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三章:40年代文学(1938-1949)
汉语言本科《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三章40年代文学,高频高考点归纳整理。
编辑于2021-03-24 14:54:38第三章:40年代文学(1938-1949)
概述
三个区域
国民党统治区
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抗战时称抗日民主根据地)
日伪统治下的沦陷区(包括“孤岛文学”时期)
三个时期
抗战初期
整个国家出现高昂的抗战激情,文学也呈现除团结、奋发的面貌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形成了文艺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战中期
表现历史文化反思的特点
多偏重忧郁和沉重
抗战后期及解放战争时期
讽刺了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色调
胡风——主观战斗精神
抗战初期
“孤岛文学”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界止,历时四年零一个月,称之为“孤岛文学”。
1938年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全国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
文学思想论争
文艺与抗战的关系以及抗战 文艺公式化,概念化的问题
时间:抗战初期
双方:(梁实秋、沈从文) VS (左翼作家:张天翼、孙罗荪)
焦点:抗战初全民性的抗战题材创作
文艺的民族形式问题
时间:1939—1941
双方:解放区 VS 国统区
焦点:如何看待“民族形式”的来源
现实主义与主观论
时间:1945—1949
双方:胡风(主观战斗精神是艺术创造的源泉)VS 邵荃麟、冯雪峰、何其芳
焦点:“主观”在创造中决定性作用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时间:1942年5月(次年公开发表)
历史地位:抗战文艺运动中最重要的历史事件,解放区文学运动的发展标志
主要思想:
1.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
2.普及基础上提高,提高基础上普及
3.艺为工农兵服务。
具有思想的局限性
台湾创作
1937-1945:新文学运动陷入低谷只能用日文进行创作“银铃会”(1943-1949),诗人团体
1945.10 月之后:台湾本省作家集体“失声”“皇民化”运动,大陆作家大批来台,如李何林,台静农,梁实秋等作家。
香港文学
大批大陆作家两次南来香港:1938、1946 促进香港新文学的繁荣
国统区文学
概述
范围:国统区 + “沦陷区”
小说创作
社会剖析和世情讽刺:张天翼《速写三篇》、萧红《马伯乐》、茅盾《腐蚀》
文化、历史和现实:沈从文《长河》、巴金《憩园》、老舍《四世同堂》、萧红《呼兰河传》
知识分子:钱钟书《围城》、路翎《财主底儿女们》(知识分子人生道路,批判其劣根性)
女性文学
南方——张爱玲、苏青《结婚十年》(自传体小说); 北方——梅娘短篇《蚌》和《鱼》、长篇《夜合花开》
“现代罗曼司”
1.40年代后期出现的以徐訏和无名氏为代表的“现代罗曼司”小说
2.这类小说以传奇化的情节,杂糅以爱国主题、情爱故事和异域情调,具有很强的浪漫特点。
3.徐訏有《鬼恋》《风萧萧》等;无名氏有《塔里的女人》《北极风情画》《野兽、野兽、野兽》等
戏剧创作
政治战争剧
1.在40年代国统区戏剧创作中,小型化、通俗化的街头剧、茶馆剧、朗诵剧、游行剧、等非常流行
2.“好一记鞭子”的三个街头短剧《三江好》、《最后一计》和《放下你的鞭子》是代表。在当时演出最广、影响最大。
现实题材剧
夏衍, 田汉《丽人行》、吴祖光《 风雪夜归人》 宋之的以国民党“国大代表”选举为背景创作了讽刺喜剧《群猴》。
历史剧
1.“孤岛文学”的“南明史剧”:阿英《碧血花》、《葛嫩娘》、《海国英雄》;于伶《大明英烈传》
2.1941年至1943年,“战国史剧”“太平天国史剧”:郭沫若《棠棣之花》、《屈原》(影响最大)、《南冠草》(夏完淳)、《高渐离》
诗歌创作
抗战初期
1.爱国主义为主题,宣言式的战斗呐喊,现实性、战斗性,朗诵诗运动热潮。
2.高兰《我的家在黑龙江》《哭亡女苏菲》;光未然《五月的鲜花》《黄河大合唱》;艾青;田间“鼓点诗”
相持阶段:纯粹的艺术精神和深层的民族精神。冯至《十四行集》
抗战后期及解放战争
政治讽刺诗。
郭沫若《进步赞》、《猫哭老鼠》; 臧克家《有的人》、《宝贝儿》、《生命的零度》; 袁水拍(马凡陀)《马凡陀的山歌》 田间长篇叙事诗《戎冠秀》《赶车传》
40 年代国统区:七月诗派和九叶诗派。
七月诗派
以胡风主编的《七月》《希望》等刊物为主要阵地的现实主义抒情诗
主要诗人:鲁藜、绿原、阿垅、曾卓、牛汉
主要作品:绿原诗集《童话》,鲁藜诗集《醒来的时候》、《泥土》,阿垅《纤夫》、牛汉《鄂尔多斯草原》
重要意义:七月诗派在艺术上的追求和创造把自由体新诗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名词解释】
以胡风主编的《七月》和《希望》等刊物为主要阵地的现实主义抒情诗派,主张发扬“主观战斗精神”,代表诗人有鲁藜、绿原、阿垅、曾卓、牛汉等。
九叶诗派
1.九叶诗派是4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一个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诗歌流派;
2.以《诗创造》和《中国新诗》等刊物为主要阵地,聚集了穆旦、辛笛、陈敬容、郑敏、袁可嘉、唐祈、唐湜、杜运燮、杭约赫(曹辛之)等诗人;因后来出版诗歌合集《九叶集》,被称为“九叶诗派”。
3.九叶诗派扎根现实,传达了向往光明与和平的时代情绪。
沙汀
作者简介:沙汀,原名杨朝熙,又名杨子青,四川安县人。1932 年加入“左联”
主要作品
30年代:短篇小说集《法律外航线》
40年代:以四川农村为背景,国民党和土豪劣绅统治下广大农民的悲惨生活, 短篇小说集《土饼》、《苦难》, 长篇小说《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
抗战时期:揭露借战争发国难财的国民党、封建主,《在其香居茶馆里》
抗战胜利前后和解放战争时期:短篇集《呼吁》和《医生》
《在其香居茶馆里》
思想内容
1.《在其香居茶馆里》揭露了那些以抗战之名营私舞弊,大发国难财的国民党基层官吏和鱼肉乡民的土豪劣绅,无情地撕下他们冠冕堂皇“抗战”外衣,刻画出他们可憎、可鄙、可笑之态。
2.以抗战时期国统区的兵役问题为题材,描写了发生在四川乡镇茶馆里的一幕征兵丑剧。
艺术成就
杰出的讽刺艺术。写实
独特的场景安排。茶馆
精湛的结构艺术。双线结构,一明一暗或者说一虚一实两条线索。
小说创造的艺术特征
①善于从自己熟悉的生活经验中寻找创作素材,作品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②冷峻客观地进行描绘,让反面形象显示出自身的矛盾与荒谬。
③语言风趣而又口语化。
④善于从讽刺切人生活,取得了不凡的成绩,对中国现代讽刺文学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艾芜
作者简介:原名汤道耕,出生四川省新繁县。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漂泊于西南边境及邻国。
主要作品
短篇小说集(第一部):《南行记》(《山峡中》——野猫子)
30 年代小说:《南国之夜》、《海岛上》《太原船上》
抗战爆发后:对现实压迫与苦难的揭示三部长篇《丰饶的原野》、《故乡》、《山野》
贫苦挣扎的农村妇女:《一个女人的悲剧》、《芭蕉扇》、《石青嫂子》
《南行记》思想内容
①以一个飘泊知识者的眼光观察并叙述边疆异域特殊的下层民众生活,刻画出各式各样的流民形象;
②表现了人物强烈的生存意识与朦胧的反抗精神;
③批判了黑暗的虎狼世界,寄托了作者对底层民众的同情、理解与赞颂。
小说创作的艺术成就
1.较强的艺术概括能力与处理题材的魄力,善于把平淡的故事写得娓娓动听,以色彩明丽的景物和环境烘托出人物内心的活动。他笔下的边疆生活和人物,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2.作品的笔调清新明快,朴实自然,富有抒情味。
3.抗战爆发以后的创作,谨严沉郁的现实主义手法,逐渐取代原先的抒情浪漫的艺术风格。
钱钟书
作者简介:江苏无锡人,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
作品:长篇小说《围城》、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鬼·兽》、诗学专著《谈艺录》、《管锥篇》
小说主旨:揭露抗战期间上层知识分子的众生相《猫》、《纪念》
《围城》
围城故事发生于1920到1940年代。主角方鸿渐是个从中国南方乡绅家庭走出的青年人,迫于家庭压力与同乡周家女子订亲。但在其上大学期间,周氏患病早亡。准岳父周先生被方所写的唁电感动,资助他出国求学。 方鸿渐在欧洲游学期间,不理学业。为了给家人一个交待,方于毕业前购买了虚构的“克莱登大学”的博士学位证书,并随海外学成的学生回国。在船上与留学生鲍小姐相识并热恋,但被鲍小姐欺骗感情。同时也遇见了大学同学苏文纨。 到达上海后,在已故未婚妻父亲周先生开办的银行任职。此时,方获得了同学苏文纨的青睐,又与苏的表妹唐晓芙一见钟情,整日周旋于苏、唐二人之间,期间并结识了追求苏文纨的赵辛楣。方最终与苏、唐二人感情终结,苏嫁与诗人曹元朗,而赵也明白方并非其情敌,从此与方惺惺相惜。方鸿渐逐渐与周家不和。 抗战开始,方家逃难至上海的租界。在赵辛楣的引荐下,与赵辛楣、孙柔嘉、顾尔谦、李梅亭几人同赴位于内地的三闾大学任教。由于方鸿渐性格等方面的弱点,陷入了复杂的人际纠纷当中。后与孙柔嘉订婚,并离开三闾大学回到上海。在赵辛楣的帮助下,方鸿渐在一家报馆任职,与孙柔嘉结婚。 婚后,方鸿渐夫妇与方家、孙柔嘉姑母家的矛盾暴露并激化。方鸿渐辞职并与孙柔嘉吵翻,逐渐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人物:方鸿渐(批判知识分子灰色与病态人生)、李梅亭、苏文纨、孙柔嘉、唐晓芙、高松年
主题思想:旧中国知识分子灰色人生的真切写照,及对此类知识分子病态人生的历史原因的深刻分析。
思想意蕴
社会批判层面。 围绕着主人公方鸿渐的人生足迹。
文化批判层面。 外国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
哲学反思层面。“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艺术特色
①杰出的讽刺艺术
②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与哲理化、知识性的有机融合
③丰富的表现手法(比喻、夸张、象征)
1.象征着人生的婚姻;
2.象征着人生的处境,人生轨迹、所处环境;
3.象征着人类的生存困境,理想与现实、个人要求与时代局限;
④精湛的语言艺术
路翎
主要作品
思念南京:《秋在山城》、《一片血痕与泪痕》
随家入川:《“要塞”退出以后》
矿工悲惨境遇及反抗:《饥饿的郭素娥》(向宗法家族势力与流氓势力挑战)《家》、《黑色子孙之一》、《何绍德被捕了》、《卸煤台下》
《饥饿的郭素娥》:在这篇文章里,作者路翎用“生活的触手”描写了一个女人和一个世界。女主人公郭素娥被一个大烟鬼领拾后做了其妻,不久生活上又陷入了困境,丈夫丧一切能力,她瞒着她丈夫与一和工(张振山)私通,最后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郭素娥:不甘心沉沦,在精神饥饿与物质饥饿的层面,强悍的女人,欧化的色彩 刘寿春:夫权制的代表,无能,有骗术,把妻子看做私有物品 张振山:流浪型的工人,受过精神创伤,有暴力倾向,以暴制暴(左翼倾向),丧失唯一成为正常人的可能 魏海清:农民型的工人,从怯懦到爆发,从自私到同情他人
40年代后多农村题材
长篇《燃烧的土地》,中篇《蜗牛在荆棘上》,短篇《嘉陵江畔的传奇》
《财主底儿女们》
主题思想:出身剥削阶层的知识分子在大时代的激荡下的摸索挣扎
人物形象
①蒋蔚祖:性格懦弱、无所作为的公子哥
②蒋少祖:时进时退、左右失据的知识分子
③蒋纯祖:民族解放斗争中死守个人主义立场的四处碰壁的苦闷绝望的知识分子
艺术特点
内容上:揭示人灵魂的复杂、丰富性
表现手法上:兼容政治、哲理、抒情多种艺术要素的夹叙夹议艺术
张爱玲
作者简介:张爱玲,生于上海,祖籍河北丰润县,原名张瑛。
小说作品
章回体小说《摩登红楼梦》、小说集《传奇》、《桂花蒸·阿小悲秋》、《倾城之恋》(白流苏)、《金锁记》(曹七巧)、《十八春》(《半生缘》)、《沉香屑·第一炉香》(葛薇龙)、《连环套》、《红玫瑰与白玫瑰》
《金锁记》
描述了新旧交替的中国都市男男女女千疮百孔的经历,并集中地暴露了每个人心中的那种邪恶性;
主角曹七巧在现实的压迫下性格变态,容不得任何美好的东西,甚至自己儿女的婚姻幸福也成了她的眼中钉、肉中刺,非加以毁坏就不能使她称心,这是对中国读者熟悉的传统慈母形象的彻底解构,也揭示了压抑人性的封建文化对人心灵的巨大戕害。
主要特色
1.传奇性的故事,及弥漫其中的梦魇般氛围,擅长叙说“家史性”故事;
2.有丑恶的人性展示,两性关系中的性心理、性变态、人格分裂等是其常写题材;
3.将中外古今优秀传统熔于一炉、纯文学与通俗文学各自优长汇于一身,将小说推向雅俗融合的境界。
思想内容
1.永恒的、普遍的人性,诗意而抽象。上海文化、不注重现实、人生的迷乱感和虚无感。
2.人性的邪恶。(《十八春》曼璐)
3.现代都市社会的封建性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4.女性的不幸与毁灭
5.古典小说的智慧和现代生存体验。
张恨水
作者简介:张恨水,原名张心远,祖籍安徽潜山,生于小官吏家庭。
主要作品
1926 年发表的《金粉世家》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通俗巨制打破了中国古典小说封闭式的结尾模式,呈开放式结构
代表作:《啼笑因缘》军阀混战的黑暗现实旧派通俗文学中社会言情小说的集大成者
成名作:《春明外史》
风格转变
“九·一八”事变后,张恨水的思想发生了转变。抗日爱国,批判社会现实。 社会讽刺小说《八十一梦》(1943年)。“ 今国难当头,必以语言文字,唤醒国人”
艺术特色
1.张恨水的小说有以俗为雅,雅中藏俗;注重传承,勇于创新;
2.大量使用第三人称叙事模式的特点。
3.吸取了西方小说和传统小说写作手法的优点,作品新旧交融,既有传统章回小说的形式,又将现代的叙事内容融入传统的小说形式中。
4.他在着重景物描写与心理描写的同时,也注重风俗描写和传统姻缘的描写。
艾青
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主要作品
前期:《大堰河——我的保姆》
抗战时期(中心意象:土地和太阳)
“北方组诗”:反映北方人民苦难,风格忧郁深沉。 《北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乞丐》《我爱这土地》《旷野》《补衣妇》《手推车》
“太阳组诗”: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太阳》《向太阳》《煤的对话》《火把》》《他死在第二次》《吹号者》
思想内容
写出了民族的悲哀,人民的苦难
注重挖掘在苦难中顽强挣扎、坚韧奋斗的民族精神
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沉的爱
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追求
独特情调:突出地表现着浓浓的忧郁情绪,但又充满信念和认真
艺术上独特建树
1.对多灾多难的祖国、民族、土地尤其是农村劳动人民的爱,感情真挚深沉;
2.既有“忧郁”的感情色彩和“漂泊的情愫”,又充满了对光明的热烈向往、追求和火一般燃烧的热情。
3.意象鲜明、想象丰富、比喻新鲜、具有诗情画意。
4.以散文式的诗句自由抒写的自由体形式。
历史地位:标志着“五四”以后自由体诗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的阶段
穆旦
作者简介:穆旦(1918-1977),祖籍浙江海宁,生于天津,原名查良铮。九叶派诗人中成绩最突出的,风格显著
主要作品:《我向自己说》《自己》《从空虚到充实》《蛇的诱惑》《神魔之争》《隐现》《诗八首》(爱情与自我)
艺术风格
1.对于“自我”的独特探索与表现,很强的反思和批判精神;
2.诗中的“我”深深植根于中国现实之中
3.表现了分裂、残缺、矛盾而痛苦的“自我”
4.展现自己心灵的自我搏斗和种种痛苦而丰富的体验,充满深沉的内省与思辨的力量。
5.语言上娴熟地运用了现代诗的象征、暗示、抽象与具体扭结的技巧,诗歌语言意义繁密而富于弹性。
诗歌中的“自我”形象
1.是在动荡混乱时代,一个现代派诗人内心情绪的凝结,在“我”的形象系谱中显示出深厚的社会历史内容。
2.运用现代主义手法,展示内心的分裂、残缺、矛盾和痛苦以及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3.在对个体生命的自觉感悟与沉思中,交织着诗人对人类命运、历史沉浮和民族忧患的沉思。
夏衍
作者简介:夏衍(1900-1994),浙江省杭州人,原名沈乃熙,字端先。继田汉、曹禺之后,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剧作家
主要作品
历史剧:《赛金花》、《自由魂》(秋瑾传)
现实主义戏剧的起点:《上海屋檐下》
抗战爆发后:《保卫卢沟桥》《一年间》《赎罪》《娼妇》《心防》《冬夜》《愁城记》《水乡吟》《法西斯细菌》《复活》《芳草天涯》
艺术特征
1.富有现实战斗性,选取与现实斗争密切相关的题材,表达与祖国、民族命运相关的主题。
2.简洁朴素,取材平凡的日常生活,朴素地再现生活本来面目,重在展示形形色色的社会世相
3.注意人物刻画,以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
4.语言朴素自然,含蓄深沉,作品显示出清淡、质朴、隽永、飘逸的艺术风格。
陈白尘
作者简介:陈白尘(1908-1990),江苏淮阴县人,原名陈增鸿“南国社”成员
主要作品
从历史素材中寻找戏剧性:《汾河湾》、《虞姬》
“大时代的小喜剧”:《未婚夫妻》《升官图》《乱世男女》
第一部讽刺喜剧,暴露了国民党统治扼杀人的基本权利:《征婚》
正剧:1944年《岁寒图》
抗战胜利后的喜剧电影剧本:《幸福狂想曲》、《天官赐福》《乌鸦与麻雀》
代表作《升官图》
夸张、变形和漫画化的手法描写了“一个凄风苦雨之夜”两个强盗的升官梦
40 年代后期的又一部“官场现形记”
艺术特色
①以荒诞离奇的梦境揭示现实,梦境为喜剧手法的自由发挥起了重要作用;
②情节的离奇建构和人物描写的高度漫画化相结合,使剧作充满喜剧性;
③用喜剧手法将政治批判与道德批判结合在一起,写出群丑多行不义的必然下场。
解放区文学
概述
概况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学创造形式:农民喜闻乐见
进步性:语言上采用大众口语,甚至方言土语,晓畅生动,自然质朴
限制性
①小型作品居多,多为“急就章”
②简单化、公式化。
戏剧
新秧歌剧:劳动生活与工农兵《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牛永贵挂彩》《红布条》
新歌剧:《白毛女》(贺敬之、丁毅) “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刘胡兰》《王秀鸾》《血泪仇》
戏剧
旧戏曲《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血泪仇》;
新编京剧《逼上梁山》 “这是旧剧革命的划时代的的开端”——毛泽东
话剧:民族风格和乡土气息《把眼光放远一点》《抓壮丁》《粮食》《红旗歌》
【新秧歌剧】
1.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秧歌剧形式,代表作有《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牛永贵挂彩》等。
2.旧秧歌剧主要以男女两性关系为内容,新秧歌剧侧重反映现实的劳动生活,描绘健康有活力的工农兵形象。
3.在传统秧歌剧载歌载舞形式的基础上创新,促进了民族歌剧的探索与发展。
【《白毛女》】
①40年代创作于解放区的新歌剧。
②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贺敬之等执笔;
③塑造了喜儿等形象,表现“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
《白毛女》的艺术特色
1.《白毛女》继承了秧歌剧长于抒情的特点,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精彩的抒情唱段;
2.参照中国古典戏曲歌唱、吟诵、道白相结合的手段,适当安排剧中人物的道白,以推进剧情,适合大众欣赏习惯;
3.借鉴了西洋歌剧齐唱、重唱、合唱、伴唱的形式以及音乐的戏剧性、性格化的传统,在广泛的继承借鉴中创造了新型现代民族歌剧的经典。
诗歌
早期(文艺座谈会前):朗诵诗、街头诗。光未然《黄河大合唱》
后期:新民歌、“快板诗”、歌谣体新诗
歌谣体新诗
基本特点:内容的歌颂性,诗人的代言性,表现的叙事性,语言的口语性,形式的民谣化
主要作品:李季《王贵与李香香》、阮章竞《漳河水》、张志民《王九诉苦》、田间《戎冠秀》
抒情诗:何其芳《夜歌和白天的歌》
小说
早期(文艺座谈会之前):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
后期
部队:刘白羽《政治委员》、《无敌三勇士》、《战火纷飞》、华山《鸡毛信》
章回体抗日题材(解放区最早出现的中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马烽、西戎,最早出现的表现新的人民英雄)、《新儿女英雄传》(孔厥、袁静)
农村改革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暴风骤雨》(郭全海)获苏联斯大林文学奖金二、三等奖。
欧阳山《高干大》、柳青《种谷记》
工业建设:草明《原动力》
散文
报告文学、速写和文艺通讯——反应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军民生活
赵树理
作者简介:赵树理(1906-1970),山西省沁水县人,原名赵树礼。“山药蛋派”
主要作品
成名作《小二黑结婚》(二诸葛、三仙姑、小芹、金旺、兴旺)——自由恋爱
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李有才、小顺、小保)——针对农村工作难以结合实际
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第一部长篇小说、《三里湾》
短篇小说《孟祥英翻身》、《邪不压正》、《福贵》、《传家宝》、《田寡妇看瓜》等
题材:赵树理的小说多是“问题小说”,即他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小二黑结婚》】
①四十年代赵树理的小说成名作;
②写解放区青年男女小二黑和小芹的自由恋爱故事;
③创造了一种新的评书体的小说形式。
【赵树理方向】
1.赵树理自1943 年起发及《小二黑结婚》等一系列作品,推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民族化、大众化,为解决新文学与农民沟通问题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2.赵树理的创作探索引起了文艺界的高度重视,陈荒煤提出了,赵树理方向,号召作家向赵树理学习。
赵树理对中国现代小说民族化的贡献:
1.小说写法上,借鉴了中国传统评书或章回体小说,加以革新,较大程度上适应了中国农民的欣赏习惯,推动现代小说的民族化。
2.人物塑造上,既注重在叙述故事中介绍人物,又注重以人物的行动来揭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3.形象体系和情节结构上,具有对称性,使人物性格相互映照。
4.在语言上,农民口语与说书的结合,营造幽默风趣的艺术效果
赵树理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1.赵树理是第一个塑造解放区历史变革中农民形象的作家,被称为“农民作家”,形成了“赵树理方向”。
2.在语言上,注重对北方农民口语进行艺术加工,质朴通俗、简洁有力,营造出幽默风趣的艺术效果。提供了新文学与农民进行沟通的成功经验,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形成了“山药蛋派”的文学流派。
3.赵树理创造了评书体现代小说形式,为中国现代小说的民族化、大众化作出了贡献。
孙犁
作者简介:孙犁(1913-2002),生于河北省平安县,原名孙树勋。“荷花淀派”
文学特点:侧重于从人的心灵、情感和生活诗意的层面上表现人物性格
代表作:农村生活和斗争的小说:《荷花淀》(水生嫂)、《嘱咐》《芦花荡》《光荣》(原生、秀梅)
内容:以他的家乡冀中平原农村为背景,描写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冀中地区人们的斗争生活。
孙犁小说的总体创作特色:
1.孙犁擅长以散文的手法来写小说,虽以抗战生活为题材,却不以厮杀的情节取胜,而是以简单的线索串联几个场景,加以精雕细琢,从中发掘生活的诗意和人情美的光华。
2.孙犁的景物描写非常出色,不仅洋溢着冀中平原的泥土气息和水淀荷花的幽幽清香,而且与人的心境、情节的发展相契合。语言非常优美,清新自然,人物语言也达到了高度的个性化和口语化。
3.孙犁的小说以其美的特质与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解放区小说中占有特殊的位置。以他为首,后来有一批作家如刘绍棠、韩映山、丛维熙等,追随其创作风格,在五六十年代形成了被称之为“荷花淀派”的小说流派。
李季
作者简介:李季(1922-1980),出生于河南省唐河县
代表作: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延安文艺整风后解放区最早出现的、富有代表性,“民族形式”的史诗)
主题思想
运用民歌形式来表现陕北人民悲惨生活和斗争经历的一个尝试,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被茅盾誉为“是一个卓绝的创造,就说它是‘民族形式’的史诗,似乎也不算过份”
主要成就
1.继承信天游。
2.为信天游增添了新的表现主题。信天游多用来表现男女爱情主题,将爱情和革命艺术地结合在了一起;
3.给信天游增添了一些新的词汇,使这一传统的艺术形式具有时代感。诗中的“红旗”、“白军”、“革命”、“同志”、“赤卫军”、“少先队”、“自由结婚”
4.体现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文艺大众化、民族化的精神。
【信天游】
1.信天游是陕北一种抒情兴味非常浓重的民歌形式。
2.特点在于比兴手法的广泛运用,两句一段,歌者叙事或抒情,往往采用联唱方式,以一件事为中心,使叙事和抒情达到完美的统一。
阮章竞
作者简介:阮章竞(1914-2000),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县
主要作品:长篇叙事诗《漳河水》(三位农村妇女,解放区的妇女解放)、大型话剧《未熟的庄稼》、独幕话剧《糖菜夫妻》、大型歌剧《赤叶河》、长诗《圈套》
《漳河水》艺术特色
1.形式上:《漳河水》也是吸取“民歌体”的创作形式。
2.表现手法:根据女主人公不同的个性、命运来安排场景、渲染气氛。对比中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也增添了艺术感染力
3.体裁上:古典诗词和民歌的融合
【《漳河水》】
①阮章竞于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吸取“民歌体”的营养,在新诗形式上进行了探索;
②讲述了漳河边三位性格各异的年轻女子翻身前后的不同命运及各自的斗争历程,歌颂了党领导下人民革命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