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本思维导图维中国开天辟地大事进行了整理,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点个赞哦!
会计学习,肯定要知道会计凭证都有哪些吧!本思维导图根据《初级会计学》第六章会计凭证进行总结归纳,整理得到会计凭证的分类与其特征、使用场合与方式等知识要点。如有不足,请提出意见建议!欢迎一起探讨学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陈独秀 上海 《青年杂志》 俩大旗帜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新青年》民主,科学
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极限
1. 批判孔学,没有有效的思想武器
2. 不能根本改造国民性
3. 许多领导人物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
二、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917 俄国 十月革命
李大钊,是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并从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的爆发
历史条件:1.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 2、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 3、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直接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学生爱国运动得到镇压
上海 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
北洋政府妥协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1.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2.是一场真正的群众运动
3.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爱国主义的大旗
2.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
3.培育了永久奋斗的伟大传统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与共产党的诞生
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
三种类型:1.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如陈独秀,李大钊)
2.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毛泽东)
3.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董必武)
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特点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1920年8月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 并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 (陈独秀、李达)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
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举行
内容:1.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2.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 3.讨论实际工作计划时,决定首先集中精力组织工人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历史条件
1.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遭到破产之后。
2.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国革命展现新面貌
1.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2.开始采取群众路线方法
1922年7月 中共二大
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党的当前纲领
1.打倒军阀
2.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
3.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二、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国共合作的形成
1924年1月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孙中山的主持下在广州举行
新三民主义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大革命的准备与进行
大革命中的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原因
1.反革命力量的强大
2.资产阶级发生严重动摇、统一战线出现剧烈分化
3.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先后被拉进反革命阵营中
4.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后期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主义错误
意义
为土地革命战争阶段准备了必要条件
教训
p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