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计算机系统概论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是怎么样?计算机由什么组成?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章计算机概论思维导图,详细梳理计算机的分类、发展历史、性能评价指标、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层次和构成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系统。
一张图带你了解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存储、组织数据的方式。数据结构是指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通常情况下,精心选择的数据结构可以带来更高的运行或者存储效率。该导图是数据结构与算法第一章,还没有很完整,会继续补充,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点个赞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互联网9大思维
组织架构-单商户商城webAPP 思维导图。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计算机系统概论
计算机的分类
电子模拟计算机
接收连续的电信号
电子数字计算机
接收离散信号
专用计算机
通用计算机
超级计算机
大型机
服务器
pc机(微型机)
单片机
多核机
体积,功耗,性能,数据存储量,指令系统,价格从高到低 简易性从低到高
计算机发展史
1946-1957,电子管计算机(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机器语言,数据处理机
1958-1964,晶体管计算机,工业控制机,汇编语言
1965-1971,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小型计算机
1972-1990,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微型计算机
1991开始,巨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单片计算机
摩尔定律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半导体存储器
磁芯存储器(读出是破坏性)
半导体存储器(非破坏性)
半导体存储器(更小更快,存储容量更大,价格更便宜)
微处理器的发展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吞吐量
表征一台计算机在某一时间间隔内能够处理的信息量
响应时间
从输入有效到系统产生响应之间的时间度量
利用率
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系统被实际使用的时间所占的比率
处理机字长
处理机运算器中一次能够完成二进制数运算的位数,32位和64位
总线宽度
运算器与存储器之间的数据总线宽度
存储器容量
存储器中所有存储元二进制的总数目,通常用kb,mb,gb,tb表示
存储器带宽
单位时间内从存储器读出的二进制数信息量,字节数/秒
主频/时钟周期
主时钟的频率(f)叫CPU的主频,单位:MHz,GHz T=1/f,单位:us,ns
CPU执行时间
CPU执行时间=CPU时钟周期数×CPU时钟周期
CPI
CPI=执行某段程序所需的CPU时钟周期数÷程序包含的指令条数
MIPS
MIPS=指令数÷(程序执行时间×10^6)
FLOPS
FLOPS=程序中的浮点操作次数÷程序执行时间
冯诺依曼机与现代计算机的异同
冯诺依曼机以运算器为中心
现代计算机以存储器为中心
计算机系统到层次结构
第一级,微程序设计级(逻辑电路级),由硬件直接执行(硬件级)
第二级,一般机器级(机器语言级),微程序解释机器指令系统(硬件级)
第三级,操作系统级,由机器指令和广义指令组成(混合级)
第四级,汇编语言级(软件级)
第五级,高级语言级(软件级)面向用户
计算机系统
硬件系统
外设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主机
中央处理器
片内cache
运算器
控制器
CPU
存储器
主存
内存
ROM
RAM
外存
硬盘
软盘
磁带、光盘
软件系统
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
语言处理程序
服务性程序
数据库管理程序
应用软件
信息管理软件
辅助设计软件
文字处理软件
各种程序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