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队列研究(1)
流行病学队列研究思维导图,研究原理是将特定的人群按其是否暴露于某因素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为n个群组,追踪观察一定时间,比较两组或各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疾病有无因果联系及联系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暴露组的率>未暴露组的率,则可认为暴露与疾病存在联系,且很可能是因果联系。
毒理学———毒理基本概念。毒理学是一门研究化学物质对生物体的毒性反应、严重程度、发生频率和毒性作用机制的科学,也是对毒性作用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的科学。是预测其对人体和生态环境的危害,为确定安全限值和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门学科。
毒理学———毒作用的影响因素。毒作用是毒物对机体所产生的损害总称。化学物质的毒作用是其本身 或代谢产物在作用部位达到一定数量并停留 一定时间,与组织大分子成分互相作用的结 果,又称毒效应。是化学物质对机体所致不良或有害的生物改变,故又可称为不良效应、损伤作用或损害效应。
常见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有单点分布、两点分布、二项分布、几何分布、负二项分布、超几何分布、泊松分布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思维导图
队列研究
研究原理
是将特定的人群按其是否暴露于某因素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为n个群组,追踪观察一定时间,比较两组或各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疾病有无因果联系及联系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暴露组的率>未暴露组的率,则可认为暴露与疾病存在联系,且很可能是因果联系。
研究类型
前瞻性队列研究
优点
时间顺序增强了病因推断的可信度 直接获得暴露与结局资料,结果可信 能获得发病率
缺点
所需样本量大,花费大,时间长 影响可行性
回顾性队列研究
1.短期内完成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2.时间顺序仍是由因到果 3.省时、省力、出结果快
1.资料积累时未受到研究者的控制,内容上未必符合要求 2.需要完整可靠的有关研究对象的暴露和结局的历史记录或档案材料
双向队列研究
综合上面两个
选择原则
1.有欲明确检验假设 2.所研究疾病的发生率较高,一般不低于5‰ 3.暴露因素和结局变量有明确规定 4.有可靠的测量手段 5.有足够的观察人群和能完成随访的人群 6.足够的人、财、物力
1.根据研究开始时研究者掌握的有关研究对象在过去某时刻的暴露情况的历史材料分组 2.不需要随访,研究开始时结局已出现
1.研究队列的确定是过去 2.根据研究对象过去某时刻的暴露情况分组 3.需要随访 4.部分结局可能已出现
研究目的
1. 研究新药临床效应
2. 发现疾病自然史
3. 检验病因假设
4. 评价预防效果
偏倚
选择偏倚
信息偏倚
混杂偏倚
1. 验证因果的能力强
2. 信息偏倚较少
3. 直接分析病因作用
4. 了解疾病自然史
1. 耗费大量人力 物力
2. 不适用发病率低的疾病病因研究
3. 随访时间长 易失访 失访偏倚
4. 随访过程未知变量容易干扰结局
内容
1. 研究设计
1. 确定研究因素
2. 确定研究结局
3. 确定研究现场
4. 确定研究人群
暴露人群
1. 职业人群
2. 特殊暴露人群
3. 一般人群
4. 有组织的人和群体
对照人群
1. 内对照
2. 外对照
3. 总人口对照
4. 多重对照
5. 确定样本量
1. 影响因素
β ,α ,Po ,RR
2. 需要考虑的问题
失访率
暴露组和对照组的比例
3. 样本量计算
6. 资料收集
1. 基线资料
7. 随访
2. 质量控制
3. 资料整理分析
资料整理模式
人时的计算
1. 以个人为单位计算人年
2. 用近似法计算人年
3. 用寿命表法计算人年
率的计算
累积发病率CI
观察期内发病人数/观察开始时人数
发病密度ID
观察期内发病人数/观察人时总数
标化比
研究对象少, 结局事件的发病率低 流行病学意义和RR类似
标化死亡比SMR
标化比例死亡比SPMR
研究人群的观察死亡人数/以标准人口率算出的预期死亡人数
效应的估计
1. 相对危险度RR
Ie/Io
2. 归因危险度AR(病因分值EF)
3.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病因分值EF)
4. 人群归因危险度PAR
It-Io
5. 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人群病因分值PEF)
(It-Io)/It or Pe(RR-1)/Pe(RR-1)+1
观察法,分析性研究 , 由因及果 验证因果能力强
适用总人群暴露小的情况,此时采用SMR,特殊人群暴露/职业人群暴露 常用此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