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根据内容进行电影的配乐工作,有时也会在前期根据剧本进行构思和创作
混音师也会根据具体的情节进行音效设计和混音,混音师面对的是种类繁多的声音素材,不同声音之间的强弱对比,不但决定了此刻的叙事重点也影响着气氛和观众的情绪,真实的空间中,不同的声源可能处于不同的纵深层次上,混音师通过对不同音源的声音进行处理让其听起来像是从某个特定的位置发出的,从而还原出真实的声音层次,混音师需要明确的知道当前镜头的内容主体并把他的声音调整为前景声,最早被观众注意到,也就是让画面的主体和声音的主体统一起来
声音的透视关系或声音层次的关系:声音分为前景声和后景声,实际制作中,人声、音乐、音效都是分轨的,提高特定音轨或特定声音片段的电平,让它的响度更大,更能引起听觉的注意,就成为了前景声
在声音的后期中,需要遵循客观和主观两个标准,客观的调整标准应该符合听觉的现实还原真实的声场,另考虑到声速远小于光速,但很多影片在处理时倾向于二者同步发声,观众会把同时发生的画面和声音直接联系起来而忽略其合理性,声音的主观标准符合心理上的真实,本着主观的标准,人声可以被刻意减弱,用来表现角色的无助,有时候人声和音效完全消失,用音乐叙事或抒情
处理好声音的层次关系,就要把人声、音响、音乐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考虑,明确当前的叙事重点和情绪重点能更好的找到声音表现的主体,营造出丰富而具有表现力的声音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