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认知觉醒》读书笔记
7大底层概念,20个成长关键词,普通人进阶宝典。通过“大脑构造、潜意识、元认知”等思维规律,你将真正看清自己;通过“深度学习、关联、反馈”事物规律,你将洞悉如何真正成事!
编辑于2021-02-27 13:33:40《认知觉醒》
上篇:内观自己,摆脱焦虑
第一章 大脑-一切问题的起源
第一节 大脑:重新认识你自己
三重大脑
本能脑:源于爬行动物时代,主管本能
情绪脑:源于哺乳动物时代,主管情绪
理智脑:源于灵长动物时代,主管认知
高低之分与权力之争
理智脑虽然高级,但相较于本能脑和情绪脑,力量弱小
原因
1.三重大脑出现年代相差甚远(本能脑有近3.6亿年的历史,情绪脑有近2亿年的历史,理智脑有不到250万年的历史)
2.三重大脑发育成熟时间不同(本能脑在婴儿时期就比较完善了,情绪脑要等到青春期早期才趋于完善,理智脑要等到成年早期才基本发育成熟)
3.本能脑和情绪脑占有近八层神经元细胞,对大脑的掌控力更强
4.本能脑和情绪脑掌管着潜意识和生理系统,其运行速度极快
人类的默认天性:避难趋易,急于求成(基于亿万年来我们的祖先一直在危险、匮乏的自然环境中过着“狩猎与采集”的生活,为了生存,他们必须借助本能和情绪的力量对危险做出快速反应,而像思考、锻炼这种耗能高的行为都会被视为对生存的威胁,会被本能脑排斥,所以“避难趋易,急于求成”成了人类默认的天性)
总结:我们做不成事,并不是因为愿望不够强烈,也不是因为意志力不足,而是因为默认天性太过强大
成长就是克服天性的过程
觉醒成长的本质是让理智脑尽快变强,以克服天性
习惯之所以难以改变,是因为它是自我巩固的-越用越强,越强越用,要想从既有的习惯中跳出来,最好的方法不是依靠自制力,而是知识,单纯的依靠自制力是非常痛苦的事,但知识可以让我们轻松产生新的认知与选择
第二节 焦虑:焦虑的根源
直面焦虑
焦虑的几种形式
1.完成焦虑:总把自己的日程安排得太满,每天都活在截止期限面前
2.定位焦虑:零基础阶段就直视该领域的能人们现在的所作所为,错误的定位让人焦虑,事实上是错误的对标
3.选择焦虑:选择太多犹豫不决或者说根本不知道最重要的事是什么,最后把时间都浪费在了摇摆不定上,静不下心做最重要的事
4.环境焦虑:受一些外在环境的限制,有些事想做做不了,有些事不想做却必须花大量时间去做
5.难度焦虑:真正让人变强的东西,其核心困难是无法回避的,不下决心与之死磕,始终在周围打转,时间越长越焦虑
焦虑的原因: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刻看到效果
焦虑的本质: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又极度缺乏耐心,焦虑就是因为欲望与能力之间差距过大
第三节 耐心:得耐心者得天下
那些年,我们一起无界过的耐心
耐心不是用意志力去对抗人类的默认天性
缺乏耐心,是人类的天性
认知规律,耐心的倍增器
复利曲线-复利效应:前期增长非常缓慢,但到达一个拐点后会飞速增长
舒适区边缘-能力成长的普遍法则:无论个体还是群体,其能力都以“舒适区(容易因无聊而走神)-拉伸区(舒适区边缘,既有成就又有挑战,进步最快)-困难区(容易因畏惧而逃避)”的形式分布
成长权重对比:改变量(在内层,量虽小但效用大)>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在表层,量虽大但效用小)
平台期规律:学习进展和时间的关系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线性关系(学多少是多少),而是呈现一种波浪式上升曲线
总结:耐心不是毅力带来的结果,而是具有长远目光的结果
怎样拥有耐心
首先,面对天性,放下心理包袱,坦然接纳自己
其次,面对诱惑,学会延迟满足,变对抗为沟通
最后,面对困难,主动改变视角,赋予行动意义
最高级的方法是请本能脑和情绪脑出动来解决问题
第二章 潜意识-生命留给我们的彩蛋
第一节 模糊-人生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
模糊是意识分层的副作用
意识分层中潜意识控制生理系统,意识控制社会系统,意识很难介入潜意识,但潜意识却能轻易左右意识
如何消除模糊
学习知识,消除认知模糊
提升思考能力的方法正是不断明确核心困难和心得感悟,并专注于此
拆除烦恼,消除情绪模糊
具体事件一旦变得模糊,其边界就会无限扩大,原本并不困难的小事,也会在模糊的潜意识里变得难以解决
里清外明,消除行动模糊
行动力不足的真正原因是选择模糊,选择模糊是一种不确定性,人类在面对不确定性时会不自觉的逃避
第二节 感性-顶级的成长竟然是“凭感觉”
潜意识的智慧
“凭感觉”-察觉潜意识发出的信息
凭感觉学习
先用感性能力帮助自己选择,再用理性能力自己思考
“凭感觉”能帮我们感知真正适合自己并需要的东西,让自己处于学习的“拉伸区”,刻意练习的核心正是在拉伸区(舒适区边缘)学习
凭感觉寻找人生目标
真正的觉醒者往往会有意无意地用感知力来代替思考力
如何捕捉感性
1.“最”字法 2.“总”字法 3.无意识的第一反应 4.梦境 5.身体 6.直觉
第三章 元认知-人类的终极能能力
第一节 元认知:成长慢,是因为你不会“飞”
元认知-“万物之灵”的根源
普通认知是人之于事物的思考过程,而元认知可以对自身的“思考过程”进行认知与理解,找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然后改进优化,不断做出更好的选择
元认知能力是觉察力和自控力的组合,从实用角度讲可以被定义为:自我审视、主动控制,防止被潜意识左右的能力
元认知能力的差异
被动元认知和主动元认知
元认知如何改变我们的命运
你能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进而意识到这些想法是否明智,再进一步纠正那些不明智的想法,最终做出更好的选择
如何获取元认知能力
1.学习前人的智慧和反思自身的经历 2.自身的经历更是一种独特的财富 3.启动自身的“灵魂伴侣”进行监督 4.冥想-集中注意力到自己需要关注的地方
总结:元认知能力总能让你站在高处俯瞰全局,不会让你一头扎进生活的细节,迷失其中
第二节 自控力:我们生而为人就是为了成为思维舵手
我们天然被潜意识左右
成长就是为了主动控制
理智脑的战斗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侧重学习、理解、记忆、运算的认知能力,另一方面是侧重观察、反思、判断、选择的元认知能力
每当遇到需要选择的情况时,我们要是能先停留几秒思考一下,就有可能激活自己的理智脑,启用元认知来审视当前的思维,然后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成为自己人生的思维舵手
元时间:权重大的时间称为元时间,通常分布在“选择的节点”上,比如一件事情、一个阶段或一天开始或结束时,善用这些时间会极大程度地优化后续时间的质量
下篇:外观世界,借力前行
第四章 专注力-情绪和智慧的交叉地带
第一节 情绪专注-一招提振你的注意力
“行动”如躯体,“感受”如灵魂
分心走神的原因与危害
原因:一是觉得当下太无聊,所以追求有意识的事情;二是觉得当下太痛苦,于是追求更舒适的事情
危害:沉浸过去、担忧将来、幻想不可能实现的情况,不能让我们活在当下,还会造成拖延和低效
收回感受,回归当下
身体感受永远是进入当下状态的最好媒介,而感受事物消失的过程更是一种很好的专注力训练,身心合一的要领不仅是专注于当下,更是享受当下
第二节 学习专注-深度沉浸是进化双刃剑的剑柄
人类情绪和能力优劣的根本差异
来自于对自身注意力关注方式的差异/主动选择信息的能力
深度沉浸的方法
正确的方法
1.有定义明确的目标 2.练习时极度专注 3.能获得有效的反馈 4.始终在拉伸区练习
大量的练习
第五章 学习力-学习不是一味地努力
第一节 匹配:舒适区边缘,适用于万物的方法论
好的成长是始终游走在“舒适区边缘”
最佳的学习区域在拉伸区内、舒适区边缘,既不要太难,也不要太容易,难度适中的地带才是学习的心流通道
距离太远的,我们都把握不住
距离我们太远的,我们通常无法把握,无论他们是令人痛苦的还是令人享受的
一切为了匹配
第二节 深度:深度学习,人生为数不多的好出路
何为深度学习
逼迫自己获取高质量的知识以及深度缝接新知识,再用自己的语言或文字教授他人
如何深度学习
1.获取高质量的知识(尽可能的获取并亲自钻研一手知识) 2.深度缝接新知识(尽可能用自己的话把所学的知识写出来) 3.输出成果去教授 4.反思生活
深度学习的好处
不再浮躁、磨炼理智、提升跨界能力、产生更多灵感、看到不同事物之间更多的关联,产生洞见,另外深度之下的广度才是有效的
为浅学习正名
专注于深度学习,同时对浅学习保持开放
第三节 关联:高手的“暗箱”
无关联,不学习
知道信息点、关联信息点、行动和改变
绝大多数人习惯以孤立的思维看待事物,喜欢花大量时间收集和占有信息,而另一批先行者则更喜欢拨弄信息之间的关联,从而在不知不觉间变得聪明了起来
事不关己,不关联
知识的获取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与自己有关联,以及这种关联有多充分
如何获取关联能力
首先,手中有锤子;其次,输入足够多;再次,保持好奇心;最后,常说一句话(这个道理还能用在什么地方?)
一切在于主动
第四节 体系:建立个人认知体系其实很简单
知识与认知的区别
只有当知识能够帮助你做实际决策的时候,它才是你的知识
知识不一定能给我们带来认知能力,而认知能力必然包含有效的知识
只学让自己触动的
寻找触动点
触动是最好的筛选器
仅仅触动还不够
1.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解释新知识,促使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对新知识做出反应 2.在需要的时候能够顺利提取知识,提取不出来的知识就是伪触动 3.在生活中能够经常练习或使用这些知识,因为实践是产生强关联的终极方法
第五节 打卡:莫迷恋打卡,打卡打不出未来
动机转移,动力扭曲
为了不陷入痛苦,我们的大脑会开启自我保护模式,在举步维艰的时候主动调整认知,给自己找借口,这就是大脑“解释系统”的逻辑
认知闭合,效能低下
认知闭合需求:当人们面对一个模糊的需求时,就有给问题找出一个明确答案的欲望
一件事若迟迟没有完成,心里就总是记挂,期盼着早点结束,此事一旦完成,做这件事的动机就会立即趋向于零
任务心态,身心分裂
两个策略,轻松改变
用记录代替打卡、设下限,不设上限
第六节 反馈:是时候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学习了
无反馈,不学习
有作品意识才有未来
锁定价值-打磨作品-换取反馈
跃迁理论:打磨作品-到达一个小山的头部-受到更多关注-移动到一个更大山头的头部-借助系统推力,实现人生跃迁
痛苦也是一种反馈
首先,分享不是随意分享半成品,而是尽最大力气将作品打磨成自己当前能力范围内可完成的最好的样子;其次,制定分享策略,展示给那些能力不及你的人;最后,冷静客观地对待打击
被动学习如何获得反馈
自我测试中得到反馈
第七节 休息:你没成功,可能是因为太刻苦了
主动休息的秘密
不过度消耗自己,只要感到精力不足,就停下来主动休息,这反而使他们精力桶的水位得到快速回升
保持专注的危机
极度专注+主动休息以及控制学习和工作的难度
意志失控的根源
意志失控源于精力不足,所以,一个真正的自控高手,不是一个只知道冲刺的人,而是一个善于主动休息、保持平衡的人
能拯救你的“番茄”
番茄工作法:极度专注、主动休息、循环往复
第六章 行动力-没有行动世界只是个概念
第一节 清晰:一个概念,重构你的行动力
珍惜每天的礼物-纯净的注意力
增强回路:最初的选择会影响行为自动增强的方向
在初始阶段,强迫自己先做重要的事情,一旦进入正向的增强回路,你便能拥有强大的行动力-这正是增强自制力、提升行动力的秘密
清晰才是行动力
把目标细化、具体化的能力-行动力只有在清晰力的支撑下才能得到重构
一招建立清晰力
子主题
第七章 情绪力-情绪是多角度看问题的智慧
第一节 心智带宽:唯有富足,方能解忧
稀缺心态,让人变笨
任何能制造压力的事件都会挤占我们的心智宽带
急于求成,焦虑丛生
当一个人同时面临很多任务时,他的心智带宽就会降低,反而没有了行动力和自控力
唯有心智富足,方能解忧
1.保持环境觉知,理智选择 2.保持目标觉知,少即是多 3.保持欲望觉知,审视决策 4.保持情绪觉知,谨慎决定 5.保持闲余觉知,自我设限
总结:真正的行动力高手不是有能耐在同一时间做很多事情的人,而是会想办法避免同时做很多事情的人
第二节 单一视角:你的坏情绪,源于单一视角
世界是多维的,而我们只有一双眼睛
成为一台更好的相机
每个人因为生活环境不同、经历不同、学识不同、所以在看待同一个问题时,理解层次和还原程度也不尽相同,要学会“向上升级、向下兼容”的看待
总有一个更好的视角
有的人面对再好的事情都盯着一点瑕疵不放,而有的人却能从任何一件糟糕的事情中找到闪光点并放大,忽视其他不足之处
大师修炼之路
勤移动(多角度看待问题)、善学习(学习高人的视角)、要开放(保持客观、不臆断)、寻帮助(主动寻求外部帮助,借助他人的多维视角来克服自己单一视角的局限)、多运动、常反思
第三节 游戏心态:幸福的人,总是在做另外一件事
幸福源自主动掌控
自我决定理论:人类有三种天生的内在需求-关系需求、能力需求、自主需求
困难和压力总能把人的情绪和注意力抓得死死的,让你很难看到其他视角
只是在做另外一件事
动机转移:事件本身并不重要,我们只是在通过它获取另外一种乐趣,顺便把这件事给做了
为自己而做
产生内部动机最好的方式莫过于立足于让自己变好
为玩而做
为自己而做,通常是为了应对外部的压力和要求,为玩而做,则是为了应对重复、枯燥的事情
这个世界的模样取决于我们看待它的角度
为自己而做可以解放情绪,为玩而做可以解放注意力
第八章 早冥读写跑,人生五件套-成本最低的成长之道
第一节 早期:无闹钟、不参团、不打卡,我是如何坚持早期的
我得早起之路
1.每天4点起床,把全天分成三段 2.有关睡眠的脑科学理论-睡眠周期 3.放弃闹钟 4.抓住大脑工作的高峰期-早上7点左右
早起给我带来了什么
规划、跑步、反思、读书或写作、困难的工作
早起的一些注意事项
1.初期会有一个相对痛苦的适应期 2.循序渐进、难度匹配 3.按状态起床 4.中午需要午休一次 5.不打扰他人 6.提前准备 7.明确遇到哪些情况时可以不早起
第二节 冥想:终有一天,你要解锁这条隐藏赛道
不可不知的“七个小球”
意识所能处理的信息数量平均在7个左右
保持情绪平和,不过如此
冥想
第三节 阅读:如何让自己真正爱上阅读
换个角度看阅读
想要快速成为一个行业的高手,最好的方法就是和行业的专家交流,直接向他们请教
读书是用最低廉的成本获取最高级的成长策略
阅读改变命运,是从改变我们的认知和选择开始的
阅读,让人拥有高密度的思考
阅读是一个技术活
1.读书要先学会选书(要与兴趣、难度、需求尽可能匹配) 2.阅读是为了改变(改变量>行动量>思考量>阅读量) 3.高阶读书法:一是特别注意自己在阅读时产生的关联,二是读写不分家
选书比读书本身更重要,阅读的深度比速度重要,阅读的质量比数量重要,只要紧紧盯住“改变”这个根本目标,很多阅读障碍就会立刻消失
第四节 写作:谢谢你,费曼先生
费曼先生和费曼技巧
翻译:即无论学习什么东西,都要努力琢磨它们究竟在讲什么,它们的实际意义是什么,然后用自己的话将其重新讲出来
所谓的费曼技巧就是通过自己的语言,用最简单的话把一件事情讲清楚,最好让外行人也能听懂
误打误撞的好运
用简单的语言
先用合适的故事引起对方“感性小人”的兴趣和注意,然后把想要表达的道理通过“感性小人”转达给“理性小人”
用自己的语言
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达就是在调动自己的千军万马
第五节 运动:灵魂想要走得远,身体必须在路上
好的事物往往是“正相关”的
运动能够使大脑长出更多新的神经元,这意味着运动可以在物理上让人变得更“聪明”
好的模式是“运动+学习”
运动不是关键,运动之后的活动安排及环境刺激才是关键
如何正确地运动
心率保持在60%-80%之间,刚好处于身体的舒适区边缘,每天活动半小时,或者让自己保持做有氧运动时有些气喘的状态
好的运动方式一定同时包含有氧运动和复杂运动
四肢发达,头脑更发达
运动更大的意义不在于健身而在于健脑
结语 一流的生活不是富有,而是觉知
从日志到反思(对当天最触动自己的事情或感悟进行复盘):提高对时间的敏感度
大道至简
底层逻辑原理
恍然大悟
“每日反思”暗含的三大底层原理
1.符合“触动学习法” 2.运用了“元认知” 3.遵循了“刻意练习”的原则
反思的益处:1.节省我们的生命(灵感虽然是一瞬间冒出来的,但其背后却是一段生活经历的积累) 2提高我们感知细节的能力(越是好的反思,着眼点往往越细微) 3.可以让我们正视痛苦(反思改变提升).
开始行动
1.不要被形式所缚(反思的目的是改变,而不是形式的完美) 2.尽量提炼认知点或行动点 3.列行动清单 4.对自己极度坦诚(直视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5.多阅读(提高感知力) 6.选择合适的记录载体(建议使用电子文档)
过一流的生活
一个人觉醒的起点-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