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自考:《写作(一)》第二十一章 新闻文体举要
这是自考教材《写作(一)》中的内容。主要内容包括:事务文体概述、种类,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简报及其他。个人整理,如有错误还请各位告知,非常感谢。希望能帮助大家理清知识脉络、提高学习效率,祝大家考试顺利~
编辑于2021-04-01 21:10:52这是自考教材《写作(一)》中的内容,个人整理,如有错误还请各位告知,非常感谢。如需要免费的请找本人,有一整套导图(从第一章到第21章)。
这是自考教材《写作(一)》中的内容,希望大家能通过这个思维导图,对本章基本知识有一个系统性梳理,让知识体系更加清晰有序。个人整理 如有错误还请各位告知,非常感谢。
这是自考教材《写作(一)》中的内容。主要内容包括:事务文体概述、种类,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简报及其他。个人整理,如有错误还请各位告知,非常感谢。希望能帮助大家理清知识脉络、提高学习效率,祝大家考试顺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自考教材《写作(一)》中的内容,个人整理,如有错误还请各位告知,非常感谢。如需要免费的请找本人,有一整套导图(从第一章到第21章)。
这是自考教材《写作(一)》中的内容,希望大家能通过这个思维导图,对本章基本知识有一个系统性梳理,让知识体系更加清晰有序。个人整理 如有错误还请各位告知,非常感谢。
这是自考教材《写作(一)》中的内容。主要内容包括:事务文体概述、种类,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简报及其他。个人整理,如有错误还请各位告知,非常感谢。希望能帮助大家理清知识脉络、提高学习效率,祝大家考试顺利~
第二十章 事务文体举要
事务文体概述 :事务文体是与法定的党政机关公文相对应的实用文体,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日常事务活动中广泛使用的、具有惯用格式的实用文。
事务文体种类众多,包括: 计划、总结、简报、调查报告、述职报告、启事、声明、海报、大事记、介绍信、证明信、慰问信、感谢信、公开信、推荐信、申请书、决心书、倡议书、聘书、祝贺词、开幕词、闭幕词、祝酒词、讣告、悼词、唁电等。
计划、总结
计划
一、概念 计划是单位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做出的筹划、部署与安排。与总结相反,计划总是对未来的预见。
二、以时间长短为标准划分,可分为: (一)长期的规划(或纲要):一般五年以上; (二)中期计划:一般三年左右; (三)短期计划:一般是一年或一年以内,如年度计划、 季度计划。 按内容划分: 生产计划、工作计划、教学计划、科研计划等
三、计划的写作 惯用的结构: 1、标题:机关名称+适用时限+内容类别+计划类型 《卫生部2009—2017年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规划》 2、引言 3、主体:目标或任务—措施与步骤—执行要求 4、结尾 5、落款
总结 未考
一、总结的概念 是对已经开展的活动取得进展或完成时,进行的回顾、反思和分析研究,旨在找出成绩与问题、经验与教训。
二、总结的写作 (一)立足于现实,以客观、务实的态度,从具体的实践,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二)材料使用上,力求全面、翔实、可靠,不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要立足事实,这样才有说服力; (三)写作风格上,要求语言平实,文风朴素,不可浮夸、吹嘘,也不应过于谦虚,含糊其辞; (四)没有固定的格式,因内容、对象及作者身份不同,有多种写法。
1、标题: 写法和计划基本一致,机关名称+时间+内容+文种。为简洁,可省,但必须保留内容和文种。 2、正文开头:通常要写一段引言,对总结对象加以介绍。有的交代基本情况,有对内容概括,有的先提出结论等等。 3、主体部分常用的结构方式: 阶段展开式、四项分层式、条文并列式。
①阶段展开式: 适用于周期长、阶段性明显的工作,按照时间或事物发展的顺利,分期总结各阶段的工作特点,使用的范围不广。 ②四项分层式: 最常见写法,包括工作情况介绍,做法、成绩与经验,存在的问题与教训,设想及努力方向四个方面。 ③条文并列式: 是经验性总结常用的方式,对取得的经验分条陈述,构成并列结构,使人一目了然。也可用于一般性的总结。
调查报告
概念 (1考)
一、调查报告的概念 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使用频率很高的事务文体。 在实际调查、研究基础上写出的反映客观真实的书面报告。 它是调查与报告的结合体,调查是前提、依据、根本,报告是调查结果的表现形式
二、调查报告的作用 (一)反映真实的社会情况,为领导部门提供科学决策、制定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 (二)揭露真相,澄清事实,明辨是非,引导社会健康发展; (三)发现新生力量,推动社会前进。
三、调查报告的类型 (一)反映情况的调查报告 举例:揭示社会群体生存状况的调查报告、反映企业生产、 销售情况的调查报告、揭示各类社会事件真相的调查报告等; (二)介绍典型的调查报告 举例:反映制度改革成效的调查报告、推广管理经验的调查 报告,宣传新人新事新风貌的调查报告等;
四、调查报告的写作特点(辨析) (一)明确的针对性: 调查报告都是针对现实问题满足现实需要而写,有着明确的写作目的; (二)客观的真实性: 调查报告必须立足真实的调查、真实的结果,反映真实的情况、问题或经验、规律。切忌先入为主、心怀成见,为了观点寻找材料。 真实性是调查报告的生命,求真是调查报告写作的灵魂。
五、调查报告写作的两个阶段 (一)收集写作材料的调查阶段 (二)分析、运用材料的写作阶段
调查 (未考)
调查 前期的调查工作是否到位,是调查报告成败的前提。都要重视这个重要的环节。 1、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 2、其次,制订调查方案。 3、再次,展开调查工作。 4、最后,整理材料。
调查报告的写作 (1考)
调查报告: 标题 署名 前言 主体 结尾
调查报告的写作: 一、调查报告的写作(基本架构) 可用第一人称写法,也可用第三人称写法。
二、调查报告的写法 (一)标题的写法 1、公文式标题:调查对象或内容+文种 《关于农村中小学收费问题的调查报告》 2、新闻式标题:写法灵活,形式自由。 《家庭暴力犯罪不容忽视》 《谁该接受大火的拷问?衡阳特大火灾坍塌事故现场调查报告》
二、调查报告的写法 (二)署名:调查报告一律要求署名,可以是机关单位或临时组成的调查小组,也可以是个人。一般署于标题下方,同时注明写作时间。也可署在文末。 (三)前言:也称引言、导语,通常是针对调查情况的说明。 (四)主体:是调查报告的重心。 这部分写作的成功与否决定调查成果能否得以体现,也决定文章本身的价值。 (五)结尾
三、调查报告主体部分的常见结构(单选) (一)横向结构,也叫并列式结构 1、把材料归纳为若干类,分条加以陈述。 2、也可采用对比的方式,将事物发展作前后左右的对比。这种结构多用于涉及面较广的综合性调查报告。 (二)纵向结构 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阶段顺序或者按调查工作的先后顺序,讲述事件的来龙去脉。 (三)块状结构:取得的成绩及经验,存在的问题及教训,提出建议或作出总结。
四、结尾是调查报告的结论部分,写法多样。 1、可以总结全文内容,深化主题; 2、也可给建议,引起关注,敦促问题的解决或供领导参考。 3、还可以提出问题,引人思考,给人以启迪等等。 4、有的调查报告没有专门的结尾,主体部分写完就自然结篇。 5、采用块状结构的调查报告,建议或总结部分实际就是全篇的结尾。
简报及其他
简报 (2考)(单选)
考点1:简报 一、简报的概念 简报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用来汇报工作、反映问题交流经验的事务文书。 一般限于系统内部交流使用,也叫内部参考、工作通讯、情况交流、摘报、动态、快报等等。
二、简报的写法 简报传递的信息类似于新闻,要求及时、新颖。 编写简报的要求: (一)善于发现工作中的新情况、新热点、新动向,迅速及时的编印发送,以供领导掌握新动态; (二)文字凝练、表意明确,并尽量做到篇幅短小,一事一报; (三)简报之新是事实之新,不是一味猎新,简报之简,更不是“简而化之”。
三、简报的种类 报道内容的不同,简报分为: 1、工作简报 2、会议简报 四、二者写作格式基本一致,包括:报头+报体+报尾 1、报头: 包含简报名称、简报期号、主编单位、编发时间等要素。 保密的简报要注明密级和编号; 2、报体: 简报主体部分:按语+标题+正文
启事 (2考)(单选)
考点2:启事 一、启事的概念 是单位或个人向社会公开告知某种事项,并希望获得给予支持或协助的事务文体。 一般内容短小,一事一文。 二、启事的种类。常见的有: 1、告知类启事:开业、更名、庆典、迁址、鸣谢等; 2、征招类启事:征稿、征订、征婚、招聘、招领、招商等; 3、寻找类启事:寻人、寻物等。
三、启事的写法 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 (一)标题:内容+文种,也可直接由内容或启事单独构成; (二)正文:写作根据内容而定 简单的启事往往篇段合一,直接告知说明事项。 涉及内容较多,启事缘由+事项+结语; (三)落款:单位名称+时间+留下详细的联系方式。
声明 (2考)(单选)
考点3:声明 一、声明的概念 声明是国家、机关、单位或个人就某一事项或问题公开表明态度、立场、观点或说明真相的事务文体。 二、声明的种类及要求 用于阐述政府主张的外交声明、会谈声明,用于企事业单位的澄清真相声明、致歉声明等,还有用于个人的遗失声明等。 无论哪类声明,表明立场、态度、观点是其根本目的,因此,声明写作往往旗帜鲜明、语气坚定,严肃庄重。
三、声明的写法(结构) 包括标题、正文、落款。 (一)标题:“单位名称+声明” 也可以由“单位名称+事由+声明”构成。有的声明只用文种作为标题。 (二)声明正文: 1、首先要写明缘由、事实的经过、是非真相 2、然后明确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