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托溴铵(ipratropium bromide)
溴丙胺太林(propantheline bromide , 普鲁本辛)
溴甲东茛若碱(scopolarine methylbromide)
溴甲后马托品(homatropine methylbromide)
溴化甲眽佐酯(mepenzolate bromide)
其他药物
此外,叔胺类解痉药尚有羟芐利明 (oxyphencyclimine)阿地芬宁 (adiphenine)、地美戊胺(aminopentamide)、甲卡拉芬(metcaraphen) 、地芬明(diphemin)、丙哌维林 (propiverine)和曲地碘铵(tridihexethyl iodide) 等,这些药物均有非特异性内脏平滑肌解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消化性溃疡和胃肠道痉挛等。
考点·药品功能禁忌副作用
东莨菪碱
东茛若碱(scopolamine) 是一种颠茄类生物碱,其外周作用与阿托品相似,仅在作用强度上略有差异
临床应用
预防晕动病,但是已经出现症状后治疗效果稍差
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前庭神经内耳功能或大脑皮质功能有关
改善帕金森
东茛若碱对帕金森病也有一定疗效,可改善患者的流涎、震颤和肌肉强
直等症状,可能与其中枢抗胆碱作用有关
阿托品
稳定的消旋茛若碱(dl-hyoscyamine), 即为阿托品
竞争性 M 胆碱受体阻断药与 M 胆碱受体有较高亲和力,但内在活性小,一般不产生激动作用
50% -60% 的阿托品以原形经尿排泄,其余可被水解,并与
葡萄糖醋酸结合后从尿排出
对外源性胆碱酣类的桔抗作用远强千其对节后胆碱能神经所释放的内源性 ACh 的桔抗
药效机制
心血管系统
减慢心率
小剂量阿托品减慢心率作用是由于其阻断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突触前膜M1受体,减弱 ACh 释放的负反馈抑制作用所致
加快心率
较大剂量的阿托品(1~2ml) 阻断窦房结M2受体,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作用,使心率加快
扩张血管
大剂量阿托品引起皮肤血管扩张,出现皮肤潮红和温热等症状
扩血管作用机制不明,可能是机体对阿托品引起的体温升高(由于出汗减少)
后的代偿性散热反应,也可能是阿托品的直接扩血管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
较大剂量(1-2mg)可兴奋延髓和大脑,产生轻度的迷走神经兴奋作用,
5mg时中枢兴奋明显增强,患者表现为焦躁不安、精神亢奋甚至澹妄、呼吸兴奋等。
中毒剂量(10mg以上)可见明显中枢中毒症状, 如烦躁、幻觉、定向障碍、共济失调、抽搞或惊厥等。继续增加剂量,则可由兴奋转为抑制,发生昏迷与呼吸麻痹,最后死于循环与呼吸衰竭。
临床应用
拮抗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所致的房室传导阻滞,缩短房室结有效不应期
完全拮抗由胆碱酣类药物所引起的外周血管扩张和血压下降
眼
验光、眼底检查
视力恢复较慢,现已少用(成人)
但儿童验光时仍需用阿托品,因儿童的睫状肌调节功能较强,须用阿托品发挥其充分的调节麻痹作用,才能正确检验屈光的异常情况。
解除平滑肌痉挛
前提:大剂量的阿托品
但对胆绞痛或肾绞痛疗效较差,常需与阿片类镇痛药合用
比如阿托品+哌替啶

抗休克
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菌痢、中毒性肺炎等所致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可用大剂量阿托品治疗,能解除血管痉挛,舒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但对休克伴有高热或心率过快者不宜使用。
不良反应
高剂量中枢中毒
阿托品的最低致死量成人为80 -130mg, 儿童约为10mg。
解决办法
阿托品引起的一般不良反应于停药后可逐渐消失,无须特殊处理。
主要是对症治疗
属口服中毒,应立即洗胃、导泻,以促进毒物排出,并可用毒扁豆碱静脉注射
禁忌症
不可使用吩噻嗪类药物,因这类药物具有M受体阻断作用而加重阿托品中毒症状
相关概念
赋形剂
在药物制剂中除主药以外的附加物,也可称为辅料。如片剂中的黏合剂、填充剂、崩解剂、润滑剂;中药丸剂中的酒、醋、药汁等;半固体制剂软膏剂、霜剂中的基质部分;液体制剂中的防腐剂、抗氧剂、矫味剂、芳香剂、助溶剂、乳化剂、增溶剂、渗透压调节剂、着色剂等均可称为赋形剂。
对赋形剂的一般要求是性质稳定,与主药无配伍禁忌,不产生副作用,不影响疗效,在常温下不易变形、干裂、霉变、虫蛀、对人体无害、无生理作用,不与主药产生化学或物理作用,不影响主药的含量测定等。
一种不发生化学反应的药用混合物(如糖浆、猪油或液态凡士林),其中加入一种具有疗效的药物或者通过它使其他成分胶合在一起。