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会计—股份支付
在学习张敬富老师2021年课件后进行总结归纳,股份支付感觉有点难度,但是一旦理解还是比较简单的。注会一起加油吧。
编辑于2021-04-25 22:52:37这是一篇关于业绩评价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绩效棱柱模型,平衡计分卡,经济增加值,财务业绩评价与非财务业绩评价、关键绩效指标法。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是一篇关于责任会计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内部转移价格,责任成本、成本中心。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是一篇关于全面预算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财务预算的编制,营业预算的编制,全面预算概述和编制的方法。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业绩评价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绩效棱柱模型,平衡计分卡,经济增加值,财务业绩评价与非财务业绩评价、关键绩效指标法。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是一篇关于责任会计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内部转移价格,责任成本、成本中心。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是一篇关于全面预算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财务预算的编制,营业预算的编制,全面预算概述和编制的方法。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会计-股份支付
股份支付概念
含义和特征
含义
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务而授予的权益工具(资本公积)或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结算的负债(应付职工薪酬)
特征
企业与职工或其他方发生的交易
不包括企业与股东、合并方与被合并方、用股票抵偿债务等
为获取职工或其他方服务而达成的交易
股份支付交易的对价和定价与企业自身权益工具未来价值密切相关
主要环节
授予日
股份支付协议获得批准的日期
可行权日
可行权条件得到满足,职工可以行权的日期
等待期
授予日至可行权日之间的期间
附有非市场条件的权益结算,等待期往往不确定。如果当年没达到可行权条件,则等待期自动延长一年
比如每一年都有规定非市场条件的可行权条件,如果当年不满足,等待期自动延长1年
行权日
行使权利的日子
一次授予分期行权的股份支付
出售日
职工将行权得到的权益出售的日子
一般职工行权日至出售日都会有禁售期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禁售期不得低于两年
主要类型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最终给职工的是股票或其他权益工具
以限制性股票(能够马上取得但是有禁售期)和股票期权(未来以一定价格购买股票)较为常见
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最终给职工的是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为基础计算的现金或其他资产
非股票或其他权益工具
常用工具为模拟股票或现金股票增值权
与股票挂钩,以现金支付
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应付职工薪酬
等待期内
管理费用
因为确认的是职工提供的服务
等待期后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因为确认的是股票公允价值的变化
确认和计量
权益结算
换取职工服务
以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
给股票期权
授予日股票公允价值为减去约定的职工购买价
优惠券的公允价值
给股票
授予日股票的公允价值
有等待期
等待期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数为基础,按照授予日权益工具公允价值计算当期费用
后续不再确认公允价值变动,可行权日后不再对已确认的成本费用进行调整,等待期结束后就只在行权日进行处理
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
借:管理费用等(职工人数✖(1-离职比例)✖每人授予股份数量✖授予日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等待期的第几年➗等待期年份数)➖之前年份确定的费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等待期结束
判断是否保住量
保住了量,但不能行权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保住了量,并且可以行权
借:银行存款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保住了量,答题时表述的模板
最后,94%的员工满足了市场条件之外的全部可行权条件,尽管股价年增长10%以上的市场条件未得到满足,企业在3年的年末也均应确认收到的管理层提供的服务,并确认相应费用
没有保住量
将之前所有的借:管理费用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分录全部反向冲减
是否保住量判断标准
同时满足
非市场条件
比如净利润增长率这类可以通过财务报表调整达到的目标
可作弊
服务期限条件
连续工作几年
是否可行权判断标准
同时满足
市场条件
因为市场条件如股价之类的,是企业无法掌控的因素,因此在判断是否保住量时不予考虑。会计上认为满足非市场条件和服务期限条件,表明激励对象提供了约定的服务,应对激励对象提供的服务确认股份支付费用
非可行权条件
如取得股权后禁售期的规定,与是否可行权无关
账务处理总结
无等待期
授予后可立即行权
如限制性股票
不考虑离职人数,直接按照授予日权益工具公允价值计入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并且对方科目直接计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激励职工人数✖每人授予股份数量✖授予日权益工具公允价值) 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换取其他方服务
按照顺序依次确定
按照其他方服务提供服务之日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和费用
上述无法确定的,按照提供服务之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费用
上述无法确定的,在获取之日和后续每个资产负债表日、结算日,按照内在价值计量该权益工具, 内在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内在价值就是股份公允价值与其他方购买成本之间的差额
优惠券的价值
结算发生在等待期内,将结算作为加速可行权处理
结算支付的金额作为回购权益工具处理,回购款高于权益工具内在价值的部分计入当期损益
现金结算
无论是权益结算还是现金结算,企业在授予日均不做账,做题时应回答授予日不做账务处理
有等待期
等待期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可行权数量最佳估计数为基础,按照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承担的负债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后的应付职工薪酬),计入资产成本和相关费用
按照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等待期结束后仍需要确认负债的公允价值,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等待期每个资产负债表日
借:管理费用等(职工人数✖(1-离职比例)✖每人授予股份数量✖资产负债表日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等待期的第几年➗等待期年份数)➖之前年份确定的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职工人数✖(1-离职比例)✖每人授予股份数量✖资产负债表日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等待期的第几年➗等待期年份数
得出的是当年负债公允价值的应有余额
如果当年有行权的,那么年初负债余额-职工行权减少的负债金额+当年应计负债金额=年末公式得出的应有余额
当年应计的负债金额就是当年确认的费用,应该做分录的金额
无等待期
授予日直接按照当日企业承担的负债公允价值计入资产成本或相关费用
借:管理费用等(激励的职工人数✖每人授予的股份数量✖当日公允价值➖之前年份确认的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授予日至结算日每个资产负债表日需要对负债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激励的职工人数✖每人授予的股份数量✖当日公允价值➖之前年份确认的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可行权条件的修改
总体原则
根据会计谨慎性原则,不得低估企业发生的费用成本
条款的修改有利于职工
增加企业承担的费用
原来的权益工具照常计量,新增加的变化按新的计算
权益工具公允价值增加(比如2019年1月1日,修改可行权条件,并且授予日权益工具公允价值8元变12元)
初始的权益工具按照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在等待期内正常确认费用
对应8元的那部分
授予的增量公允价值部分在变更日之后的等待期内确认,此时增量部分的等待期时是修改可行权条件后剩余的等待期
比如原来约定等待期3年,2018年过了半年,2019年修改可行权条件增加授予日公允价值,此时增量部分的等待期应该为2年半
对应4元部分
权益工具增量部分是修改可行权条件当日权益工具公允价值修改前后面的增加部分
如果修改发生在可行权日后,企业应当立即确认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增加
授予数量增加
处理方法同上
等待期变短
确认当年度股份支付费用时直接变更等待期即可
条款的修改不利于职工
减少了企业费用,基于会计谨慎性原则,不利于员工的条款修改不予考虑,视同合同从未发生改变,除非合同取消或作废
企业减少了可授予权益工具的数量
减少的部分作为已授予工具的取消来处理
剩余部分正常确认成本费用
在减去以前年度确认的费用时,应当按照未取消的授予的权益工具占原来总授予的权益工具比例确认
减少的那部分,作为加速可行权处理,一次性确认剩余等待期内的全部费用
在减去以前年度确认的费用时,应当按照已取消的授予的权益工具占原来总授予的权益工具数量比例确认
取消时支付给员工的所有款项,均作为权益回购处理,支付回购款大于确认的权益金额,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只确认取消那部分,包含修改可行权条件之前确认的资本公积中属于取消权益工具这部分的,和一次性加速行权确认的资本公积) 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取消或结算
人为主动的,不包含未满足可行权条件而被取消
取消或结算的那部分作为加速可行权处理,站在等待期结尾的时刻,立即确认原本应在剩余等待期内确认的金额
原已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不能反向冲减,因为这个与保没保住量相关
取消时支付给员工的所有款项,均作为权益回购处理,支付回购款大于确认的权益金额,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权益结算,只确认取消那部分,包含修改可行权条件之前确认的资本公积中属于取消权益工具这部分的,和一次性加速行权确认的资本公积) 应付职工薪酬(现金结算) 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授予新的权益工具替代原权益工具
与原权益工具相同的条款修改相同的方式,去进行处理
参照可行权条件修改的处理方式
只确认对职工有利的
减少权益工具数量加速可行权
授予新的权益工具未替代原权益工具
作为新的一项股份支付处理
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确定
股票期权公允价值一般较难获取,可能会采用期权定价模型确认公允价值
在选择适用的期权定价模型时,要考虑市场条件
特殊业务处理
回购股份进行职工股权激励
企业回购股份(回购自己的股份),应按回购价格作为“库存股”处理
借:库存股 贷:银行存款
权益结算确认每个等待期费用
借:管理费用等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职工行权
借:银行存款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库存股(回购成本✖交付的比例)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倒挤)
未交付的库存股做注销处理
限制性股票的股权激励
计算每股收益时分母不包含限制性股票数量
实务中,限制性股票往往没有等待期,签订股份支付协议职工需要缴纳认股款,企业立即确认权益。但是一般会规定解锁期或锁定期,在这个期限内不能上市交易等。如果部分权益工具未被解锁而失效或作废,企业通常需要承担回购义务
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授予日公允价值为股票公允价值减去回购成本
职工缴纳认股款
借:银行存款 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倒挤)
企业确认回购款
借:库存股(发行限制性股票数量✖回购价格) 贷:其他应付款
未达到解锁条件
企业需要回购
借:其他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
借: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倒挤) 贷:库存股(回购价✖离职人数✖每人权益数量)
企业不需要回购
借:其他应付款 贷:库存股
等待期内发放现金股利
现金股利可撤销
一旦未达到解锁条件,限制性股票持有者无法获得或需要退回在等待期应收或已收的现金股利
最终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库存股账面平衡,余额为0
预计未来可解锁
分配股利
借:利润分配(预计最佳可行权数✖权益工具数量✖每股股利(包含以前年度的,如果当年没有分发现金股利,则当年每股股利确认为0)-之前年份确认的现金股利) 贷:应付股利
同时,借:其他应付款(分配的现金股利金额) 贷:库存股
因为预计未来可解锁,企业认为职工很可能成为未来股东,就把本次的现金股利冲减未来的回购成本,相当于给职工表示一下,我企业对你职工成为股东很有信心
另外职工在不满足解锁条件时,企业需要承担回购义务,现金股利可以抵掉未来的回购成本,因此先减少负债
实际支付现金股利
借:应付股利 贷:银行存款
预计未来不可解锁
借:其他应付款(前几期已离职的职工确认的对应现金股利+预计未来将要离职的职工人数✖前几期每股股利之和-已经确认的前几期的现金股利) 贷:应付股利
预计未来该职工肯定不会成为公司股东,最后现金股利肯定要收回,就直接冲减确定的因未来回购产生的负债(其他应付款),也就是以后回购可以少付现在给的现金股利这部分钱
实际支付时
借:应付股利 贷:银行存款
现金股利不可撤销
不论是否达到解锁条件,限制性股票持有者仍可获得现金股利
预计未来可解锁
借:利润分配 贷:应付股利
实际支付时
借:应付股利 贷:银行存款
因为股利分红有去无回,不会影响回购金额,直接按照股利分红的会计处理方式处理
预计未来不可解锁
借: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股利
借方不得作为利润分配或冲减负债
冲减负债“其他应付款”会变少,但是回购款不变,不符合实际
实际支付时
借:应付股利 贷:银行存款
若不可解锁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与以前估计不同,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一次授予、分期行权
实际上相当于授予了若干个子计划,应分别根据各子计划的可解锁数量的最佳估计数在等待期内确认与股份支付相关的成本费用
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股票公允价值减去回购成本
计算表格(记住)
账务处理
确认当年股份支付费用
借:管理费用等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确认当年解锁的权益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比如第1期在第1年结束后解锁,应将对应的其他资本公积转入股本溢价,其实就是每一期行权对应的费用总额
解锁无需回购,冲减其他应付款
借:其他应付款(回购金额✖权益工具数量✖解锁比例) 贷:库存股
集团股份支付处理
母公司以自身股份授予子公司高管人员
母公司
权益结算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子公司
权益结算
借:管理费用等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均按照授予日公允价值计量
合并报表
最终分录
借:管理费用 贷:长期股权投资
合并报表中相当于母公司奖励自己的高管
抵消分录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长期股权投资
合并报表抵消的是各年累计数
个别报表中,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和子公司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永远存在,因此合并报表中每年都要去抵消这两个科目
母公司以集团内某子公司股份授予子公司高管人员
母子公司之间的会计核算会有差异
母公司
现金结算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
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
母公司用子公司的股票奖励子公司员工,也属于现金结算,只要用的不是自己的股权,都为现金结算
相当于母公司买其他企业的股票奖励自己员工,因此为现金结算
子公司
权益结算
借:管理费用等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按照授予日公允价值
合并报表
最终分录
借: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
抵消分录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子公司) 管理费用(倒挤差额,可借可贷) 贷: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
后面几年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子公司个别报表中等待期内确认的累计数) 期初未分配利润 贷: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个别报表中等待期内确认的累计数)
先做以前年度的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子公司当年的确认的) 管理费用(倒挤差额,可借可贷) 贷: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当年确认的)
再做今年的
个别报表中,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和子公司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永远存在,因此合并报表中每年都要去抵消这两个科目
子公司买母公司股权或者集团内其他公司股权奖励本企业职工
现金结算
借: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
特殊情况
今年新增的3句话
母公司向子公司高管授予股份支付,在合并财务报表中计算子公司少数股东损益时,虽然子公司的股权激励全部是由母公司结算,子公司少数股东损益中应包含按照少数股东持股比例分享的子公司 股权激励费用 。
虽然集团内股份支付子公司啥也没做,但是仍需在个别报表中确认管理费用。在确认管理费用的基础上,子公司的净利润经调整后✖对应份额就是母公司的长投,也是在确认管理费用的基础上,编制集团合并报表
如果受到激励的高管在集团内调动导致接受服务的企业变更,但高管人员应取得的股权激励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则应根据受益情况,在等待期内按照合理的标准(例如按服务时间) 在原接受服务的企业与新接受服务的企业间分摊该高管的股权激励费用。
即谁受益、谁确认费用。
集团内股份支付,包括集团内任何主体的任何股东,并未限定结算的主体为控股股东,非控股股东授予职工公司的权益工具满足股份支付条件时,也应当视同集团内股份支付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