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一二节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学习理论:第一节学习概述,第二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学说、桑代克联结-试误学习理论、斯金纳操作性条件试用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职业道德概述;教室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范畴及规范;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所有的知识点都给大家整理出来了,平时背诵、查看很方便。都是根据个人对教材的理解整理所得,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进行增减。希望能帮助大家理清知识脉络、提高学习效率,祝大家考试顺利~
新课程改革的一些知识点、全国通用版。所有的知识点都给大家整理出来了,平时背诵、查看很方便。都是根据个人对教材的理解整理所得,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进行增减。希望能帮助大家理清知识脉络、提高学习效率,祝大家考试顺利~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心理健康与教师职业心理:第三节教师职业心理。所有的知识点都给大家整理出来了,平时背诵、查看很方便。都是根据个人对教材的理解整理所得,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进行增减。希望能帮助大家理清知识脉络、提高学习效率,祝大家考试顺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学习理论
学习概述
学习及其分类
学习的内涵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学习的分类
加涅关于学习的划分
学习水平分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原理或规则学习、解决问题学习(高级规则的学习)
学习结果分类: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前三项属于认知领域,第四项属于动作领域,第五项属于情感领域。
奥苏贝尔关于学习的划分
从学生学习的方式上,分类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从学习内容与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关系式,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其他关于学习的划分
从学习主题,可分为动物学习、人类学系和机器学习;按学习时的意识水平,阿瑟雷柏将学习分类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按学习爱内容,我国学者一般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下。
学生学习的特点
学习形式:接受学习是学习的主要形式,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主动建构过程,具有自主性,策略性和风格性,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学习内容:以系统学习人类的间接知识经验维族,具有间接性。
学习目标:具有全面性,多重目的性。
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说
狗的唾液分泌实验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
狗的唾液分泌实验,单独呈现条件刺激即能引起的唾液分泌叫做条件反应,称之为“经典性条件作用”
主要规律
泛化与分化
机体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做出条件反应,属于刺激的泛华。如果只对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而对其他相似刺激不做反应,则出现了刺激的分化。
消退
条件反射形成以后,得不到强化,条件反应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成为消退现象。
恢复
未经强化而条件反射自动重现的现象称之为恢复。
桑代克的联结-试误学习理论
饿猫实验
学习的实质-形成情境与反应的联结
联结公式:S-R。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是直接的,不需要中介作用。
学习的过程-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学习要遵循的三条重要原则:准备率、练习率、效果律
联结-试误说的教育意义
强调“做中学”,教室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并鼓励学生多尝试,从错误中学习;任何学习都应该在有准备的状态下进行,不能经常搞“突然袭击”;在学习过程中,应加强合理的练习,并注意学习结束后不时地进行练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使学生的学习得到自我满足的积极结果。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小白鼠按压杠杆实验
斯金纳把人和动物的行为分为两类:操作性行为和应答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反应,操作性行为则不予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做出的随意反应。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
强化
采用适当的强化物而使有机体反映频率、强度和速度增加的过程,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又叫积极强化,呈现愉快刺激;负强化又叫消极强化,消除厌恶刺激。
普雷马克原理,又称为:祖母法则“,即用高频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有效强化物。比如先吃了你的青菜,然后就可以吃甜点。扇贝效应:固定时间的奖励不能维持新的行为。
逃避作用与回避作用
逃避:厌恶刺激出现;回避:厌恶刺激即将出现。二者都属于消极强化
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
惩罚
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反应的过程。分为呈现性惩罚(施加厌恶刺激)和移除性惩罚(移除满意刺激)
斯金纳关于程序教学行为塑造的意义
程序教学
一种个别化的教学形式,将要学习的大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小问题,并将其按一定的程序编排和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学习并回答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后及时得到反馈信息。程序教学的基本原理是采用连续接近法,原则:小步子原则、积极反应原则、自定步调原则、及时反馈原则、低错误率原则。
行为塑造
通过小步强化帮助学生达到目标。行为塑造技术包括连锁塑造和逆向连锁塑造。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学习的实质-观察学习
班杜拉认为,学习是个体通过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的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观察学习特点是:并不依赖于直接强化,不一定具有外显的行为反应,具有认知性。
观察学习的过程
班杜拉把观察学习的过程分为注意、保持、复现、动机四个子过程。
对强化的重新解释
直接强化: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
替代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
自我强化:对你自己表现出的符合或超出标准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