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植物细胞培养及组织快繁
以上为植物细胞培养及组织快繁部分的思维导图,希望大家彼此之间可以互相学习!
编辑于2021-04-28 17:23:32植物细胞培养及组织快繁
植物单细胞培养
研究意义
1. 观察细胞个体的分裂、分化、生长和繁殖情况
2. 通过植物单细胞的分裂和繁殖获得纯细胞系,有利于进行细胞特性、生长规律、代谢过程及其调节控制规律方面研究。
单细胞获取
1. 由植物器官组织分离单细胞
1.1. 机械法
分离叶肉细胞是先把叶片等外植体轻轻研碎再通过过滤和离心分离细胞。
优点
细胞不会受到酶的伤害
不需质壁分离,有利于进行生理和生化研究
缺点:容易伤害细胞结构
1.2. 酶解法
利用果胶酶、纤维素酶处理,分离出具有代谢活性的细胞。
缺点:该法不仅能降解中胶层,而且还能软化细胞壁。因此,必须对细胞给予渗透压保护。
2. 由愈伤组织中分离单细胞
2.1. 将从经过表面消毒的植物器官上切取组织—(接种)渗透培养基上—产生愈伤组织——剥下—(反复继代)—愈伤组织的松散性(不同的培养基可以使愈伤组织具有不同的生长速度,结构可松散性)—单细胞(或很小的细胞团)。
2.2. 先形成愈伤组织,将未分化和易粉碎的愈伤组织转移到盛有液体培养基的容器中,置于摇床上不断振荡。通过振荡对细胞团施以一种缓和的压力,使它们破坏成小细胞团和单细胞,保持均匀分布在培养基中。
单细胞培养技术
1. 看护培养法(或哺育培养法)
把单个细胞置于一块活跃生长的愈伤组织上培养,在愈伤组织和培养的细胞之间用一片滤纸相隔。这培养的单细胞长出微小的细胞团之后,再移至琼脂培养基上。
缺点:不能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细胞分裂和细胞团的形成过程。
2. 平板培养法
是指将制备好的一定密度的单细胞悬浮液接种到1mm厚的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的方法。
应用
用于遗传变异、细胞分裂分化和细胞次生代谢物合成、细胞筛选等
要求
细胞密度达到临界密度(103个/mL)以上
检测
植板率(%)=平板中形成的细胞团数/平板中接种的细胞总数×100%
3. 微室培养法(双层盖玻璃法)
由悬浮培养物中取出一滴含单细胞的培养液,置于一张无菌载波片上,在培养基的四周与隔一定距离涂上一圈石蜡油,然后在左右两侧各加一滴石蜡油并分别置一张盖波片,第三张盖波片架在前两个盖波片之间,然后将整张载波片置于培养皿中进行培养。
应用
单细胞的生长于分化、细胞分裂的全过程、胞质环流的规律、观察原生质体细胞壁的再生和细胞分裂全过程。
优点:显微镜下追踪观察单细胞分裂增殖形成细胞团的全过程
缺点:培养基少、营养和水分难以保持,pH值变动幅度大,细胞仅维持短期分裂。
4. 条件培养
将单细胞接种于条件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使单细胞生长繁殖,从而获得由单细胞形成的细胞系的培养方法。
条件培养基
将培养过细胞的培养基除细胞取其上清液,直接用于培养其他细胞或作为其他细胞培养基的添加成分,即形成条件培养基。
特点
由条件培养基提供单细胞生长繁殖所需的物质条件,兼有看护培养和平板培养的特点,应用范围扩大、实用性广,是植物单细胞培养中常用的方法。
植物原生质体分离及培养
1. 意义
1. 细胞表面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2. 细胞核与细胞质相互作用的研究
3. 植物生长代谢研究
4. 可作为受体系统(遗传操作:原生质融合,外源基因转化,次生代谢产物生产)
2. 原生质体
特点
1. 具有全能性(可进行细胞壁再生、细胞分裂和分化);
2. 胞内外的物质交换能力强(吸收能力增强);
3. 有利于保内产物的分泌;
4. 对环境敏感(容易受到环境中渗透压变化)
3. 原生质体分离
1. 分离方法
机械法
细胞活组织质壁分离,再机械法磨碎组织(渗透压稳定剂:甘露醇、山梨醇、蔗糖、葡萄糖、盐类)
优点:避免酶制剂对原生质体的破坏
缺点:完整原生质体的数量相对较少
酶解法
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细胞壁水解酶)
优点:获得大量的原生质体,适用于所有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
缺点:影响原生质体活力(酶类含核酸酶、蛋白酶、过氧化物酶、酚类物质等);
4. 植物原生质体的培养
植物细胞悬浮培养
将植物细胞或小的细胞团悬浮于液体培养基中,保持细胞良好的分散状态的培养技术。
特点
能大量提供比较均一的植物细胞(同步分裂的细胞)
细胞增殖的速度快,适于大规模培养和工厂化生产;
需要特殊设备:大型摇床、转床、连续培养装置、倒置式显微镜等。
分批培养
细胞在一定容积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目的是建立单细胞培养物。培养过程中,除了气体和挥发性代谢产物可以同外界空气交换外,一切都是密闭的。培养基中的主要营养物质耗尽时,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即行停止。为了使分化培养的细胞不断增殖,必须进行继代培养,方法是取出培养瓶中的一小部分悬浮液,转移到含有相同成份的新鲜培养基中。
采用机械搅拌式生物反应器。
特点
(1)操作简单,培养周期短,染菌和细胞突变率低(封闭式,只控制温度,PH和通气即可)
(2)直观反映细胞生长代谢的过程(相对固定的培养条件中,不添加任何营养成分)
(3)可以直接放大(工业反应器规模可达12000L)
应用
研究细胞的生长和代谢,但并不是一种理想的培养方式。
半连续培养
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放出部分培养液进入提练加工工序,在剩余的培养液中加等体积的、新的未接种的培养液,继续培养,如此反复,谓之半连续培养。
优点:高效易操作,营养利用充分
缺点:菌种易老化
特点
(1)培养物的体积逐步增加;
(2)可进行多次收获;
(3)细胞可持续指数生长,并可保持产物和细胞在一较高浓度水平,培养过程可延续到很长时间;
(4)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可长期进行生产,反复收获产品。
连续培养
是利用特别的培养容器(采用机械搅拌式生物反应器系统)进行大规模细胞培养的一种方式。连续培养过程中,不断注入新鲜培养基,排掉等体积的用过的培养基,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得到不断补充。
应用:植物细胞代谢调节的研究,决定各个生长限制因子对细胞生长的影响,以及次生物质的大量生产都有一定意义。
特点
(1)细胞维持持续的指数增长
(2)产物体积不断增大
(3)可控制衰退期与下降期
缺点
(1)开放式操作,加上培养周期长,容易造成污染
(2)细胞的生长特性和分泌产物容易变异
(3)对设备、仪器的控制技术要求高
形成层细胞培养
特点
★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层分裂旺盛的细胞(起源于未分化、保持胚性增生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植物“干细胞”(无限次的分裂)
形成层细胞分离及应用————红豆杉为例
植物器官培养
意义
★用于研究器官生长、营养代谢、生理生化和形态建成;
★短期内提高植物繁殖速率,进行名贵品种的快速繁殖。
植物营养器官培养
植物根段培养
根的培养多用于探索植物根系的生理及其代谢活动。
根的培养一般从根尖一端切取1.0cm长的根尖接种于培养基上。
毛状根培养
发根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后,可将其自身携带的Ri质粒上部分基因整合入植物细胞基因组中,从而诱导植物产生大量被称为毛状根的不定根。
特点
激素自养、生长迅速、生长周期短
植物茎段培养
不带芽和带有腋(侧)芽或叶柄的茎切断进行离体培养。包括幼茎和木质化的茎切段。
苗木工厂化生产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植物叶培养
幼嫩叶片、成熟叶片、叶柄、子叶、叶鞘、叶尖组织、叶原基等叶组织作为外植体的无菌培养。
特点
取材方便、数量多、均一性强、再生能力强、组织快速繁殖常用的外植体。
植物繁殖器官培养
植物花器官培养
整个花器及其组成部分如花托、花瓣、花丝、花柄、子房、花茎和花药等的无菌培养。
作用
研究细胞形态发生、花的性别决定研究、果实和种子发育研究、苗木快速繁殖和生产,加速稀有珍贵品种的繁殖和保存。
植物幼果培养
利用果皮、果肉组织或细胞的无菌培养。
作用
果实发育和种子形成研究。
植物细胞组织开放式培养
在培养基中添加抗菌剂,使植物组织培养脱离严格无菌的操作环境,在自然、开放的有菌环境中进行植物组织培养,从根本上简化组培环节,降低组培成本。
方法
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种类及其有效浓度
毛状根培养—人参
顶芽
腋芽
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