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刑法问题思路
本图是关于刑法问题思路, 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如下: 是否符合犯罪构成? 是否有阻却事由? 是否有责任? 是否有量刑情节?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自考合同法整理
思修笔记
是否构成犯罪?
是
构成何种犯罪?
是否符合犯罪构成?
有几个犯罪主体?
是否构成共犯?
主体身份是否符合?
是否是单位犯罪?
有几个行为?
是否构成不作为犯罪?
是否有保证人地位?
是否有先前行为?
是否能履行义务?
履行义务是否有用?
否
作为行为是否符合分则要件?
行为对象是否符合?
是否触犯多种法益?
行为结果是否符合?
行为与结果间是否有因果关系?
是否有阻却事由?
有
构成正当防卫
构成紧急避险
构成其他阻却事由
无
是否有责任?
有故意
处于何种犯罪形态?
有过失
是否构成认识错误?
是否有责任能力?
是否有期待可能性?
是否有违法性认识可能性?
是否有量刑情节?
何人实行了何种行为?
是:分歧
二层次体系
分歧
结果无价值论
何人?
主体身份是否符合分则要求?
身份犯的帮助犯或教唆犯不要求有定罪身份
实行何种行为?
先前行为要求: 1.导致危险增加 2.参与即可 3.违法/合法行为均可
正当防卫算不算先前行为?分歧
是【通说】:正当防卫产生保证人义务,过当须救助
不是:正当防卫不生保证人义务,行为合法无须救助
行为侵犯了何法益?
行为对象是否符合分则?
行为造成了何结果?
行为与结果是否有因果关系?
是否有事实因果关系?
条件说:无前者是否还能有后者?
合法则条件说:前者各项是否符合某种法则可导致后者?
有一即可
该结果是否能归属于行为?
因果进程中是否有介入因素?
介入因素与结果是否有事实因果关系?
行为是否引起规范保护目的指向的结果?
规范保护目的指向的结果:法律要阻止的结果
是否符合分则要求的特定行为结构?
是否构成结果加重犯?
结果加重犯要求: 1.对基本犯罪行为对象造成加重结果 2.基本犯罪行为造成加重结果 3.加重结果与基本犯罪结果性质上相关,程度更严重
故意追求加重结果应如何认定?分歧
结果加重犯属特殊法条,与另一犯罪构成法条竞合,应定特殊法条一罪
结果加重犯不能完整评价该行为,应定构成两罪想象竞合,从一重罪论处
是否有违法阻却事由?
是否构成特殊正当防卫?
是否构成正当防卫?(反击)
是否有不法侵害?
不法侵害
不法侵害人客观方面:分歧
四要件说:侵害必须人为,且不法侵害人需要有刑事责任能力
二阶层说:侵害不须人为,且不法侵害人无需刑事责任能力
不法侵害人主观方面:分歧
行为无价值论:侵害者需要有故意过失心理,否则不算不法侵害
结果无价值论:侵害者不需要有故意过失心理,不法侵害甚至不须人为
是否在正确的时机进行反击?(反击时不法侵害是否正在进行?)
一般不法侵害
财产犯罪:若现场还能追回,则应认定不法侵害尚未结束
一体化的防卫行为:不法侵害结束前与结束后的防卫行为具有一体化
反击是否超过必要限度?
是否成立特殊正当防卫?
是否是针对不法侵害人的反击?
是否同时误伤其他人?
误伤成立正当防卫,因为防卫行为正当性不因误伤而丧失
误伤成立紧急避险,误伤行为属不得已的风险转嫁
误伤成立假想防卫,原则上成立过失犯罪;因为误伤行为的行为人有防卫意识,对错误对象进行防卫(若行为人有特殊责任或职位者除外)
误伤缺乏期待可能性,阻却责任
反击时是否有防卫意识?
是否构成偶然防卫?
偶然防卫: 1.有防卫意识 2.客观上阻止不法侵害
防卫意识必要说:偶然防卫不成立正当防卫
传统行为无价值论:(有犯罪故意的)偶然防卫成立犯罪既遂
二元论行为无价值论:偶然防卫造成正当结果,行为无价值,缺乏结果无价值,成立犯罪未遂
缓和的结果无价值论:(有犯罪故意的)偶然防卫成立犯罪未遂
防卫意识不要说、彻底结果无价值论:偶然防卫成立正当防卫;行为未侵犯合法法益
是否构成紧急避险?(弃卒保车)
是否构成其他?
是否有责?
按行为时状态判断
有哪些积极责任要素?
有何种罪过?
故意过失两者对立:是故意就不能是过失,存疑则无罪
【通说】故意过失有位阶关系,故意犯罪要件包含过失犯罪要件
1.若过失有罪,则故意一定有罪 2.若故意有罪,则过失法定则有罪 3.存疑定过失
故意
是何种故意形态?
犯罪预备
犯罪未遂
犯罪中止
过失
是否有具体事实认识错误?
是否是对象错误?
对象错误:认错对象但仍成立同种罪
是:认定一罪
是否是打击错误?
打击错误:行为出错,导致侵犯别的法益,造成别的结果
是:对错误的危害结果是否应认定为故意?
法定符合说
故意不用认识到所侵害的具体的法益主体
数故意说【通说】
现行为故意,原行为故意(既遂/未遂),成立想象竞合犯
一故意说
现行为过失,原行为故意(既遂/未遂),成立想象竞合犯
具体符合说
故意需要认识到所侵害的具体的法益主体
是否是狭义的因果关系错误?
狭义因果关系错误:事件发展进程不按行为人预想的发展
不影响故意认定
是否是事前故意?
事前故意: 1.前行为造成危害 2.出于其他目的实施后行为 3.后行为导致了前行为追求的结果
是否认定前行为与结果间有因果关系?分歧
肯定说:有因果关系
将前后行为视为一行为,支配行为的故意是概括的故意;
子主题
属因果关系错误,不影响故意犯罪成立,成立故意犯既遂一罪
否定说:无因果关系;前行为成立未遂,后行为成立过失犯
处罚
认定为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
认定为数罪:数罪并罚
是否是犯罪构成的提前实现?
有何种动机?
有哪些消极责任要素?
是否有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
行为无价值论:故意过失属于违法要件
四要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