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章 法律基本原理
2021年注册会计师经济法第一章,以框架形式展示本章内容,易于理解。专门为法律基本原理整理的系列思维导图,可用于期中期末很好的复习资料,对本章基本概念和其他知识点进行系统性梳理,让知识体系更加清晰有序。
2021年注册会计师经济法考试,第六章完整脉络图!内容包含公司法律制度概述、有限责任公司、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五个部分。清晰直观地带你了解公司法律制度的重要知识点,快来一起学习探讨吧!
202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经济法,第五章内容以框架形式展示本章,更加清晰、明了,为注册会计师重要考点,有需要的小伙伴可参考以下笔记。
备考时间紧张,没时间归纳今年CPA考试的重点?本思维导图总结了2021年注册会计师基本民事法律制度的复习重点,必考点已列优先级序号,每一个考点都清清楚楚,给今年的考生参考。赶快收藏学起来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费用结算流程
租赁费仓储费结算
E其它费用
F1开票注意事项
F2结算费用特别注意事项
洛嘉基地文件存档管理类目
CFA一级Ethics-standard思维导图
货币政策对黄金价格的传导机制
云报税(个税)
收入
法律基本原理2H
法律基本概念
法的特征
行为规范包括社会规范和技术规范。法是社会规范的一种
法是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法是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法是确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和义务的规范
法律体系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含7 个法律部门:宪法及宪法相关法、刑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社会法及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CPA的经济法涉及民商法和经济法
什么是民商法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主要包括物权、债券、婚姻、家庭、收养、继承等方面的法律规范
商法是适应现代商事活动需要的基础上,从民法中分离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法律部门,主要包括公司、证券、破产、保险、票据、海商等领域的法律规范
根据全国人大对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划分,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也被划入民商法部门
什么是经济法
经济法是调整因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实行干预、管理或调控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法律渊源
基本规定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本级及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宪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最高效力的根本大法
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效力仅次于宪法
法规
行政法规
国务院,效力仅次于宪法
地方性法规
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
规章
地方政府规章
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人民政府
部门规章
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
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国际条约和协定
若干细节规定
基本法与一般法律
严格限制行政权侵害公民权
有关地方立法权
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与相关概念
规范性法律文件
是表现法律内容的具体形式,是法律规范的载体
国家的个别命令
国家的个别命令仅针对特定的主体或场合,不具有可重复适用性和普遍适用性
法律条文
联系
法律条文是法律规范的文字表现形式,是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基本构成要素
法律规范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
区别
法律规范是法律条文的主要内容,但法律条文的内容还可能包含其他法律要素,如法律原则
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不是一一对应的,一项法律规范的内容可以表现在不同法律条文甚至不同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同样,一个法律条文中也可以反映若干法律规范的内容
法律规范的种类
根据法律规范为主体提供行为模式的方式进行区分
授权性规范
“可以”“有权”“享有 权利”
义务性规范
命令性规范
应当;必须,有 义务
禁止性规范
不得,禁止
根据法律规范是否允许当事人进行自主调整,及按照自己的意愿设定权利和义务的标准进行区分
强行性规范
不允许任意变动和伸缩
任意性规范
在法定范围内允许行为人自行确定其权利义务的具体内容
根据法律规范内容的确定性程度进行区分
确定性规范
内容已经完备明确,无需再援引或参照其他规范
非确定性规范
委任性规范
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的组成和工作规则由国务院规定
准用性规范
供用水、供用气、供用热力合同,参照适用供用电合同的有关规定
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
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由假定、模式和后果三个部分构成
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概述
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产生、以主体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为内容表现的特殊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的特征
法律关系是以法律规范为前提的社会关系,没有法律规范就不能产生相应的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法律关系是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的社会关系
法律关系的种类
按照法律规范的性质
民事法律关系、刑事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
按照法律关系主体是单方面确定还是双方确定
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
按照法律关系产生的依据是合法行为还是违法行为、是否使用法律制裁
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
基本构成
主体
种类
自然人
包括本国公民、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
法人
营利法人
非营利法人
特别法人
特定的机关法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
非法人组织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服务于机构
国家
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概述
民事权利能力指权利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它反映了权利主体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民事行为能力指权利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
法律关系主体要自己参与法律活动,必须具备相应的行为能力。行为能力必须以权利能力为前提,无权利能力就谈不上行为能力
民事权利能力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自然人从出生时到死亡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民事行为能力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其民事行为能力伴随着民事权利能力的产生而同时产生
法人终止时,其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同时消灭
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通过法定代表人或其他代理人来实现
客体
物
可以是自然物,也可以是人的劳动创造物
货币及其他各种有价证券
行为
包括作为(旅客运输合同的客体是运送旅客的行为)或不作为(竞业禁止合同的客体是不从事相同或相似的经营或执业活动)
人格利益
公民或组织的姓名或名称、公民的肖像、名誉、尊严,公民的人身、人格和身份
智力成果
科学著作、文学艺术作品、专利、商标
变动原因-法律事实
是否以权利主体的意志为转移
以权利主体的意志为转移:行为
以意思表示为要素:法律行为
与表意无关:事实行为(如创作行为、侵权行为)
与当事人意志无关:事件
人的出生与死亡
自然灾害与意外事件
时间的经过
***法制思想引领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