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现代设计史
什么是好设计,好用好看 不显眼 少设计 关注细节 保护环境得懂 创新 经久耐用的就是好设计。
编辑于2023-11-02 14:35:56现代设计史
现代设计概述
设计原则 设计方法
kiss原则 用简单方法甚至有点笨 使用者中心原则 产品 设计的方法不止一种
什么是好设计
好用 好看 不显眼 少设计 关注细节 保护环境 看得懂 创新 经久耐用
工业革命前设计
工艺美术和新艺术运动
现代设计萌发
英国设计改革
新艺术运动
装饰主义运动
概述
新于20世纪20年代退潮于30年代的大萧条,是20世纪里延续时间比较长的一次设计运动,其名称出自1925年在巴黎举办的国际现代装饰和工业艺术展。这场运动几乎与现代主义设计同时发展,所以无论是从材料还是形式上都受到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它依然是传统的装饰运动。与强调为大众服务、大批量生产的现代设计相比,这次艺术运动的风格追求华丽装饰,以满足人们对产品的形式美感的需求,但其性质仍是一场形式主义的运动,是一场承上启下、具有国际性的设计运动。其风格主要先表现在法国的奢侈品上,随后波及到建筑装饰、室内设计、陶瓷、玻璃、家具、产品造型、平面设计等领域。
风格的重要因素
设计特点
简洁的几何外形,强烈的装饰性,独特的色彩系统。材料的选择。
风格在平面上的发展
图画现代主义
在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特别是立体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在装饰艺术运动的影响下,欧洲的一些国家出现了以海报为中心的新平面设计运动。由于都以绘画为设计的核心,同时又受到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的影响,因此被称为图画现代主义运动。该运动基本局限在平面设计的范围之内,非常重视图形和文字的整合效果,综合了当时流行的各种现代艺术流派和艺术流派特点,发挥自己的独特鲜明的平面设计风格。这项运动起源于德国,从1905年德国设计师鲁锡安伯恩哈特的火柴广告开始,一直发展到2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对整个西方的平面设计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特点,画面简洁,形象明确,以平图的原色为主要色彩,强调诉求力与新艺术运动的广告以写实手法为主不同。装饰主义运动在平面设计上从现代艺术的发展中汲取养分,以采用许多抽象、变形、立体主义的装饰手法。装饰艺术注重色彩明快,线条清晰,具有装饰意味,同时又非常注重平面上的装饰构图,大量采用曲折线、呈棱角的面、抽象的色彩构成,产生高度的装饰效果。
产品设计
鲁赫曼是欧洲最具影响力的装饰艺术风格设计师,他喜欢采用一些昂贵的异域木料配以象牙黄金镶嵌,以营造一种经典的永恒形象。他的家具以简明的线条和精良的装饰工艺著称。1925年的巴黎国际现代装饰和工业艺术展上,鲁赫曼不但参加了法国装饰产品的主展厅的法国大使沙龙的设计,并且还单独设计了专门展出室内装饰产品的展厅、收藏家酒店,充分体现了他在法国装饰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萌起
现代设计思想体系和先驱人物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产生的背景及形式特征
一工业技术的发展,新的设备、机械、工具不断发明,但是在安全方面上存在的众多问题。如何解决众多工业产品、现代建筑、城市规划等设计问题,必须形成新的策略体系、新的设计观、新的设计体系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针对往昔的设计都强调为权贵服务的中心,如何形成新的设计理念,使得设计能够为广大人民服务,彻底改变设计的服务对象。
一功能主义特征。强调功能为设计的中心和目的,而不在意形式为设计的出发点,讲究设计的科学性,注重设计实施时的效率、方便和经济效益。 二形式上提倡无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受到艺术上的立体主义影响,表现到具体的建筑上有以下特征。 3具体设计上注重空间的考虑。室内采用自由空间布局,尽量少用隔断空间的永久性墙面特别强调整体设计的考虑,基本反对在图板上预想设计,强调以模型为中心的设计规划。 4注重节约设计对象的费用和开支,把经济效益作为设计中的重要因素来考虑,从而达到实用经济的目的。
六面建筑而不是传统建筑的四个墙面屋顶占样五个面因为现代建筑采用钢铁或者是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底部用柱支撑因而底部也有一个面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六面形式因此达到重视空间而不是单的重视体积的目的 采用钢铁。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由此发展起来的一柱支撑整个建筑的结构特征,其必然结果就是幕墙架构的产生。由于新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应用,各种材料的幕墙甚至是玻璃幕墙也日益广泛地采用,甚至成为现代建筑的符号和标记。 标准化原则,只有标准化才能批量化,才能降低生产。只有为广大人民提供他们的。付得起的廉价建筑标准化因此除了技术考虑之外,同时还为现代主义意识形态服务的必然手段。此外,由于标准化建筑施工就可以采用组装的方式,组装方法也成了现代建筑的一个基本实施手段。 反装饰主义立场。装饰造成不必要的开支,必然造成浪费,造成建筑无法为大众服务。因此,装反装饰是一个意识形态的立场问题,不仅是装饰思想问题,是所有现代主义设计大师都明确的反装饰立场。 中性色彩计划无论是从造价考虑还是反装饰的立场考虑,色彩计划必然是中性色,即采用黑白灰色彩计划包含混凝土本身的色彩,符合现代建筑的意识形态和技术要求。
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是际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之后又一次设计,是为了寻找能够代表新时代设计风格,从设计的观念、形式、材料、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的设计运动,是工业革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设计艺术运动。设计艺术领域是现代主义最早可以追溯到穆特修斯领导下的1907年成立的德国工业同盟,在荷兰风格派、俄国构成主义、德国鲍尔号斯的发展和完善下,到2世纪30年代趋域成熟,经美国发扬光大,成为了国际主义风格传播到世界各地,50年代趋于衰落的一种设计艺术思潮。 现代主义包含了几个重要的特征,民主主义、精英主义、理想主义。其中理想主义在现代设计初期带有突出的乌托邦思潮的色彩。现代设计是长期以来的设计中占垄断地位的为权贵服务的一个重大反动。现代主义建筑和设计提出了为大众服务的宗旨。
现代主义设计是从建筑设计发展而来的。20世纪20年代前后,欧洲一批先进的设计家、建筑家形成了一个强力集团,推动了新建筑运动。新建筑这一组词来自于乐科西的走向新建筑这本著作,这本著作在一定程度上被现代主义设计发轫的标志。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内容相当丰富,他既包含了精神上、思想上的民主主义的倾向和社会倾向,也包括了技术上的进步,特别是新材料钢筋混凝土、平板玻璃、钢材的运用,还包括了新的形式特征,反对任何装饰的简单几何形状以及功能主义倾向。这场运动颠覆了千年以来设计为权贵服务的旧立场和旧原则,打破了过去建筑完全依附于木材、石料、砖瓦的传统,从建筑的革命出发,影响到了城市规划设计、环境设计、家居工业产品设计、平面设计、传播设计等等,成为真正完整的现代主义设计。
面向大众是现代建筑的基本立场。为了改变传统昂贵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方法,毅然选择了工业建筑材料,比如水泥、玻璃、钢材的,大幅度降低了建筑的成本,同时还改变了建筑的基本结构和施工方法,大量采用预制构建、现场组装的方式。为了降低成本和体现新时代风貌,现代主义设计与奥地利建筑学家阿道夫卢斯提出的中世纪罪恶为原则,完全取消装饰,在形式上采用简单的立体主义外形,色彩基本是以白色、黑色为主的工业化中性色,遵循功能主义的基本原则,建筑由柱支撑,采用木墙结构,成为了一种单纯到极点,少则多,冷漠而理性立体主义的新建筑形式。
德意志工业同盟
1907年由穆特、修斯、贝伦斯等人成立的德国第一个设计组织。比穆特修斯在柏林商学院举办讲座,宣传同盟的宗旨,在德国设计专业人员与德国生产厂家之间建立了合作关系,以推动德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力,号召德国设计家们加入同盟。这一组织的形成可以说标志着德国现代主义设计的一个发轫。德意志工业同盟是德国现代设计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这个组织成为促进德国设计发展的核心,对日后包括建筑设计在内的德国现代设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宗旨:提倡艺术、工业手工艺结合。主张通过教育宣传,努力把各个不同的项目的设计综合在一起,完善艺术、工业设计和手工艺。强调走非官方路线,避免政治对世界的干扰。大力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承认现代工业。反对任何装饰主张标准化和批量化
作用及影响:提供了讨论问题的重要场所,培养了一代新人。奠定了俄国设计发展的基础。一系列国家效仿德国成立设计组织。
克隆论战
1914年。德国工业同盟举办的工业艺术博览会上爆发了一次重大的论战,也就是现代主义设计艺术与传统手工艺理论上的最后一次交锋。政治双方是对产品标准化者否定态度的威德,以及认为工业设计应该遵循科学原则,应进行标准化的穆特修斯。事实证明,设计的标准化、机械化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那么德学思的观点得到了大部分的认可。这场论战也为德国艺术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德国工业同盟在实践中实现的这一主张对空月同盟。美国福特汽车的流水线引入到德国,是得流水生产线和标准化进入德国的工业设计。
现代设计的先驱
阿道夫卢斯
较早提出现代建筑设想的建筑家是阿道夫卢斯,是奥地利现代建筑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现代建筑思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对于欧洲新一代的青年建筑家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从而促进了现代设计运动的形成。他对于欧洲建筑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卢斯曾经撰写一系列著作,最重要的建筑文集装饰和罪恶。在这本著作中,他坦诚的提出了自己反装饰的原则立场,认为简单的几何型功能主义的建筑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不应该提倡繁琐装饰,建筑精神应该是民主为普罗大众的,而不是少数权贵的。
亨利凡德维尔德。
比利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杰出的设计家、设计理论家、建筑家,无疑是亨利凡德维尔德,也是现代设计的先驱之一。他在魏马建立的工艺美术学校成为包豪斯的前身,奠定了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想,对德国设计影响深远。局限性是不赞成标准化成为与穆特修斯科隆论战的焦点。他认为机械如果运用恰当,可以引发设计与建筑的革命,应当做到“产品结构合理,材料运用严格准确,工作程序明确清楚”。以这三点作为设计的最高原则,达到了工业与艺术的结合。他在这一点上已经突破了新艺术运动只追求产品形式上的改变,不管产品的功能局限,促进了现代设计理论的发展。
彼得贝伦斯
新建筑运动的早期先驱,德国现代主义设计的县区青年风格的代表人物之一。做出了世界上第一个企业形象设计,其设计的透平汽车厂房在现代主义建筑设计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其设计思想从功能出发,基本摒弃了繁琐装饰,强调简洁、功能性良好的外形和结构,在注重功能与技术表现的基础上,追求设计形式的简约。 主要贡献,产品设计上大胆使用新材料、新技术,以标准化为技术,实现批量化生产。为德国电气公司进行了一系列设计,包含了现代企业形象策划理念,摆脱了传统建筑形式,创造性地采用了新技术、新材料,为现代建筑出力典范培养了现代艺术三巨头。格罗佩斯、密斯凡德罗勒科普西耶。
第一代现代主义设计大师
格罗皮乌斯
是现代建筑、现代设计教育和现代时期最重要奠基人之一。他的设计思想和他的教育实验影响了20世纪几大建筑家,不但是得现代主义建筑的确立,同时使得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影响全世界的国际主义风格。他提出了一系列的设计思想、设计原则,至今为止对我们起的作用。虽然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他的思想具有局限性,但是对于世界设计、现代建筑尤其是现代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子主题
子主题
包豪斯
俄国构成主义
荷兰风格派
工业设计兴起
美国工业设计的背景概述
流线型运动
起源
代表人物
特点
美国工业设计先驱人物
沃尔特提格
雷蒙特罗维
制造业对美国现代设计的影响
大型展览和博览会
消费时代设计
工业设计体制形成
工业设计
CI
工业设计在联邦德国确立
乌尔姆设计学院
贡献
确定了工业设计的理性技术方向 奠定了一个适应发展大方向的教学体制来实施设计教育 通过和德国电器制造厂商布劳恩公司的密切合作,把系统设计概念贯穿到设计实践中 影响了整个德国以及低地国家的工业设计
概述
教学特点
以科技为基础的设计教育体系
建立 培养 提高
系统设计原则
影响意义
继续发扬了德国现代建筑、现代设计以社会目的为中心的传统
以解决问题为设计的核心,在此基础上整合科学与艺术,创建了一套创造性的设计教学方法。
确立了以建筑为所有设计教育之核心的教学模式。
讲究设计的目的和概念,讲究设计的社会影响和长远意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过度强调技术因素,对人的基本心理需求考虑不足,甚至完全忽视
世纪中叶设计浪潮
沙里宁
贡献 特点 过程 作品 总结
批判设计理论的形成
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巴纳克在20世纪60年代末出版了为真实世界的设计,用犀利的语言、尖锐的批评洞察力,严谨的提出了对于涉及目的性的新的看法。书中明确的提出了三个重要的原则:第一,设计应该为广大人民服务,而不是少数富裕的国家服务。在这里他强调设计应该为第三世界的人服务。第二,设计不但应该为健康人服务,同时还必须考虑到残疾人服务。第三,设计应该认真地考虑地球有限资源的使用问题,设计应该为保护地球资源服务。他的这几个观点阐明了从现代设计出现以来一些一直被忽视的重要因素,第一次提出了设计必须得从国际立场来角度考虑为第三世界的人服务,也是第一次明确提出残疾人的设计问题,更重要的是,他提出了设计应考虑地球资源有限这个要点。对于当时能够了解的人并不多。但是从70年代初期爆发的能源危机来。帕帕耐克的有限资源观点得到了普遍认同。
帕巴纳克最重要的贡献是他提出了设计伦理观念,设计不能着眼于眼前的功利或者是单纯形式目的。设计主要意义在于设计本身具有形成社会体系的因素,因此设计的出发点必须考虑到对社会短期和长期因素的影响。现代主义提出设计为大众,而从当代设计伦理观念来看,设计还必须考虑到第三世界为发展中国家的人民以及以促进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为目的,这种考虑极大地深化了设计思考的内容,推动了设计观念的发展。巴巴纳克的重要著作为真实世界的设计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人体工程学
名词解释
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和系统内的其他因素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将研究所得的理论、原则、数据和方法应用到设计中去,以期优化人类行为和提高系统的总体表现。 人体工程学的宗旨是:研究人与人造关系之间的协调关系,通过对影响人际关系的各种因素,如人的活动能力、行为特征、动机和反应等的分析和研究。 寻找最佳的人际和谐关系,以系统的方式引入设计过程,为设计提供依据,以求最大限度地优化人和其他系统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保障安全、效率和最佳表现。
阶段
初始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转变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
深入发展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
支持解放拓展人的脑力劳动
4个范畴
生理性、认知性、组织性、环境性人体工程学
建筑上的国际主义风格
名词国际主义
建筑
1927 菲利普约翰逊 魏森霍夫现代建筑展
特点 特征
现代主义与国际主义风格比较
设计风格 设计形式 思想动机
战后平面设计发展
瑞士平面设计
美国平面设计
战后发展因素
纽约平面设计派
保罗兰德
地位
风格
作品
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兴起
后现代主义 n
宗旨风格提出挑战 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和商业竞争
少就是乏味 复兴都市历史拼合理论 设计师个人风格 呈现多元化趋势 繁琐杂乱无章甚至拼凑和大杂烩。
文丘里 m
地位
设计风格
名言
作品
形式特征
历史主义、装饰主义立场
对于历史动机的折衷主义立场
娱乐性以及装饰细节上的含糊性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区别
哲学、历史、思想 方法 语言 风格
波普设计运动
概述
背景 本质反现代主义 思想根源 背道而驰新产品
代表人物
特点
任何视觉源泉 手法 形象诙谐轻松 色彩艳俗 通俗乐观可消费性。
影响
新颖、古怪、新奇的宗旨 缺乏社会文化坚实依据 历史的大杂烩 形式不断改变 消费心理和观念的需要
意大利激进设计和后现代
后现代主义各国发展
高科技风格
过渡高科技
减少主义风格
解构主义
贝聿铭
新现代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