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免疫器官和组织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组织、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关于医学免疫学第三章——抗原部分的知识框架总结。内容包括抗原的性质与分子结构基础、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抗原的种类、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帮助大家理清学习思路、提高学习效率。
本思维导图为《医学免疫学》第四章抗体部分知识框架整理。其内容包含:抗体的结构、抗体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抗体的功能、各类抗体的生物学特性和人工制备抗体几个部分。帮助同学们提高学习效率、理清学习脉络。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思维导图
免疫器官和组织
中枢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1. 骨髓
1. 各类血细胞发源地,哺乳动物B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
构成
黄骨髓和红骨髓。造血干细胞HSC
造血诱导微环境:基质细胞及其分泌的成长因子
功能
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B细胞和NK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体液再次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2. 胸腺
胸腺细胞和胸腺基质细胞(胸腺上皮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成纤维细胞)。
皮质
主要为未成熟T细胞
浅皮质区
TEC可产生促进T细胞分化发育的激素和细胞因子
深皮质区
体积较小的皮质胸腺细胞
髓质
成熟T细胞和大量胸腺髓质上皮细胞,有胸腺小体,在发生炎症或肿瘤时消失。
胸腺微环境
组成
TSC、细胞外基质、局部活性因子
作用
分泌细胞因子和胸腺肽类分子促进胸腺细胞增殖、分化和发育
细胞和细胞间相互接触
T细胞成熟、分化的场所
在胸腺微环境,T细胞经过阴性和阳性选择,只有少部分T细胞能获得MHC限制性和自身免疫耐受,发育为成熟T细胞。
免疫调节作用
屏障作用
外周免疫器官
成熟淋巴细胞定居场所,对抗外来抗原产生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淋巴结
结构
靠近被膜下,B细胞定居场所,非胸腺依赖区。有淋巴小结。
深皮质
副皮质区,T细胞定居场所,胸腺依赖区。有毛细血管后微静脉,沟通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
含B细胞和浆细胞,有较强捕捉和清除抗原作用
T细胞和B细胞定居场所
T细胞占75%,B细胞占25%
免疫应答场所
过滤作用
过滤淋巴液
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脾
白髓
动脉周围淋巴鞘
厚层弥散淋巴组织,T细胞区
脾小结
B细胞区,受抗原刺激后成为次级淋巴滤泡,即生发中心
边缘区
含较多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是淋巴细胞由血液进入淋巴组织的重要通道
中央动脉
脾动脉进入脾实质后的分支,小梁动脉
红髓
脾索
含B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
脾血窦
含巨噬细胞,于脾索一起清除衰老细胞、抗原抗体复合物等,抗原提呈
免疫应答发生场所
合成生物活性物质
储存红细胞的血库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
主要包括呼吸道、肠胃道、泌尿生殖道等粘膜淋巴组织
肠相关淋巴组织
肠粘膜下的淋巴组织
派尔结合淋巴结
肠粘膜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M细胞(微褶皱细胞),特化的抗原转运细胞。M细胞基膜向内凹陷成口袋,内有T细胞、B细胞、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M细胞摄取肠腔内抗原性异物,由吞噬细胞或树突状细胞识别后进入PP,激活T、B细胞,启动肠道免疫应答。
上皮内淋巴细胞
位于肠粘膜之间,主要是T细胞。
鼻相关淋巴组织
扁桃体(咽、颚、舌)、鼻后部淋巴组织组成,抵御空气中传播的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淋巴小结
弥散的淋巴组织
器官相关淋巴组织
主要为B细胞,分布于各肺叶的支气管上皮下
功能特点
使粘膜局部免疫应答
产生分泌型IgA
参与口服抗原介导的免疫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