年》 《看完这7条,年薪百万只是一个小目标》 《普通小人物,如何才能成功逆袭》 《关于双十一营销的秘密,全在这里了》 《12分钟带你看完90万字的“三体”》
⑤展示新闻点
人对新闻的消费是永恒的,没有人不需要新闻。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协作的、互相联系的社会中,必须关注社会的动态、群体的动态、身边的动态,这也是由进化的需求决定的,人们必须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保持敏感。
比如下面这样的标题: 《马云最新演讲:真正的强者,是在最孤立无援时依然坚守》 《花70亿元,阿里入局酒桌文化》 《梁宁对话罗胖——“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剧透》
18、拟标题的五条思考路径
①列新奇反问
你写一篇几千字的文章,会写到很多故事、事件、经历、观点、人物,里面一定有“非正常”的东西,你要把文章从头到尾读一遍,把这些东西罗列出来。
新鲜的东西:《吴京:我就愿意做炮灰》《正确整容指南》 奇怪的东西:《吴孟达:演员就是骗子》《如何选中错误的男人,并过上悲惨的生活》 反常的东西:《年轻人,没事少参会、少混群、少约饭》《我离婚了,但我很开心》 疑问的东西:《微信短视频,为什么没火起来》《这才是老板和员工的最佳关系》
②包装核心观点
这种方法类似于我们高中语文中的提炼中心思想。你写完文章之后,总结一下你的核心观点,第一步用大白话表述核心观点即可。
Ⅰ包装得更“金句化”:《宁愿做出改变痛一时,不为后悔痛苦一辈子》改成《宁愿做出改变苦一时,不为后悔没做痛一生》 Ⅱ包装得更犀利:《是金子得选对地方才会发光》改成《职场最大的谎言: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 Ⅲ包装得更有品位:《孩子的教育是对未来的投资》改成《投资孩子教育,就是投资你的未来》 Ⅳ包装得更有优越感:《培养自己的“静能量”》改成《高手,都在培养的自己的“静能量”》
③挖掘危机关联
【注意:不是挖掘危机,而是挖掘危机关联!】
比如给你一篇文章《华为副总裁的辞职信:10年混到年薪千万,这是我的12条心得》,你就要分析:这篇文章讲的是职场,可以挖掘一下大家在这方面的危机感,比如裁员潮。据此,我们可以把标题改成《裁员潮来袭,这位华为副总裁的辞职信值得每个人一读》。
比如给你一篇文章《比勤奋更能决定人生财富的,是复利思维》,你就要分析:这篇讲的是财富,多数人一直存在的一个恐惧心理就是怕一辈子做穷光蛋,关联一下这个发现,你就可以把题目改成《不懂这4个字,你只能一辈子做穷人》。
④包装内容价值
我们一直强调,写作不是自嗨,是为了创造价值,从理论上讲,每篇文章都有其价值,我们写完文章之后,要不停地问自己:你的文章帮读者解决了什么问题?你能为读者提供什么价值?读者看你这篇文章能学到什么?
比如原标题是《小红书的7个文案套路,让销量暴增》,这个标题有价值点,但它就像一个普普通通的干货总结,怎么把它包装得价值感更强呢?加强一点稀缺感,把标题改成《前小红书员工爆料:7个让销量暴增的文案套路》就可以了。
⑤突出新闻时效
方法一: 一种方法是借助一些能突出时效的词。比如: 最新:《马云最新演讲:年轻人要有大格局,必须做好这3件事》 突发:《重磅突发:任正非女儿、华为CFO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 刚刚:《刚刚,大骚乱中,这个国家力挺华为》
方法二: 另一种方法是表达方式本身就代表时效。比如: 《阿里无人酒店开业:时代抛弃你时,从不说再见》 《正式宣战,美国的危险到了》 《微信之父张小龙高尔夫夺冠:为什么有些人,干什么都能成功》
19、如何建立正确的标题价值观?
①足够重视标题,但要明白标题并非万能的
你的文章内容再好,和用户之间也隔着一个标题。一个好标题是读者和内容之间的桥梁,一个烂标题是读者和内容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
你要明白标题并非万能的。 一个好标题应该是一篇好内容的完美推销员。言下之意就是,你要有好内容。一个再厉害的推销员,天天让他推销垃圾产品,也不可能有好结果。
②真实、准确是第一原则,切忌做标题党
真实、准确是与读者建立长期信任最重要的前提,没有真实、准确作为前提,其他都免谈。
③让读者一眼看懂是基本要求
不能一眼就看懂的标题: 《这儿的人太酷了,身上都文格里芬神兽,一看这个是不是觉得自己的文身太卡哇伊了》 《可惜的是至少有三大杀手会割断一个家族世代相传的健康的菌脉》 《来晒太阳的村民觉得美得很,最后说,这房子啥时候开始贴瓷砖呢》 《非共识与小趋势——复盘罗辑思维7年演化之路》 《“价值感”:CEO的真实内在与企业外化》 《男人也米兔》 《动物天性与沙拉定律》 《沈南鹏:做多中国》 《纾困民企方向何在》
尽量少在标题中用生僻字词、专用术语、陌生概念、复杂长句等,要拒绝高冷,要接地气、说人话,用常用字词、熟悉的语境,多用短句,先帮读者降低理解难度,才有机会让读者读我们的内容。
一眼就能看懂的好标题: 《真正会聊天的人,懂得把优越感留给对方》 《如何成为一个写作高手?解决3个核心》 《每天都想加班,这病怎么治》 《我为什么要辞掉稳定的工作》
④既要吸引阅读,还要促进分享
看几个题目: 《汽车业巨震!又一巨头突然杀入中国》 《再见抖音!刚刚,国家正式发声》 《没买房的狂欢吧!深圳传来大消息,多少人或将无眠》 《现在辞职,还是忍到过年再说》 《员工离开的真正原因:更想远离这样的领导,而不是这家公司》
这样的标题,点击率会高吗?一般都会。但分享率会高吗?肯定不会。为什么?因为没有人愿意在朋友圈、微信群展示自己的阅读趣味很低级。
因此,只能吸引阅读的标题,还不算是优质标题,优质标题还要促进分享。极端的、夸张的、没品位的、低智商的标题都不要写。
⑤标题是个杠杆,要拿来撬动你想要的读者
标题是阅读文章的入口,所以它是一个双向选择器:一方面,读者通过标题选择他要读的文章,另一方面,作者通过标题吸引他想要的读者。
比如作为作者的你,想要吸引一批独立思考的人,但你写的文章的标题都是《再见抖音!刚刚,国家正式发声》《重磅!又一巨头突然杀入中国》,【最后的结果肯定事与愿违,因为这些标题吸引过来的读者肯定是没什么判断力又爱凑热闹的。】
另外,阅读量不是唯一标准,我们还要注意吸引的阅读对象要精准。 比如《如何成为一个写作高手?解决3个核心》这篇,我想吸引的就是有写作需求的读者。 比如《经济下行的日子里,半年学好英语》这篇,我想吸引的就是有学英语需求的读者。
20、写作素材的八个搜索渠道
个体经验
①个人经历思考
比如,你写一个关于“情商”的话题,要先从自己的个体经验里检索一下,自己做过什么体现高情商的事,说过什么体现高情商的话,又有哪些显得情商低的经历、表现,情商在你的工作、生活中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关于情商你有没有进行过一些思考……如果有恰当的素材,是不是就比网上搜集来的材料更好用?
②身边人的经历
你可能在很多人的文章里,都经常看到这样的表达: 我有个朋友…… 我有个同事…… 我有个同学…… 我的老板…… 我的前任…… 我的叔叔 ……
这是个庞大的素材源,因为每个人每年都要经历很多故事,仅一个办公室里的同事身上就有取之不尽的素材,每个人都是一个行走的素材库。所以你写任何一个话题,都要先检索一下,想想身边人做的哪些事、说的哪些话可以成为你的写作素材。
外部经验
③微信体系
公众号应该是目前高质量文章产出最多的内容平台
微信体系里最重要的价值就是能搜索公众号圈里的优质文章。基本上你写什么主题的文章,这个圈里都有很多人写过,你可以搜索出来,参考借鉴,但不要“洗稿”、抄袭。
④微博体系
对于搜索素材来说,微博也有它独特的优势,只有知道它的独特优势,你才能高效利用。 第一,微博是一个广场,是热点事件最先爆发和传播最快的地方,如果你想搜热点素材,要用好微博。 第二,微博上可以搜索特定公众人物的素材,微信则不能,比如你写鹿晗、吴亦凡、胡歌,你不可能去翻他们的朋友圈找素材,但你可以翻他们的微博。 第三,微博是一个诞生段子、金句素材的地方。 第四,微博评论区是一个素材金矿,尤其是点赞前排,我写文章的时候经常加一个“网友评论/网友怎么看”这样的板块,这就是所谓的UGC内容生产模式
⑤知乎体系
知乎上有很多大V,其内容质量相对较高,在其内容的生产机制下形成了很多专题。每一个话题都有很多专业人士从不同角度发表观点并解读。每个话题下都有一个“精华”选项,里面关于这个话题的帖子按被赞的数量从高往低排序,搜索效率也比较高。
⑥百度体系
百度的优势就是拥有海量资源,你在百度可以搜全网的内容,信息量巨大。
⑦垂直网站
每个领域都有很多垂直网站,内容相对专业,且更符合你的主题定位,因此在这些平台上搜索效率会比较高
⑧书和课程
第一,搜索效率高。比如你写文案干货文章,可以去翻看《一个广告人的自白》《科学的广告》《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文案训练手册》《那些让文案绝望的文案》,或者去找几个讲文案的音频课,这样效率肯定非常高,因为搜索太精准了。 第二,素材稀缺性强。书和课的版权保护相比网上文章的版权保护更好,因此书和课里的很多素材你在网上是搜不到的,也就是说,你能在书和课里找到大家都没见过的素材,这就是你文章的竞争力,稀缺就是价值。 第三,素材质量高。书不是随便就能出的,课也不是随便就能讲的,这两个渠道的素材质量整体上都相对更高。
21、优质素材的六个搜索技巧
①要有耐心
写文章最大的套路是什么?真诚。 搜索素材最大的技巧是什么?耐心。
我说:你搜20分钟,我搜三四个小时,你问技巧,这重要吗?我用了你10倍的时间做同一件事,我又不是傻子,当然得到的也是你的很多倍。
如果你没花两三个小时搜索资料,别来问我要搜索技巧,耐心是一切搜索技巧的前提,因为搜索本身是一件超级无趣的事情。
②多个关键词搜索
在耐心的基础上,多关键词搜索是第二个技巧。写文章时,大家一般都先定个主题,列出跟主题直接相关、间接相关的关键词,然后一顿狂搜,跟农民工搬砖似的,没什么捷径。
比如你要写个人物——经纬中国的老板张颖,张颖这个关键字你肯定要狂搜一顿,但仅仅这样做还不够,跟张颖有关的关键词,比如经纬、经纬中国、经纬张颖等也得搜。然后你也要搜一下张颖投过的企业,比如张颖+滴滴、张颖+陌陌、张颖+猎豹移动、张颖+饿了么等。 之后,与张颖有关的名人,你也要组合搜一搜,比如张颖+唐岩、张颖+张旭豪、张颖+徐小平、张颖+傅盛…… 这就完了吗?没有,比如你想写这个人,从要写的各个方面抓取一些关键词,继续去搜。
③多渠道
如果你的搜索渠道太受局限,即便你再有耐心、关键词再多也不行,比如你光在百度上搜,那肯定是不够的。 比如我们刚才说的搜与张颖相关的内容,你要拿那些关键词在百度、公众号、新浪微博、知乎、36氪、朋友圈里搜。如果有些话题有比较著名的书,你还要去翻书,比如我写海底捞上市的爆文时,从书里翻出来很多网上没有的素材。你写一些主题类的文章也可以多去翻书,比如写营销干货,多去翻营销的经典书,写成长干货,多去翻一些认知提升的书籍,当然,你也可以去一些知识付费平台上搜索。
④素材形式多维度
素材的三个基本维度:【文字】、【图片】、【视频】
我们写文章,当然主要是以文字为主,但是如果有不错的图片素材、视频素材,也是我们提高内容竞争力的一个手段。甚至有很多写公众号的作者,长期坚持给文章配高质量、高价值的图片,这也成了他们内容的特色。
例子: 比如海底捞上市的时候,很多作者都写文章,我也写了一篇《海底捞上市,身价600亿的张勇用人潜规则:谈钱,才是对员工最好的尊重》,并在文末放了个2分钟的视频《海底捞店经理月薪多少》,这就是人无我有。
⑤精准搜索
你在很多平台上搜索的时候都可以限定条件,以便让搜索更精准。
⑥顺藤摸瓜
比如,我之前写雷军,搜关于雷军的素材时搜到一篇很好的文章,我就想看看这个作者是不是写过好几篇关于雷军的文章,于是就去找这个作者的公众号,一搜确实又发现了好几篇。这也是顺藤摸瓜。 比如,你搜某个主题关键词时,有可能搜到一个公众号,感觉这个公众号的内容好,同时其定位也很符合你那个主题,你就可以直接在这个公众号里多用关键词去搜索。这也是顺藤摸瓜。
22、日常积累素材的三个方法
①及时收藏
我平时翻公众号、刷朋友圈,看到好文章都会立马点收藏。这样我以后写文章要用素材的时候,就可以从收藏夹里翻出来。 有人说,需要打标签吗,收藏多了是不是很难翻到? 其实在互联网平台上收藏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它有搜索功能,纸质书就没有这个功能
粥左罗老师的例子: 2017年我开始高频写新媒体课程,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都需要写一节,需要大量的各类素材,因此我就建立了一些专用标签,比如“标题标题标题”用来收藏好标题,“选题选题选题”用来收藏好文章,“新媒体开脑反复看”用来收藏对我启发很大的解读传播的文章等。 我建立了一些这样的标签后,看到相应的文章就会放到相应的标签下,每天我要写课时,就直接翻看这些标签下的内容,非常高效。
②随时记录
Ⅰ只摘取你要的部分
不用把所有内容都原封不动摘抄下来,只需要看到某个人说了句特别有洞察力和智慧的话,就随手记录下来;看到一个非常好玩的笑话,就随手记录下来。
Ⅱ记录你的碎片思考
我们平时看文章、读书、聊天、听课时除了上面说的想记录下别人的东西,事实上我们也在一刻不停地思考,脑子里会闪现很多写作灵感、有意思的想法、不一样的思考角度,或者会突然想到标题可以怎样写、选题可以怎样做、策划活动的时候可以怎样,等等。 这些灵光乍现的东西都非常宝贵,你都要及时记录、积累起来,否则这些东西就会稍纵即逝
③写小分享
写小分享是积累素材最重要的形式,也是后期用起来最得心应手的一种。
比如你看文章、读书、看电影、跟人聊天时,突然想到一个很厉害的观点或者看问题的角度,用一两句话肯定记录不下来。或者有时你文思如泉涌,你怕你如果只记下几句话,后面再用时写不出那些瞬间爆发出来的东西,但是,你又不可能马上写一篇文章,那最好地方式就是写一篇小分享
小分享不用长,100~300字即可,甚至可以用不是很通顺的句子,只要你把你当时那一瞬间脑子里爆发的东西记录下来,之后再看时能看明白就行。
④要注意的【两个事项】 【其实这就有点像“费曼技巧”】
第一,【定期整理】。比如把爆款标题、段子笑话、金句观点分门别类整理在一起,将碎片思考梳理分类。还有一个重要的整理,即如果你是个长期写作者,经常会同时准备很多选题,那就要把合适的素材定期整理到对应的选题下。 第二,【定期熟悉】。首先你不要乱收藏,将入口标准设高一点。既然你收藏的东西质量都这么高,就不要白收藏,没事翻翻看,用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别收藏了一堆好东西却不记得自己收藏过。
23、作者与读者之间存在天然矛盾
我们需要更好的呈现,优化小标题、配图、排版等,让读者阅读体验更好,读完率更高。 不喜欢只给方法和技巧,“怎么做”是很重要,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对“为什么”回答得越清晰,对“怎么做”的理解就越深刻,就会对它有更根本的重视。就如同你看到一个人自律且勤奋,你不要只学习他的自律和勤奋,你要了解是什么在驱动他如此自律且勤奋,不清楚那个内在动机,你永远无法真正理解他。
24、在写文章之前一定要先搭建文章框架,不要提笔就写! 事先搭建好文章的框架,作用在于确立文章的写作主题和行文方向,让你的表达更有逻辑,主题更加明确,而且因为你的写作有了方向,你知道每一步该写什么,你的写作效率会更高。
如何搭建一篇文章的框架? 【步骤】
①确立写作主题
写作,也不是一上来就列提纲,写作的第一步是先确定主题,也就是你要写什么,这是搭建文章框架的第一步。
②根据你对主题的理解列出提纲
14个思考方向: (1)问题——发生了什么事情/新闻?有什么痛点/需求? (2)是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人/事/观点/方法/概念等。 (3)为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为什么要讲这件事?这个观点为什么是这样的?你可以用哪些概念、道理、观点、事例去解释它?是进行正面论证,还是进行反面论证? (4)怎么做——你可以写如何做一件事;如何使用一个概念;给出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5)分解——把一个整体拆分成很多部分。 (6)并列——当你论证一个观点时,你可以找同一个层级但不同维度的案例进行并列论证。 (7)递进——时间的递进、空间的递进、程度的递进等。 (8)关联——这件事和其他哪些事有联系?这个人和其他哪些人有联系?这个概念和其他哪些概念有联系? (9)过程——一件事是怎么发展的? (10)转折——一件事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意料之外的改变? (11)对比——两个人的对比、两件事的对比、两个观点的对比、不同时间的对比等。 (12)结果——一件事的结局是怎样的? (13)反思——从一件事、一个人、一个新观点中反观自己,你得到了什么。 (14)意义——这件事的发生带来了哪些价值?去做一件事有什么价值?学会并正确使用一个概念、观点、方法会得到什么价值
比如我写的《如何科学安排假期,做真正会休息的高手?6 000字干货给你讲透》,这是篇典型的讲方法论的文章,所以我列提纲时要用到的思维模型是这样的。 问题——大家的痛点:不会休息,越休假越累; 为什么——越休息越累的原因; 关联——哪些概念可以解释这件事?被动娱乐、主动娱乐、心流、自控力、边际效应等; 怎么做——给大家提出科学休假的具体建议
③搜索素材,根据素材补充、完善提纲
第②步做完之后,你有了一个初步的提纲,这个提纲是根据你的理解直接写出来的,肯定不够完整,更不算完美。怎么解决呢?大家一般列完一个大概的提纲之后,就要开始在多个渠道、用多个关键词搜索素材了。在搜索素材的过程中,不同的素材会给你不同的启发,你可以根据这些启发补充、完善提纲。
25、如何写开头,让人想要继续阅读?
①激发好奇
Ⅰ提个读者忍不住去思考的问题
《为什么越学反而越蠢?碎片化学习是个骗局 》的开头。 所有当代人都面临两个问题: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该怎么解决?
Ⅱ讲一个反常的事或颠覆的观点
《能成大事的人,都懂得麻烦别人》的开头。 那些特别喜欢麻烦别人的人,往往过得更好,也很招人喜欢。
《为什么要炒掉在朋友圈晒加班的人?答案太颠覆了》的开头。 最近我在紧锣密鼓地招聘,于是跟一个资深HR朋友请教,她突然跟我讲了一个招聘原则:但凡在朋友圈晒加班的人,你都要小心,最好别要。
Ⅲ激发你的猎奇心理
《我想用隐私卖点儿钱,行吗》的开头。 今天和大家聊聊隐私。假设世界上有个“小秘密交易平台”,允许你把自己的隐私放在上面出售,卖什么由你决定,可以是个人信息,可以是手机里的私密照片,也可以是你家摄像头的观看权限……出价也由你决定,买家自愿购买,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你愿意出售一部分自己的隐私吗?
Ⅳ展示新闻要点
《北京交通大学实验室为何会爆炸?热点》的开头。 据央视新闻消息:2018年12月26日9时34分,北京交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系学生在学校东校区2号楼环境工程实验室里,进行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科研实验期间,现场发生爆炸,造成3名参与实验的学生死亡。
②展示重要性和价值
Ⅰ说明文章探讨的问题很重要
《真正可怕的是快30岁了,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且擅长什么?给你5点建议》的开头。 30岁是人生长路的一道坎,“三十而立”——但更多的人,30岁成了家,业还没立。比30岁还没立业更可怕的是,30岁了还不知道自己该在哪个行业、哪个领域、哪项技能上立业。这不是制造焦虑,这是每个人在奔三的路上必须思考的问题。
Ⅱ展示文章内容的价值
用简练的语言来总结一下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在提炼总结的时候尽量把文章的精华部分展现出来,让用户读开头的时候感觉到很有价值。
《优秀销售必学:8种方法,快速提升业绩》的开头。 很多销售新人都很焦虑,迫切想知道如何才能快速签单,提高工作业绩。这篇和你分享,销售新人提升业绩的8种方法。
Ⅲ与我有关,对我有用
写文章时可以开头直接向读者表明,这篇文章是跟你有关系的、是对你有益处的、是涉及你的利益的,等等,让读者感受到这篇文章“为我而写,对我有用”。这背后其实是用户思维。
《如何在一个领域用3年努力,超过别人10年成长,成为最会赚钱的那20%》的开头。 这篇聊的话题是:你进入一个行业,如何在更短的时间内成为这个领域金字塔上层的高手? 能不能把这个问题思考清楚决定了你的成长速度。很多人在一个行业工作了5年、10年,依然没到这个行业的中层甚至还停留在底层,因为他们从来不关心这样的话题。2017年我做过这个话题的付费直播,这篇我准备用文字更系统、更清楚地写一写,希望能给你一点启发。
26、如何写结尾,让人更愿意主动分享? 【要考虑到“峰终效应”】 【希望在平时的阅读中,可以多去有意识地观察那些优质文章都是怎么结尾的,当你看到那样一个结尾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考虑它是不是触发了你的某个分享动机,然后你再由己推人,举一反三,多观察、多总结,很快你就知道怎么写一个好结尾了。】
①制造共鸣
Ⅰ引用金句
《穷是一种病,且很难治愈,这种病叫“管窥”》的结尾。 很多人每天只在日复一日重复着,却幻想着自己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未来,没有比这再扯的事情了。
金句放在结尾还有一个【好处】,读者可以直接复制这个句子发朋友圈,不用去想转发文案,因此转发成本更低,更利于转发。
Ⅱ强化主题
提炼一句或几句话来点一下题,表达一下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核心立意和观点,也就是你写这篇文章最想表达的是什么。
《真正会聊天的人,懂得把优越感留给对方》的结尾。 本篇分享的宗旨就是:懂得把优越感留给对方,很多失败的聊天,都是因为你耽误了别人的优越感。
《任何成长,都离不开痛苦而持久的自律》的结尾。 自律的人一生可以完成其他人几辈子都做不到的事情,他们的生活高效、轻松、时刻充满自信和掌控感。别人眼里的苦行僧,拥有的却是人生终极的自由。
②强化价值
写文章是为了创造价值,结尾处强化文章价值可以增强读者的阅读回报感、获得感、启发感。转发分享这样的东西,读者有面子,有优越感。
Ⅰ再次强调文章价值
《这8个顶级工作习惯,你越早养成越赚》的结尾。 工作习惯这件事是说不完的,肯定还有非常多。我能够提炼出来的、认为对大家最有帮助的,就这8条通用的习惯。这8条习惯在你整个职业生涯里,很长一段时间都可以反复练习。把这8条贴在本上、贴在电脑上,每天对照一遍,我相信你的进展一定会很好。
《比勤奋更能决定人生财富的,是复利思维》的结尾。 你始终要记得,追求复利的人生,更要看重生活质量,因为只有这样的人生,才能走得长远。
Ⅱ梳理总结文章重点
《如何加倍提升你的赚钱能力?这是我见过最认真的答案》的结尾。 核心就是三句话: (1)先把一个能力打造成自己的长板; (2)让自己兴趣广泛; (3)确定一个目标,并把多维能力组合起来。 最后,人生目标很重要,否则,你的兴趣广泛,最终也只会变成你的多才多艺……
③制造话题
在社交媒体上,话题就是社交币,所以如果你的结尾可以提供话题,就相当于为读者提供了社交币,这样就促进了你的文章在朋友圈、朋友间的传播,因为大家要借助你的文章去社交、表达、吐槽、讨论
Ⅰ.强调观点,引发站队
《你朋友很厉害,关你什么事》的结尾。 少用“我有个朋友很厉害”的句式,你没能耐、没谈资,才会扯自己认识的人有多牛。生活会告诉你:你的人生,只有靠自己。尽扯别人,是没用的。 【这就成功引发了站队。因为有些人觉得“自己的朋友很牛逼,自己也会很自豪”。但有些人会觉得“自己的朋友牛逼不关自己什么事”】
Ⅱ制造话题,引发讨论
《职场潜规则:领导永远不会错》的结尾。 总之,无论你处在职场的哪个层级,都要清楚一点,你所开展的一切工作如果得不到老板的支持,那就离打包走人不远了。老板的想法要坚决执行,如果老板的想法是错的,也要想办法把它变对。这才是作为一个员工应尽的本分。 【因为有些人会同意这个看法,但有些人不会。所以就引发了讨论】
Ⅲ提出问题,制造参与
结尾抛出一个问题,引发读者互动、思考、回答,提高读者的参与感,同样也能提高读者的转发欲。
《一位外企员工的离职忠告:离开平台,你什么也不是》的结尾。 当你在平台上游目骋怀,感慨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之时,也要当心被平台捆绑,最终落下个天高任鸟“摔”,海阔凭鱼“呛”。 所以,你要时常问自己三个问题:假设你所处岗位没了,你能干什么?假设你所在公司没了,你能干什么?假设你所在行业没了,你还能干什么?
27、设置小标题可以提升阅读体验
①小标题提升阅读体验的五个体现
Ⅰ增强文章逻辑,表达条理分明
小标题一定要列出来,当然写之前可以列得粗糙一点,写完之后再调整润色,但不能不写。 当你的小标题提炼好之后,你的文章肯定逻辑性更强,表达上更加条理分明,读者读起来更加环环相扣,更加流畅,在阅读过程中能更快、更准确地理解写作意图和文章内容,体验更好
Ⅱ吸引读者,提高文章读完率
当你点开一篇文章的时候,点开之后读者很多时候并不是从头开始读,而是先很快地滑动屏幕,看一下小标题。 好的小标题,能在每段的开头就牢牢抓住读者的眼睛。如果小标题足够吸引人,可能你就会读这篇文章。 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也会不停地被下一个小标题吸引,然后继续读,这就相当于小标题勾着你的眼球,让你一步一步地读完了这篇文章。 如果小标题不好,你在阅读到中途可能就放弃掉了
Ⅲ更好地帮助用户理解文章内容
小标题可以辅助他读者理解整篇文章,因为小标题都是根据内容提炼出来的,都是内容的精简版、浓缩版。 好的小标题可以给读者传达足够明确、有分量的信息,让读者在通读全文前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在阅读全文后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大幅提高阅读体验; 而一个糟糕的小标题会对读者的阅读造成干扰,非常影响阅读体验。
Ⅳ控制阅读节奏,减轻用户压力
例如: 当我在地铁上打开一篇文章,发现乌泱乌泱好几千字的时候,我可能吓得直接退出了,但是如果这篇文章结构非常清晰,分了几大块,每一块都有一个非常吸引我的小标题,每一块下面又分几部分,每部分还有好看的小标题,我可能真的就没有压力了,我会喜欢看这样的文章。 设置的每一个小标题,都是给读者进行阅读喘息的机会
Ⅴ帮助读者进行选择性阅读
当你的文章有几万字很长的时候,读者往往不会通篇阅读,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小标题去寻找自己想要看的内容
②设计小标题的四个技巧
Ⅰ搭建文章框架时,直接把核心论点整理成小标题
Ⅱ根据整篇文章和每一部分的素材,修改完善小标题
第一,我要根据每个部分的素材对相应的小标题进行修改。 第二,我要从整体上让所有的小标题看起来更顺畅
Ⅲ多提炼小标题
为什么要多提炼小标题?如果你写一篇很长的文章,比如一万字,却只有两三个小标题,相当于每个部分有三四千字,那么我们前面说的小标题提升阅读体验的作用就都失效了。
【建议】: 两个小标题之间不超过2屏,大概就是正常手握的手机,然后拇指滑动屏幕,用户每滑动三四下就会看到下一个小标题,尽量不要超过5屏
Ⅳ设置多级小标题
通过设置多级小标题来给内容分块,即给文章设置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进而提高阅读体验。
③设计小标题的四个注意事项
Ⅰ小标题必须服务主题
Ⅱ小标题之间要有逻辑
当你写完文章小标题并提炼、调整好之后,把小标题全部摘出来按顺序放在那里,从上往下读一遍就可以知道有没有逻辑,如果没有,继续优化。 如果你的文章没有逻辑的话,一是呈现混乱,二是读者看的时候容易卡壳,不流畅。
Ⅲ小标题要长短适中
因此在标题长度上有个大标准:在5寸(1寸= 0.033米。)左右手机上用14~16磅的字不超两行就可以,超过两行就太冗长了。
Ⅳ小标题排版要吸引眼球
这其实就体现在排版上,比如给小标题加粗、加大字号、标上品牌色、居中、加上更吸引人眼球的排版格式等。
写作是为了创造并传递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