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屋顶
《房屋建筑学》中“屋顶”相关部分的知识导图。屋顶是建筑物最上层的外围护构件,用以承重及抵抗雨雪、避免日晒等自然因素。
编辑于2021-05-06 19:22:38屋顶
10.1概述
10.1.1屋顶的作用与要求
屋顶是建筑物最上层的外围护构件,用以承重及抵抗雨雪、避免日晒等自然因素响。屋顶由屋面和承重结构两部分组成。它应该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承重要求:屋顶应能够承受雨、积雪、风荷载、面层和上人所产生的荷载并顺利地传递给墙柱。
(2)保温隔垫要求:屋面是建筑物最上部的围护结构,它应具有- -定的热阻能力,保证室内舒适的使用环境。
(3)防水要求:屋顶积水(积雪)以后,应很快地排除,以防渗漏。屋面在处理防水问题时,应兼顾“导”和“堵”两个方面。所谓“导”,就是要将屋面积水顺利排除,因此应该有足够的排水坡度及相应的一套排水设施。 所谓“堵”,就是要采用相应的防水材料采取妥善的构造做法,防止渗漏。
(4)美观要求:屋顶是建筑物的重要装修内容之一。屋顶采取什么形式,选用什么材料和颜色均与美观有关。在解决屋顶构造做法时,应兼顾技术和艺术两大方面。
10.1.2屋顶的类型
屋顶的类型很多,大体可以分为平屋顶(图10.1),坡屋顶(图10.2)和其他形式的屋顶(图10.3),各种形式的屋顶,其主要区别在于屋顶坡度的大小,而屋顶坡度又与屋面材料、屋顶形式、地理气候条件、结构选型、构造方法、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
(1)平屋顶:坡度<10%的屋顶,称为平屋顶。
(2)坡屋顶:坡度在10%-~100%的屋顶,称为坡屋顶。
(3)其他形式的屋顶:这部分屋顶坡度变化大、类型多,大多应用于特殊的平面中。
10.1.3屋顶的组成
1.屋顶承重结构
坡屋顶的屋顶承重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屋架、檩条等部分。平屋顶的屋顶承重结构一般为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2.屋面部分
坡屋顶的屋面包括瓦、挂瓦条、防水卷材、保温层或隔热层等部分:平屋面的屋顶则包含有防水层、保温层或隔热层、钢防混凝土面层及防水砂浆面层等。
10.1.4屋顶坡度的表示 方法及影响坡度的因素
1.屋顶坡度的表示方法
屋面的坡度通常采用单位高度与相应长度的比值(即高跨比)来标定,如1:2.1:3等。较大的坡度也有用角度,如30°、45° 等来表示;较平坦的坡度常用百分比,如2%坡5%等来表示。屋顶坡度只选择一种方式进行 表达即可。
2.影响屋顶坡度的因素
各种屋面的坡度,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它与屋面材料、地理气候条件、屋顶结构形式、施工方法、构造组合方式、建筑造型要求以及经济等方面的影响都有一定的关系。其中屋面防水材料及其尺寸大小对屋面坡度形成的关系比较大。对于尺寸小的屋面防水材料,由于屋面接缝多,漏水的可能性大,其坡度应大一些, 以便迅速排除雨水,减少漏水的机会。而卷材屋面和混凝土防水屋面,基本上是整体的防水层,拼缝少,故坡度可以小一些。屋面排水坡度表如表10- 1所示。
屋面防水材料及最小坡度应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 2005)的规定。
10.1.5屋面的防水等级
屋面工程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重要程度、使用功能及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并结合工程特点、地区自然条件等,按不同等级进行设防。屋面的防水等级分为四级,其划分方法见表10-2。
10. 3坡屋顶的构造
屋面坡度大于10%的屋顶叫坡屋顶。坡屋顶的坡度大,雨水容易排除,屋面防水问题比平屋顶容易解决,在隔热和保温方面,也有其优越性。
坡屋顶的构造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承重结构;另一部分是由保温隔热材料和防水材料等组成的屋面面层。坡屋顶的保温隔热材料选用同平屋顶。
10.3.1坡屋顶的承重结构
屋顶承重结构形式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对跨度的要求、屋面材料、施工条件以及对建筑形式的要求等因素综合决定。屋顶按承重方式可分无檩体系和有檩体系两种,无檩体系屋顶构造同平屋顶,是将横向承重墙的上部按屋顶要求的坡度砌筑,上面直接铺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也可在屋架(或梁)上直接铺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有懔体系是在横墙(或梁、屋架)上搭檩条(图10.23),然后铺放屋面板。
10.3.2坡屋顶的面材
常用坡屋顶面材有平瓦、 油毡瓦、彩色压型钢板等。平瓦单独使用时,可用于防水等级为III级、IV级的屋面防水;平瓦与防水卷材或防水涂膜复合使用时,可用于防水等级为II级、III级的屋面防水。油毡瓦单独使用时,可用于防水等级为III级的屋面防水;油毡瓦与防水卷材或防水涂膜复合使用时,可用于防水等级为II级的屋面防水。金属板材屋面适用于防水等级为I级、I级、级的屋面防水。平瓦、油毡瓦可铺设在钢筋混凝土或木基层上,金属板材可直接铺设在檩条上。
1.平瓦
平瓦有陶瓦(颜色有青、红两种)、水泥瓦及彩色水泥瓦等。
青红陶瓦尺寸:宽240mm,长380 mm,厚20 mm;脊瓦尺寸:宽190 mm、长445mm厚20 mm;水泥瓦尺寸:宽235 mm,长385 mm,厚15 mm;彩色水泥瓦尺寸: 420mmX330mm,颜色有玛瑞红、素烧红、金橙黄、翠绿、孔雀蓝、古岩灰、仿珠黑等。
铺瓦时应由檐口向屋脊铺挂。上层瓦搭盖下层瓦的宽度不得小于70 mm。最下一层万应伸出封檐板80 mm。-般在檐口及屋脊处,用一道20号铅丝将瓦拴在挂瓦条上,在层脊处用一道20号铅丝将瓦拴在挂瓦条上,在屋脊处用脊瓦铺1 : 3水泥砂浆铺盖严。
2.波形瓦
波形瓦有非金属波形瓦和金属波形瓦之分,非金属波形瓦有纤维水泥瓦、聚氣乙烯朔料纹波瓦、玻璃钢波瓦、石棉水泥瓦等。波形瓦种类繁多,性能价格各异,多用于标准较低的民用建筑、厂房、附属建筑、库房及临时性建筑的屋面。波形瓦有以下三种规格。大波瓦:宽994 mm,长2 800 mm,厚8 mm。中波瓦:宽745mm,长2400mm、1800mm、1200mm,厚6.5mm。小波瓦:宽720mm,长1800mm,厚6mm。脊瓦:宽230 mmX2,长780 mm,厚6 mm。
3.彩色油毡瓦
彩色油毡瓦般为1 mm厚,长1000 mm,宽333 mm.用钉子固定。这种瓦适用于屋面坡度≥1/3的屋面。当用于屋面坡度1/5~1/3时,油毡瓦的下面应增设有效的防水层;当屋面坡度<1/5时,不宜采用油毡瓦。
4.彩色压型钢板波形瓦
彩色压型钢板波形瓦用0. 5~0.8 mm厚镀锌钢板冷压成仿水泥瓦外形的大瓦,横向搭接后中距1 000 mm,纵向搭接后最大中距为400 mmX6 mm,挂瓦条中距400 mm.这种瓦采用自攻螺钉或拉铆钉固定于Z形挂瓦条上,中距500 mm.
5. 压型钢板
压型钢板般为0.4~0.8 mm彩色压型钢板制成,宽度为750~ 900 mm,断面有V形、长平短波和高低波等多种断面。以上介绍的瓦材之外,建筑中亦有用小青瓦,琉璃瓦等做屋面防水层的。
10.33坡屋顶的屋面构造
1. 块瓦屋面檐口
屋面檐口常用有挑出檐口(图10.24)和挑檐沟檐口(图10. 25)两种。 为加强檐沟处的防水,须在檐内附加卷材防水层。
2.坡屋顶山墙
平瓦、油毡瓦屋面与山墙及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均应做泛水处理(图10. 26)。
3. 坡屋顶天沟
在两个坡屋面相交处或坡屋顶在檐口有女儿墙时即出现天沟。这里雨水集中,要特殊处理它的防水问题(图10. 27)。
4.坡屋顶屋脊
坡屋顶屋脊构造如图10. 28所示,图中脊瓦下端与坡面之间可用专用异形瓦封堵,也可用卧瓦砂浆封堵抹平(刷色同瓦),按瓦型配件确定。
10. 2平屋顶构造
10.2. 1平屋顶的排水
1.排水坡度
要使屋面排水通畅,首先应选择合适的屋面排水坡度。从排水角度考虑,要求排水坡度越大越好;但从结构上、经济上以及上人活动等的角度考虑,又要求坡度越小越好。一般常视屋面材料的表面粗糙程度按功能需要而定,常见的防水卷材屋面和混凝土屋面,多采用2%~3%,上人屋面多采用1%~2%。
2.屋顶排水坡度的形成
屋顶排水坡度有材料找坡和结构找坡两种形成方法。
材料找坡:是指将屋面板水平搁置,利用价廉、轻质的材料垫置形成坡度的一一种做法因而材料找坡又称垫置坡度。常用找坡材料有水泥炉渣、水泥珍珠岩等。找坡材料最薄处以不小于30 mm为宜。这种做法可获得室内的水平顶棚面,空间完整。垫置坡度不宜过大,避免徒增材料和荷载。对于须设保温层的地区,也可用保温材料来形成坡度。
(2)结构找坡:是指将屋面板倾斜搁置在下部的墙体或屋面梁及屋架上的一种做法,因而结构找坡又称搁置坡度。这种做法无须在屋面上另加找坡层,具有构造简单,施工方便节省人工和材料,减轻屋顶自重的优点。但室内顶棚面是倾斜的,空间不够完因此结构找坡常用于设有吊顶棚或室内美观要求不高的建筑工程中。当房屋平面凹凸变化时,应另加局部垫坡。
平屋顶采用结构找坡不应小于3%,采用材料找坡宜为2%。单坡跨度大于9m的屋面宜作结构找坡,坡度不应小于3%。
3.屋顶排水方式
平屋顶的排水坡度较小,要把屋面上的雨雪水尽快地排除出去,不要积存,就要组织好屋顶的排水系统。同时,排水组织系统又与檐口做法有关,要与建筑外观结合起来统一考虑。
屋顶排水方式分为无组织排水和有组织排水两大类。
1)无组织排水
无组织排水又称自由落水,是指屋面雨水直接从檐口落至室外地面的- 种排水方式,这种做法具有构造简单、造价低廉的优点。但檐口排下的雨水容易淋湿墙面和污染门窗,外墙墙脚常被飞溅的雨水侵蚀,影响到外墙的坚固耐久性,并可能影响人行道的交通。无组织排水方式主要适用于少雨地区或檐口高度在5 m以下的建筑物中,不宜用于临街建筑和高度较高的建筑。
2)有组织排水
有组织排水是指屋面雨水通过排水系统,有组织地排至室外地面或地下管沟的一种排水方式。这种排水方式具有不妨碍人行交通,不易溅湿墙面的优点,因而在建筑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但与无组织排水相比,其构造复杂,造价相对较高。
有组织排水方案可分为外排水及内排水两种基本形式。常用外排水方式有女儿墙外排水[图10.4(a)],檐沟外排水[图10.4(b)]、女儿墙檐沟外排水三种[图10.4(c)]。有组织排水构造较复杂,极易造成渗漏。在-般民用建筑中,最常用的排水方式有女儿墙外排水和檐沟外排水两种。但对于大面积、多跨房屋的中间跨、高层以及有特殊要求的平屋顶,常做成内排水方式[图10. 4(d)]。
4.屋顶排水组织设计
屋顶排水组织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将屋面划分成若干排水区,分别将雨水引向雨水管,做到排水线路简捷、雨水口负荷均匀、排水顺畅、避免屋顶积水而引起渗漏。有组织排水屋顶平面图如图10.5所示。
子主题
1)确定排水坡面的数目
为避免水流路线过长,由于雨水的冲刷力使防水层损坏,应合理地确定屋面排水坡面的数目。一般情况下,平屋顶屋面宽度小于12 m时,可采用单坡排水;当宽度大于12 m时,宜采用双坡排水,但临街建筑的临街面不宜设水落管时也可采用单坡排水。坡屋顶应结合建筑造型要求选择单坡、双坡或四坡排水
2)划分排水区
划分排水区的目的在于合理地布置水落管。排水区的面积是指屋面水平投影的面积,每一根水落管的屋面最大汇水面积不宜大于200m2,
3)确定天沟所用材料和断面形式及尺寸
天沟即屋面上的排水沟,位于檐口部位时又称檐沟。设置天沟的目的是汇集屋面雨水。并将屋面雨水有组织地迅速排除。天沟根据屋顶类型的不同有多种做法,如坡屋顶中可用钢筋混凝土、镀锌铁皮、石棉水泥等材料做成槽形或三角形天沟。平屋顶的天沟- -般用钢筋混凝土制作,当采用女儿墙外排水方案时,可利用倾斜的屋面与垂直的墙面构成三角形天沟。当采用檐沟外排水方案时,一般用钢筋混凝t现浇或预制而成,其断面尺寸应根据地区降雨量和汇水面积的大小确定,天沟的净宽应不小于200 mm,沟底沿长度方向设置纵坡坡向雨水口,天沟、檐沟纵向坡度不应小于1%,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200 mm,大沟上口与分水线的距离应不小于120 mm。天沟、檐沟排水不得流经变形缝和防火墙。
4)确定水落管所用材料、大小及间距
水落管按材料的不同有铸铁、镀锌铁皮、塑料、石棉水泥和陶土等,目前多采用铸铁和塑料水落管。其直径有50 mm、75 mm、100 mm、125 mm、150 mm和200 mm几种规格,股民用建筑最常用的水落管直径为100 mm。面积较小的露台或阳台可采用50 mm或75im的水落管。水落管的位置应在实墙面处,其间距一般在18 m以内,最大间距不宜超过24m,因为间距越大, 沟底纵坡面越长,会使沟内的垫坡材料增厚,减少了天沟的容水量,造成雨水溢向屋面引起渗漏或从檐沟外侧涌出。排水口距女儿墙端部(山墙)不宜小于500nm,雨水管下口距散水的高度不应大于200 mm。
10.2.2平屋顶构造层次材料的选择
平屋顶主要由结构层、找平层、隔气层、保温层、找坡层、防水层、保护层等组成。
1.结构层
平屋顶的结构层材料及结构形式同楼板层,可采用现场资筑钢筋混凝土,也可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
2.找平层
般采用 20 mm厚1: 3水泥砂浆抹平。
3.隔气层
隔气层的作用是隔离水蒸气,避免保温层吸收水蒸气而降低保温性能或产生膨胀变形(层面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5 20)规定: 在纬度40度以北地区且室内空气湿度大于75%或其他地区室内空气湿度常年大于80%时,若采用吸湿性保温材料做保温层,应选用气密性、水密性好的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做隔气层。隔层应沿墙面向上铺设,并与屋面的防水层相连接,形成全封闭的整体。隔气层常与防水层采用同种材料。
4.保温层(隔热层)
保温隔热屋面的类型和构造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屋面的结构形式、环境气候条件、防水处理方法和施工条件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目前常用的保温隔热材料有聚苯板(EPS)和挤塑板(XPS)等。
保温层(隔热层)厚度设计应根据所在地区按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计算确定。当保温层(隔热层)设置在防水层上部时,保温层(隔热层)的上面应做保护层:当保温层(隔热层)设置在防水层下部时,保温层(隔热层)的上面应做找平层。当屋面坡度较大时,保温层(隔热层)应采取防滑措施。吸湿性保温隔热材料不宜用于封闭式保温层(隔热层)。屋面亦可采用架空间层通风、蓄水降温、屋面种植、反射降温等达到屋顶隔热降温目的。
5找坡层
当材料找坡时,可用轻质材料或保温层找坡,坡度宜为2%。-般可采用1:8 水泥陶粒,最薄处30mm。当采用刚性防水屋面或建筑物的跨度在18 m及以上时,应选用结构找坡。
6,防水层
平屋顶防水层的可选材料很多,根据防水材料的不同,分为卷材防水屋面、刚性防水屋面和涂膜防水屋面。防水层做法选用见《平屋面建筑构造》(一、二)99(03)J201
7.保护层
卷材防水层上应设保护层,可采用浅色涂料、铝箔、粒砂、块体材料、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等材料。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应设分格缝。架空屋面、倒置式屋面的柔性防水层上可不做保护层。外表面采用浅色饰面,可以减少外表面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量。例如,浅黄色或浅绿色表面比深色表面要少吸收30%左右的太阳辐射热。
10.2.3卷材防水屋面构造
1.卷材防水屋面防水材料
卷材防水屋面适用于防水等级为I~IV级的屋面防水。常用材料有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向刀丁防小苍材、彻育防水卷材。卷材厚度选用见表10- 3。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包括SBS弹性体防水卷材、APP塑性体防水卷材和优质氧化沥青防水卷材等。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包括合成橡胶类,如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EPDM)、氯丁橡胶防水卷材(CR);合成树脂类,如聚氯乙烯防水卷材(PVC)、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CPE)等;橡塑共混类,如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卷材。
卷材防水屋面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女儿墙、立墙、天窗壁、变形缝、烟肉等)的交接处,以及基层的转角处(水落口、檐口、天沟、檐沟、屋脊等),均应做成圆弧,砂浆找平层应抹成圆弧形或45°斜面,上 刷卷材胶黏剂,使卷材铺贴牢实,避免卷材架空或折断,并加铺一层卷材。内部排水的水落口周围应做成略低的凹坑。
2.卷材防水屋面构造
卷材防水屋面构造层次如图10. 6所示。
3.卷材防水屋面细部构造
1)自由落水檐口
无组织排水檐口在800 mm范围内的卷材应采用满粘法,卷材收头应固定密封,檐口下端应做滴水处理(图10.7)。
2)天沟、檐沟防水构造
天沟、檐沟应增铺附加层。当采用沥青防水卷材时,应增铺一层卷材; 当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或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时,宜设置防水涂膜附加层。
檐口、天沟、檐沟与屋面交接处的附加层宜空铺,空铺宽度不应小于200 mm。天沟、檐沟卷材收头应固定密封(图10. 8)。
3)女儿墙压顶及泛水构造
女儿墙的材料有钢筋混凝土(图10. 9)和块材(图10. 10两种,墙顶部应做压顶。压便宽度应超出墙厚,并做成内低、外高,坡向屋顶内部。压项用豆石混凝土浇筑,沿墙长放3 6 mm钢筋,沿墙宽放中 4@300 mm钢筋,以保证其强度和整体性。
屋顶卷材遇有女儿墙时,应将卷材沿墙上卷形成泛水。铺贴泛水处的卷材应采用满粘法。泛水收头应根据泛水高度和泛水墙体材料确定其密封形式。泛水高度不应低于300mm,泛水宜采取隔热防晒措施,可在泛水卷材面砌砖后抹水泥砂浆或浇注细石混凝土保护,也可采用涂刷浅色涂料或粘贴铝箔保护。
4)雨水口构造
雨水口有女儿墙外排水的弯管式雨水口(图10.11)和檐沟排水的直管式雨水口(图10.12)两种。雨水口宜采用金属或塑料制品。雨水口埋设标高,应考虑雨水口设防时增加的附加层和柔性密封层的厚度及排水坡度加大的尺寸。雨水口周围直径500 mm范围内坡度不应小于5%,并应用防水涂料涂封,其厚度不应小于2 mm。雨水口与基层接触处,应留寬20 mm.深20 mm凹槽, 嵌填密封材料。
5)屋面出人孔
平屋顶上的出人孔是为了检修而设,开洞尺寸应不小于700 mmX700 mm。为了防漏,应将板边上翻,形成泛水,上盖木板,以遮挡风雨。屋面垂直出入口防水层收头,应压在混凝土压顶圈下(图10. 13);水平出人口防水层收头,应压在混凝土踏步下,防水层的泛水应设护墙。
6)层面出入口出屋面楼梯间一般须设屋面出人口,如不能保证顶层楼梯间的室内地坪高出室外,就要在出入口设挡水的门槛,屋面出入口处的构造类同于泛水构造,水平出人口防水层收头,应压在混凝土踏步下,防水层的泛水应设护墙(图10.14)。
7)管道出屋面泛水
伸出屋面管道周围的找平层应做成圆锥台,管道与找平层间应留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防水层收头处应用金属箍箍紧,并用密封材料填严,泛水高度以不低于300 mm为宜(图10. 15)。
10.2. 4刚性防水屋面构造
刚性防水屋面,是以细石混凝土做防水层的屋面。刚性防水屋面主要适用于防水等如为II级的屋面防水,也可用作I、I级屋面多道防水设防中的一道防水层。刚性防水屋面要求基层变形小,一般只适用于无保温层的屋面,因为保温层多采用轻质多孔材料,其下不宜进行浇筑混凝土的湿作业。此外,刚性防水屋面也不宜用于高温、有振动和基础有较大不均匀沉降的建筑。选择刚性防水设计方案时,应根据屋面防水设防要求、地区条件和建筑结构特点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1.刚性防水屋面构造层次
刚性防水屋面的构造一般有结构层、 找平层、隔离层、防水层等(图10. 16)。刚性防水屋面应采用结构找坡,坡度宜为2%~ 3%。
(1)结构层: -般采用预制或 现浇的钢筋混凝士屋面板。
(2)找平层:当结构层为预制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时,其上应用1 : 3水泥砂浆做找平层,厚度为20 mm.若屋面板为整体现浇混凝土结构时,则可不设找平层。
(3)隔离层:细石混凝土防水层与基层间宜设置隔离层,使上下分离以适应各自的变形,减少结构变形对防水层的不利影响。隔离层可采用干铺塑料膜、土工布或卷材, 也可采用铺抹低强度等级的砂浆。
(4)防水层:采用不低于C20的细石混凝土整体现浇而成,其厚度不小于40 mm.为防止混凝土开裂,可在防水层中配直径4~6 mm、间距100~-200 mm的双向钢筋网片,钢期网片在分格缝处应断开,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0 mm防水层的细石混凝土宜掺外加剂(膨胀剂、减水剂、防水剂)以及掺合料、钢纤维等材料,并应用机械搅拌和机械振捣。
2.分格缝
分格缝是防止屋面不规则裂缝以适应屋面变形而设置的人工缝。分格缝应设置在屋面年温差变形的许可范围内和结构变形敏感的部位。分格缝服务的面积宜控制在15~25 m2,电听控制在3~6 m为好,分格缝纵横边长比不宜超过1 : 1.5。在预制屋面板为基层的防水层,分格缝应设在屋面板的支承端、屋面转折处、防水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并出与板缝对齐。对于长条形房屋,进深在10 m以下,可在屋脊设纵向缝;进深大于10 m,最好在坡中某一板缝 上再设一道纵向分仓缝。
普通细石混凝土和补偿收缩混凝土防水层,分格缝的宽度宜为5~30 mm,分格缝内应嵌填密封材料,上部应设置保护层, 为了有利于伸缩,缝内-般用油膏嵌缝,厚度约20~30 mm,为不使油膏下落,缝内用弹性材料如泡沫塑料或沥青麻丝填底。分格缝构造如图10.17所示。
3.女儿墙压顶及泛水
刚性防水层与屋面突出物(女儿墙、烟囱等)间须留分格缝,另铺贴附加卷材盖缝形成泛水(图10.18)。刚性防水层与山墙、女儿墙交接处,应留宽度为30 mm的缝隙,并应用密封材料嵌填;泛水处应铺设卷材或涂膜附加层。卷材或涂膜的收头处理,应符合相应规定。
4. 天沟、檐沟
天沟、檐沟应用水泥砂浆找坡,找坡厚度大于20 mm时宜采用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层内严禁埋设管线。檐沟构造如图10. 19所示。
5.雨水口
刚性防水屋面雨水口的规格和类型与卷材防水屋面所用雨水口相同。一种是用于檐沟非水的直管式雨水口,另一种是用于女儿墙外排水的弯管式雨水口,具体构造如图10.20所示。
安装直管式雨水口注意防止雨水从套管与沟底接缝处渗漏,应在雨水口四周加防水卷材,卷材应铺人套管内壁,檐口内浇筑的混凝土防水层应盖在附加的卷材上。防水层与雨水口相接处用油膏嵌封。在女儿墙上安装弯管式雨水口时,做刚性防水层之前,在雨水口处加铺一层防水卷材,然后再浇屋面防水层,防水层与弯头交接处用油膏嵌缝。
6.管道出屋面
伸出屋面管道与刚性防水层交接处应留设缝隙,用密封材料嵌填,并应加设卷材,构造如图10.21所示。
7.屋面出入口
如图10.22所示为屋面防水等级为II级时,采用两道防水设防,上部防水材料为刚性防水的构造。
10.2.5涂膜防水屋面构造
涂膜防水屋面主要适用于防水等级为III级、IV级的屋面防水,也可用作I级、II级屋面多道防水设防中的一道防 水层。所用防水材材料有高聚物改性沥青青防水涂料、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等。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包括溶剂型SBS改性沥青防水涂料、水乳型SBS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等。
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包括聚氨酯防水涂料、水乳型丙烯酸酯防水涂料、水乳型聚氯乙烯(PVC)防水涂料、水乳型高性能橡胶防水涂料等。
防水涂料般应≥3mm厚,至少涂刷五遍,或一布五涂、 六涂,或二布六涂,二布六涂~八涂。用于III级防水屋面复合使用时应≥1.5 mm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