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会计 第三章 固定资产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会计 第三章 固定资产思维导图,包含初始计量、折旧、后续支出、处置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3-11-15 16:25:17固定资产
确认
定义: 1. 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经营管理的有形资产 2.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1.出租:经营租赁 2.持有目的:经营管理VS存货:出售
确认条件: 定义+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成本可靠计量
应用
a.安全or环保要求购入→是 b.各组成部分,寿命/折旧率/折旧方法不同→分别确认 c.工业企业持有、超一年,但数量多、价格低→存货(成本效益原则)
初始计量
外购
成本=价+税(不能抵)+费(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
员工培训费(当期损益),专业人员服务费(成本)
是否安装
不需安装 直接确认固定资产
需要安装 购买和安装时记在建工程,完工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转固定资产
一笔购入多项未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 按公允价值比例分配
分期购买固定资产 (融资性质)
购买 借: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现值) 未确认融资费用(未付利息) 贷:长期应付款(应购价款,本息和)
摊销 a实际利率法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 b支付价款 借:财务费用/在建工程 借:长期应付款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贷:银行存款 明确:支付多少利息→支付多少本金→未付多少本金
自建
自营
购买工程物资→领用 转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转固定资产
不转出进项;材料/产品成本价
辅助生产部门 借:在建工程 贷:生产成本 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 借:在建工程 贷:长期借款-应计利息/应付利息
盘亏/报废/毁损 VS盘盈
尚未完工:净损失计在建工程(工程项目成本)VS冲减在建工程 已经完工:净损失计营外支 VS营外收 非常原因(自然灾害):净损失计营外支
达预定可使用状态 未办理竣工结算
处理: 暂估价值+计提折旧
办理竣工手续后: 调整原暂估价+不调折旧
会计估计变更: 未来适用法、既往不咎
高危行业企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 (先提后用)
计提时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 贷:专项储备(所有者权益类)
使用时 a.费用性支出 b.形成固定资产 达…状态,全额提累折 借:专项储备 借:专项储备 贷:银行存款 贷:累计折旧(全额)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0
出包
入账价值 =建筑工程支出+安装工程支出+安装设备支出+分摊的待摊支出
投资者投入
按合同价/协议价,不公允的除外 ≈股东给钱,拿钱买固定资产
存在弃置费用 (未来发生)
a.确认 b. 摊销(实际利率法、负债的摊余成本) 借:固定资产 借:财务费用 贷:预计负债 贷:预计负债
预计负债变动 (技术/法律/市场等原因)
a.预计负债增加:增加固资成本 b.预计负债减少:减少固资成本(账面价值最低为0)超出为损益 c.固资使用寿命结束后变动:当期损益
未来适用法
一般工商企业固资报废清理费用: 固定资产清理
试运行销售
原则: 确认收入结转成本(当期损益),不应相抵后冲减固资成本or研发支出
必要支出/完工前且合理的支出→固资成本;测试是否正常运转→试运行
财务报表列报: 日常活动“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项目;非日常“资产处置收益”项目
折旧
定义 应计折旧额=原值-预计净残值-减值准备
影响因素
原价、预计净残值、减值准备、使用寿命
使用寿命考虑因素: 预计生产力or产量/有形损耗/无形损耗/法律or类似规定的限制
折旧范围
当月增加下月提,当月减少当月提; 提足不再提,提前报废不补提,单独入账土地不计提 更新改造不计提,定期大修理照计提; 达预定可使用状态未办理竣工结算(参照上面)
折旧方法
反应经济利益的预期消耗方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直线法
年限平均法
减去预计净残值,计算年折旧额
工作量法
减去预计净残值,计算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加速折旧法 (谨慎性原则,前提多,后提少)
双倍余额递减法
step1: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100% step2:年折旧额=固资净值(原值-累折-准备)×年折旧率 step3:最后两年折旧额=(固资净值-预计净残值)÷2 先考虑净值 后考虑残值
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会计处理 借:~~ 贷:累计折旧
复核
每年年度终了,复核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
会计估计变更:未来适用法、既往不咎
后续支出
资本化
适用于:改良/改扩建/更新改造
期间不计提折旧 VS 定期大修理仍计提
反向结转固资的账面价值,即 在建工程→支出进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
替换
现固资入账价值=原固资账面价值+改扩建支出-被替换部分账面价值
分录
被替换的: 借:营业外支出 贷:在建工程
被替换部分折旧额: 法1:直接计算 法2:据“被替换部分的成本”占“原固定资产总成本”的比例
费用化
不符合固资资本化条件,进当期损益/其他资产成本
借: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 贷:银行存款等
处置
终止确认条件(符合1项即可)
a.处置状态:出售/转让/报废/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
b.预期通过适用/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
账务处理
总原则: a.出售/转让化为 持有待售:遵循42号准则 b.未划分 通过“固资清理”(不利记借、有利记贷)利得损失计损益(资产处置损益/营外收/营外支)
固资账价借清理→清理费用借清理→出售/残料→保险赔偿贷清理→净损益
出售: 借:银行/原材料等(含税价) 贷:固资清理、销项税
净损益: 类1:出售转让(人为)→资产处置损益 类2:丧失使用功能(正常报废)/自然灾害→营业外收支 法1:看固资清理科目 法2:不含税(售价-费用)-固资账面价值
清查
盘盈
批准前 借:固资(重置成本)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作为前期差错处理)
批准后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盈余公积(10%)、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90%)
盘亏
批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账价)、累折、 固资减值准备 贷:固资
批准后 借:其他应收款、营业外支出(净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