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损伤的修复
损伤造成机体部分细胞和组织丧失后,机体对所形成缺损进行修补恢复的过程,称为修复。
人体血清Na⁺浓度的正常范围是135~145mmol/L。摄入多,排出亦多;摄入少,排出亦少,不吃则不排。
整理了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对机体的影响及分期,分类和命名原则,病理学改变和形态特征,环境致瘤因素等知识点。为备考的同学们提供复习思路,化繁为简,框架简单明了,希望能帮助大家理清知识脉络、提高学习效率。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
疟原虫为按蚊传播的孢子虫,是疟疾的病原体。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思维导图
损伤的修复
再生
生理性:表皮的角化细胞更新、消化道黏膜更新
病理性:细胞、组织缺损后发生的再生
细胞类型
不稳定细胞(持续分裂细胞)
表皮细胞、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被覆细胞、造血细胞、间皮细胞等
成体干细胞:表皮的基底细胞和胃肠道黏膜的隐窝细胞
稳定细胞(静止细胞)
生理状况下,增殖现象不明显(处于G₀期),受到组织损伤的刺激进入G₁期
各种腺体或腺样器官的实质细胞:肝、胰、平滑肌细胞、骨、原始的间叶细胞及分化出来的各种细胞
骨可以完全再生,但软骨再生能力很弱
再生能力取决于复制潜能,而不是分裂期的细胞数量
永久性细胞(非分裂细胞)
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心肌细胞
出生后都不能分裂增生,一旦遭受破坏则成为永久性缺失
神经胶质细胞可以再生,在神经细胞存活的前提下,受损的神经纤维有活跃的再生能力
一般而言
结缔组织>平滑肌细胞>心肌细胞>神经细胞
低等动物>高等动物
幼稚组织>高分化组织
易受损组织、常生理性更新组织有较强的再生能力
过程
上皮组织
被覆上皮:基底层细胞分裂增生
腺上皮
基底膜完整:由残存细胞分裂补充,完全恢复原来腺体结构
腺体结构完全被破坏:难以再生
取决于基底膜是否被破坏
肝
部分切除:短期恢复原来大小
肝细胞坏死,肝小叶网状支架完整:可恢复正常结构
肝细胞坏死广泛,肝小叶网状结构塌陷:胶原纤维形成,结构难以恢复
纤维组织:纤维细胞、未分化的间叶细胞→成纤维细胞
软骨组织和骨组织
软骨:软骨膜增生→软骨母细胞→软骨基质→软骨细胞
缺损较大时由纤维组织参与修补
骨:再生能力强
血管
毛细血管:又称血管形成,以出芽方式完成
大血管:断离后经手术吻合,内膜复原,肌层瘢痕修复
肌组织
横纹肌再生与肌纤维是否完全断裂有关
平滑肌>横纹肌>心肌
神经组织
脑、脊髓内神经细胞破坏不能再生,形成胶质瘢痕
外周神经受损
与其相连的神经细胞存活可完全再生
断离两端相隔太远
两端之间有阻隔
形成创伤性神经瘤
纤维性修复
肉芽组织
毛细血管垂直生长
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细胞浸润
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
作用
抗感染保护创面
填补伤口及其他组织缺损
机化或包裹坏死组织、血栓、炎症渗出物以及其他异物
结局
间质水分减少
炎细胞减少
毛细血管减少或改建
胶原纤维增多
成熟为纤维结缔组织
瘢痕组织
肉芽组织经改建成熟所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
有大量平行或交错分布的胶原纤维束组成,常发生玻璃样变
病变
大体:局部呈收缩状态,颜色苍白或灰白半透明,质硬韧并缺乏弹性
镜下:纤维细胞很稀少,核细长而深染,组织内血管减少
影响
利
使组织器官保持完整性
使组织器官保持其坚固性
弊
瘢痕收缩
瘢痕性粘连
肥大性瘢痕
创伤愈合
类型
一期愈合
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经黏合或缝合后创面对合严密的伤口
炎症反应轻微,与再生同步
先上皮覆盖,再肉芽组织生长
愈合时间短,瘢痕少
二期愈合
组织缺损较大,创缘不整,哆开、无法整齐对合,或伴有感染
炎症反应明显,坏死清除后再生才开始
先肉芽组织填平伤口,再上皮覆盖
愈合时间长,瘢痕大
影响因素
全身因素
年龄:青少年愈合>老年人
营养
严重的蛋白质缺乏
维生素C对愈合最重要
微量元素锌对愈合有重要作用
局部因素
感染与异物
局部血液循环
神经支配
电离辐射
骨折愈合
血肿形成
骨折两端及其周围伴有大量出血,形成血肿,数小时后发生凝固
常出现轻微炎症
因伴有血管断裂,常可见骨髓组织的坏死
坏死灶小:被破骨细胞吸收
坏死灶大:形成游离的死骨片
纤维性骨痂形成
2~3天后,血肿开始由肉芽组织取代机化,继而发生纤维化
肉眼及X线检查可见骨折局部呈梭形肿胀
一周后,增生的肉芽组织及纤维组织→透明软骨
骨性骨痂形成
→骨母细胞,并形成类骨组织,出现钙盐沉积→编织骨
骨痂改造或重塑
编织骨改建为成熟的板层骨
在破骨细胞的骨质吸收和骨母细胞的新骨质形成的协调作用下完成
骨折断端的及时、正确的复位(基础)
骨折断端及时、牢靠的固定(关键)
及早进行全身和局部功能锻炼,保持局部良好的血液供应(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