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八年级上册物理2.1声音得到产生与传播思维导图
这是关于八年级上册物理2.1声音得到产生与传播思维导图,中考必考知识点大全,包含传播速度、传播条件、传播形式等。
初中英语单词英译汉,英语的学习背单词提成绩很直接有效。先英译汉练习,然后汉译英。初中英语必须过单词关。
中考英语高频词汇动词英译汉,高频词。帮助广大学子更好地应对中考英语挑战,尤其是那些高频词汇的理解与记忆,精心整理了一系列中考常考的名词词汇,并将其进行了英译汉的对照,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便捷的学习参考。高频词汇,中考必备。
中考英语高频词汇动词汉译英,反复练习,短期内迅速提高。帮助广大学子更好地应对中考英语挑战,尤其是那些高频词汇的理解与记忆,精心整理了一系列中考常考的名词词汇,并将其进行了英译汉的对照,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便捷的学习参考。高频词汇,中考必备。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产生 (7年6考)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源
正在发声的物体
乐器
打击乐:锣、鼓
锣面,鼓皮振动
弦乐:吉他、二胡、钢琴
琴弦振动
管乐:长笛、军号、萨克斯、葫芦丝
空气柱振动
动物
人:声带
鸟:鸣膜
蝉:鼓膜
蝈蝈,蟋蟀:翅膀的摩擦
蚊子:翅膀
雄蛙:鸣囊
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声
发声不一定能听到声
原因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不一定消失,其发出的声音仍然在介质中传播
相关实验
响着的音叉放在水中“水花四溅”
音叉被敲响时将乒乓球弹开
物体的振动不一定被人看见,此时需要通过转换法来体现
转换法:用明显的现象替代不明显的现象
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轻质小球的运动,这样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
放在敲响的鼓面上的泡沫小球跳动
人耳
人耳的构造
外耳
耳垂
耳廓
外耳道
收集声音
中耳
鼓室
听小骨
鼓膜
传声作用
内耳
半规管
耳蜗
前庭
感知声音
耳廓收集外界声波
声波经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
鼓膜再将这种振动传给与它相连的听小骨,听小骨再将振动放大后传给耳蜗
耳蜗内充满着液体,布满了听觉细胞
半规管感知头部的运动,有助于身体保持平衡
晕车、晕船与前庭、半规管有关
听觉神经把听觉细胞产生的神经信号传给大脑产生听觉
人耳感知声音的途径
空气传声
声源→空气振动→鼓膜振动→听小骨、半规管、前庭→听觉神经
骨传导
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
头骨、颌骨→听觉神经
听到声音的条件
有声源
有传播介质
引起鼓膜振动
人的听觉系统正常
声波到达人耳(人耳距离发声体不能太远)
声响达到一定的分贝(响度不能太小)
声音的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内(20~20000Hz)
耳聋
神经性耳聋
非神经性耳聋
双耳效应
声源到两耳的距离一般不同
两耳感受到声音的强度不同
感受时间先后不同
感受振动频调不同
应用
判断声源的空间方位
传播形式
声波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即声音是一种波,称为声波
振动形式
疏密相间
空气疏密部分的传播形成声波
波形图
根据起伏比较响度
波形图中两者的振幅相同,所以声音响度相同
根据疏密比较音调
完成一次振动所需的时间相同(都是两个格)即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
根据形状比较音色
但在每次振动中,波的形状不同,即音色不同.
传播
每年必考1到选择题或填空题,1~3分
传播速度
描述声音传播的快慢,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15℃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40m/s
介质的种类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一般情况下
特殊
固体软木中声速500m/s,小于液体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影响声速的因素
介质的温度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0℃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31m/s;温度每升高1℃时,空气中的声速将增大0.6m/s
声音与气温的关系
气温影响空气密度,气温越高,空气的密度越小
传播过程中受到的阻碍越小
声速大
晴天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件的气温比上层气温高,声音在地表的传播比上层快,于是在地面上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弯曲的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总沿温度低的路径传播
因为低温方向声音传播介质密度高,声音在高密度的介质中传播比在低密度的介质中传播容易些(例如声音在水中传播就比空气中速度快,距离远),声音是向着四面八方传的,但高温区由于密度小,声音传不远,很快就消失了,而低温区的传播由于介质密度大,声音传播损耗小,因此传的远,给人的感觉就是声音的传播路线总是向着低温方向传播
回声
原理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
只要遇到障碍物就存在回声
人耳能区分开原声和回声的条件
t<0.1s
障碍物较近,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声音更响亮
音乐厅用这种原理使演奏的效果更好
t≥0.1s
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
距离障碍物约17米以上
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
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声速按340m/s)
条件
疏松多孔的物体容易吸收声音,光滑平整的物体容易反射声音。
回声测距
测量方法
测出发出声音到收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
解题步骤
画出行程示意图,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
等于声音传播路程的一半
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距离等
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
听音测距
原理:s=vt
实例
打雷时先看到闪电,2秒后听到雷声
影响因素
介质
不同介质中声速一般不同
固体中最快,液体中其次,气体中最慢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软木例外)
温度
空气中温度高,声速快
☆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 晚 (早、晚)0.29s (当时空气15℃)。
传播条件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
固体
骨传导-贝多芬
液体
钓鱼时不能大声说话
气体
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玻璃钟罩抽气实验
实验现象
抽泣过程中声音逐渐变小,直至几乎听不见,通气后声音逐渐变大
实验方法
理想实验法
实验结论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月球上的宇航员靠无线电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