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人力资源管理》第3章:组织设计与组织文化
这是一篇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第3章:组织设计与组织文化的思维导图,包含组织设计、组织文化、组织变革与发展等。
编辑于2023-11-19 19:05:43《人力资源管理》第3章:组织设计与组织文化
第一节:组织设计
组织设计概述
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
组织设计是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及其 运行方式所进行的设计
组织结构设计
新建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
对现有企业的再设计、变革
管理制度和方法设计
横向协调
管理规范
绩效评估制度
激励体系
人员配备
培训与开发体系等
组织设计的分类
(古典)静态设计
结构图
(现代)动态设计
结构图
运行制度
组织结构设计的定义及参数
定义 (也称为“权责结构”)
本质:企业员工的分工协作关系
目的:实现组织的目标
内涵:企业员工在职、权、责三方面的结构体系
主要内容
职能结构:各业务工作及其比例关系
层次结构:纵向结构,各管理层次
部门结构:横向结构,各管理部门
职权结构:权利和责任分工和相互关系
三要素
复杂性
规范性
集权度
主要参数
特征因素
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反向关系),管理幅度起主导作用。
专业化程度:分工精细程度
地区分布:越广管理复杂程度越高
分工形式
职能制
产品制
地区制
混合制
关键职能:中心地位较大职责和权限的职能部门
集权程度
规范化程度:同种方式完成相似工作的程度, 高度规范化组织人员更换不影响工作的程序和方法
制度化程度:书面文件的数量
职业化程度:接受正规教育和培训的程度
人员结构:各部门人员、各职能人员的比例情况
权变因素
影响企业组织结构形成的外部条件和环境
企业环境
企业战略
企业技术
人员素质
企业规模
企业生命周期等
组织设计的类型
行政层级式组织形式
20世纪初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提出, 理想的组织形式就是科层(官僚)制
决定因素
权利等级:权利集中程度高,重视权利等级
分工:分工较细
规章:正式书面规定,限制个体自主性
程序规范
非个人因素
技术能力:技术能力和绩效决定工作地位
适用范围
复杂、静态环境中最为有效(如:政府部门)
按职能划分的组织形式
法约尔模型, 通称“职能制结构”
特点
职能分工
直线--参谋制
管理权为高度集中
优点
明确任务和职责,类似工作人们相互影响与支持机会
资源最充分地利用,有利于培养专家、专才和开发
掌握本职工作技能,强化专业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组织稳定性较高
权利高度集中,便于最高领导层对整个企业严控
缺点
狭隘的职能观念
直线参谋下,横向协调差,部门之间协调难
适应性差
企业领导负担重
不利于培养全才,尤其企业的管理人才的全面经营素质
适应范围
简单、静态的环境重效果较好
主要在中小型企业
产品品种单一
生产技术发展变化慢
外部环境比较稳定
矩阵组织形式
一般按产品、工程项目、规划项目的方式结合起来运用 简称“矩阵结构”
主要特点
一名员工有两位领导
组织内部有两个层次的协调
横向联系灵活多样
优点
有利于加强各职能部门间的协作配合
有利于顺利完成项目,提高企业适应性,调集相关专业人员
有利于减轻高层管理者的负担(有两三个中层领导决策)
职能部门与产品项目部相互制约,保证企业整体目标实现
缺点
临时搭建,组织稳定性较差
双重领导,易发生责任不清,多头指挥混乱现象
机构相对臃肿,用人较多
适用范围
复杂、动态环境中较为有效
技术发展迅速,产品品种多并具有创新性强,管理复杂特点的企业, 如军事、航天、科研等工业企业
其他组织形式
事业部制形式
美国通用公司原总裁斯隆提出
特点
按产品或地区分分别建立经营事业部, 集中决策指导下的分散经营 独立经营单独核算,自负盈亏,设有相应职能部门
优点
有利于总公司高层摆脱具体管理事务,集中精力于战略决策和长远规划
各事业之间相互竞争,增强企业活力
联合化和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
缺点
易事业部只顾自身利益,减弱整体公司的协调一致性
总部与各事业部职能机构重复,增加费用和管理成本
适用范围
产品种类多,且之间工艺差别大,市场分布范围广,切市场情况变化大, 要求适应性强的大型联合企业或公司
团队结构形式
已成为目前组织工作活动中最流行的方式
特点:打破部门界限并把决策权下放到工作团队成员手中。
虚拟组织形式
哑铃型,两头大(营销、研发和技术设计)中间小(生产制造)
无边界组织形式 (韦尔奇创造)
扁平化
边界模糊 不意味组织中原先各种界限的完全消失
第二节:组织文化
第三节:组织变革与发展
组织发展概述
组织发展含义
有计划变革及干预措施的总和,寻求的是增进组织的有效性和员工的幸福感
组织发展的观念和目标
人文
对人的尊重
信任和支持
权利平等
正视问题
鼓励参与
传统的组织发展方法
结构技术
改变复杂性
改变规范性
改变集权度的技术
包括:合并职能部门,减少垂直分化度,简化规章,扩大员工的工作自主性,也可以对工作进行再设计,使工作变得更具挑战性、趣味性等。
人文技术
敏感性训练
人与人之间,通过无结构(没有领导和上下级)小组的交互作用方式, 改善行为的方法,注重,相互作用的过程,不是讨论的结果 通过观察和参与而有所领悟,了解自己,别人之间如何相互作用。
调查反馈
问卷调查,匿名反馈等 可以针对个人,也可针对整个部门或组织
质量圈
所有人员的参与 员工参与计划的一种形式,明确项目目标
团际发展
小组与小组之间 旨在化解和改变工作团体之间的态度、成见和观念,以改善团体间的相互关系。
现代的组织发展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
要求 变革根植于企业最根本部分的组织文化
要求 文化的改变在全面质量管理之前或同时进行
要求 挑选高度责任感的员工
要求 最高层的支持
要求 从上向下推行,并从下向上付诸实践
团队建设
不与 团际发展 混淆
可以针对工作也可以针对员工业余生活,双管齐下更好,
特征:规模小,能力互补,有共同意愿、目标、工作方法,共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