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物理——机械运动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一单元。干货分享!一份思维导图带你学会机械运动的相关知识点,下图从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机械运动 等两方面进行知识点的详细总结,学习起来脉络更加清晰,期末轻轻松松拿高分!
一图在手快速掌握八年级物理之声现象!声音在自然界中传播有什么现象?初中物理声现象思维导图,完整介绍声现象的要点,分析声音的特性、产生与应用,喜欢的小伙伴点个赞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机械运动mechanical motion
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时间 time
时间的单位
秒(second) 分钟(minutes) 小时(hour)
换算关系(以分钟为标准)
1h=60min 1min=60s
时间的测量(以停表为例)
①上好发条 ②按压启动按钮,停表启动 ③再次按压启动按钮(同时也是暂停按钮),停表停止 ④按压归零按钮,分针和秒针都归零
长度 length
长度的单位
千米(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换算关系(以米为标准)
1km=1000m 1dm=0.1m 1cm=0.01m 1mm=0.001m 1μm=0.000001m 1nm=0.000000001m
长度的测量
①看准零刻度线 ②找到量程(即测量范围) ③看准分度值(即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注:这里的细则适用于几乎所有的测量工具
正确地使用测量工具(以尺子为例)
①摆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不能倾斜 ②读数:视线要正对刻度线;注意区分大小格的数目 ③记录:在记录数值的同时,必须标明测量单位
误差 errors
定义:指测量值与实际值的差别
产生原因:测量物理时,受到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
测量错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造成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的差别;与误差不同,测量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
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②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③改进测量方法 等等......
2.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
定义: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随着时间而变化的过程
性质:自然界中最简单、基本的运动形态
参照物
定义: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准
对于运动的影响:对于同一个物体的运动,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论也有可能是不同的(即运动的相对性)
①若物体有位置变化则是运动的 ②若物体没有位置变化则是静止的
4.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器材:斜面、小车、金属片
实验步骤
①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斜面底端要通过的路程记为s₁ ②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路程的时间记为t₁ ③根据测得路程和时间利用公式v₁=s₁/t₁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₁ ④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₂ ⑤将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测出斜面上半程的距离s₂和小车通过该路程的时间t₂,算出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v₂
3.运动的快慢
速度 velocity
速度的影响因素
路程(符号s,单位米、千米)
时间(符号t,单位秒、小时)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①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经过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 ②在物体运动相同的路程的情况下,比较物体运动过程中所画的时间,所花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得快
表达式: s v=—(即:v=s/t) t
单位
m/s
km/h
换算关系(以m/s为标准)
1m/s=3.6km/h
匀速直线运动 uniform rectilinear motion
定义:指物体在一条直线上保持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的运动
性质: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本质:沿宇宙球面做的匀速圆周运动
描述:v=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