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
细致整理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必备!
编辑于2021-03-08 20:40:3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导论 马克思主义 及其当代意义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 的认识成果讲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 和主要内容讲
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中国化的马克思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列宁等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也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概括地说: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客观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现实需求----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实践基础 ----革命导师的实践
马克思恩格斯伟大成果
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
思想渊源 ---- 三大理论来源
19世纪的德国古典哲学
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基本内核”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历史唯物主义)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
昂利•圣西门
沙尔•傅立叶
罗伯特•欧文
科学社会主义
自然科学前提
细胞学说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生物进化论
十九世纪三大科学发现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 对自己创立的理论的不断充实和完善
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过程中 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科学性
革命性
实践性
人民性
发展性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什么是哲学
在最广意义上说,它是一般的原则、方法、基本思想的同义语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
人们对于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 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
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贝克莱 存在就是被感知
陆九渊 宇宙即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
惠能 既非旗动,既非风动,仁者心动
客观唯心主义
朱熹
黑格尔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可知论
唯物主义可知论
唯心主义可知论
不可知论
彻底的不可知论
不彻底的不可知论
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
辩证法
联系的观点
发展的观点
承认矛盾
形而上学
孤立的观点
静止的观点
否认矛盾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世界的物质性 及其发展规律
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旧唯物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
泰勒士: “水”是万物的始基
中国的朴素唯物论
“五行”说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论
物质—元素—原子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物质观
什么是物质
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意义
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 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物质的根本属性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相对静止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和空间的含义及其特点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
时间的特点
一维性
空间的特点
三维性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必然要求)
要求我们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善于把时间、地点和条件综合起来考虑,抓住时机,当机立断, 以达到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结果
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什么也没有”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劳动在意识产生和发展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离开人脑的生理过程, 就不会有意识
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正确的、科学的认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错误的甚至荒唐的意识也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只不过是歪曲的、虚幻的、颠倒的反映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辩证法
正确发挥意识能动性的条件
认识前提
必须要有正确的意识(思想、观念)承认规律的客观性
实现手段
必须依赖一定的物质、技术条件
实践基础
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实现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规律及其客观性
规律
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
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
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
规律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人的意识活动本身要受规律的支配
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联系和发展是辩证唯物论的基本特征)
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
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特点
客观性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本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普遍性
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事物内部的联系)
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事物之间的联系)
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整个世界的联系)
多样性
联系的多样性是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联系方式是极其复杂的和多种多样的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
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
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
条件性
条件是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多要素的总和
条件对事物的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和制约作用
条件是可以改变的
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
方法论意义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事物的永恒发展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从根本上来说,就在于新事物在本质上优越于旧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内容与形式
本质与现象
原因与结果
必然与偶然
对立统一规律 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矛盾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方法论意义
“一分为二”辩证地看问题
全面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切忌片面
矛盾的含义
逻辑矛盾
“A不等于非A”
辩证矛盾
矛盾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所固有的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因素和倾向
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区别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
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相互联结
同一之中有斗争,同一性不能离开斗争性斗争之中有同一,斗争性不能离开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矛盾与和谐的关系
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
和谐与矛盾不能等同,又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谐包含着矛盾双方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思想,强调平衡、协调、合作,体现包容万物、兼收并蓄的博大精神。但和谐并非否认矛盾,并不意味着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
矛盾问题精髓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矛盾无处不在)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无时不有)
方法论
不逃避,不回避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自觉树立矛盾观点,并运用矛盾分析去分析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推动事物发展
矛盾的特殊性
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
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就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而言,在诸多矛盾中,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之分
就每一矛盾内部对立双方而言,又分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方法论
矛盾的特殊性要求世界恢复它应有的本来的面目。世界应该是丰富多彩,五彩缤纷,千人千面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学习的时候不能盲目模仿别人的经验,照搬照抄别人的作法)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 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辩证统一)
相互区别
共性不等于个性,个性不等于共性;共性比个性深刻,个性比共性生动、丰富
相互联结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
共性统摄个性,没有无共性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在一定范围、一定过程为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范围、另一过程则变为普遍性的东西,反之亦然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质变量变规律 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量变质变规律
质、量、度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质与事物是直接同一的
事物总是一定质的事物;质总是一定事物的质
事物的质是通过其属性表现出来的
认识事物的质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和前提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量和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
量的规定是多方面的
认识质是基础、是前提,认识量是 深化、是精确化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事物度两端的界限叫关节点或临界点
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量变
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量变的多样性
一是数量的增减
二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顺序和结构方式上的变化
质变
质变是指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质变的多样性
爆发式飞跃
非爆发式飞跃
辩证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方法论
注重量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质的飞跃
适度原则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在于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界限
否定之否定规律
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
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两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 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又保留
方法论
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马克思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及其周期性
否定之否定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完整过程与统一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完整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事物的发展螺旋式上升 波浪式前进
否定之否定规律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方法论
不要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在前进中看到曲折,要做好迎接困难的准备
在曲折中看到光明,不要灰心
实践与认识 及其发展规律
实践的本质与结构
实践的本质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的基本特征
直接现实性
自觉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结构
实践主体
指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具有自主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主导地位)
实践客体
是指所有实践主体所要探索和改造的对象。(物质基础)
实践手段
指实践主体用以探索和改造实践客体的工具
实践手段不仅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还是衡量一定历史时期人类实践活动水平的标志和尺度
主体和客体
主体
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特征
自然性、意识性、社会性和实践性
能力
自然能力和精神能力(知识性因素和非知识性因素)
形态
个体主体 群体主体 人类主体
客体
指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客体并不等同于所有客观存在的事物)
特征
客观性、对象性、社会性和历史性
类型
天然客体与人工客体 自然客体与 社会客体物质客体与 精神客体
中介
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包括:物质工具 观念工具 语言工具
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
认识关系
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反映和被反映关系
实践关系
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价值关系
审美关系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的主要环节
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
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实践的基本形式
物质生产实践
社会政治实践
科学文化实践
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的目的: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的产生、发展、检验和归宿以及认识的过程的每一环节都依赖实
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认识对实践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认识的本质与规律
认识的本质
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到感觉和思维 主张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能动、革命的反映论
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
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特点
反映特性(摹写性)
反映具有创造性
创造性从根本上把人的反映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区别开来,它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
主体
摹写
选择
建构
创造
客体
认识
不可知论
机械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
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认为人的认识和认识能力是先于感觉经验、先于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
彻底的唯心主义先验论
不彻底的唯心主义先验论
认识的过程及规律
1、从实践到认识
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辩证统一)
区别
两者在所处的阶段、形式、反映的内容和特征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感性认识
阶段:初级
形式:感觉、知觉、表象
反映的内容:现象、外部联系
特征:直接性、具体性
理性认识
阶段:高级
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反映的内容:本质规律、内部联系
特征:间接性、抽象性
联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
条件
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提炼和加工
非理性因素对认识的作用
主体的意志、情感等非理性因素影响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对人的认识起到一个激发、调节和导向的作用
非理性因素对认识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科学需要创新才能发展,科学创新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综合作用。进行科学创新既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实际问题进行严格的理性分析和逻辑论证的结果;还要具有科学的自信心和科学的怀疑精神,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敢于想象,勇于探索,打破陈规,突破前人的成果及思维模式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2、从认识到实践
认识的第二次飞跃:理性认识——实践
必要性
第一,理性认识只有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实现认识的目的
第二,理性认识只有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条件
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3、认识辩证运动的总过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
认识发展的总过程,表现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人类认识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过程)
从形式上看,认识发展总过程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
从内容上看,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
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
第二,物质世界及其发展的无限性决定了人们认识过程的无限性
真理的客观性、 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思想内容是客观的
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
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
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具有确定性、无条件性
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真理的相对性
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的近似性、有条件性
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也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
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
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从“静态”上看,即从它们的相互渗透上看,任何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从“动态”上看,即从真理的发展上看,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又都表现为一个过程
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真理和谬误
真理和谬误的含义
真理:标志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谬误:同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客观事物的不真实的、歪曲的反映
区别(根本)
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相符合、相一致。相符合、相一致就是真理,反之就是谬误
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
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
其次,真理与谬误的对立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
真理的检验标准
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
“权威”标准
众人标准
“实用”标准
共同点
把检查认识的标准放在主观的范围之内,都是用认识去检验认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的本性决定了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实践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决定了实践能够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价值
作为哲学范畴,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价值的基本特征
价值具有主体性
价值具有客观性
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
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也具有客观性
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也具有客观性
价值具有多维性
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
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的含义
价值评价是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及价值大小所作的评判或判断,因而也被称为价值判断
价值评价通过揭示客体对主体的意义,形成对客体的不同态度
价值评价的特点
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
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
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价值评价的特点表明,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 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
价值评价的功能
价值评价是推动着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
价值评价作为实践的主体尺度是实践活动发展的规范因素
价值评价作为实践活动的目标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
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
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
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聚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成功的实践都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
真理与价值或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关系
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是具体的和历史的
人类社会 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
社会是人们交往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世界的根本标志是劳动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是与自然界有重大区别的特殊领域
历史观
人们对社会的起源、本质和发展规律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人们对社会生活及其历史进行探究和反思的理论结果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一直占据统治地位(缺陷 )
宿命论:认为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是外在于人类的某种神秘的精神。
唯意志论:把人的思想动机尤其是个别社会英雄人物的意志、思想和愿望当作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
唯物史观:马克思两大发现之一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社会发展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根本动力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直接动力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和改革
科技及其革命:巨大杠杆
历史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
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自然地理环境
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处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土壤、地形地貌、矿藏和动植物分布等等
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
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的条件(必要前提)
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以系统、整体的形式制约着社会的发展,因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对社会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自然地理环境作用的性质
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受社会因素、主要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
只有通过生产过程或生产方式才能对人类历史发生作用
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孟德斯鸠)
不同气候的不同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
热带民族的怯懦常常使这些民族成为奴隶,而寒冷气候的民族的勇敢使他们能够维护自己的自由。这是自然的原因所产生的后果
居住在山地的人坚决主张要平民政治,平原上的人则要求由一些上层人物领导的政体,近海的人则希望一种由二者混合的政体
摘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人口因素
指构成人类社会的一切有生命的个人的总和,它是一个包含人口数量、质量、构成、分布、变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性范畴
人口因素的作用
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人口因素作用的性质
只是社会存在发展的自然前提
不能决定社会性质及其变化
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受社会规律的制约
反对人口决定论
人口决定论:人口是决定社会性质和社会制度更替的根本原因
既要重视人口因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又要反对“人口决定论
生产方式
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其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生产方式的作用
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生产方式决定了
基本制度
阶级结构
政治观点
法律观点
道德观点
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是和社会存在相对应的一个基本范畴,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同时也对社会存在有着巨大的反作用
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
社会意识构成
主体
个体意识
群体意识
内容层次
社会心理
社会意识形态
自觉反映特定经济基础并直接为之服务,属于思想上层建筑,有阶级性
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宗教
社会意识形式
非社会意识形态
不反映特定经济基础、不为特定经济基础服务,不具有阶级性
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结构
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旧社会残留意识形态
未来社会萌芽意识形态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和不平衡性
经济状况
德国<法国<英国
社会意识
德国>法国>英国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
哲学、艺术、道德、宗教、政治法律思想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质的方面
促进作用
阻碍作用
量的方面
程度深浅
范围大小
时间久暂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指导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它对社会发展包括社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
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凝聚力
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十九大报告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 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
劳动资料
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的主要内容,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尺度,是划分经济时代的客观标志
劳动对象
劳动对象是现实生产的必要前提,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和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一类是未经过劳动加工改造直接纳入生产过程的天然存在物,即自然物
另一类是经过加工改造后,再投入生产过程的客观存在物,即原料
劳动者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
科学技术
科学是正确反映事物本质及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系统化、理论化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总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广义的技术是指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利用改造世界的一切手段和方法,包括生产技术、实验技术以及其他技术
狭义的技术专指生产技术,即体现在生产过程中活动方式的控制操作手段、程序和方法
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管理
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
生产关系的构成
生产关系的两种基本类型
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 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就内容看,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
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这一规律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并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作为判断时代变革的客观依据
其次,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其一,社会的一定发展阶段上往往存在多种生产关系,但决定一个社会性质的是其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
其二,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
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构成
观念上层建筑
又称为意识形态, 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
政治上层建筑
政治法律制度
政治制度
立法制度
行政制度
司法制度
社会管理制度
政治法律设施
政权机构
军队
法庭
政治组织
政党组织
社团组织
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
政治上层建筑为思想上层建筑提供保证
思想上层建筑为政治上层建筑提供理论依据和精神指导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
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社会形态更替的 一般规律与特殊形式
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 经济形态、 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
就某一国家或民族的社会发展的历程而言,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种种复杂情况和特点,体现了社会形态更替形式的多样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
主要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第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第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形态的更替,还表现为历史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渐进性与跨越性的统一
人民群众在历史 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唯心史观:英雄史观
唯物史观:群众史观
唯物史观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本质来把握历史的创造者
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历史过程来探究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的含义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注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的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经济条件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有着首要的、决定性的影响
政治条件对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也具有直接的影响
精神文化条件也是制约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重要因素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是在群众观点的指导下形成的,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作用
个人
普通个人
历史人物
杰出人物
反动人物
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杰出人物是指那些反映时代要求,推动历史进步、作出重要贡献,并在历史进程中留下深刻印记的正面人物,包括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
杰出人物是进步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和发起者,实现历史任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真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杰出人物是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不管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辩证地理解和评价个人的历史作用
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历史人物的作用性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
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
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
在阶级社会中,贯彻历史分析方法与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是一致的
资本主义的 本质及规律
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社会分工的出现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商品二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交换价值
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价值的表现形式
价 值
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
商品的本质属性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统一性
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具体劳动
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
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抽象劳动
撇开了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
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
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的过程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关系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包括质的规定与量的规定两个方面
价值的质的规定回答的是价值的实体是什么
价值的量的规定则回答价值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和怎样决定
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马克思指出,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
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
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效率。它的高低可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测量;也可用单位产品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测量
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
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
复杂的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
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
简单的价值形式
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
货币形式
货币
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出现,有利于解决商品交换的困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但是,货币的出现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反而使矛盾更加扩大和加深了。所以,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
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表现形式
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价值规律的作用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
价值规律的消极后果(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
价值规律自发调节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阻碍技术进步
导致收入两极分化
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商品经济产生条件
社会分工
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
社会劳动
私有制
劳动是生产者的私事
私人劳动
具体内容
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矛盾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石
第二、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为从物与物的关系背后揭示人与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对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指导意义
子主题
子主题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必要性: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是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现在人类进入了21世纪,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新的情况,必须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根据变化了的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前进
研究和认识的出发点变了
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历史局限性,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
更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各种经济关系,为制定各项改革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和认识的经济环境变了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研究和认识的生产力基础变了
生产社会化及劳动分工处于较低水平
生产高度化及劳动分工深刻变化
深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途径
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拓展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的认识
拓展创造价值的领域
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第三,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演进和更替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
(城市形成—手工业行会(封建)--简单商品经济—竞争---两极分化)
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资本转化而成
(商人—包买商—控制商品生产者;商人和高利贷者---(借贷)---控制小生产者)
资本的原始积累
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原因
15世纪末美洲和通往印度航道的新发现---世界市场的扩大-----要求更大规模和更快速度的商品生产-----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
途径
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
二是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
(对外殖民掠夺,对内残酷剥)
意义
加速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的原罪)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之后不断发展和成熟,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对上层建筑的彻底变革提出了强烈要求
在政治上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用资产阶级政权取代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权
劳动力成为商品 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
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
劳动力的使用
劳动力商品
价值
使用价值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剩余价值的前提)
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东西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的价值
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特点: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生产剩余价值 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
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
如何理解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生产剩余价值。资本家从事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决定性动机,就是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产,都是以能不能获取剩余价值和获取多少剩余价值为转移的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资本主义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都是以获取剩余价值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全过程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与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一般商品的生产过程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劳动过程:创造新的使用价值
价值形成过程:商品价值的形成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
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划分
不变资本
原有价值没有变化,价值量转移
可变资本
原有价值增值,能生产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叫做剩余价值率,也就是剥削率
剩余价值率m'=剩余价值/可变资本
公式:m'=m/v
剩余价值率=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生产条件
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降低劳动力的价值
降低生活资料价值
提高生活资料部门劳动生产率
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是通过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来实现的
超额剩余价值指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
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只是暂时的
生产过程最后是整个社会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
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两极分化的原因
资本积累的涵义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资本积累的原因
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
市场竞争的外在压力
剩余价值促进资本积累促进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的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
扩大再生产: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
外延式: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数量而实现
内含式 :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来实现
资本积累的本质
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资本积累的结果
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
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对工人的剥削程度(M’)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资本家垫付资本大小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失业现象的根源
资本的有机构成
自然形式看:生产资料+劳动力
资本的技术构成: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比
技术水平决定
资本的价值构成:决定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比(C:V)
资本的有机构成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追求剩余价值
改进技术
C的比重愈来愈大
V的比重愈来愈小
资本有机构成(C:V)不断提高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工人的影响
对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机器排挤工人)
劳动力的供给绝对增加
相对人口过剩
三种形式
流动的过剩人口
潜伏的过剩人口
停滞的过剩人口
经常性的庞大失业人口的存在,是资本主义的痼疾,资产阶级政府通过各种干预措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失业,但是不可能彻底消灭失业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愈来愈具有社会性;另一方面,资本愈来愈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手中
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这是资本主义被新的、更能够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社会形态所取代的根本原因
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产业资本
指投资于工业、农业、采掘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
产业资本的循环
第一阶段:购买阶段
其职能形式是货币资本,即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本
第二阶段:生产阶段
其职能形式是生产资本,即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形式存在的处于生产阶段的资本
第三阶段:售卖阶段
这一阶段的资本职能形式就是商品资本,即以商品形式存在的资本
产业资本的周转
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影
周转速度
周转时间
周转次数
生产资料的构成
固定资本
流动资本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揭示了社会资本运动的内在规律性,即社会两大部类之间以及部类内部都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否则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就会遇到困难,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就会产生。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
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个别资本的总和—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社会总产品
价值构成
C+V+M
实物构成
生产资料
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
消费资料
生产资料的第二部类
现实问题
价值补偿
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通过商品出售以货币形式实现价值(卖的出去)
实物补偿
各个组成部分转化为货币后,如何再购买到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买的回来)
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工资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平均利润学说
利润与平均利润
m是可变资本的产物
p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v是预付总资本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剩余价值率:M'=M/V
利润率:P'=M/C+V
区别
m':剥削率
p':预付资本的增值程度
m'>p'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各行业利润率不同,资本逐利性本质决定资本必会流动
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使利润趋于平均化
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量/社会总资本
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
剩余价值的分配
银行利润
利息
商业利润
产业利润
农业利润
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产阶级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与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实质
生产的相对过剩
经济危机的根源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进步性
推动生产力发展
反封建制度
建立资本主义的基本制度
垄断资本主义
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
垄断产生的原因
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
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垄断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
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社会是复杂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垄断条件下竞争的新特点
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金融资本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及其发展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主题
推荐读物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特里•伊格耳顿
《赋税论》1662年 配弟
The Wealth of Nations (1776) 亚当斯密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1817年 李嘉图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恩格斯
《全球化了我在哪里》 龙应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