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对伪心理学说不》
这才是真正的心理学,有些看法颠覆三观,但是对于个人修行很有益处。作者以幽默生动的语言,结合一些妙趣横生、贴近生活的实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可证伪性、操作主义、实证主义、安慰剂效应、相关和因果、概率推理等心理学中的基本原则。与上一版相比,第8版更新了最新的研究资料和实例,扩展了信度、效度、元分析、随机取样与随机分配等问题的讨论。
编辑于2021-05-06 15:48:09对伪心理学说不
结束语 这本勾勒出“这才是心理学”的书至此已到了尾声。这一勾勒很粗略,但它对你理解心理学这门学科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如何评估新的心理学主张应当有很大的帮助。我们的勾勒揭示了以下几点: 1.心理学的进步是通过研究可解的实证问题而取得的。这种进步是不均衡的,因为心理学由许多不同的子领域构成,某些领域的问题要比其他领域具有更高的难度。 2.心理学家提出可证伪的理论来释他们的研究发现。 3.理论中的概念都具有操作性定义,这些定义将随着证据的积累而逐渐演变。 4.这些理论是通过系统实证的方法来检验的,<var></var>用这种方法收集来的数据是公开的,也就是说,它允许其他科学家重复这些实验并提出批评。 5.心理学家的数据和理论,只有在那些经过同行评审程序的科学刊物上发表之后,才算是进入了科学领域。 6.实证主义之所以具有系统性,是因为它遵循控制和操纵的逻辑,这二者也是真实验的特性。 7.心理学家采用许多不同的方法来获得他们的结论,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各有不同。 8.在许多情况下,只有经过许多实验数据的缓慢积累才能得出结论。 9.最终被揭示的行为规律,通常情况下都是一种概率关系。 1961年,英国心理学家唐纳德·布罗德本特说过一段话,这段话放在今日仍然与当时一样适用。对我们来说,它可以作为如何正确看待心理学的一个精辟总结: 我们在此带着一份质疑暂告一段落,我们不确定将来的心理学家会持有什么信念。事情本该如此。没有人能坐在扶手椅里抓住事实的本质,而且,在新的实验没有进行之前,我们不会知道结果如何。那些从布道坛、新闻报道以及学校的颁奖典礼听来的关于人性的言之凿凿的教条并不适合我们。相反,我们必须做好准备,去容忍目前尚不完备的关于行为的知识,但同时还要坚信客观方法的力量,终有一天,这些方法会给予我们想了解的知识。
🕐心理学充满生机
现代心理学所共有的唯一而普遍的特性:用科学的方法寻求对行为的理解。
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1️⃣心理学研究采用科学方法来探究人类及动物的所有行为2️⃣从这一知识衍生出的实际应用是具备科学基础的。
心理学不同于其他行为研究领域1️⃣心理学中有关行为的结论都有科学证据2️⃣心理学的应用都源于科学方法并经过科学方法的检验。
心理学的科学统一性1️⃣采用系统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2️⃣它以可公开验证的知识为研究对象3️⃣它研究实证可解的问题并产生可检验的理论
🕑心理学的可证伪性
可证伪性标准主张一项理论如果有用,它所做出的预测必须是明确的,必须两面兼顾。
科学知识的力量并不是来自于科学家的德行,而是源于他们不断交叉检验彼此的知识和结论的这一社会过程。
如果一个理论不可证伪,并且和自然界的真实事件没有关联,那么它就是无用的。心理学里一直充斥着不可证伪的理论,这也正是心理学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一个被证伪的预测说明,原有理论要么应当抛弃,要么需要进行改变以解释不一致的数据。正是通过这种由被证伪的预测所引发的理论修正,心理学才能逐步向真理逼近。
🕒操作主义和本质主义
科学的独特优势并不在于它是一个不会犯错的过程,而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消除错误的方式,它能不断消除我们认识中的错误。
科学家的目的是解释现象,而非对措词进行分析。在所有的科学学科里,进步的关键在于放弃本质主义,接受操作主义。*️⃣没有别的学科比心理学更能说明这个问题了。
心理学概念不能以某些人的个人定义为基础,因为这类定义可能是不常见的、个人化的或者模糊的。
操作性定义是利用可测量、可观察的操作来表述的概念定义。我们确信某个理论具有可证伪性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确定理论中的关键概念具备可用可重复性很强的行为观察来表述的操作性定义。操作性定义是让科学知识变得公开可检验的主要机制。
🕓见证和个案研究证据
个案研究和见证作为评估心理学理论和治疗的证据是毫无价值的。
安慰剂效应,单一个案的压倒性影响,兰迪的小把戏
医学领域中的伪科学话题具有借鉴意义,因为在抨击伪科学,以及把正规的与不正规的医疗实践划清界限方面,医学界的各类组织都比心理学界表现得更为激进和勇猛。
🕔相关和因果
两个变量之间仅仅存在相关,并不能保证一个变量的变化就会导致另一个的变化,也就是说,相关并不意味着因果关系。
在第三变量问题里,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存在直接因果路径,因为相关的产生可能是由于这两个变量或许都与未被测量的第三变量有关。
如果潜在的第三变量也经过了测量,就可以用相关统计,如偏相关来评估第三变量是否决定了这种关系。如果两个变量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的方向是不能根据相关来判断的。
🕕让一切置于控制之下
科学思维最重要的特点很容易掌握,那就是科学思维所基于的理念是比较、控制和操纵。要想获得对一个现象更为深入的了解,科学家就要比较世界上存在的各种情况。
随机分配与随机实验,控制变量,真实验
实验方法的核心就是操纵与控制。
直觉物理学与直觉心理学
🕖“人为性”批评和心理学
如果不是在特殊的实验室条件下,人们将很难发现人类有能力控制自己的生理过程。自然条件下的观察是永远无法发现这一点的。
随机取样和随机分配不是一回事1️⃣随机取样涉及的是如何选择被试进行研究2️⃣随机分配是真实验所必需的条件
心理学中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的观点以及间接应用的性质
在用于验证理论的基础研究中,人为的环境条件是有意创设的,因为这有助于把研究的关键变量从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中分离出来。因此,心理学实验“不像是真实的生活”这个事实其实是一种优势而非缺点。
🕗避免爰因斯坦综合症
即使是爱因斯坦理论这个在科学历史上最惊人的、基础性的概念重构,也依旧遵循着关联性原则。
消费者规则:警惕关联性原则的无效性
强调聚合的重要性的原因在于,心理学结论往往是建立在聚合性证据原则之上的。
只有收集并比较来自大量研究的数据之后,才能得到有说服力的结论。
新的理论不仅要能解释新的科学数据,还必须能解释已有的数据。
🕘多重原因的问题
具备原因多样性的观念非常重要1️⃣它提醒我们不要过于依赖单一的原因解释2️⃣虽然说某个变量只是影响特定行为的众多因素之一,并且只能解释这一行为的一小部分,但并不是说这个变量就是无足轻重的。
一个结果是由多重变量决定的这一事实,并没有降低任何一个与结果存在因果相关的变量的重要性——即使这一变量仅能让结果产生很小的变化。
交互作用:当影响行为的一个因素和另一个因素共同起作用时,它们会对该行为产生与各自单独起作用时截然不同的影响。
消极生活事件与三种脆弱的心理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罹患抑郁症的可能性达到最大。1️⃣归因风格(倾向于把消极事件归因为一些稳定的、整体的因素)2️⃣对自我作消极推断3️⃣对任何行为后果进行消极推断的总体倾向
✅举例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四个变量1️⃣科技进步2️⃣新劳动力3️⃣经济全球化4️⃣工会和企业影响力
🕙人类认知的概率定律
心理学很可能是人们不能进行统计思维的最大受害者,然而心理学家却是对人类概率推理能力研究最多的人。
赌徒谬误存在于任何一个有几率成分的地方,赌徒谬误相信独立事件间是有关联的,即认为毫无关联的事件之间存在依从关系。
心理学研究所得出的是概率式的结论——大多数情况下会发生,但并非任何情况下都发生。
🕚偶然性在心理学中扮演的角色
偶然性和随机性是我们周围环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偶然性和随机性的规律支配着生物进化和基因重组的机制,物理学也运用关于偶然性的统计定律来解释物质的基本结构。自然界发生的很多事情,都是系统性以及可解释的因素与偶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人们有解释偶然事件的倾向,这一现象在心理学的研究中称为错觉相关。
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人际交往里都包含大量的偶然成分,试图去解释偶然事件的倾向可能源于我们深切地渴望相信自己是可以控制这些事件的。
公平世界假设,它是指人们倾向于相信自己是生活在一个公平的世界里,在这里每个人都得到他们应得的东西。
罪有应得信念,导致虚假相关
有关亚伯拉罕·林肯总统和约翰·肯尼迪总统之间令人“毛骨悚然”的巧合🔄加菲尔德和麦金利之间惊人的相似之处
承认我们的预测达不到百分之百的准确度,实际上反而有助于我们提高整体预测的精确性。这听起来好像有点儿矛盾,但是事实确是如此:为了减少错误就必须接受错误
🕛不招人待见的心理学
科学确实是在把那些不符合最低检验标准的、自称是特殊知识的理论及疗法清除出局。
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其实要比那些整天在媒体上反反复复、大呼小叫的伪科学有趣和精彩得多。
并非人人都是心理学家,但人人都能获得心理科学所发现的事实和理论,将之付诸实践,并丰富我们所有人对彼此的理解。
图灵测试
弗洛伊德
暗适应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