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00、海底两万里第二卷情节导图
《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这是关于第2卷的情节导图,梳理了整卷的脉络。
编辑于2021-04-30 12:53:01《红楼梦》第八十回的主要内容如下: 香菱的名字被夏金桂改为秋菱,这是宝钗之前为香菱取的名字。金桂这样做是为了压制宝钗,同时伺机收拾香菱。香菱不敢不从,金桂越发胆大。 薛蟠对宝蟾产生了兴趣,而金桂为了整香菱,故意给二人机会,安排香菱做事以制造他们之间的冲突。薛蟠晚上借故踢打香菱,香菱叫屈。 金桂让薛蟠和宝蟾在秋菱房里成亲,并整夜折磨香菱。香菱无奈,金桂不是让她喝茶就是让她捶腿,折腾得她不得安宁。 金桂故意嫁祸香菱,说自己心痛难忍,药石无用,并找出一个写有她生辰八字和五根针钉在心窝及四肢关节处的纸人。薛蟠相信了这个把戏,痛打了香菱。薛姨妈虽然不信,但金桂不依不饶,定要惩治香菱。 最后,金桂又作践宝蟾,日夜大闹,薛蟠无法应对,只能出门躲避。这些事情让整个荣宁二府都知道,大家都为香菱感到同情和不平。 这一回中,香菱的命运受到了金桂的严重压迫和折磨,她的生活陷入了困境。同时,薛蟠的懦弱和无法保护自己的女人也暴露无遗。整个贾府都对此事议论纷纷,暗示着贾府内部的矛盾和纷争正在逐渐升级。
《红楼梦》第七十九回主要讲述了贾府中的几件事情。首先,贾宝玉在梦中与母亲王夫人和林黛玉相遇,醒来后向探春讲述了这个梦,探春意识到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感情越来越深。接着,贾赦将迎春许配给孙绍祖,贾政相劝不听,贾母也不多管。宝玉因世界上又少了五个清净女儿(陪嫁丫头四个)而感慨作诗。此外,香菱告诉宝玉薛蟠要娶夏家的夏金桂,宝玉为香菱担心。然而,香菱却误解了宝玉的意思,反而不悦而别。最后,宝玉因抄检大观园以来种种羞辱惊悲凄之所致,兼以风寒外感,病倒卧床不起。 在这一回中,还通过一些细节展现了中式宅邸生活的场景,如王夫人和林黛玉在炕上的绣墩子,以及医生来到贾府为宝玉治病的情景。这些场景生动地揭示了清代富贵人家的生活方式,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总的来说,第七十九回通过描写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情感加深、迎春的婚事、薛蟠的婚事以及宝玉的病情等情节,进一步展示了贾府中的悲剧和人物命运的无奈。同时,也通过描绘中式宅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清代富贵人家的生活面貌。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主要讲述了贾政在清虚观打醮还愿后,带着众清客参观大观园新景,并命宝玉等人作诗。贾政对宝玉的诗大加赞赏,却对随声附和的清客们大加鞭挞。之后,贾政命宝玉等人各作《姽婳词》,宝玉作完后受到贾政的夸奖,却被贾环等人指责抄袭。宝玉气愤填胸,回家与黛玉等人饮酒解闷。 在这一回中,贾政对宝玉的赞赏和对清客们的鞭挞,表现出他对文学才情的重视和对虚伪世故的厌恶。同时,通过宝玉作《姽婳词》的经历,也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独立思考的精神。此外,宝玉与黛玉等人的饮酒解闷,也表现出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相互扶持的精神。 总的来说,第七十八回通过描写贾政参观大观园新景和宝玉作《姽婳词》等情节,进一步展现了贾府中的文学才情和人物间的互动。同时,也通过贾政对宝玉的赞赏和对清客们的鞭挞,以及宝玉与黛玉等人的情谊,反映了作者对真诚、独立和真挚情感的追求和赞美。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红楼梦》第八十回的主要内容如下: 香菱的名字被夏金桂改为秋菱,这是宝钗之前为香菱取的名字。金桂这样做是为了压制宝钗,同时伺机收拾香菱。香菱不敢不从,金桂越发胆大。 薛蟠对宝蟾产生了兴趣,而金桂为了整香菱,故意给二人机会,安排香菱做事以制造他们之间的冲突。薛蟠晚上借故踢打香菱,香菱叫屈。 金桂让薛蟠和宝蟾在秋菱房里成亲,并整夜折磨香菱。香菱无奈,金桂不是让她喝茶就是让她捶腿,折腾得她不得安宁。 金桂故意嫁祸香菱,说自己心痛难忍,药石无用,并找出一个写有她生辰八字和五根针钉在心窝及四肢关节处的纸人。薛蟠相信了这个把戏,痛打了香菱。薛姨妈虽然不信,但金桂不依不饶,定要惩治香菱。 最后,金桂又作践宝蟾,日夜大闹,薛蟠无法应对,只能出门躲避。这些事情让整个荣宁二府都知道,大家都为香菱感到同情和不平。 这一回中,香菱的命运受到了金桂的严重压迫和折磨,她的生活陷入了困境。同时,薛蟠的懦弱和无法保护自己的女人也暴露无遗。整个贾府都对此事议论纷纷,暗示着贾府内部的矛盾和纷争正在逐渐升级。
《红楼梦》第七十九回主要讲述了贾府中的几件事情。首先,贾宝玉在梦中与母亲王夫人和林黛玉相遇,醒来后向探春讲述了这个梦,探春意识到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感情越来越深。接着,贾赦将迎春许配给孙绍祖,贾政相劝不听,贾母也不多管。宝玉因世界上又少了五个清净女儿(陪嫁丫头四个)而感慨作诗。此外,香菱告诉宝玉薛蟠要娶夏家的夏金桂,宝玉为香菱担心。然而,香菱却误解了宝玉的意思,反而不悦而别。最后,宝玉因抄检大观园以来种种羞辱惊悲凄之所致,兼以风寒外感,病倒卧床不起。 在这一回中,还通过一些细节展现了中式宅邸生活的场景,如王夫人和林黛玉在炕上的绣墩子,以及医生来到贾府为宝玉治病的情景。这些场景生动地揭示了清代富贵人家的生活方式,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总的来说,第七十九回通过描写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情感加深、迎春的婚事、薛蟠的婚事以及宝玉的病情等情节,进一步展示了贾府中的悲剧和人物命运的无奈。同时,也通过描绘中式宅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清代富贵人家的生活面貌。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主要讲述了贾政在清虚观打醮还愿后,带着众清客参观大观园新景,并命宝玉等人作诗。贾政对宝玉的诗大加赞赏,却对随声附和的清客们大加鞭挞。之后,贾政命宝玉等人各作《姽婳词》,宝玉作完后受到贾政的夸奖,却被贾环等人指责抄袭。宝玉气愤填胸,回家与黛玉等人饮酒解闷。 在这一回中,贾政对宝玉的赞赏和对清客们的鞭挞,表现出他对文学才情的重视和对虚伪世故的厌恶。同时,通过宝玉作《姽婳词》的经历,也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独立思考的精神。此外,宝玉与黛玉等人的饮酒解闷,也表现出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相互扶持的精神。 总的来说,第七十八回通过描写贾政参观大观园新景和宝玉作《姽婳词》等情节,进一步展现了贾府中的文学才情和人物间的互动。同时,也通过贾政对宝玉的赞赏和对清客们的鞭挞,以及宝玉与黛玉等人的情谊,反映了作者对真诚、独立和真挚情感的追求和赞美。
海底两万里第二卷情节导图
第2卷·第1章——印度洋
情节概括
目前航行6000里。1868年1月21日,在印度洋旅行。1月24日,12.5S、94.33E,基灵岛,然后向西北方向的印度半岛使去。1月26日,82E处穿越赤道回到北半球。1月27日,,孟加拉湾入口,我们遇见海面漂浮许多尸体顺恒河而下。遇见乳白色大海,是由于水中小动物造成的。
离开珊瑚王国的日子
对尼摩艇长的认识
对人类社会存在有一种无法改变的不信任与愤懑。
一位怀才不遇的学者,以鄙夷不屑来回敬世态炎凉。
他不仅仅在逃避人类,种种神奇装备也许有一天会报复人类。
穿行在印度洋上
我的行为
他不仅仅在逃避人类,种种神奇装备也许有一天会报复人类。
各种奇异见闻
猎捕信天翁,捕捞海龟、贝壳鱼。
鱼类被鹦鹉螺号的电光吸引,鱼群追随前进。
基灵岛:遍布石珊瑚、椰子树。
邂逅人类汽轮
紧贴水面航行,能看到汽轮的桅杆,却不被发现。
印度洋黄昏见闻
船蛸
几百只,印度洋特有。软体动物,吸入海水,喷出海水为反作用力运用。
六只触手浮于水面,另外两只竖立,像迎风招展的帆。
角鲨
一群望而生畏的角鲨跟随着我们。
漂浮着的尸体
秃鹫未啄完的尸体,角鲨继续啃食。
牛奶色的海水
众多的纤毛虫形成了乳白色的大海。
纤毛虫:会发光,胶质无色,细如发丝,绵延几里。
第2卷·第2章——尼摩艇长的建议
情节概括
1月28日,9.4N、79.42E,到达锡兰岛,参观海底采珠场。采珠人潜水,往往一般活不长,报酬极低,是一种悲惨的职业。我与同伴讨论了珍珠的开采和筛选。
锡兰岛
印度半岛上的一颗明珠。
以采珠业著称。
尼摩艇长邀请我参与采珠场
采珠场
现在,采珠季节尚未到来。(3月采珠季)
采珠季:300艘船,10桨手,10采珠人。
采珠人
工作:两头拴石头,潜20米左右海中。
身体状态堪忧:寿命短,视力衰退,眼底出血,满身伤疤。
收入少:政府贵族获得高额收入。
可能会碰到鲨鱼
我接受了尼摩艇长去珠,并捕杀鲨鱼的邀请,但对鲨鱼心有忌惮。
我看书时,字里行间都是张着大嘴的鲨鱼。
内德·兰德:只要有捕鲸叉就不惧怕鲨鱼。
我给两位同伴讲解采珠人
最能产珍珠的软体动物是珍珠母。
取珍珠的方法:镊子取出或晒在露天里10天里自然脱落。
珍珠分类:色泽柔和绚丽的价格昂贵。
挑选珍珠的方法:通过工具筛子。
珍珠
诗人:珍珠是大海的泪珠。
东方人:凝固的露珠。
女人:晶莹剔透的首饰。
第2卷·第3章——一颗价值千万的珍珠
情节概括
我们来到采珠场,穿着潜水服下海,只有内德兰德带了一把大捕鲸叉。尼摩带我们来到一个海底地下室,看见一个巨大无比的珠母和大如椰子的珍珠。我们看见了一个采珠人受到鲨鱼的攻击,尼摩船长举着匕首与鲨鱼搏斗,内德兰德也手持捕鲸叉一叉刺中鲨鱼要害。尼摩船长抢救采珠人使他恢复知觉,还掏出一小袋珍珠给他。结论:尼摩船长勇气过人,无与伦比;他虽然躲避人类,但是有无私献身精神。人性未泯,他是心向被压迫国家的人民。
我们来到采珠地
乘坐鹦鹉螺的小艇,随尼摩艇长来到马纳尔岛采珠地。
早到了一个月,这里空无一人。
下海采珠前的准备
下海不深,阳光的亮度就可以,不用带灯。(灯会把危险动物的招引来)
没有带枪,只有刀,内德·兰德带了一把捕鲸叉。
海底见闻
各种鱼鳖鳗蟹
大堆珍贵珠母。 (大自然的创造力远胜于人类天生的破坏力)
价值千万的珍珠
在一个洞口深处,发现了一个巨大无比的珠母。
尼摩艇长:匕首撬开壳,让我欣赏这颗无价的宝珠。
制止我们摘取,让这颗珍珠继续生长变大。
救下采珠人
一个采珠人冒着危险独自采珠,遇到一只角鲨的攻击。
尼摩艇长持匕首解救采珠人,与角鲨搏斗。
内德·兰德用捕鲸叉杀死鲨鱼,救下艇长。
尼摩艇长赠送采珠人一袋珍珠。
我们对尼摩艇长的看法
勇气过人,虽躲避人类,却有着无私的献身精神。
尼摩艇长说:采珠人是被压迫国家的居民,我是心向被压迫国家的人民的。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永远站在被压迫国家的人民一边。
第2卷·第4章——红海
情节概括
1月29日,基坦岛,10N、50.72E,已行驶12622海里,三个月。1月30日,开往阿曼湾。2月3日,在阿曼湾漫游,却始终没有越过北回归线。2月5、6日,到达亚丁湾。2月7日,进入曼德海峡,到达红海。2月8日,鹦鹉螺号贴着靠近非洲的东海岸前行。2月9日,到达苏阿金港,红海名字的来源与摩西和以色列人有关,尼摩认为红海得名于海水被微生物染的颜色是红色。尼摩船长告诉我无法穿过苏伊士运河,但可以从一条叫做阿拉伯隧道的地下通道通过。尼摩根据红海和地中海存在品种完全相同鱼类,于是在苏伊士地区给鱼尾套上铜环,几个月后在叙利亚海岸捕捉到了,猜想得到证实。
离开锡兰岛 奔赴红海
红海
雨少,炎热,蒸发快。
宽240公里,长2600公里。
靠近非州海岸
水深而清澈,火山岛和暗礁遍布。
海绵(软体动物)遍布。
以形态优雅的水母为主的植虫动物。
鱼类数量繁多
与尼摩艇长 讨论“红海”
红海名声不佳
胆战心惊的风暴,遍布的暗礁浅滩。
红海名称由来
以色列人渡过此海过,摩西让其合拢,埃及法老士兵团葬身此海。
海水颜色得名:某种微小的海藻造成。
苏伊士河特点
泥沙淤积,用来商贸。
鹦鹉螺号 欲通过海底隧道 前往地中海
艇长命名:阿拉伯隧道
如何发现
红海和地中海有大量品种完全相同的鱼。
红海苏伊士地区给鱼尾带上铜环,几天后,出现在地中海。
第2卷·第5章——阿拉伯隧道
情节概括
2月10日,在阿拉伯海岸遇见美人鱼,儒艮,内德兰德与儒艮搏斗,众人品尝儒艮美味。2月21日,尼摩船长亲自操控鹦鹉螺号,不到二十分钟,顺流而下通过了苏伊士地峡,到达了地中海。
海底隧道
可以在两天之内,从红海直达地中海。
孔塞伊有疑问,内德·兰德兴奋不已。
捕杀美人鱼 (儒艮)
红海海域,内德·兰德发现快速游动的美人鱼,引起捕杀的欲望。
美人鱼(儒艮)
人鱼目的海洋动物,半人半鱼,长达7米,5吨多重。
捕杀
6名艇手,我,孔塞伊
第一次:内德·兰德的捕鲸叉虽然击中目标,但儒艮成功逃脱。
第二次:儒艮攻击小艇,内德·兰德杀死儒艮,做成美味。
鹦鹉螺号 通过海底隧道
苏伊士湾的犹巴海峡,何烈山。
尼摩艇长邀请我去驾驶室,艇长亲自掌舵,驾驶鹦鹉螺号通过阿拉伯隧道,20分钟便来到了地中海。
海底隧道
陡峭的石壁,黝黑深邃的海底走廊。
行进中,能听到红海海水发出的奇怪声响。
第2卷·第6章——希腊群岛
情节概括
2月12日,我们到达地中海,内德兰德计划逃跑。2月14日,潜艇朝克里特岛行驶,当年正全面爆发反对土耳其专制统治起义。遇见了一个潜水者,尼摩船长将金条送到该送的地方,我很好奇。2月16日,我们离开了罗德岛和亚历山大岛之间有海底火山的海域,经由基西拉岛海域,绕过马塔藩角。
穿过阿拉伯隧道 来到地中海
红海到地中海,仅用了几分钟,内德·兰德难以置信。
我与内德·兰德 讨论逃跑
内德·兰德:地中海离欧州很近,应寻找机会逃走。
我
既想获得自由。
又想继续随鹦鹉螺号进行海底海洋研究。
达成一致
等时机成熟,就逃跑,要一举成功。
方法:近海时泅水;远海时夺艇逃走。
心事重重的 尼摩艇长
坎迪岛(从前的克里特岛)
尼摩艇长
心事重重。
我 (通过舷窗看鱼)
虾虎鱼:可能预示着河水要暴涨泛滥。
虾虎鱼、屑鳞鱼、印颈鱼。
印颈鱼:贴在鲨鱼的肚腹远游。
海洋潜水者 (尼古拉)
航窗出现潜水者,并且和尼摩艇长打着手势。
尼摩艇长:准备了一箱金条,写上地址,送出鹦鹉螺号。
希腊岛
鹦鹉螺号行进在火山溶岩的海沟里,海水成红色,像鲜红耀眼的火焰。
艇内温度升高,难以忍受,最后离开了希腊岛。
第2卷·第7章——地中海上的四十八小时
情节概括
我们16-18日行驶在地中海中,16日夜里,驶入地中海第二个海底盆地,看见了许多沉没的海船,越往直布罗陀就越多,触目惊心。在直布罗陀出海口证实有两股水流,一股水上一股下水。由此进入大西洋。
地中海
希伯来人的“大海”
古罗马“我们的海”
海面美丽迷人,海底火焰从未熄灭。
尼摩艇长 对地中海的态度
不喜欢,不自在,想尽快的离开地中海。
鹦鹉螺号加速通过这里。
地中海舱外的景致
鱼类
长1米的七鳃鳗、尖嘴鳐、鸢鲨、鲷鱼、乳白色的电鳗。
喜欢追逐船只的鲟鱼,赛跑天赋的鱼。
哺乳动物
抹香鲸、人称“和尚”的海豹、六尺宽的海龟。
植虫动物
唇形水蛭……
连接欧洲与非洲的海脊
海底突然升高,正上方深17米,两侧170米。
孔赛伊专心记录海脊上的各种动植物。
深3000米的海底盆地
许多触目惊心的许多沉船残骸。
一条可能是20多年前沉没的“阿特卡斯”号。
离开地中海
直布罗陀海峡出海口,瞥见了雄伟的“赫赫克里斯神庙遗迹。
第2卷·第8章——维歌湾
情节概括
已航行三个半月达一万法里,内德兰德打算晚上九点离西班牙海岸仅几海里时逃跑。鹦鹉螺号一直在葡萄牙海域沿着大西洋海岸向北行驶,我满怀遗憾和愧疚准备逃离这里。在尼摩船长的房间里,我看到了许多毕生忠实献身人类伟大理想的伟人们的肖像画,我猜测这些伟人思想是否与船长息息相关。在维哥湾,我们发现了数不清的金币和珠宝,我遗憾这么多财富不能分给穷苦人,尼摩船长很激动,他打捞财宝并非为自己,是为了世界上受苦受难的人,受到残酷压迫的人,需要接济的穷人,需要报仇雪恨的受害者。我明白尼摩船长心仍然在为人类的苦难而悲痛和忧伤,仍然对所有受奴役受迫害种族的个人怀着仁慈的爱。明白了在克里特岛那几百万法郎的金条,尼摩船长是送给谁。
大西洋海域
古代人对这片海洋几乎一无所知。
令海洋者望而却步的两个海角:合恩角和风暴角。
内德·兰德 计划逃走
时间:今晚9点。
条件: ①鹦鹉螺号正沿葡萄牙海岸往北行驶,距离西班牙海岸只有几海里。 ②海风吹向大陆。
安排:抢下鹦鹉螺号上的小艇。
神秘的尼摩艇长
离开桑托林岛后,一直没有见过尼摩艇长。
我进入尼摩艇长房间
房间没有人,我看到了许多铜版画, 都是毕生忠实地献身于人类伟大理想的伟人们的肖像画。
他是被压迫民族的捍卫者吗?
尼摩艇长 讲述西班牙沉船的故事
快到晚上9点时,我换好潜水衣准备逃走,尼摩艇长却进来了。
西班牙沉船的故事
西班牙舰队和联军同盟对战,寡不敌众,沙托-雷诺海军上军下令将船全部凿沉, 大量金银财宝深入维哥湾海底。
维哥湾 海底寻宝
鹦鹉螺号将西班牙沉船的宝藏打捞至鹦鹉螺号。
我对尼摩艇长的猜想
他的心依然在为人类的苦难而悲痛和忧伤,他仍然对所有受奴役受迫害的种族和个人怀着仁慈的爱。
明白了:曾经的几百万法郎送给了潜水人。
第2卷·第9章——消失了的大陆
情节概括
2月19日,16.17W、33.22N,我与尼摩船长再次在夜晚海底漫步,路经一片死了的森林,那亮眼的光原来是一座火山正喷发岩浆,眼前出现一座被摧毁的城市,原来是一夜间沉入海底的亚特兰蒂斯。
内德·兰德的沮丧
维哥湾的暂停打乱了他的逃走计划。
未能亲自前向维哥湾古战场。
鹦鹉螺号的航迹
背向欧洲大陆,驶入大西洋深处。
内德愤怒,“我”则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尼摩艇长只邀请我
夜晚参观游览海底,路远且不好走。
前往 “消失的大陆” 路上
装备:一根铁棍,不用电灯。
天气
头顶曾传来下雨的声音。
碎石路
一堆堆的石头有规律地排列着。
石头迷宫
尼摩艇长非常熟悉这条昏暗的道路。
山脚下
洞穴中可怕的甲壳类动物:大龙虾、大海蟹、大章鱼……
第一个平台
人工造成,可辨出城保和庙宇的轮廓。
十米的山峰
可望见远处的火光竟是一座火山,如巨大的火炬。
消失的大陆
雄伟的遗迹
水渠、城基、码头、商船战舰、城墙、街道
“亚特兰蒂斯”
尼摩艇长在岩石上写下“亚特兰蒂斯”
帕拉图记录过的、消失了的大西洋城。
曾占据一块非常大的陆地,强大无比,入侵非洲和欧洲,却毁于火山地震。
尼摩艇长的闭目沉思
整整一个小时。
我的猜想:是在缅怀消失的先人?是在思考人类命运的秘密?是在重温古人的生活?……
第2卷·第10章——海底煤矿
情节概括
2月21日,到达一个熄灭的火山中心取钠,在这里鹦鹉螺号需要电作为动力,需要燃料来发电,需要拿来生产燃料,需要煤来生产钠,需要煤矿开采钠。这里在地质时期,森林陷入泥里,如今已经矿化变成煤。我们顺便参观了这座死火山。
鹦鹉螺号沿着 亚特兰蒂斯大陆航行
孔塞伊对故事不感兴趣,专心于鱼的分类。
鹦鹉螺号时而穿行于迷宫,时而似气球漂浮起来越过障碍物。
鹦鹉螺号 停在一堵高墙下
碎石越来越多,有许多黑曜岩。
登上平台,周围一片漆黑。
尼摩艇长 邀请我 参加海底煤矿
头顶上
一个圆洞中射进微弱的光,像一个扣着的大漏斗。
湖
这是一个被四面峭壁围着的湖,直径两海里,周长六海里。
尼摩艇长
这里是鹦鹉螺号的船籍港,是一个安全、便利、神秘的港口。
在这里挖煤产生钠,用钠来发电。
鹦鹉螺号船员采煤
船员穿着潜水服,拿十字镐采煤。
尼摩艇长拒绝“我”——参观如何采煤。
我和两个同伴 参加海底煤矿
沙子地→岩洞→地面沥青条纹→洞顶植物。
内德·兰德掘蜂巢、取蜂蜜。
内德·兰德猎杀了一只美丽的大鸨。
我们躺在奇妙的洞穴中休息,遇涨潮,赶快逃走。
第2卷·第11章——马尾藻海
情节概括
2月22日,鹦鹉螺号到达马尾藻海。2月23日到3月12日,19天内都在大西洋中穿行。3月13日,45.37S、37.53W,已行驶13000里,我们尝试探测大西洋的深度,沉没到海底16000m,然后3、4分钟时间就回到海面。
鹦鹉螺号 继续远离欧洲
离开了海底煤矿,尼摩艇长让潜艇继续向南驶去。
马尾藻海
形成原因
两股海洋暖流(热水圈)像一条项链围成一片海域。
莫里观占为:特环流动的海水让所有碎片都向中心点汇聚。
特点
生长着大量海草(哥伦布曾花三个星期才离开这里)。
布满了厚密的海藻,还有遇难船的残骸。
离开马尾藻海的19天
航行在太平洋,要绕过合恩角,回南太平洋。
遭到一条捕鲸船的追击(被误认为是鲸鱼)。
遇到食量很大的“大海狗”、一群海豚的尾随、会唱歌的鱼。
探测最深海底
历史
“先驱”号船长德纳姆曾探测过的海域(15400米)。
方法
侧翼斜板(吃水线呈45度)。
景象
1200米:各种深海鱼类(六个鼻孔类似鲨鱼的鱼、望远镜鱼……)。
6000米:海水清澈透亮。
14000米:黑黑的山峰,舱壁发出咯咯的声音。
16000米:没有生命,空无一物的洞穴。
拍照
尼摩艇长给我准备了照相机,拍下了美丽的海底照片。
冲出水面
三四分钟,像空中的气球,冲出海面。
像飞鱼似的蹿起老高,然后又落在海面,溅起高高的水柱。
第2卷·第12章——抹香鲸和长须鲸
情节概括
3月13日夜, 鹦鹉螺号继续往南驶向南大西洋海域。14日,遇见了一头抹香鲸,还有南极长须鲸,尼摩艇长拒绝内德•兰德兰德无畏的捕杀,不同于捕杀儒艮只是为了弄点鲜肉,他痛恨人类这种残酷无情的消遣方式。面对穷凶极恶的抹香鲸,鹦鹉螺号提高螺旋桨的转速冲向抹香鲸群,所达之处血肉横飞,一片喧嚣,简直就是大屠杀。自此,内德兰德对尼摩的态度越发不好。
鹦鹉螺号 离开马尾藻海继续向南
内德·兰德变得更加暴躁(无法逃走)。
讨论猜测鹦鹉螺号可容纳人数
猜测
鹦鹉螺号不仅是一艘潜艇,大概还是一个避难所。
根据容量和空气量推测最大可容纳625人。
遇一群长须鲸
内德·兰德首先发现远方时隐时现的鲸鱼脊背。
鲸鱼群激起内德·兰德捕鲸的欲望。
我们一讨论鲸鱼的逸事
年龄可活1000岁。
15天可以绕地球一圈。
一条肋间插着一支捕鲸叉的鲸鱼出现在两个海域。
一条鲸鱼将舰船冲撞倒退。
关于是否捕鲸的争论
内德·兰德
渴望得到去捕杀长须鲸的允许。
尼摩艇长
为捕杀而捕杀有何意义,不允许这种残酷无情的消遣方式。
关于抹香鲸
特点
25米,脑袋占三分之,25颗巨牙,只能右眼看东西。
特点
残暴有害的动物,应该格杀勿论。
助阵长须鲸 猎杀抹香鲸
鹦鹉螺号冲入鲸群,专门猎杀抹香鲸。横冲直撞,神勇无比。
驱散抹香鲸群,杀死大半。
挤取一头长须鲸的乳汁
一头死于抹香鲸嘴下的长须鲸(母鲸),还有一只死了的幼鲸
站在尸体上,挤了两三大桶鲸鱼奶。
第2卷·第13章——大冰盖
情节概括
鹦鹉螺号沿着50W往南行驶,3月14日,在55S发现一些浮冰,到60S时,尼摩找到了一个狭窄的通道钻进去。3月15日,穿越纽舍特兰群岛和南奥克尼群岛所在纬度。3月16日,沿着55W,进入南极圈,完全被冰原封堵死了,尼摩开足马力向冰原猛冲,冲破障碍。此时接近地磁南极70S,罗盘指示的方向东南西北都有,气压很低。3月18日,陷入一座座冰山冻结在一起形成的重重叠叠的大冰栅(大冰盖),此时位于51.30W、67.39S。我们都很好奇冰山后面是什么,当时还没有人到达过北极,遑论南极。尼摩船长认为冰山理论对鹦鹉螺号的潜航能力没有困难,沿着52W从海底潜游去南极。3月19日,鹦鹉螺号要浮出水面换气,但是撞到厚厚的冰盖底部,尼摩不断尝试终于回到海面。
鹦鹉螺号 驶向南极点
南极点
所有曾经试图抵达这个地方的人,都以失败告终。
路上奇景
各种形态的冰礁:绿色、紫晶、石灰白……
几只海鸟误把鹦鹉螺号当作鲸鱼尸体……
起初的鹦鹉螺号 随心所欲
狭窄的冰封的通道内自由沉浮。
遇到结实的大冰原,凭借自身的冲力,开辟出新的道路。
深入南极圈 被困大冰盖
重重叠叠的大冰栅,让鹦鹉螺号彻底地无能力了。
横亘在鹦鹉螺号下面的是一片大冰原,进退不得。
“我”与尼摩艇长 讨论办法
目标:从水下继续向南极的中心挺进,对角线斜冲冰盖。
露出的冰盖与水下的冰盖的比例:1/4。
出发前的准备
将氧气高压储存起来,够七十二小时使用。
艇员用铁镐凿开潜艇两侧的冰,下潜前进。
鹦鹉螺号 水下挺进 南极中心
路程:500多里,40小时可抵达南极中心。
这片水域已经看不到鱼类。
鹦鹉螺号连续多次碰撞上面的冰盖,大冰盖在逐渐变薄,冰山慢慢变成平原。
鹦鹉螺号沿着一条对角线上浮,海面竟然没有结冰。
第2卷·第14章——南极
情节概括
在回到海面后,发现一个荒凉的小岛。3月21日,尼摩船长与我,观测到太阳正好被地平线均匀地一分为二,证实到达了南极点,将一面绣着字母N的旗帜留在南极点。“再见吧太阳!消失吧光芒四射的星球!在这片未被冰封的大海下面沉睡吧,让六个月的漫漫长夜的阴影降临在我的新领地上吧!”
穿过大冰盖 来到南极
海水未结冰、鱼儿成群游、气候像春天……
尼摩艇长 第一个踏上南极岛
南极岛
周长四五海里,水道将大片陆地隔开。
绕岛一周,尼摩艇长第一个踏上南极岛。
“我”说:“第一个踏上这片土地的荣誉应该您。”
尼摩艇长:站在岩石上,默然无语,双手搂抱于胸前,一动不动,目光炯炯,仿佛已经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
南极岛
地质
火山留下的红色的凝灰岩。
生物
上万只海蝴蝶(膜贝)
植虫动物、白鸦、企鹅、海豹、海狮……
确定位置
只有观测到太阳,才能确定这里就是南极中心。
南极岛第1天
没有太阳,雪花飘洒、暴风雪肆虐……我们回到了鹦鹉螺号上。
南极岛第2天
风暴停息、各种动物出现、尤其是一群海象对我们的靠近毫无反应。
岬角顶
看到了壮观的“海象城”。
正午:尼摩艇长仍没有观测到太阳。
“我”拾到了一只特大的企鹅蛋。
南极岛第3天 (3月21日)
春分,这是今年太阳能够出现的最后一天。
观测到太阳
带十字线的望远镜。
12点整,太阳正好被地平线均匀地一分为二。
回顾 南极探险历史
尼摩艇长
插上了一面绣着金色大字母N的黑旗,宣示对南极岛的占领
第2卷·第15章——大事故还是小插曲
情节概括
3月22,五个月,已航行14000里。3月23日,鹦鹉螺号撞着什么,艇体倾斜。一块冰山由于底部水温较高而融化,整个倒个,刚好砸在了鹦鹉螺号上,把艇给托起来,艇侧卧着不能动。尼摩让鹦鹉螺号排水上浮,卡到两侧冰墙上,后来冰山翻倒,所有的路全被堵住。
3月22日 离开南极点
冰层逐渐凝结,储水舱灌满水,准备返航。
傍晚已在大冰盖下潜水航行。
凌晨三点的碰撞
360米深度,碰到翻转的冰山,鹦鹉螺号向右倾斜,动弹不得。
翻转的冰山滑到潜艇的下面,把艇托起,带到密度很小的水层里。
尼摩艇长的不安
鹦鹉螺号上浮,底下的冰山也跟着上浮。
停止上浮,避免碰到冰盖底部。
穿越两边的 冰墙失败
沿着两边冰墙狭窄的水道行进。
灯光下冰山反射出美丽的光束。
凌晨5点,冲角撞到冰墙,没有出口,倒着原路返回,寻找另一个出口。
上午8点,潜艇后部再次发生碰撞地,所有的路全部堵死。
第2卷·第16章——缺氧
情节概括
我们上下方都是冰墙,成为大冰盖的囚徒。尼摩船长指挥大家凿穿冰墙。3月26日,尼摩船长让鹦鹉螺号不停往外喷出沸腾的开水,提高外面温度,延缓海水结冰的速度。3月27日,空气即将用尽,28日,尼摩想尽办法终于穿破冰层,落入水中,然后抽掉水往北疾驰。我因为缺氧生命垂危,内德和孔塞伊把储气罐的气留给了我。鹦鹉螺号最终撞裂冰原,重获新生。
被困冰盖下 36小时
内德·兰德的无奈的暴怒。
尼摩艇长(两种死法)
被四周的冰盖压死。
缺氧窒息而死(48小时后,储备的空气将被用完。)
凿冰墙
艇员寻找下方最薄的冰层(10米),用镐凿冰。
内德·兰德主动申请凿冰,我们全员替换干活。
被困冰盖下 48小时
艇内空气浑浊,储气罐中新鲜。
两侧冰墙合拢
尼摩艇长依然镇定, 置之死地而后生。
水是拯救我们的力量,而不是毁灭我们的力量。
向海水中喷沸腾的开水,以延缓冰墙合拢的速度。
储气舱的阀门打开,又有了一些新鲜空气。
被困海底第6天
还有两米的冰层,储气舱中的空气将要告罄。
最后一搏
潜艇中蓄满水,冲击最后两米的冰层成功。
全速前进 冲出冰盖
未知的前途,不知还要在冰盖下潜行多长时间。
我因缺氧昏迷
内德·兰德和孔塞伊把储气罐中仅剩的空气留给我。
鹦鹉螺号全速用冲角冲击冰盖,冲出了冰原。
第2卷·第17章——从合恩角到亚马孙河
情节概括
3月31日,鹦鹉螺号穿出了南极圈,直奔合恩角,到达美洲南端的岬角。4月1日,53S、67W,火地岛,而后沿着美洲海岸行驶。4月3日之前,都在巴塔哥尼亚海域,终于驶出普拉塔河河口。4月4日,驶入乌拉圭海域,一直往北,沿着37W越过南回归线,目前已经行驶了16000里。4月9日,看到南美洲最东部圣克洛角。4月11日,突然出现在亚马孙河河口,继而穿过了赤道。4月12日,鹦鹉螺号像马罗尼河口前进,向荷属圭亚那靠近。人们捕杀有益动物如海牛海豹导致海草丛生腐烂毒化空气,引发黄热病滋生蔓延。
鹦鹉螺号 冲出大冰盖
经历了6天的海底航行,克服缺乏氧气的危机。
“我”对两个同伴 充满了感激
在我缺氧昏迷时,内德·兰德和孔塞伊把储气罐中仅有氧气给了我。
三个人可谓是患难见情,生死与共。
鹦鹉螺号 离开南极的航线
径直奔向“合恩角”(美洲南端),大西洋往北。
火地岛→圣马洛群岛→巴塔哥尼亚海域→乌拉圭海域→圣克罗角(南美洲最东端)→亚马孙入海口→(驶离)
海洋见闻
火地岛
山峰上是否云雾缭绕来判断天气状况(晴/雨)。
漂亮的墨角藻。
圣马洛群岛
拖网捕捞了大量海藻,欣赏茧形水母。
圣克罗角
寻找海底峡谷。
亚马孙入海口
捕捞了各种鱼:硬骨鱼、鳐鱼……
20多公斤的鳐鱼把孔塞伊掀翻,孔塞伊泄愤将其杀了吃肉,但肉质太硬。
捕杀专食海草的海牛。
捕杀印颈鱼,以印颈鱼作饵,捕获了200公斤的海龟。
第2卷·第18章——章鱼
情节概括
4月16日,望见了马提尼克岛和瓜德鲁普岛,六个月来,已经航行了17000里。4月20日,纽卡斯群岛附近,我们遇见了大章鱼,章鱼的角质颚骨把叶片缠住了,螺旋桨不转了。尼摩挥动斧子与章鱼搏斗,一位船员被章鱼用触角缠住,尼摩和我们砍断触角,章鱼又朝我们喷出墨。内德兰德被一条章鱼触角甩到,尼摩船长用斧头砍进章鱼嘴里救了内德兰德。尼摩凝视着牺牲的第二个伙伴,潸然泪下。
鹦鹉螺号延美洲墨西哥湾航行
内德·兰德想要询问尼摩艇长,还要羁押多久。
我阻止了内德
近期尼摩艇长变得阴郁沉默,深居简出,不爱交谈。
不能以身体状况为借口(大冰盖下都生存了下来)。
墨西哥湾的 海底生物
僧帽的深海水母、蛇鲆钱、鲭鱼、羊鱼、金黄色苹果鳍鱼……
3500米的深海只有百合、海星、大型软体动物……
关于巨型章鱼的传说
(起因)1500米的深海出现巨大的墨角藻,畅谈巨型海洋生物。
内德·兰德发现了海藻中的躁动,判断是巨型章鱼。
传说
教堂的章鱼画、主教的故事、亚里士多德的记载、船长朋友的描述……
1861年印度洋海警船遭到巨型章鱼的袭击
巨形章鱼出现
长8米、海绿的大眼睛、角质的舌头、尖尖的排牙、三颗心脏、八只爪子……
一共出现了7条章鱼,尾随鹦鹉螺号。
大战巨形章鱼
鹦鹉螺号螺旋桨被章鱼的颚骨卡住,停止不动。
一起与章鱼搏斗
一只船员被章鱼卷走,用法语呼喊“救命”。
我们一起砍断了那条章鱼的七条触角, 章鱼喷出黑色液体,连同被卷的船员一起消失了。
猎杀剩余的六条章鱼,尼摩艇长救下内德。
尼摩艇长又落泪了,为第2个葬身大海的船员。
第2卷·第19章——墨西哥暖流
情节概括
5月1日,望见巴哈马湾口的卢卡亚群岛后,潜艇顺着墨西哥暖流往北驶去。
与章鱼厮杀后的思考
只有大文学家雨果才能描述这场悲壮的厮杀。
鹦鹉螺号 暂停运转
被章鱼卷走的船员,脱口而出的法语“救命”。
损坏的螺旋桨没有修好。
墨西哥湾暖流
与大西洋相混合的咸水河,深3000尺,宽69海里,流还快且稳定。
孔塞伊用手测试水温,惊讶其温度。
四季温和常绿
各种海洋生物:船蛸、小角鲨、灰隆头鱼、射水鹦鹉鱼……
内德·兰德 想到逃跑
条件
海岸上有人居住。
往返于纽约或波士顿和墨西湾的汽轮。
鹦鹉螺号再过几天就会到达内德·海德的家乡:魁北克。
希望“我”能找尼摩艇长好好谈一谈。
“我”和尼摩艇长 谈论放我们下艇的事情
尼摩艇长
语气生硬拒绝,希望“我”是最后一次提出离开的要求。
将自己对海洋的研究,用几种不同语言写成手稿,放在容器里,准备扔进大海。
我“希望尼摩能让我们带着他的手稿下艇。
暴风雨中的 尼摩艇长
站立在暴风雨中,不怕风暴,神情凝重。
第2卷·第20章——北纬47°24' 西经17°28'
情节概括
5月15日,驶抵纽芬兰浅滩南端。5月17日,发现了海底电缆。5月28日,距离爱尔兰岛约150公里。向南行驶,6月1日,47.24N、17.28E鹦鹉螺号下沉,尼摩船长凭吊复仇者号。
暴风雨过后的 墨西哥湾
内德·兰德:满脸沮丧,逃走无望。
茫茫大雾,这里有太多因触礁、相互碰撞而沉船的残骸。
感受:行驶其中,仿佛是在翻阅一本死亡画册。
纽芬兰浅滩 (5月15日)
亿万只海洋生物的巨大尸骸堆。
捕鱼(惊扰了鱼群)
拖网里有:长约3米的鲉鱼、总爱伴游的丛鱼……
鳕鱼:产卵量惊人(一千一百万只)
鹦鹉螺号潜行在满是捕鱼钩的海底。
北纬42°海域的 海底电缆
鹦鹉螺号参观了两条海底电缆
兰兹岛 (5月30日) 北纬47°24' 西经17°28'
尼摩艇长多次在测定一个地点。
830米深处的战场遗迹
名为“马赛号的沉船。
74年前的今天,法国”复仇者“号在这里进行了惨烈的战斗,全舰356名水兵宁愿葬身海底,也决不投降。
第2卷·第21章——大屠杀
情节概括
鹦鹉螺号遭到战舰的攻击,我想起了先前印度洋被关押以及船员牺牲的事情艇员们与战舰似乎有深仇大恨。“我是个被压迫者,眼前就是压迫者!全是因为他,我所喜欢热爱尊敬的一切,我的祖国父母妻室儿女,我全都眼睁睁地看着被毁灭了!我仇恨的东西就在我眼前!我饶不了它!”6月2日,鹦鹉螺号冲破战舰,人们拼命挣扎,战舰爆炸后加速下沉,船上的船员被卷得无影无踪。我见到尼摩船长的妻子和孩子的照片,他已经泣不成声。
“复仇者”号
尼摩艇长用激动的情绪给我讲完了“复仇者”号的故事。
那是一种时间无法磨灭的畸形的或是崇高的深仇大恨。
鹦鹉螺号受到 大型战舰攻击
一艘大型战舰全速向鹦鹉螺号靠近,并发射炮弹。
内德·兰德用手帕挥舞求救,被尼摩艇长粗暴阻止,并被赶进潜艇。
尼摩艇长 复仇的怒火
在鹦鹉螺号上插上了一面同南极一模一样的黑色旗帜。
双眼怪盯敌舰,充满复仇的烈火。
我就是法律,就是正义。全是因为它,我所喜欢的,我所热爱的,我所尊敬的一切,我的祖国,我的父母,我的妻室儿女……我的仇恨就在眼前,我饶不了它……
故意引诱敌舰 到其它海域
原因:不想让敌舰的残骸玷污“复仇者”的残骸。
一直与敌舰保持大炮射程之外的距离。(从下午一直到第二天清晨8点)
尼摩艇长的大屠杀
第二天8点:鹦鹉螺号放下栏杆、舷灯、驾驶舱,如一支粗大的雪茄。
用冲角从底部撞沉了那艘敌舰。
我们在潜艇里目睹了沉船和所有舰员沉入大海的全过程……
尼摩艇长跪在房间墙壁上的照片下,泣不成声。 (照片上一个女子和两个孩子。)
第2卷·第22章——尼摩艇长最后的话
情节概括
我不禁回想起这一路经历:海底打猎、托雷斯海峡、巴布亚土著人、搁浅、珊瑚墓地、苏伊士海底隧道、桑托科岛、克里特岛的潜水人、维哥湾、亚特兰蒂斯、大冰盖、南极、受困冰层、大战章鱼、墨西哥暖流造成的暴风雨,“复仇者”号,被冲破的铁甲舰等等。穿越英吉利海峡后,向北极飞驰。我与内德准备逃走,这时鹦鹉螺号遇见了迈尔大漩流,在佛罗埃群岛和罗佛丹群岛见。我们的小艇脱离潜艇被抛到了漩涡。 尾声:我醒来时,在罗佛丹群岛。我们已经穿越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极、北冰洋。
“我”对尼摩艇长 心生厌恶
厌恶尼摩艇长“大屠杀”的残酷。
无心钻研自己喜欢的海洋生物。
鹦鹉螺号的轨迹
从英吉利海峡向北极驶去。
20多天里,尼摩一直没有出现。
坚定逃走的计划
宁可被大海吞没,也要逃走。
偷在小艇上放置了食物和饮用水。
换上航海服,带上真实记录的笔记本。
逃走前夕 尼摩艇长最后的话
晚上,忧郁呜咽地独自坐着。“全能的上帝啊!够了!够了!
迈尔大漩流
鹦鹉螺号即将被卷入危险的大漩流中……
关键时刻,我们坐在小艇里,被势进了漩涡……
尾声-获救
被罗佛丹群岛的渔民救起。
位置:挪威北部,想回法国还有时日。
对鹦鹉螺号和尼摩艇长命运的祝福:但愿他每天在海底那奇珍异宝中漫游,饱览海底美景奇观,使心中的复仇烈火最终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