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吸虫
寄生虫学的吸虫篇,介绍了姜片虫,肝吸虫,肺吸虫以及血吸虫四种重要的吸虫生活史及其形态学。
编辑于2021-04-23 14:36:49吸虫
概论
纲目
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复殖目
形态
特点
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无体腔
除裂体吸虫外,均为雌雄同体
有两个吸盘:口吸盘和腹吸盘
体壁
消化系统
无肛门,肠支末端是封闭的盲管,未消化的废物经口排出
排泄系统
神经系统
生殖系统
卵细胞+精子+卵黄细胞——卵模组装成受精卵
生活史
生活史复杂,宿主转换、世代交替, 一种淡水螺作为中间宿主,在淡水螺内有幼体繁殖
生理(见各种吸虫各论)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形态
成虫
成虫体形狭长,背腹扁平,前端稍窄,后端钝圆,状似葵花子,体表无棘
大小一般为(10~25)mm×(3~5)mm
虫卵
低倍镜下似芝麻,淡黄褐色;卵一端较窄且有盖,盖周围形成肩峰,另端有小疣状突起,内含毛蚴
毛蚴
纺锤形,体表被以密集的纤毛
胞蚴
长袋状,无口及咽,虫体内有胚细胞和正在发育的雷蚴
雷蚴
长袋状,体前端有咽及原肠,虫体内有胚细胞和正在发育的尾蚴
尾蚴
囊蚴
囊蚴呈椭球形,大小平均为0.138 mm×0.15 mm,略带淡黄色,囊壁分两层。囊内幼虫运动活跃,可见口、腹吸盘,排泄囊内含黑色颗粒
生活史
寄居部位:哺乳动物的肝胆管
离体方式:虫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随粪便排出
体外发育
淡水螺(沼螺、涵螺、豆螺)消化道孵出毛蚴——螺体内发育为胞蚴、雷蚴、尾蚴——尾蚴逸出
尾蚴进入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肌肉组织发育为囊蚴,被终宿主吞食,消化酶溶解囊壁
感染方式:消化道,十二指肠破囊,幼虫进入胆总管循胆汁逆流进入肝胆管
保虫宿主:猫、狗、猪等
致病
肝脏受损,引起胆管内膜及胆管周围的超敏反应、炎性反应,严重形成胆汁性肝硬化
虫体堵塞胆管引起细菌感染,出现胆管炎、胆囊炎、阻塞性黄疸、胆管肝炎等
虫体死亡、虫卵被包围可引起胆管结石
诊断
粪便查虫卵(直接涂片法)
十二指肠引流胆汁
免疫学诊断
防治
传染源:病人、带虫者、受感染的家畜和野生动物。保虫宿主大量存在
传播途径:生熟砧板不分;中间宿主广泛存在;新鲜粪便入水或将厕所建在鱼塘上
易感人群:无性别、年龄差异,主要因生食或半生食鱼虾而感染
常用治疗药物:吡喹酮、阿苯达唑
布氏姜片吸虫
形态
成虫
长椭圆形,背腹扁平,姜片状;活体为肉红色,体表有皮棘
虫卵 (最大)
呈椭圆形 ,淡黄色,卵壳薄,均匀,卵盖较小不明显,内含卵细胞1个,卵黄细胞20~40个
生活史
寄居部位:终宿主小肠上段
离体方式:虫卵随终宿主粪便排出入水
体外发育
适宜温度在水中孵出毛蚴,毛蚴侵入扁卷螺的淋巴间隙发育为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尾蚴溢出
尾蚴在水中吸附于水生植物表面,分泌成囊物质脱去尾部形成囊蚴
感染方式:人食用未洗干净的水生植物(茭白、菱角和荸荠),在消化液、胆汁作用下,后尾蚴逸出附于十二指肠或空肠上段
保虫宿主:猪
致病
机械性损伤
肠粘膜病变:炎症、出血、水肿、坏死、溃疡
消化道症状:腹痛、腹泻、营养不良、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严重出现肠梗阻
毒性作用和超敏反应
诊断
直接涂片法3张查找虫卵
防治
不喝生水,不生食菱角、荸荠、茭白等水生植物;加强粪便管理;在流行区开展人和猪的普查普治
药物:首选吡喹酮
并殖吸虫(肺吸虫)
卫氏并殖吸虫
形态
成虫
虫体肥厚,背凸腹平,静止时外形椭圆。活体呈暗红色
口吸盘和腹吸盘大小相近
生殖器官:子宫与卵巢左右并列;一对睾丸分支如指状,左右并列
虫卵
虫卵金黄色,椭圆形,左右多不对称
卵壳厚薄不均,后端增厚明显;内含10多个卵黄细胞,1个卵细胞常位于正中央
囊蚴
乳白色,呈球形,具两层囊壁,外层直径300~400µm。内含尾蚴,光镜下可见黑色的排泄囊和2个弯曲的肠支
生活史
寄居部位:肺
离体方式:经痰排出、粪便排出
体外发育
虫卵在淡水中孵出毛蚴,毛蚴侵入第一中间宿主川卷螺,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
尾蚴侵入溪蟹、蝲蛄,形成囊蚴
感染:食用含有囊蚴的溪蟹、蝲蛄,进入消化道,小肠上段钻过肠壁发育为童虫,移行徘徊于各器官及腹腔,经过肝后穿过膈肌进入肺
致病
主要是童虫或成虫在人体组织与器官内移行、寄居造成的机械性损伤,及其代谢物等引起的免疫病理反应:纤维素性腹膜炎、大网膜黏连、化脓性肌炎
病变以在器官或组织内形成互相沟通的多房性小囊肿为特点
病理分期
脓肿期
X线:边缘模糊,界限不清的浸润阴影
囊肿期
X线:界线清楚的结节状虫囊
纤维瘢痕期
X线:硬结性或条索状阴影
临床表现
急性期
慢性期与分型
卫氏:肺型、脑型、腹型、皮肤型
斯氏:皮肤型、腹型、肺型、脑型
肺型
咳铁锈色痰(痰中常可见大量虫卵),胸部X线病人咳嗽、胸痛、痰中带血或咳检查显示肺部有明显改变,易被误诊为肺结核或肺炎
腹肝型
腹痛、腹泻、大便带血;或肝功紊乱、肝大、转氨酶升高、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倒置等肝损害表现。
皮下型
可见皮下移走性包块或结节,大小不一,触之可动
脑脊髓型
病人出现头晕、头痛、癫痫、偏瘫、视力障碍等占位性病征
诊断
病原学检查:痰或粪便查虫卵;皮下包块找虫体
免疫学检查:皮内试验、ELISA等
其他:X线检查、CT及MR检查
防治
不生食或半生食溪蟹、蝲蛄,不饮生水
治疗药物 吡喹酮
斯氏并殖吸虫
形态
成虫
虫体狭长,两端较尖,腹吸盘在体前1/3处,大于口吸盘
虫卵
虫卵椭圆形,大多左右不对称,卵壳厚薄不均匀,与卫氏吸虫相似
生活史
第一中间宿主为圆口螺科的小型及微型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溪蟹和石蟹
终宿主:猫科、犬科、灵猫科等动物,如果子狸、猫、犬等
人是非适宜宿主、在人体内一般不能发育为成虫
转续宿主:蛙、鸟、鸡等
致病
幼虫移行症
皮肤幼虫移行症:占大多数,主要表现为游走性皮下包块和结节,常见于腹部、胸部、腰背部等
内脏幼虫移行症:占少数,因侵犯的器官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损害及表现
诊断
在痰和粪便中找不到虫卵,皮下包块或结节活检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防治
吡喹酮
裂体吸虫(血吸虫)
形态
成虫
虫体呈圆柱形,雌雄异体(合抱)
雄虫:乳白色,抱雌沟,虫体短粗
雌虫:灰褐色,虫体细长,前细后粗
虫卵
卵壳厚薄均匀,无卵盖,卵壳一侧有小棘,表面常附有宿主组织残留物
内含毛蚴,油滴状的毛蚴分泌物(可溶性虫卵抗原)位于毛蚴和卵壳间
毛蚴
游动时长椭圆形,静止后呈梨形,周身被有纤毛,腺体分泌物为SEA
尾蚴
血吸虫的尾蚴属叉尾型,尾部分叉
生活史(日本血吸虫)
寄生部位:肠系膜下静脉、门脉系统
产卵:肠黏膜下层静脉末梢
沉积肠壁小静脉
沿着门静脉系统流至肝门静脉沉积在肝组织
离体方式:毛蚴分泌物引起炎症+腹内压+血管内压+肠蠕动——组织坏死、肠腔溃破,虫卵落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不能排出去的虫卵,沉积在组织中死亡、钙化
体外发育
毛蚴孵出(水的渗透压适宜)
毛蚴钻入湖北钉螺,经母胞蚴、子胞蚴发育为尾蚴
感染方式:皮肤接触(尾蚴)
体内发育
进入皮肤后发育成熟为童虫,童虫进入肺、肝内门静脉分支(性器官初步分化,雌雄合抱)、肠系膜静脉(交配产卵)
保虫宿主:牛、兔、猪等
致病
尾蚴致病(尾蚴性皮炎)
童虫致病(童虫移行导致血管炎)
成虫致病(静脉内膜炎、Ⅲ型超敏反应)
虫卵致病
卵内成熟毛蚴→可溶性虫卵抗原(soluble egg antigen,SEA)→卵壳微孔缓慢释放→T细胞→致敏T细胞
当相同抗原再次刺激致敏的T细胞产生各种淋巴因子→吸引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等汇集到虫卵周围,形成肉芽肿
何傅礼现象
虫卵周围出现的嗜酸性辐射样棒状物,系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肉芽肿内
临床表现
急性血吸虫病:高烧、腹痛腹泻、肝脾肿大、脓血便,粪检血吸虫卵阳性
慢性血吸虫病:占90%。多无明显症状或表现可有间断性腹泻、脓血便、肝脾肿大、贫血和消瘦等。粪检虫卵常为阴性,直肠黏膜活检虫卵阳性
晚期血吸虫病:指肝硬化后出现的门脉高压综合征,严重生长发育障碍或结肠显著肉芽肿增殖的病人。可分为巨脾型、腹水型(脐周静脉曲张,海蛇头)、结肠增殖型和侏儒型。
异位寄生与异位损害
血吸虫卵进入脑和脊髓,可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血吸虫卵进入肺,可引起肺动脉炎,甚至肺源性心脏病
伴随免疫
对再次入侵的童虫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而对原发感染的成虫不起杀伤作用,这种原发感染继续存在,而对再感染具有一定免疫力的现象称为伴随免疫
诊断
粪便:适用于急性期
粪检虫卵:水洗沉淀法 + 毛蚴孵化法(首选)、直接涂片法适于急性期
直肠黏膜:适用于慢性期
直肠黏膜活检虫卵
防治
切断传播途径:控制和消灭钉螺,管理粪便、安全用水
治疗药物:吡喹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