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发热
这是一个关于发热思维导图,包含病因及分类、定义、热型及临床意义、临床表现、伴随症状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这是一个关于医学检查基本方法思维导图,包含视诊、触诊、叩诊、嗅诊、听诊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这是一个关于水肿思维导图,包含病因、发病机制、定义、临床表现、伴随症状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这是一个关于胸痛的思维导图,包含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伴随症状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发热
1. 定义
1. 是指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使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2. 正常人24小时内下午体温较高
2. 发生机制。
1. 致热源性发热。
外源性致热原。
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如细菌、病毒、真菌及细菌毒素等。
炎性渗出物及无菌坏死组织。
抗原抗体复合物。(风湿类)
某些类固醇物质,特别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代谢产物,胆烷醇酮。
多醣体成分及多核苷酸、淋巴细胞激活因子等。
外源性致热原,多为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是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使其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原。
内源性致热原。
又称为白细胞致热源。如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等。
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使体温调定点上升。
体温调节中枢对体温加以重新调节 ,发出冲动通过垂体内分泌因素使代谢增加或通过运动神经使骨骼肌收缩(临床表现为寒战)使产热增多。另一方面,通过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停止排汗,散热减少。
2. 非致热原性发热。
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
颅脑外伤、出血、炎症。
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
癫痫持续状态,甲状腺功能亢进、鱼鳞病等等。
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
广泛性皮肤病变,心力衰竭。
3. 病因与分类。
1. 感染性发热,比较常见。
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引起的感染。
2. 非感染性发热。
血液病。
白血病、淋巴瘤。
结缔组织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结节性多动脉炎。
变态反应性疾病。
风湿热、药物热、溶血反应。
内分泌代谢疾病。
甲亢、甲状腺炎、痛风和重度脱水。
恶性肿瘤。
4. 临床表现。
1. 发热的分度。
37.3到38℃:低热。
38.1到39℃:中等度热。
39.1到41℃:高热。
41℃以上:超高热。
2. 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
体温上升期。
常有疲乏无力、肌肉酸痛、皮肤苍白、畏寒或寒战等现象。
该期产热大于散热使体温上升。
体温上升的两种方式。
骤升型
体温在几个小时内到达39到40℃以上,常伴有寒战。
小儿易发生惊厥,见于疟疾、大叶性肺炎、败血症、急性肾盂肾炎。
缓升型。
体温逐渐上升,在数日内达到高峰,多不伴寒战。
例如伤寒、结核病、布氏杆菌病。
高热期。
体温上升达高峰之后保持一定时间。
疟疾可持续数小时。大叶性肺炎,流行性感冒可持续数天。伤寒则可持续数周。
体温下降期。
由于病因消除,致热原的作用逐渐消失,体温中枢的体温调定点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该期表现为:出汗多,皮肤潮湿。
体温骤降。
体温在数小时内迅速下降至正常。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大叶性肺炎及输液反应。
体温渐降。
指体温在数天内逐渐降至正常,如伤寒、风湿热等。
5. 热型及临床意义。
1. 稽留热。
体温恒定维持在39到40℃以上的高水平。持续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
2. 弛张热。
又称为败血症热,波动幅度较大,24小时内波动幅度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
3. 间歇热。
指体温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一天至数天。
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4. 波状热。
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常见于布氏杆菌病。
5. 回归热。
体温急剧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
见于回归热,霍奇金淋巴瘤等。
6. 伴随症状。
1. 伴有寒战。
2. 伴淋巴结肿大。
3. 伴肝脾肿大。
4. 伴皮疹。
5. 伴昏迷。
先发热后昏迷。
流行性乙脑炎、斑疹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先昏迷后发热者。
见于脑出血,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6. 伴关节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