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先秦春秋战国
先秦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详见如下思维导图笔记。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时段特征
先秦时期
夏
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出现了王位继承制度
商
①内外服制度
②浓厚的神权色彩(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③石器锄耕、工商食官
④甲骨文
周
政治
内外服联盟—封邦建国 兄终弟及—父死子继(嫡长子继承制) 神权政治—血缘政治:以礼乐、道德强化社会等级秩序
分封制(封邦建国)
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
礼乐制(等级秩序、贵贱有别
经济
农业
石器锄耕(生产工具、生产力低下)
集体耕作(生产模式)
井田制(经济制度)
手工业、商业:工商食官
文化
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教育)
金文(青铜器上的文字)
春秋战国
农业:铁犁牛耕(生产工具进步)→ 个体农耕→ 井田制瓦解→ 土地私有制
手工业、商业:工商食官→ 私营工商业
诸侯争霸,分封制、宗法制瓦解,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合诸侯国争相变法改革
商鞅变法
军事:奖军功 严军纪 实兵源
废世卿世禄制: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经济:废井田 奖耕织 度量衡
废井田:适应了新经济的发展
政治:行县制 连坐法 重刑罚
废分封
文化及风俗:焚诗书 强分家
百家争鸣(文化下移)
儒家
人类自身、国家治理,伦理道德、等级秩序
孔子(春秋)
提倡“仁”和“礼”、“为政以德”、“近鬼神而远之”、“因材施教”、学思结合
孟子(战国)
“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说,义利观
荀子(战国)
自然的规律不因人的意志而转移,但可“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礼法并用
墨家
下层群众的利益
墨子(战国)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道家
重视自然
老子(春秋)
道是万物的本源、朴素的辩证法;“无为而治”
庄子(战国)
齐物;逍遥,无所恃,顺从自然
法家
制度创新、重法度
韩非(战国)
以法治国,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变法革新
兵家
孙膑(战国)
强调战争规律;“造势”;重视人的作用
关注人类自身、人性善恶、国家治理、社会秩序构建
《诗经》、楚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