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把时间当做朋友》
作者李笑来通过分析自己在工作中的案例,教大家如何通过自我管理来与时间和平共处,下图为《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整理,希望读过这本书的人,都能充分运用书中的知识,去提升自我时间的管理效率。
编辑于2021-04-28 20:47:10《黑暗年代》讲述的是公元5~10世纪,早期英格兰的历史。这个时期,罗马军团撤离了不列颠;盎格鲁-撒克逊人征服了布列吞人,建立了诺森布里亚、麦西亚、韦塞克斯、肯特等七个王国;维京人开始了自己的入侵行程;英格兰也开始逐步实现了文明的发展以及民族的融合。
情绪是影响行动的最重要的因素,改变不合理的想法,才能改变情绪从而改变行为结果,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不安和不确定性!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知道读书好,但是真正实践起来却很难。有的人一读书就犯困,有的看了记不住,过几天就忘了,如何有效的阅读呢?接下来教你成为阅读高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黑暗年代》讲述的是公元5~10世纪,早期英格兰的历史。这个时期,罗马军团撤离了不列颠;盎格鲁-撒克逊人征服了布列吞人,建立了诺森布里亚、麦西亚、韦塞克斯、肯特等七个王国;维京人开始了自己的入侵行程;英格兰也开始逐步实现了文明的发展以及民族的融合。
情绪是影响行动的最重要的因素,改变不合理的想法,才能改变情绪从而改变行为结果,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不安和不确定性!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知道读书好,但是真正实践起来却很难。有的人一读书就犯困,有的看了记不住,过几天就忘了,如何有效的阅读呢?接下来教你成为阅读高手。
把时间当做朋友
第0章 困境
1.问题
完成任何任务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任务都有一个最后期限
2.慌乱
“既勤奋又懒惰”
3.解决
管理自己而不是时间
第1章 醒悟
1.孰主孰仆
“运用心智获得解放”
用大脑控制大脑
2.何谓心智
一个人的心智就是其过往获得的一切知识及经验的总和(包括基于这些知识和经验造就的思考方法、思考模式)
3.我的案例
技不压身
第2章 现实
1.速成绝无可能
一方面是自己的欲望无限,一方面是要完成的事情太多,一方面是自我满意度的不断下降——这就是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期望速成的根源
2.交换才是硬道理
利用好当下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换能换的东西,不断识别死循环和恶性循环,然后在好像不可能的情况下跳出去
3.完美永不存在
没有人能够做到完美。我们至多能做到接近完美,或者更接近完美。所以,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时刻忍耐各种各样的不完美,否则事情根本无法完成。最终完成的事情,结果也常常是不完美的。缺憾必然存在
4.未知永远存在
“在未知中不断前行”
当有问题解决不了时,可以先把它记下来,然后继续前行。注意,一定要把问题记下来
5.现状无法马上摆脱
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做什么都做好,用什么都用好
6.与时间做朋友
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稀缺
第3章 管理
1.估算时间
完成一个任务实际花费的时间总会超过计划花费的时间,就算制定计划的时候考虑到本法则,也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分辨任务的属性——它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
2.及时行动
现在开始而不是尽快开始
3.直面困难
4.关注步骤
内容(What)、原因(Why)、方法(How)
5.并行串行
原本只能串行完成的两个任务现在可以并行完成
机械的和非机械的
6.感知时间
过程的记录
7.记录开销
8.制订预算
制订时间预算
标记重要与否
9.计划
目标现实可行
10.列表
最重要的任务永远只有一个
制作专门的下一阶段任务列表
给每个任务制定一个核对列表
11.流程
打电话流程
● 确定对方最可能方便接电话的时间(难以确定的时候先发短信询问)。
● 在拨打电话甚至发短信询问对方是否方便之前准备好一切计划沟通的内容,做好检查列表放在手边,确保沟通过程中不会遗漏要点。
● 通话前把重要信息整理成电子文本,在通话中做必要的更新,通话结束后,马上通过电子邮件将备忘发给对方。
● 若对方没有接电话,则给对方发署名短信告知详细事由,并做好记录,防止自己遗忘此次沟通任务。
● ……
12.预演
经过大量的预演或者练习,才能够在实际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有出色的表现
13.验收
针对最终结果
第4章 学习
1.效率本质
“学习”最关键的一点是:任何知识的获取,都是不可逆的
2.基本途径
体验”、“试错”和“观察”
3.主要手段
正确地思考
4.经验局限
个体的经验有限
群体的经验有限
不仅存在无法通过个体或者群体经验获得的知识,还存在与现有经验相悖的知识
5.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基础是阅读理解能力
检索能力建立在相当熟练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之上
写作能力在自学能力中占据重要位置
实践能力是自学能力最终转化为真正价值的根本
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态——我们的大脑有一个运行机制叫做“选择性输入”,其具体表征在很多人身上都有体现:他们只能听到自己喜欢听的,只能看到自己想要看的。
了解学习的进程——在学习的任何一个阶段,都会有一段时间进展缓慢。只有经历积累的过程,“量变到质变”的效果才会出现,才有可能突飞猛进。
第5章 思考
1.勤于思考
独立思考
2.思维陷阱
概念不清
拒绝接受不确定性
3.因果关系
4.相关命题
原命题和逆命题
5.举证责任
诉诸无知
6.案例局限
以偏概全
7.对立论证
8.张冠李戴
9.辨析感悟
分清“道理”和“感悟”——“道理”应该是普适的,而“感悟”只来自个体经验
与其关注成功者,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努力从失败者身上汲取经验
10.克服恐惧
11.辅助工具
语言
好用
● ……是一回事,而……是另外一回事。
● ……和……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
● ……不一定……
● ……可是,这并不意味着……
● ……也许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解释)。
● ……看起来像……可是……
● ……而事实却可能远比看起来的更为复杂(简单)。
● ……然而,(这个论断)反过来(陈述)却不一定成立,因为……
● ……其实很可能与……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
● ……和……之间不一定是单纯的因果关系,它们也可能互为因果。
● ……和……之间的比较也许没有任何意义。
● ……其实不过是表面现象,其背后的本质是……
● ……有一个通常被忽略的前提。
● ……尽管听起来很有道理,然而却完全不现实。
● ……也许有人会说……但是这种质疑却……
警惕
……难道就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吗?
第6章 交流
1.学会倾听
克制的就是“过早质疑”
在倾听的过程中,利用多余的脑力处理两个方向的信息:“回顾”与“预期”
一旦决定倾听,就要主动帮助说者进入“倾诉”状态
2.说与不说
通过努力、通过积累成为能说更多话的人
3.交流守则
第一个原则:有意义的讨论的前提是双方不仅要“相互竞争”,更要“相互合作”
第二个原则:真理是独立存在的,它从来不会依附于任何个人或者集体
第三个原则:真理不变,也不会因任何人而变;不停变化的只是人们对真理的解释或理解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几乎只有一个手段——自我挣扎
4.正确复述
“你的意思是……是吗?”或者“你的意思是……我理解得对吗?”
5.勤于反思
深刻了解经验的局限
时时刻刻保持警惕
使用记录,使自己能够记住更多经验
通过观察和阅读汲取他人的经验
试用类比来跨越未知与已知的障碍
耐心等待以拥有不能快速获得的经验
第7章 应用
1.兴趣
往往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2.方法
策略和坚持(重复)
3.痛苦
一旦我们学会在痛苦出现的时候运用心智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去,痛苦就几近自动消失,而且在它被我们重新注意之前绝不会回来
在面临尴尬的时候,一定要用文字、图画等形式把自己所遇到的尴尬记录下来——当然,最好是记录在同一个地方
面临尴尬的时候,尽量弱化痛苦,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被大脑的直接反应所左右
4.比较
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成长
5.运气
相信运气其实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
6.人脉
许多“友谊”实际上只不过是某种意义上的“交换关系”
●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他人交往的人
●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自己的独立赢得尊重
7.自卑
愿望中的自己≠真实的自己≠感觉中的自己
8.灵感
“博学”背后的真相是——有意识地积累!
9.鼓励
永远鼓励身边的人,哪怕多少有些盲目
10.效率
时间的黄金分割率
11.节奏
12.物极必反
绝对不要盲目地试图减少睡眠时间
尽量不要减少与家人交流的时间
最好不要放弃自己的社交时间
在决定是否给别人提供帮助的时候,要考虑他是否值得我们帮助
13.自我证明
第8章 积累
任何积累都需要时间,而且必然需要漫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