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所有结缔组织
《组织学与胚胎学》中所有结缔组织的重点归纳,包括固有结缔组织,血液,淋巴,骨组织,软骨组织,另外配上显微镜放大图哦。
编辑于2021-04-06 20:33:58结缔组织
固有结缔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
细胞种类多,纤维数量少,排列稀疏,富含血管神经,有连接支持防御修复功能
细胞
成纤维细胞
合成(持续性蛋白质分泌细胞)
胶原蛋白
Ⅰ:胶原纤维(黏附)
Ⅲ:网状纤维
弹性蛋白
弹性纤维
无定形基质
分泌生长因子
=纤维细胞(静止)
可逆分化,分泌细胞外基质,形成瘢痕组织,参与创伤修复
巨噬细胞
来源:血液的单核细胞
结构
表面不平
各种体:溶酶体,吞噬体,吞液体,残余体
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微丝,微管:运动&吞噬
功能
吞噬作用☞多核巨细胞
特异性
非特异性
吞噬过程
抗原呈递作用
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
分泌功能
溶菌酶
细菌细胞壁
补体
病原溶解
白细胞介素1
刺激骨髓的白细胞增殖
=组织细胞(趋化性-趋化因子)
浆细胞
分布
黏膜结缔组织/淋巴组织/慢性炎症
接触外来物
结构
细胞核偏向一侧
细胞核旁边浅染区:高尔基复合体
细胞质嗜碱性:充满粗面内质网
功能
合成分泌免疫球蛋白(抗体)
肥大细胞
来源:骨髓的造血祖细胞
分布
小血管,淋巴管,(真皮,呼吸道,消化道)黏膜组织
结构
细胞核小而⚪,中央
粗大,嗜碱性颗粒
功能
释放活性物质针对炎症反应
组胺&白三烯
静脉扩张,通透性强,组织液多,局部红肿
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吞噬,杀菌
肝素
抗凝血
过敏(二次接触)
过敏原☞脱颗粒
组胺&白三烯
荨麻疹,哮喘,休克
过敏反应-抗过敏反应(嗜酸性粒细胞)
脂肪细胞
结构
大脂滴
细胞核被挤压
未分化间充质细胞
成体结缔组织的干细胞
分布
小血管周围
白细胞
变形运动穿出毛细血管和微静脉到疏松结缔组织:免疫防御
纤维
胶原纤维
=胶原原纤维(Ⅰ胶原蛋白☞成纤维细胞分泌)+黏合质(蛋白多糖&糖蛋白)
特性
韧性大,抗拉力强
弹性纤维
=弹性蛋白(核心)+微原纤维(外周,原纤维蛋白)
强光照,弹性纤维破裂,皮肤无弹性
弹性+韧性,保持位置核形态稳定,同时有可变性
网状纤维
=Ⅲ胶原蛋白+糖蛋白(表面)
嗜银纤维(黑色)
分布
网状组织,基膜网板,腺泡,毛细血管
基质
蛋白聚糖
=氨基聚糖+蛋白质
功能
分子筛:蛋白聚糖之间的间隙
防御&物质交换
基质结构透明质酸酶可破坏
纤维黏连蛋白
连结纤维和基质
功能
影响黏附迁移,发育生长分化
组织液
动脉端☞基质☞静脉端
动脉端☞基质☞淋巴☞血液
细胞外基质=纤维+基质
致密结缔组织
规则致密纤维组织
平行排列
构成
肌腱,肌膜,大部分韧带
腱细胞(纤维束之间)=特殊的成纤维细胞
不规则致密纤维组织
纵横交织
构成
真皮,硬脑膜,多数器官被膜
少量基质&成纤维细胞(纤维束之间)
弹性组织
平行排列
胶原纤维&成纤维细胞(弹性组织间)
构成
黄韧带,项韧带,声带,阴茎悬韧带
脂肪组织
黄色脂肪组织
=单泡脂肪组织(一个大脂滴
分泌瘦素:控制食欲
构成
核被压制(像一个眼球)
分布
皮下,网膜,系膜
棕色脂肪组织
=多泡脂肪组织
组织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构成
核⚪居中
线粒体大而丰富
分布
新生儿&冬眠动物
网状组织
=网状细胞+网状纤维
分布
造血组织(骨,脾,淋巴结)
不单独存在,是造血组织和淋巴组织的支架,物质流动
血液
45%血细胞
红细胞
结构
无核,无细胞器
血红蛋白:结合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红细胞膜骨架=血影蛋白+肌动蛋白:可改变形状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症☞先天性溶血性贫血
血型抗原A/&血型抗原B:组成血型
血型配错☞溶血(残留的血细胞膜囊:)
发育过程
未成熟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未完全成熟,残留核糖体)☞成熟红细胞☞衰老红细胞(变形性降低,被巨噬细胞吞噬清除)
网织红细胞少☞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白细胞
特点:有核球形细胞,防御免疫
分类
有无颗粒
有粒白细胞
染色性
中性粒细胞
特点
数量最多的白细胞
分叶核2-5/杆状
细胞核叶数和细胞衰老程度正相关
2叶/杆状叶:核左移,细菌感染
4-5叶:核右移,造血障碍
颗粒
(浅紫色)嗜天青颗粒20%
溶酶体:消化吞噬细菌核异物
(浅红色)特殊颗粒80%
分泌颗粒(溶菌酶、吞噬素):杀菌
=巨噬细胞:吞噬&趋化
==脓细胞:吞噬大量细菌后死亡
嗜碱性粒细胞
特点
数量最少
核分叶:S或者不规则形状
颗粒
嗜碱性颗粒
(蓝紫色)分泌颗粒:肝素,组胺,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白三烯
=肥大细胞的分泌物
参与炎症反应,过敏反应
但与肥大细胞不是来自同一造血祖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特点
核2叶
长方形结晶体
能变形运动,有趋化性
颗粒
(鲜红色)嗜酸性颗粒
=溶酶体
阳离子蛋白:杀灭寄生虫
组胺酶:分解组胺
芳基硫酸酯酶:灭活白三烯
无粒白细胞
单核细胞
特点
体积最大
核成肾形/马蹄铁形/不规则形
胞质灰蓝色&淡紫色嗜天青颗粒
分化为巨噬细胞
?
淋巴细胞
分类
大小分类
小淋巴细胞(多)
跟红细胞差不多大小
中淋巴细胞(少)
来源分类
胸腺依赖淋巴细胞,T细胞
胸腺,少溶酶体,75%
骨髓依赖淋巴细胞,B细胞
骨髓,无溶酶体,10-15%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
骨髓,多溶酶体,10%
特点
一侧浅凹
染色质染色深
血小板
=骨髓巨核细胞脱落的胞质小块,非细胞
结构
颗粒区(血小板颗粒)
特殊颗粒
致密颗粒
少量溶酶体
透明区
微管微丝☞运动变形
开放小管系统
致密小管系统
功能
止血凝血
机制
55%血浆
成分
血浆蛋白,水,脂蛋白,酶,激素,无机盐,代谢物质
淋巴液
淋巴
组成
淋巴液
淋巴细胞
骨髓和血细胞的发生
造血器官的演变
卵黄囊造血期
血岛
周围细胞
☞血管细胞☞内皮细胞
中间细胞
☞原始成血细胞
原始造血/胚胎造血:向红细胞系方向分化
肝脾胸腺淋巴结造血期
6W:肝&造血
12W:脾&造血
定型性造血/成人造血:造血干细胞呈现多向分化
3M:淋巴细胞入胸腺☞胸腺细胞☞T细胞
4M:(胸腺)T细胞&(骨髓)B细胞☞(淋巴结)更多的TB细胞
骨髓造血期
胚胎后期开始造血并维持终生
定型性造血:产生各种髓系细胞
骨髓的结构
造血组织(红骨髓)
组成
网状组织
网状细胞&网状纤维:网孔中有各种血细胞
造血细胞
基质细胞(造血诱导微环境的核心)
成分
功能
造血支架
分泌造血生长因子
滞留造血细胞
分布规律
幼稚红细胞
靠近血窦(红细胞岛)☞离开血窦(网织红细胞)
幼稚粒细胞
远离血窦☞穿入血窦
巨核细胞
紧靠血窦内皮间隙,将胞质突起深入窦腔形成血小板
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微环境造血诱导作用
血窦
=管腔大&毛细血管
方便血细胞进入血液
内皮间隙大
内皮基膜不完整,断续状
血细胞发生
造血干细胞/多能干细胞
起源:血岛
分布:红骨髓>脾和淋巴结>外周血
特性
增殖潜能
多向分化
自我复制
证实存在的实验
小鼠脾集落生成实验
分类
髓性造血干细胞
红细胞系
粒细胞单核系
巨核细胞系
淋巴性造血干细胞
淋巴细胞
造血祖细胞/定向干细胞
EPO(肾,肝分泌)☞红细胞系造血祖细胞
GM-CSF(巨噬细胞分泌)☞粒细胞单核细胞系造血祖细胞
TPO(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巨核细胞系造血祖细胞
各类血细胞
血细胞发生过程的形态演变
变化特征
胞体
胞核
胞质
特殊结构
嗜碱性
分裂能力
各细胞系的发生
红细胞系
单核细胞系
淋巴细胞系
巨核细胞-血小板系
软骨(组织)
构成
软骨组织
软骨细胞
特征
分布:包埋在软骨基质中☞软骨陷窝
幼稚细胞☞成熟细胞
同源细胞群
由同一个幼稚细胞增殖而成
功能
产生软骨基质(丰富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嗜碱性)
软骨基质
=无定形基质+包埋纤维
无定形基质=蛋白聚糖,水
蛋白聚糖☞可渗透性,坚固的凝胶
》一般结缔组织
氨基聚糖☞软骨囊(囊状包围软骨细胞)
硫酸软骨素多,嗜碱性强
软骨膜
=薄层致密结缔组织
内层:间充质干细胞☞骨祖细胞☞成软骨细胞☞软骨细胞
功能
营养保护(血管,淋巴管,神经)
参与软骨组织生长&修复
类型
透明软骨
分布
肋软骨,关节软骨,呼吸道软骨
成分
Ⅱ胶原蛋白=胶原原纤维(三维网格状,更细)
特点
抗压性,弹性,韧性,但易断裂,含水分多
弹性软骨
分布
耳郭,咽喉,会厌
成分
弹性纤维(交织排列)☞ 嗜酸性
纤维软骨
分布
椎间盘,关节盘,耻骨联合
成分
胶原纤维(粗大,平行or交叉)+软骨细胞小而少+无定形基质少
发生和生长
发生
间充质干细胞☞骨祖细胞☞成软骨细胞☞软骨细胞
生长
附加性生长
(软骨膜下)骨祖细胞分化
间质性生长
(软骨内)软骨细胞增殖
骨(组织)
构成
骨组织
骨基质
成分
有机成分
胶原纤维
无定型基质
无机成分
=骨盐(主要是羟基磷灰石结晶)
无骨盐沉积☞新生骨组织的类质骨
其他蛋白
变化过程
编织骨(胶原纤维无规则交织排列)☞板层骨(骨板形式:同层平行排列的胶原纤维,相邻垂直)
骨板:密质骨和松质骨(骨小梁)
骨组织的细胞
骨祖细胞
软骨&骨的干细胞
骨膜内层
成骨细胞
分泌
骨质(骨基质的有机成分)
基质小泡:帮助钙化
细胞因子:调节骨组织形成,吸收,促进钙化
=骨被覆细胞(静止)
骨细胞(骨组织内部)
功能
传递信息
相邻细胞的突起用缝隙连接
物质输送
骨陷窝-骨小管(胞体突起所在腔隙)
溶骨作用,调节钙磷平衡
破骨细胞
多核巨细胞=多个单核细胞融合
结构特征
6-50细胞核
褶皱缘
胞质围堤
吸收馅窝
有水 水解酶和有机酸-溶解骨盐,分解有机成分
功能
强大的溶骨能力
缺陷:骨硬化
骨膜
骨髓
长骨的结构
密致骨
环骨板
外环骨板:厚
内环骨板:薄,不平整
骨单位
=哈弗斯系统=哈弗斯骨板+中央管(有小血管和神经纤维)
表面有粘合质-粘合线:骨小管与中央管联通,同一骨单位的骨细胞只接受该骨单位中央管第营养
间骨板
松质骨
骨小梁
骨髓
关节软骨
骨膜
分类
骨外膜
致密结缔组织
穿通纤维:固定骨膜和韧带
骨内膜
功能
营养骨组织
通提供干细胞
骨髓
穿通管(福尔克曼管)
滋养孔
骨的发生和改建
骨的发生
膜内成骨
间充质细胞☞胚性结缔组织☞骨祖细胞☞成骨细胞☞骨组织(骨化中心)☞松质骨☞松质骨表面变密致骨
软骨内成骨(软骨逐渐替换为骨)
软骨雏形形成
骨领形成
初级骨化中心和骨髓腔形成
次级骨化中心和骨骺形成
长骨的生长和改建
骨加长:骺板伸长替换骨组织
骨增粗:骨外膜的骨祖细胞-成骨细胞
骨改建
外形:干骺端
内部:骨密质和骨松质
影响骨生长发育的因素
营养和维生素
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佝偻病/骨软化症
维生素A:调节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的畸形发育
维生素C:骨祖细胞分裂增殖,成骨细胞合成胶原纤维和基质-密质骨变薄脆&骨折后愈合缓慢
激素
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骺板软骨细胞生长-侏儒症/巨人症/肢端肥大症
甲状旁腺激素:溶骨作用,升高血钙
降钙素
雄激素雌激素
糖皮质激素
细胞因子
应力作用
关节
关节软骨
与透明软骨的差异
同源细胞群单行纵向
软骨深部与骨组织相连
胶原原纤维拱形走向-加固&应力支持
关节囊
外层
致密结缔组织
内层
滑膜
滑膜细胞
类巨噬细胞:吞噬
类成纤维细胞:分泌透明质酸和黏蛋白
关节腔
滑液:透明质酸,黏蛋白,电解质
润滑&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