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三章 会计核算基础
会计核算,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和报账,为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会计信息。
这里是基础会计(第6版):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的思维导图,需要的小可爱可以使用~如发现不全面、错误的地方,欢迎各路大神指正!后续内容正在缓慢更新中。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费用结算流程
租赁费仓储费结算
E其它费用
F1开票注意事项
F2结算费用特别注意事项
洛嘉基地文件存档管理类目
CFA一级Ethics-standard思维导图
货币政策对黄金价格的传导机制
云报税(个税)
收入
会计核算基础
会计假设
会计主体假设
最基本的假设 空间范围
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会计主体是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①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不是同一概念
②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就是法律主体
①不反应其他企业的交易或事项
②不包括企业经营者个人的财务收支
本身
持续经营假设
时间范围
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无限期地延续下去
①是“会计分期”假设等建立的基础
②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
意义
会计分期假设
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年度,半年度,会计季度,会计月度
①明确了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明确了何时记账、算账和报账问题
②界定了本期、前期和后期等概念,可以能准确地提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资料,才能进行会计信息的对比
货币计量假设
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应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情况
记账本位币
意义
①明确了会计的计量方法。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
②能用以计量所有会计要素,也便于综合和比较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可靠性
实际发生,如实放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
客观性,真实性
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一项基本要求
相关性
提供会计信息与所有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
有用性
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一项基本要求
可理解性
清晰明了
明晰性
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一项重要要求
是决策者与决策有用性的连接点
可比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一项重要要求
含义
①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的纵向可比
②不同企业在同一时期的横向可比
实质重于形式
经济实质,不应法律形式
重经济实质,轻法律形式
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确认
重要性
业务处理抓重点,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从金额和性质两方面加以判断
对于重要的经济业务,重点说明
对于不重要的经济业务,适当简化会计核算或合并放映
谨慎性
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不应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稳健性,保守性
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
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
及时性
按规定的时间及时进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对相关性和可靠性制约
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及其要求
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含义
会计要素的确认
初始确认,中止确认,最终(再次)确认
初始确认条件
符合要素的定义
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或流出企业
有关的价值或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在报表中列示的条件
符合要素确认条件的项目
会计要素的计量
会计计量单位
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
会计计量属性
会计计量属性的种类
历史成本
重置成本
可变现净值
现值
公允价值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
①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
②采用其他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要求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收益性支出
为取得本期收益而发生的支出
已销售商品的成本、期间费用、所得税
资本性支出
为形成生产经营能力,为以后各期取得收益而发生的各种支出
购置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支出
收入与费用配比
是收入和费用在因果联系上配比
是收入和费用在时间意义上的配比
历史成本计量
收付实现制与全责发生制
收付实现制
实收实付
亦称现收现付制
全责发生制
应收应付
亦称应收应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