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专题九: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徐光华刑法精讲卷关于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的内容思维导图。该导图介绍了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的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以及犯罪中止。详细介绍了成立条件以及主要表现等内容。
2023众合法考柏浪涛刑法精讲第九讲,整理了责任年龄、责任能力、期待可能性的内容,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哟。
2023众合法考柏浪涛刑法精讲第八讲,整理了犯罪故意、罪过形式的区分、事实认识错误的内容,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哟。
2023众合法考柏浪涛刑法精讲第七讲,整理了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的内容,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哟。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概要
针对直接故意犯罪
间接故意、过失犯罪,有犯罪结果才定罪处罚,无结果无处罚
不具有可转换性,停止是结局性的
具体的犯罪只存在一个犯罪停止形态
要件
主观上犯意消除
客观上行为人行为停止
犯罪预备
预备犯的成立条件
客观上:有犯罪预备行为,未能着手实施犯罪
预备行为:实行行为的预备行为
实行行为:通常情况下会造成犯罪既遂
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着手犯罪
预备犯和犯意表示的区别
犯意表示不成立预备犯,不以犯罪论处
犯意表示:行为人流露出某种犯罪的意思
犯罪预备对刑法保护的法益构成现实威胁
语言表示
预备犯:语言只是犯意表示
行为犯:语言本身是实行行为
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区别
形式上,行为是否着手
着手须同时符合:犯罪对象出现 行为人开始实施刑法分所要求的动词
实质上,法益侵害的紧迫性是否临近
特殊情形
如诬告陷害罪,只要实施了行为并足以使被害人面临被追诉的风险就认为既遂
实行行为包含多个环节或多种形式时,行为人开始实施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或形式的行为,原则上也认定为着手
有的情形下,即使对象没有出现,如果具有法益侵害紧迫性、严重性,也认为是已经着手
预备行为实行化
如果分则将预备行为规定为独立的犯罪并配置了独立的法定刑,则原来我们认为的预备行为就因为立法者的规定成为实行行为
立法将预备行为实行化的原因:对部分犯罪的预备行为要严惩
犯罪未遂
犯罪未遂的成立条件
行为人着手实施犯罪
犯罪被有既遂
犯罪既遂以刑法规定为准
既遂要求行为与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欲达目的而不能——意志外原因
未遂犯的类型
实行终了的未遂
犯罪人将其认为可以既遂的行为实行完毕,但由于意志外原因未遂
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由于意志外原因,犯罪人未将其认为能既遂的行为实行完毕
能犯未遂
有既遂的可能,由于意志外原因未遂
犯罪行为本身是可以既遂的
不能犯未遂
由于行为人对有关犯罪事实的认识错误,使犯罪当时不可能既遂
对象不能犯
行为人的错误认识,使得其犯罪行为所指的犯罪对象在行为时不存在
手段(工具)不能犯
行为人具有实现犯罪的意思,但是用的手段或工具根本不可能既遂
处罚
原则上,不能犯成立犯罪未遂
对于法益侵害危险性趋于无的不能犯,可以不作为犯罪处理
迷信犯
行为人愚昧无知,采用在不可能造成实际伤害的迷信方法来实现自己目的的犯罪
与不能犯的区分
不能犯属于对于客观认识错了,行为人知道真实的条件,有可能既遂,而迷信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既遂
犯罪中止
成立条件
时间条件:犯罪过程中
包括犯罪预备、实行阶段
既遂后,返还原物、赔偿损失只能算悔罪表现,不作为犯罪中止
主观条件:中止的自动性
行为人认识到客观上可能继续实施犯罪或者可能既遂,但自愿放弃犯罪
主观上认为能,主动停下来,成立犯罪中止
主观上认为不能,主动停下来,成立犯罪未遂
客观条件:必须有中止行为
客观上要做的足够,做得妥当
中止不等于暂停,要求行为人彻底地放弃犯罪,迷途知返
自动停止可重复侵害的行为,成立犯罪中止
有效性条件:没有导致既遂结果的发生
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不以行为人单独实施为必要
实施了中止行为,危害结果是否发生决定是否既遂
实施中止行为时,介入因素独立地导致了危害结果,则介入因素对既遂结果承担责任,前行为依然可以成立犯罪中止。如果介入因素并不独立地导致危害结果发生,说明前行为与危害结果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前行为成立既遂
犯罪中止的主要表现
真诚悔悟,良心发现而停止
因被害人哀求,心生怜悯、第三人劝说而停止
因害怕法律制裁,鬼神等停止
害怕刑罚处罚
基于目的障碍
对特定物实施犯罪,特定物不存在,存在其他物,也仅成立犯罪未遂,预期利益无法实现
针对可替代物实施犯罪,具有可替代物而停止地,成立犯罪中止
对于人身犯罪,对象未出现而停止的,成立犯罪未遂
基于嫌恶之情、遇熟人而放弃地,成立犯罪中止
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主要区别
犯罪未完成是否符合行为人意愿
未遂:违背意愿
中止:符合意愿
处罚上是否需要嘉奖
未遂:主观恶性,不需要
中止:良心发现,需要
中止犯的刑事责任
造成损害是指中止前的行为造成了损害,不是中止行为本身造成的
前行为造成的损害值得刑法处罚
加重构成与犯罪既遂、未遂、中止
质变的加重构成:行为、对象等构成要件要素的特殊性使行为类型发生变化,导致违法性增加,加重法定刑,加重的犯罪构成
量变的加重构成:条文中以情节严重、数额巨大,首要分子,多次等犯罪情况较为严重时导致法定刑升格,视为量刑规则
刑法24条
刑法23条
刑法2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