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汉桓帝时,名士朱穆担任冀州刺史,到任后正逢权宦赵忠丧父归葬冀州,丧事规格明显越制。朱穆当即依法查处。赵忠得汉桓帝宠信。汉桓帝得知后大怒,下令将朱穆关押,准备严惩。太学生刘陶带领数千人请愿,并上书汉桓帝,表示自己愿意代替受罚。汉桓帝权衡利弊,最终赦免了朱穆。
② 数年后,议郎黄埔规受宦官迫害,被捕入狱,再次引起世人极大愤慨。正直官员与太学生三百多人集体请愿。最终使汉桓帝再次赦免了黄埔规。
清流派矛头逐渐指向宦官集团。
③ 宦官,可以追溯到商代,最初来源于刑徒以及战俘,还有部分是自宫之人。他们主要服侍王室或皇室。
东汉中期,内廷官职全部由阉人担任,并形成系统而完备的机构设置。
东汉后期,宦官人数已达到两千多人,权势很大。
④ 汉质帝驾崩后,外戚势力乘机壮大,梁太后与兄长大将军梁冀将15岁的刘志扶上宝座,即汉桓帝。梁冀独揽宝座,成为外戚势力的代表。
⑤ 延熹二年(公元159)汉桓帝决心铲除梁冀。由于内外隔绝,汉桓帝只能求助于身边的宦官。在宦官单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等一同密谋下,汉桓帝除掉了梁冀。单超等人备受宠信,同日封侯,世称五侯。另外八名宦官被封为乡侯,宦官权势迅速膨胀。
⑥ 延熹二年九月,白马县县令李云上书指责宦官干政,批评皇帝昏庸。汉桓帝大怒,下令逮捕李云。杜仲上书愿与李云同日死,汉桓帝也逮捕了杜仲。虽有众大臣求情,最终仍处死。宦官势力更加强大。
⑦延熹八年,太尉杨秉用囚车将侯参押解进京。侯参是大宦官侯览的弟弟,曾担任益州刺史。任职期间,残暴贪婪,赃款累计多达一亿。杨秉指斥侯览等宦官,要求削除他们的官职。受到清流官员与太学生们的普遍拥护。迫于压力,汉桓帝免除侯览官职。
同年,曾帮助汉桓帝铲除梁冀的具瑗、左悺也受到司隶校尉韩演严厉弹劾。左悺畏罪自杀,具瑗被贬。宦官集团受到重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