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伤寒思维导图
伤寒太阳病是《伤寒论》中的一种疾病,属于中医病名。它是由于风寒外束,卫阳被遏,失于温煦,营阴郁滞,太阳经气运行不畅所引起的疾病。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太阳病 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中风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伤寒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太阳病变证
变证治则及辨证要点
变证治则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辨寒热真假
辨虚证实证
辨汗下先后
辨标本缓急
证候分类
热证
栀子豉汤类证
栀子豉汤证、栀子甘草豉汤证、栀子生姜豉汤证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栀子厚朴汤证
栀子干姜汤证
栀子汤禁例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葛根黄芩黄连汤证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虚证
心阳虚证
桂枝甘草汤证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
桂枝加桂汤证
阳虚兼水气证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
脾虚证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
小建中汤证
桂枝人参汤证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肾阳虚证
干姜附子汤证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茯苓四逆汤证
真武汤证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阴阳两虚证
甘草干姜汤证、芍药甘草汤证
芍药甘草附子汤证
炙甘草汤证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结胸证
结胸辩证
热实结胸证
大陷胸汤证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
大陷胸丸证
小陷胸汤证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寒实结胸证
结胸证治禁与预后
脏结证
脏结辩证
脏结证治禁及危候
痞证
痞证的成因及证候特点
热痞证
大黄黄连泻心汤证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附子泻心汤证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寒热错杂痞证
半夏泻心汤证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生姜泻心汤证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甘草泻心汤证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痞证类似证
旋覆代赭汤证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五苓散证
痞证误下后下利的辨治
上热下寒证
火逆证
欲愈候
太阳病本证
太阳病经证
中风表虚证
桂枝汤证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桂枝汤禁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兼证
桂枝加葛根汤证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桂枝加附子汤证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汤证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证
伤寒表实证
麻黄汤证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汤禁例
葛根汤证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证与葛根加半夏汤证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大青龙汤证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小青龙汤证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表郁轻证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 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证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证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太阳病腑证
蓄水证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太阳蓄血证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