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普通心理学思维导图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
主要对象
个体心理: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
认知:人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语言。
动机与情绪
动机: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情绪:人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认识事物的属性、特性及其关系,形成的对事物的态度,产生满意、不满意、喜爱、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
能力和人格:人在获得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或者说在信息加工过程中,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特性,显示出人与人的心理差异。其中稳固的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叫做个性心理特性或个性。心理特性就包括了能力和人格。
重要对象
无意识现象
无意识现象: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个体意识特点(补充内容)
①是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
②人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能够预先计划达到目的的方法和手段
社会心理及其与个体心理的关系:共性与个性
研究任务
基本任务:探索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研究方面
①心理过程
②心理结构
③心理的脑机制
④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
⑤心理与环境
重要任务
①研究心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②研究心理现象的种系发展和个体发展以及它们和脑发育的关系
③揭示心理现象和人的外部环境(自然的和社会的环境)之间存在着的规律性联系。
研究心理学的意义
①理论意义:正确地解释现象,科学地预测现象。
②实践意义:有效地控制现象和从不同方面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①普通心理学
②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
③发展心理学
④教育心理学
⑤医学心理学
⑥工业心理学
⑦军事心理学
⑧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方法
①观察法:对变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
适用情况
①研究对象无法控制
②在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
③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现象进行控制
主要缺陷
①自然条件下,现象难以进行重复观察,观察结果也难以进行检验和证实
②自然条件下,观察结果难以进行精确分析
③需要研究的对象可能不出现
④观察容易各取所需,容易受观察者本人的主观意愿影响
②心理测验法: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里品质
基本要求
①信度:指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可靠度高例如:同一个人同个测试多次测验成绩大致相同。
②效度:指一个测验有效地测量了所需的心理品质。对对应行为进行预测。例如:高考高分同学入学的成绩也好。
③相关法:通过寻找相关事物间的关系
相关系数(-1~1)
>0:正相关
=0:相关很小
<0:负相关
缺点:不能提供因果信息,即不能区分相关两事物的因果关系。
④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
实验室实验: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对实验条件严加控制
优点:有助于发现事物间的因果联系,并允许人们对实验结果进行反复验证
缺点:由于主试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使得实验情景带有极大的人为性,即被试者意识到自己在实验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客观性
自然实验(现场实验):在人们正常学习和工作的情景下,适当对实验条件进行适当控制
优点:克服了实验室实验的缺点,实验结果比较合乎实际
缺点:条件控制不够严格,难以得到精密的实验结果
注:主试者和被试者都不知道自变量是怎样被控制的叫做双盲控制,有利于排除实验者的偏好。
⑤个案法:要求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
心理学史
19世纪末独立成一门科学
①重要历史渊源
理论基础
近代哲学思潮的影响(17~19世纪欧洲各国的哲学)
17世纪法国唯理论
著名代表:17世纪法国著名家和杰出的自然科学家让内.笛卡儿
17~18世纪英国经验论
起源于英国哲学家霍布斯(经验论先驱)和洛克(经验论奠基人)
实验方法
实验生理学的影响
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重要心理学派别
重视意识经验的研究
①构造主义
主张心理学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表象、情感
代表人物:铁钦纳
奠基人: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冯特
②机能主义
主张研究意识,主张意识是个人的,永远变化的,连续的和有选择性的,意识的作用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推动了美国心理学面向实际生活的过程
代表人物:杜威、安吉尔
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
③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和行为主义都靠批判传统心理学(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起家,格式塔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
创始人:韦特海默、柯勒和考夫卡
观点
①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
②部分相加不等于全体
③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重视正常行为的分析
④行为主义
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宣告行为主义的诞生
特点
①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
②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研究无意识现象
⑤精神分析学派
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学派,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人类的一切个体的和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和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
贡献:重视动机的研究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
错误:过分强调无意识的作用,并且把它与意识的作用对立起来:早期理论具有泛性欲主义的特点,把性欲夸大为支配人类一切的动机。
理论来源:主要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实践经验
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能影响学科发展方向的研究范式叫研究取向
①生理心理学的研究
主要研究问题
①脑与心理的关系
②心理免疫学
③遗传在行为中的作用
②行为主义的研究
③心理分析的研究
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
⑤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
⑥进化心理学研究
近百年来心理学迅速发展的原因
①实际生活的需求
②邻近学科的发展及其与心理学的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