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高中地理选修一思维导图,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干货满满,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参考使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一、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1、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
2、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3、生物循环将自然环境要素联系为整体
二、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1、生产功能
2、稳定功能
三、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
1、自然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2、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四、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影响
1、整体响应原理
2、干扰下的自然环境变化特点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一、地域差异
1、地域差异的表现和成因
(1)表现
(2)成因
2、典型地域差异的成因
(1)同纬度地区
(2)不同纬度地区
3、不同空间尺度的地域差异
(1)全球尺度
(2)中等尺度
(3)小尺度
二、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1、自然带的形成
2、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1)纬度地域分异规律
(2)由沿海—内陆地域分异规律
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山地水热状况的垂直变化
(1)热量:山麓热量多,山顶热量低
(2)水分: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少—多—少”
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主导因素:水热状况(海拔、相对高度)
(2)表现:山麓到山顶,分布着不同的景观带
(3)变化规律:水平延伸,垂直更替
3、山地垂直带谱图的判读
(1)基带与山地所在地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
(2)垂直带变化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陆地自然带变化相似
(3)纬度越低,垂直带谱就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
(4)纬度越低,同一自然地带在山区分布海拔越高,纬度越高则分布海拔越低
(5)海拔(相对高度)越高,垂直带谱越复杂(有极限);越低越简单
(6)自然地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阳坡的自然地带数目多于阴坡
(7)若北坡为阳坡,则该山地位于南半球
4、雪线和林线的判读
(1)雪线(物质平衡线)
雪线越低,积雪量越大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气温:正相关;低纬雪线高;夏季雪线高
降水:负相关;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
坡向:阳坡光照强,雪线高
地形:坡度陡,雪线高
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如全球气候变暖,雪线上升
(2)林线
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高度
影响林线分布的因素
纬度:纬度越低,热量越充足,林线越高
海陆位置:沿海地区降水丰富林线高
大气环流:受信风带和副高控制,降水少,林线低
坡向:阳坡、迎风坡林线高
四、地方性分异规律
形成原因:受地形、岩石风化物等地方性因素影响,通过物质与能量再分配,形成了尺度较小的地域分异。
举例
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干热河谷
草原上的盐碱地
五、非地带性分异规律(老版本)
1.非地带性分异的成因
自然地带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水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中尺度的非地带性分布
2.非地带性分异的表现
自然地带缺失:如南半球中高纬度没有苔原带、针叶林带
自然地带改变:赤道附近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带;特殊的热带雨林带
自然地带形状约束:南美洲西海岸的热带沙漠带狭长分布
自然地带呈块状:绿洲,如昆仑山山麓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