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公共基础:马克思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思维导图
事业单位考试,马哲,马政经部分基本知识点。这部分内容的知识点相当广泛,考生要熟记内容,对于教材内容一定要多看多读,很多同学觉得这部分内容很枯燥,但是大家只要耐心下来,将书本知识耐心地看三遍以上,然后进行试题练习,那么一定回会收到不错的复习效果。
编辑于2021-04-22 22:06:0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绪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标志:1847年7月发表的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1848年2月发表的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
1920年8月陈道望翻译《共产党宣言》在上海出版。
李大钊第一个传播《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发表在1919年《新青年》
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德国古典哲学(唯物史观来源)
黑格尔的辩证法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学说的来源)
创始人:威廉·配第
发展:亚当·斯密
结束:大卫·李嘉图
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科学社会主义来源)
圣西门
傅立叶
欧文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科学性: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测正确反应
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革命性: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代表谁)
实践性:首要的和基本观点
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革命性的统一
子主题
人民性:人民至上(政治立场;为了谁)
发展性:不是教条,与时俱进。
哲学的含义
哲学是什么
哲学的产生
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哲学智慧产生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的含义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
世界观不等于哲学
世界观决和方法论的关系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研究世界某一领域特殊规律的学问,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研究整个世界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
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给具体科学以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具体科学发展推动哲学发展。
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爱因斯坦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X)
哲学是有关科学的科学(√)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研究什么
内容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是划分党性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的唯一标准
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分为可知论不可知论。
可知论:具有同一性,世界可以被认识的
不可知论:不具有同一性,世界无法被认识的
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和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根据对“物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不同)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
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
五德:五行
气者,理之依也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世界是由原子构成的 (有科学基础)
机械性: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
人是机器
世界是一台精密的机器
原子是宇宙之砖
形而上学性: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
孤立性:忽视联系
静止:忽视世界的运动、变化、发展
片面:割裂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不彻底性:自然观是唯物的,历史观是唯心的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属性
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统一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人的主观意识)我认为
掩耳盗铃
拔苗助长
画饼充饥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王阳明: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
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主张人的精神(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是世界的本质
客观唯心主义(脱离人而单独存在的所谓“客观”精神)迷信
老子,庄子:道
程朱理学:理
柏拉图: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毕达哥拉斯:每个数字都是有精神的
星座,风水,命理
流行许愿
神
孔子: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黑格尔:绝对精神
主张“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产生条件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
黑格尔的辩证法:客观唯心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形而上学
自然科学前提: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
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
产生的意义
彻底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
为无产阶级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
基本特征
实践的观点是马哲首要的基本观点,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哲区别与其他哲学最主要最根本的特征在于它的实践性
实践性和阶级性是马哲最显著的特征
实践性:马哲全面论证了实践在哲学中的基础地位,强调理论依赖并服务于实践,哲学的任务不只是解释世界,更重要的事改造世界
阶级性:马哲公开申明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无产阶级服务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唯物论
物质
物质的含义
不依赖与人类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应的客观存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客观: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
实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一元论与二元论
一元论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愿的哲学学说
二元论认为世界有思维和存在两个独立本愿的哲学学说(错误)
物质的唯一特性与根本属性
唯一特性:客观实在
根本属性:运动
两者区别
含义
客观实在性:物质概念的内涵只能是指“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并能为人类意识所反映”。
事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运动属性是物质其他属性的前提
地位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最高、最普遍、最根本的特性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任何运动都有物质承担者,因此,离开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就谈不上运动
回答问题
客观实在性是回答物质的本原问题
运动是回答物质存在方式的问题
意义和作用
只有坚持客观实在性才能把唯物主义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区分开来
坚持运动,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概念和运动概念的关键和前提,对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有重要意义
物质的存在形态(运动)
运动的含义和基本形式(从简单到复杂)
机械运动(最基本)
做位移运动;如从A点移动到B点
物质基础:物体
物理运动
分子、电子和其他基本粒子的运动
物质基础:分子、电子、基本粒子
化学运动
元素的化合与分解运动
物质基础:原子
生命运动
生命的新陈代谢
物质基础:蛋白质、核酸
社会运动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
物质基础:社会生产方式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
物质的根本属性事运动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习近平
否认物质的运动和运动的绝对性,必然导致形而上学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否认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或主体,必然导致唯心主义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相对静止: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
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即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绝对静止:离开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
刻舟求剑
“心”在动:离开物质谈运动(唯心主义)
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否认相对静止,只承认绝对运动(相对主义)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运动着的物质与时间、空间
时间空间的含义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
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世界上既没有脱离时间和空间运动的物质,也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
时间和空间是绝对和相对、无限和有限的统一
绝对性、无限性:整个物质世界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无边无际
相对性、有限性:每一个具体事物在时间上有始有终,在空间上有边有际
意识
意识的产生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产生和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一切无生命→低等刺激感应→高等刺激感应→人的意识
意识的本质
意识到本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从生理基础上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器官。意识以人脑为物质基础。
从内容和形式来说,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应。
意识就其形式而言是主观的,就其内容而言是客观的。
意识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现象=>本质
未来<=现在=>过去
已有事物=>未有事物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意识与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利用机械电子元件接收、加工和传输人工化的信息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智力功能的机器,其本质是思维模拟
人工智能与人的意识由本质区别
人工智能
机械地、物理的、电子的过程
不具有社会性
只能受人类的支配
人的思维
生理的、心理的过程
具有社会性
具有能动性、创造性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映像
意识又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意义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指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世界,在改造世界中坚持实事求是
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分开
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遵循历史的规律和进程,把握时代的脉搏和契机,人才能真正成为历史的主人
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
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前提和条件
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还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规律
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强调规律的客观性)、本质的(隐藏在事物现象中的本质联系)、必然的(事物变化发展中确定不移的、必然如此的联系,才能成为规律)、稳定的(规律不是多变的、易逝的联系)联系
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是运动着的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揭示、认识、利用规律
发展、创造、消灭、改变规律(X)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原理内容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统一于物质。
意识统一与物质。
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方法论意义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
唯物辩证法
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唯物辩证法是马哲的核心组成部分。
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区别
哲学上的两个对子
本原:唯物VS唯心
怎么看
辩证法
联系
发展
全面
形而上
静止
片面
孤立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普遍联系引起事物的运动发展。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
两大特征
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的含义
一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推动事物的发展(√)
事物之间的联系促进事物的发展(X)
世界的普遍联系时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表现
联系的特征
客观性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不能用主观臆造代替客观的、真实的联系
方法论: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自在事物中的种种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为事物的联系时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但仍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普遍性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中
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是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的
整个世界不是各种孤立地事物的机械堆积,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的事物构成的统一整体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例子
习近平用典: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起
蝴蝶效应
人类命运共同体
条件性
任何一种联系总是在一定条件下联系
条件是指某一事物相关联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影响的诸要素的总和
方法论: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多样性
联系的形式和性质是多种多样的。
例子
守株待兔——偶然联系
万有引力——必然联系
苹果落地——现象联系
苹果落地与万有引力——本质联系
联系不同特征的不同表现
普遍性强调的是不存在孤立地事物
客观性强调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多样性强调的是联系具有不同的形势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辩证关系
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没有部分,就不会有整体;没有整体,也不会有部分
整体对部分起支配、统帅、决定的作用
部分影响整体,对整体具有反作用。在特殊情况下,当某一部分成为整体的主要环节时,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整体是各个部分有机的结合,整体具有部分没有的新功能
方法论意义
要求人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着眼与有机整体,整体的功能和效益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在总揽全局的前提下,认识和处理好局部性的问题
事物的变化发展
发展的含义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新旧事物区分的标志: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相符合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发展具有普遍性(√)
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方法论: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要如实地把事物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明确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所处阶段和地位
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事物的存在状态
三大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规律 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两个事物必须有直接联系才能有矛盾
矛盾的基本属性
矛盾的斗争性(对立):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矛盾的同一性(统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静态共存)
有你才有我,有我才有你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相互渗透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动中有静)
相互包含
你变成我,我变成你(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同一矛盾性质相反的两重基本属性,本身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同一性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的同一性之中包含了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是一切事物的运动和发展的根源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通过斗争性来体现(斗争性被包含于同一性中
方法论: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矛盾的普遍性(全面看待问题)和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矛盾的普遍性
也是矛盾的绝对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横向),时时有矛盾(纵向)
知识辨析
因为矛盾具有普遍性,所以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矛盾(x)(有条件的)
时时有矛盾不等于一个具体矛盾永远存在(√)
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树立矛盾的观点,敢于承认矛盾,正确分析矛盾,坚持矛盾分析法,全面地看问题
矛盾的特殊性
不同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都有其特殊性
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认识和分析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是我们科学地认识事物的基础
例子:骏马能历险,犁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哲活的灵魂)
例子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每一事物、每一过程的矛盾都有其特殊性质,这就是个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特殊性必然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知识辨析
承认矛盾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认识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例子: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特殊性),也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共性与个性:性质
整体与部分:功能、范围
小是不是大
是:性质,共性与个性
不是:范围,整体与部分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体系)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方向,是工作重点
主要矛盾在矛盾体系中起主导作用,制约着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矛盾双方的力量也是不平衡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
事物的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矛盾的主次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也会发生变化
方法论意义
主、次矛盾及矛盾主、次方面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一点论)
两点论
在研究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非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种矛盾是,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次要方面
例子: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重点论
在研究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是,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矛盾时,要着重地把握它的主要方面
反对均衡论
两点论是有重点的,重点论中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
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内因是第一位的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事物发展的内因: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同一与斗争是内部矛盾
事物发展的外因:事物之间的同一和斗争是外部矛盾
内因是事物自我运动的源泉,规定着事物的本质和发展方向,事物的运动本质上是事物的自我运动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质、量、度的含义
质
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这种规定性,是由事物内部的特殊矛盾所决定的。
认识事物的质是把不同事物区别开来的依据
量
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
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不会影响某一事物的存在
认识事物的量是把相同事物区别开来的依据
度
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它体现着质和量的统一
量变与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量变与质变
量变即事物的量的规定性的变化,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以及事物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的变化
质变即事物的质的规定性的变化,是事物有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根本性的、显著的突变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量变引起质变,不仅表现在数量增减改变事物的性质上,而且表现在数量没有增减,由于构成事物的各种成分在内部组织上的变化引起的质变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在质变中有量的扩张,在总得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事物由量变引起质变,质变以后,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事物便不断地由低级阶段进入高级阶段,于是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例子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天下难事,必行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方法论意义
重视量的积累
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飞跃
坚持适度原则
例子
治大国如烹小鲜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掌握分寸火候;过犹不及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肯定与否定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辩证法中,否定和质变,和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是同一个过程。它不是消极的东西而是发展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的否定包含肯定的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自身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和联系的环节
否定之否定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
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破浪式前进的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
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到,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又是曲折的、迂回的。即事物发展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方法论意义
要从事物存在的总体出发,辩证地把握肯定和否定
要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出发,正确地对待前进和曲折
要具体分析事物的发展过程,合理地运用否定之否定
事物的发展规律
五对范畴
偶然性与必然性
偶然性和必然性是揭示和反映事物变化发展的确定趋势和不确定趋势之间关系的一对范畴
含义
偶然性:是客观事实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一定要发生、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必然性:是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
辩证关系
两者相互对立
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
偶然性
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
必然性
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
表现形式不同
偶然性
不稳定的、暂时的、不确定的;是事物发展中的个别表现
必然性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是同类事物普遍具有的发展趋势
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偶然性
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用
必然性
居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
两者相互依存
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理,这就使事物发展的进程具有丰富、生动的内容
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形式和补充,没有脱离了必然性的偶然性
偶然性和必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意义
方法论1:认识必然性和利用必然性
方法论2:重视偶然性,利用有利的偶然性、机遇,避免不利的偶然性,通过偶然性掌握必然性
宣称“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机械决定论(只看到必然性)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非决定论(只看到偶然性)
现象与本质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在联系之间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含义
现象
现象的含义: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
现象的分类:现象中有真象和假象,真象和假象都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真象从正面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从反面歪曲表现事物本质的现象
假象和错觉的区别:假象和错觉不能等同,错觉是由于人的感觉上的错误造成的,属于主观的范畴;假象则是由客观存在的种种条件造成额度,它是现象的一种,属于客观范畴
本质
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辩证关系
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
现象是外露的,可以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是深藏于事物内部的,即看不见,也摸不着,只能靠思维去把握
例子:苹果落地、水往低处流、月球绕地球运动、潮水的涨落,这些现象都是可以看见的,他们的本质——万有引力,谁也肯不见,这是经过大量同类现象的研究以后才能够发现的
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东西;本质则是一般的、共有的东西。本质比现象普遍、深刻,现象比本质丰富、生动
例子:资本家雇佣工人,榨取工人剩余价值,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而这个本质表现则是多方面的,如贫富差距、工人失业、经济危机等
现象是易变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
本质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所决定,只要这个根本矛盾没有解决,事物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在本质没有改变的情况下,现象却有可能发生变化
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
现象和本质是构成客观对象的统一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任何本质都会通过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都是表示本质。假象作为现象也是表示本质的
方法论意义
要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原因与结果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
含义
原因是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
结果是由于原因作用而被引起的现象
辩证关系
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二者不能混淆。
原因和结果是统一的。表现在
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世界上既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
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同一现象,相对于它所引起的现象而言,是原因,相对于引起它的现象而言则转化成了结果
原因和结果可以相互作用,不仅原因可以作用于结果,而且结果也可以反作用与原因
因果联系
因果关系具有时间顺序性。因果联系时包括时间先后秩序在内的由一种现象必然引起另一种现象的本质的内在地联系。
原因和结果之间存在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现象的因果联系具有客观的、普遍的性质。任何现象都有其产生的原因,任何原因都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在客观世界中,无果之因与无因之果都是不存在的。这一思想是决定论原则
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条件
正确认识事物的因果联系,善于估计工作的后果。
可能性与现实性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客观事物由可能向现实转化的一对范畴
含义
可能性:是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现实性:是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种种联系的综合,是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辩证关系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对立的。可能性是尚未实现的现实,现实性是已经实现了的现实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统一的
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存。可能性离不开现实性,可能性的根据存在于现实之中;现实性也离不开可能性,现实性是由可能性发展而来的
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考第一相互转化。
可能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现实,这其实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
现实性又包含着新的可能,这是现实向可能性的转化
方法论意义
必须认识和掌握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中存在的各种可能性,以及由可能性转化为现实的各种条件
要经过主观努力的积极斗争,创设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力争实现好的可能性,防止坏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
内容与形式
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及其结构和表现方法的一对范畴
含义
内容是构成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
形式是事物的各种内在要素的结构或者表现方式
内容和形式并没有绝对的界限
两者之间的关系
对立统一,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没有无内容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内容
内容决定形式。
有什么样的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形式,形式必须适合内容。内容一旦发生变化,形式迟早也会发生变化。
内容的变化,要求形式也必然随之变化
形式对内容由重大的反作用。
形式适合内容时,对内容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就会阻碍内容的发展
内容总是比较活跃、易变的,而形式一经形成,则具有相对稳定性,是比较不活跃的。因此形式和内容总是处于矛盾之中。形式和内容之间的矛盾运动,是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又由基本不适合到基本适合的不断发展的过程
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应当自觉地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根据内容发展的需要,抛弃旧形式,采取为内容发展所要求的新形式,为内容的不断发展开辟广阔的道路
必须承认形式的相对稳定性,承认形式在和内容相适应的时期对于内容的促进作用
事物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认识论
实践与认识
实践
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观点
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沟通主动和客观的唯一桥梁
客观体现主观
实践的特征
直接现实性
也是实践活动的客观实在性
自觉能动性
实践 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
社会历史性
人们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实践活动。实践的历史性是指人的实践力量是历史地形成和发展的
实践的基本形式
体现实践本质的是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的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
物质生产实践
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满足人们物质生活资料和生产生活资料的需要,同时生产和再生产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由此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社会政治实践
社会实践主要采取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的形式
科学文化实践
创造精神文化产品的实践活动,重要的形式由科学、艺术、教育
虚拟实践
伴随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而产生的
实验是人类实践的基本形式(√)
认识
本质
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的反应
基本属性
客观性
认识要受到来自客体方面的制约;认识本身是对客体的观念重建或再现
主体性
主体在认识活动中自觉地将其自身因素即主体因素投入认识的过程,融合或凝结与认识结果而使认识不可避免地带有主体属性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和知识的唯一来源
途径
直接经验
间接经验
通过实践获得认识
实践是认识和发展的动力
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
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
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
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学以致用)
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实践是检验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特理论
错误的认识则对实践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认识过程的基本规律
认识的辩证过程
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飞跃
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学党史)
感性认识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感觉
知觉
表象
理性认识
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概念
判断
推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
感性认识
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应,因而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
理性认识
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应,因而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
感性认识有待发展到理性认识
认识的辩证法:认识有待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
理性认识依赖与感性认识
认识的唯物论:认识开始于经验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开始,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认识要发挥对实践的能动的指导作用,使认识得到检验、完善、丰富和发展
理性认识都是正确的(X)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反复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致无穷
实践与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无限性:认识运动不断发展
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运动也必然随之不断发展
真理与价值
真理
真理的含义
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应。
正确反应:真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认识对客体本质和规律的符合、一致和接近
真理的属性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内容来源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它们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种属性,并不是两个真理
真理的绝对性/绝对真理是指真理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应,都具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人的认识按其本性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的
真理的相对性/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可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不完善的。即真理的条件性
从客观世界的整体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一阶段、某一部分的正确认识,人类已经达到的认识的广度总是有限度的。因而认识有待扩展
就特定事物而言,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对象一定方面、一定层次和一定程度的正确认识,认识反映事物的深度是有限度的,或是近似性的。因而认识有待深化
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相对性之中
正确的认识是在一定条件下的
真理的检验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确定性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
没有实践检验不了的认识
不确定性
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不能完全驳倒或证实现存的一切认识
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不是一劳永逸的,是一个过程,因此一定历史阶段的时间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是有条件的
真理和谬误
谬误的含义
谬误是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
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和客观相符
符合是真理
不符是谬误
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真理和谬误既对立又统一
对立
相互排斥,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的认识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由本质区别,不能混淆
真理和谬误是人类认识的过程的两个阶段(X)
谬误中包含着真理的成分(X)
统一
相互依存:真理和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没有真理就无所谓谬误
相互转化: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都有与之相符的特定的对象、时间和范围,一旦离开这个对象,超出特定的时间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价值
价值具有主体性、客观性、多样性、社会历史性四个基本特征
真理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不一定是真理
价值的主体性:价值直接同主体相联系,始终以主体为中心
价值的客观性:在一定条件下客体对于 主体的的意义不依赖于主体的主观意识而存在
多维性:每个主体的价值关系具有多样性,同一客体相对于主体的不同需要回产生不同的价值
社会历史性:由于主体和客体的不断变化所决定的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人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
基本含义
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
真理是一元的;真理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外在尺度,要求实践活动尊重客观规律
价值原则: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价值是多元的;价值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内在尺度,要求实践活动满足人的需要
辩证关系
价值尺度必须以真理为前提
人类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推动着人们不断发现新的真理
基于实践的具体性和历史性,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也是具体的和历史的。
唯物史观(历史观)
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
自然地理环境
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必要的条件,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自然基础。
自然地理环境提供了社会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
人口因素
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
人是从事物质生活和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承担者
物质生产方式:简称生产方式
是指人们为获取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活活动的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人们的社会精神现象的总和,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从主体构成划分
个体意识
是个体社会实践的产物
群体意识
是群体实践的产物
从层次划分
社会心理
是低水平、低层次的社会意识
感情、风俗、习惯、成见、自发倾向和信念、愿望、审美情绪
社会意识形式
是高水平、高层次的社会意识
哲学、宗教、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和自然科学
从经济基础关系划分
意识形态
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具体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和大部分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非意识形态
反映自然现象和不属于特定经济基础的某些社会现象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自然科学、一部分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如语言学、逻辑学、心理学等。它不具有阶级性
两种历史观的对立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
历史唯心主义: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主观唯心主义:个别英雄
客观唯心主义:神,上帝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之礼节——《管子·牧民》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既即的促进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进步的社会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见、推断未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落后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则阻碍社会的发展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及其统一性,决定论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也必然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
一个基本问题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
含义
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生产力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的最终决定力量。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最根本的标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要素
独立的实体性要素
劳动者
是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
是生产力构成中最重要的要素
在构成生产力的诸实体要素中起主导作用
生产资料
劳动资料
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志
劳动对象
没有经过劳动加工的自然物
经过人类加工的物体(原材料)
劳动对象是使生产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前提
非独立的附着性、渗透性要素
科学技术
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未被应用与生产过程时,是潜在的生产力;当它被应用于生产过程时,就是实体性要素
生产关系
含义
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生产关系表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构成
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形式等方面构成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分社会制度的根本标志,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本质、最基本额度关系,是判断各种社会形态性质的客观依据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产品分配形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的变化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经济基础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上层建筑
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
政治法律制度,军队、警察、监狱、法庭、政治部门等设施
观念上层建筑
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艺术的思想观念
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两对关系
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根本的,它决定上层建和经济基础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解决又依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
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法,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直接动力——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重要动力——社会革命、改革
社会革命(自下而上)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又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
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的作用。还能几大地教育和锻炼包括革命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
无产阶级革命将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创造条件
改革(自上而下)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部分质变,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我国的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三大动力
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每个人在历史发展中起着或大或小的推动作用(X)
敌人:阻碍作用
人民群众: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人人创造历史(X)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社会是由无数人共同合力的结果(√)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物质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最终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人的本质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劳动发展史既是理解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又是理解社会历史创造过程和历史创造者的关键。
现实的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不是自然属性
人是历史的“剧作者”。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人又是历史的“剧中人”。人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既不能自由的选择自己的社会关系,也不能人为地消灭历史规律
人的属性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表现了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质
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说,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劳动
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说,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
人的价值
社会价值
人对社会的积极的、肯定性的作用和贡献,就是个人的创造活动对社会需要的满足
个人价值
个人存在和行为对于自身的价值,就是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的需要
两者关系
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两者是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人应在对社会的奉献中实现和表现表现自己的价值
人的社会价值是第一位的价值。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商品经济的基本概念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1、社会分工的出现;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决定性条件
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的含义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
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
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
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外在表现:商品
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一定的社会关系
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价值是商品最本质的因素
外在表现:货币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是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基础
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辩证关系
对立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其外在表现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
统一性
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价值通过使用价值表现出来,没有合格的使用价值,价值不能得到实现
劳动的二重性
含义
具体劳动
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下的劳动。具体劳动体现着任何自然的关系,生产出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
是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消耗,抽象劳动凝结形成商品的价值。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产生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劳动的二重性是理解马政经的枢纽
商品的价值量和货币
商品的价值量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货币
货币的起源(四个阶段)
简单的或偶尔的价值形成
原始物物交换是商品的最简单的形式。原始公社成员之间最初的交换往往带有偶然性,因而这种价值形式又称为偶然的价值形式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之后,产品交换变得越来越频繁,一种商品不再是偶然的和另一种商品交换,而是经常同其他许多种商品交换,简单价值形式就发展为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
在一般价值形式中,各种商品的价值统一地表现在唯一的商品上,这个商品成为一切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生产者只要把自己的产品换成这个一般等价物,就可以用它与自己所需要的任何商品交换
货币形成
金、银、铜、铁等金属能够满足价值高、易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的特点,所以它们逐渐取代其他商品而成为普遍采用的等价物,即一般等价物。于是一般等价物就过渡到货币形式
货币的含义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天然不是金银
金银天然是货币
纸币:代替货币行使流通和支付手段以及世界货币职能的,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没有价值)
金银本身有价值
纪念币
普通纪念币
纸币、铸币
可以流通
贵金属纪念币
不可流通
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
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手段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最基本的职能
支付手段
赊购赊销
贮藏手段
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或金属条块
世界货币
在世界市场上作为一种购买手段,支付手段和社会财富的代表。必须是足值的金属条块,不能是铸币
市场经济的主要规律——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客观规律
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是价值规律的唯一表现形式
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作用
表现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消极后果
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阻碍技术进步
导致收入两极分化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是以雇佣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者是自由的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的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须的物质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
简单商品生产: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个体劳动基础上为交换而进行的生产
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使用雇佣劳动,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的商品生产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的价值
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
维持劳动者本人生产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培训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的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大
货币转化为资本
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剩余价值的产生和生产方法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时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劳动过程
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
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价值增殖过程
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雇佣工人的劳动
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
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
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
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其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一次或多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这部分资本不会发生增殖,因此叫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
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这部分资本可以使价值增殖,因此叫可变资本
剩余价值率
不变资本c
可变资本v
剩余价值m
剩余价值率m'
m'=m/v
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延长劳动时间
相对剩余价值:减少必要工作时间,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
超额剩余价值:单个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
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资本积累的本质: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而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的技术构成
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存在着一定比例,这个比例取决于生产技术的发展水平。生产技术水平越高,每个劳动力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就越多
资本的价值构成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
资本的有机构成
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
这种由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
相对人口过剩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 (不需要),不是绝对过剩(有需求但买不起)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单个企业内部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资本循环
产业资本运动的三个阶段
购买阶段
产业资本执行货币资本的职能
生产阶段(最核心)生产剩余价值
执行生产资本的职能
售卖阶段
产业资本执行商品资本的职能
产业资本的循环
资本周转和资本周转速度
资本周转:周而复始的、连续不断的资本循环过程
资本周转速度
周转时间长→次数少→速度小
周转时间短→次数多→速度大
时间和速度成反比,次数和速度成正比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
(不变资本)以机器、厂房、工具等劳动资料和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
流动资本
(不变资本+劳动力)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等形式的生产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